诸葛恪丧生

孙权病故以后,9 岁的孙亮即了吴国帝位,朝政按孙权遗嘱交由大将军诸葛恪和孙弘、孙峻等辅佐。孙弘想独掌大权,阴谋除掉诸葛恪,孙峻探到风声,密报诸葛恪,诸葛恪当机立断,将孙弘诱到他的将军府,不同情由, 一刀砍死。吴国大权,便落入诸葛恪手中。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瑾,字子瑜,颇得孙权信任。诸葛恪自幼聪明机智,6 岁时曾随父参加国宴,那天孙权心情很好。看到诸葛瑾父子的脸都长得很长,有意开个玩笑,命人牵来一头毛驴,端详半天,似有所悟地点着头,然后取笔在驴脸上大书“诸葛子瑜”四字。席上群臣见诸葛瑾父子的脸和驴脸颇多相似,忍不住大笑起来,孙权看看诸葛瑾父子,又看看毛驴, 深为自己的幽默得意。诸葛瑾被笑得十分难堪,他不敢得罪孙权,只能一脸苦相跟着众人凑趣似的“嘿嘿”两声。不料诸葛恪走到大帝孙权面前,请求让他也给驴写两个字。孙权觉得这事很有意思,说不定又会爆出个大笑话来, 立即满口答应,命他快写。群臣也停止哄笑,观看这个幼童将写些什么。只见诸葛恪不慌不忙走到毛驴跟前,提起笔用稚嫩的笔法在“诸葛子瑜”四字后紧添上“之驴”二字,然后朝孙权行礼,回到座上。孙权见了哈哈大笑, 群臣也纷纷称赞诸葛恪是神童,孙权当即说:“既是诸葛子瑜之驴,那就牵回去吧!”并对此儿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诸葛恪长大,果然有才,孙权一直对他十分信用。

陆逊死后,诸葛恪替代了陆逊的丞相职务,执掌国政,统领大军。他一上台,就裁撤了监视文武官吏的校官,豁免了百姓积欠政府的债务,除去了关津的杂税。这些举措深得吴国官民的欢心,留下了良好的印象,人们纷纷谈论他的种种故事,以致每次当他外出时,都有许多人挤在道路两旁,伸长脖子,希望能看看他的尊容。

可是,在东吴统治集团内部,自从孙权废掉太子孙和那时起,矛盾就一直非常尖锐,按照一般情况来说,他本应该集中全力治理国内政务,解决各种矛盾,控制好政局,而不应该急于追求武功、轻启边衅。但他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在上台后的第二年,就带兵在魏吴交界的巢湖东界修城筑堤,以防魏国进攻。这座大堤就是有名的东兴堤(今安徽巢县东北)。

说来也巧,诸葛格城建完了、堤筑好了,守军也布置下了,魏国的司马师就率兵打来了。由于魏兵远征,吴军早有准备,以逸待劳,双方一交锋, 魏兵就处于劣势,被吴军打得败退而归。这本来是一次小胜,不值得骄傲, 可吴人却把诸葛恪视为神人,甚至认为他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吴王孙亮也认定他是东吴的天才将领,让他调度吴国军队灭魏兴邦。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恪飘飘然起来,好像自己真是什么智星、神人,也就不再听取别人的意见了,一切由他独自专断,吴国潜藏的危机从此便逐渐暴露出来,矛盾也日趋激化。

嘉禾四年(公元 235 年),诸葛恪决定出兵伐魏。吴国群臣纷纷表示时机不到、国力不够,最好往后推迟一些时候。诸葛恪本来就善辩,又掌握着军政大权,他哪里把群臣的话放在心上,只强调魏国司马懿已死,无将才统军,别人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出兵必获胜利,获胜则国力加强,根本没有对战争双方作充分、全面的科学分析,就草率作出了出兵的决定。他从全国征集了 20 万军队,去围攻曹魏的合肥新城,强攻硬打,从 4 月打到 8 月,也没

有把新城攻下来,吴军却在攻城中伤亡严重。8 月盛暑,士卒极度疲劳,军队中又感染了瘟疫,病魔很快夺走了不少士兵的生命,军队已没有什么战斗力了。诸葛恪还不知顾惜,竟然逼迫将士负病攻城,有的人忍受不了,纷纷开了小差。这样一来,别说攻克新城,就连稳住军心都十分困难了。

此时,诸葛恪仍然不自思其过,而是责怪将士不肯卖命,他采取高压政策,凡是听到谁说有病,就以诈病乱军为名,要杀掉这些人,因此将士们只好忍病不言,心里却对诸葛恪怨恨不已。

诸葛恪也考虑过撤兵,以待日后卷土重来,但更担心攻城不下,会遭人耻笑,心里焦躁不已。这时,将军朱异提议撤兵,并说若不撤兵将死无葬身之地,诸葛恪听完便大发脾气,立即将朱异撤职;都尉蔡林多次进言,提出各种作战方案,诸葛恪根本不听,蔡林失望,逃到魏国去了。曹魏方面于是得知东吴军情,调兵反击,诸葛恪不敌,退至长江沿线。退兵路上,吴军病病歪歪,又死了不少,幸存者也是悲愤交加,怨声载道。诸葛恪还准备略微休息一下,再行进兵,就在这时,一道接一道的诏书发到浔阳,催诸葛恪回京,诸葛恪这才退兵回朝。

经过这次惨败,诸葛恪大失人心,朝野一片怨怪之声。

诸葛恪回到建业,把中书令孙嘿召到自己府中,厉声训斥道:“你好大胆!是谁叫你写那几道诏书召我回京的?你想不想活啊!”孙嘿吓得叩头求饶,回家后就得了重病,干脆辞职回乡去了。诸葛恪气还没消,又更换了一大批朝臣,并以不可抗拒的气势,下令全国征兵练武,准备再次伐魏。

诸葛恪的专横固执,使他陷入极大的孤立。当年给他透消息杀孙弘的孙峻,看到诸葛恪大势已去,决定杀恪自代。

孙峻利用朝野的强烈不满情绪,在吴王孙亮面前进言道:“您想必听到朝中对丞相议论纷纷了吧!看来此人不除,国无宁日。您的皇帝还怎么当下去呢?”孙亮年方 11,哪里考虑得了许多,觉得孙峻说得有理,同意了诛杀诸葛恪的计划,这事诸葛恪却丝毫未曾察觉。

孙峻设计以宫中饮宴之名将诸葛恪诱出,然后下手。诸葛恪收到请帖, 正要升车入宫。孙峻在宫中早已布下伏兵,恐怕诸葛恪不来,特地在宫外等候。就在这时诸葛恪收到散骑常侍张约、朱恩送来的密信:“今日宫中情况异常,请谨防意外。”诸葛恪将密信给随身亲信太常滕胤看,滕胤不知孙峻之计,劝诸葛恪道:“君上宴请,怎可不赴?”诸葛恪一想也对,并自信“谁敢把我怎样?何必害怕!”于是上车。到了宫门口,又犹豫起来,打算回车。孙峻这时上前相迎,诸葛恪说:“路上忽然腹痛,恐难欢饮。”孙峻欲擒故纵地说:“既然丞相尊体不安,当回府调治,主上那里我代丞相告假便是了。”诸葛恪顿时打消疑虑,接着这:“我还是进去为好,腹痛之事尚可忍耐。” 于是,像平日入宫一样,身带佩剑、昂首而进。

宴饮开始,诸葛恪以体病为由,只服自带的药酒,以防有人下毒。孙亮、孙峻君臣皆不在意,举杯齐饮。酒过三巡,吴主孙亮回到内宫,孙峻推说上厕所离席,出外脱掉长衫,回身走到诸葛恪身边道:“有诏收诸葛恪!”诸葛恪闻言惊起,拔剑防卫,孙峻手快,不等诸葛恪把剑拔出,已将他刺死在地。张约见状,挥刀从旁力砍孙峻,伤着孙峻左手,孙峻转身反击,将张约右臂削掉,这时伏兵尽出,众臣惊惶,孙峻大声道:“今日之事与众位无关, 只杀诸葛恪一人而已。”

诸葛恪死了,孙峻当上丞相,掌握了大权,下令将诸葛恪的同党近臣全

部或杀或逐,换上了他自己的亲信。孙峻执掌大权两年后病故,他的从弟孙綝(音 chēn)继续辅政。

吴太平三年(公元 258 年),孙綝废了孙亮,拥立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

休为帝。孙休反过来杀了孙綝,把统治权收回到自己手里。孙休在位 6 年后

病死,永安七年(公元 264 年),故太子孙和之子孙皓继位,是为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