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魏景元四年(公元 263 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统率 18 万大军分道攻伐蜀国。

大将钟会由斜谷一路直攻到阳平关,阳平关守将势单力薄,无法抗御, 而蜀将蒋舒又临战投敌,阳平关转眼被钟会占领,入蜀的门户由此洞开,魏军顺利打下汉中。

姜维带领蜀军在沓中(今甘肃舟曲县西北的立节)屯田,与东来的邓艾对阵,听到汉中失守的消息,急忙撤出沓中,准备夺回阳平关,路上与张翼、廖化的援军相遇,三人决定带兵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北面剑门关),阻挡钟会的大军南下。

姜维与钟会在剑阁鏖战正酣,邓艾乘机悄悄带领人马从阴平(今甘肃文县)进入大山,从渺无人烟的小道上直奔 700 余里,突然出现在蜀国腹地, 夺取了江油关(今四川江油北马角坝),把剑阁远远抛在东北面,接着一举攻下了涪县(今四川绵阳市),又驱兵进逼成都,在成都东北的绵竹(今四川德阳县)遇到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的顽强抵抗,邓艾以不可阻遏之势,在战场上杀了诸葛瞻,占了绵竹,其势如同破竹,直逼成都而来。

后主刘禅十分昏聩,一味相信宦官黄皓“福人天命”的胡言,静候魏军自溃,眼看兵临京都,他才慌了神,急忙召集群臣会商御敌之策。群臣们又有什么办法呢?这个说:“打是打不赢了,不如投奔东吴,日后再设法东山再起。”那个说:“与其投奔东吴,道路遥远,成败难料,还不如逃往南中, 南中七郡地势复杂,足与魏军周旋。”一时议论纷纷,谁也没有万全良策。光禄大夫谯周则说:“逃必被歼,降吴则不如降魏,干脆开城出降,免得黎民涂炭。”

谯周的投降论是大有由来的。他是益州土著,代表的当然是益州上著地主集团的利益。在他们看来,蜀汉和曹魏一样,都是占领者,都不可能代表他们的利益,也不会给他们特别的危害。因此,他坚持放弃防务,开门迎接邓艾。

刘禅是个享惯了福的人,素无大志。要他出逃,他害怕历尽路上千辛万苦,不如投降,最多受点羞辱。因此,他选择了投降。就这样,邓艾没费什么气力,就轻易灭了蜀国,从刘备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到后主炎兴元年

(公元 263 年),蜀国维持了 43 年国运。三足鼎立的局面宣告终结。

钟会和邓艾都是野心勃勃的人物,而且谁也不买谁的帐。钟会攻下汉中, 邓艾心里急得什么似的,邓艾出奇兵制胜,一举灭蜀,功劳自然比他大得多, 他哪能心甘?便密切注视邓艾动向,想找机会损他一下。

邓艾兵进成都,神采飞扬地完成了受降仪式,擅自封刘禅为车骑将军, 又安排自己的心腹当了益州刺史。这时才想起派他出征的大将军司马昭来, 于是上书报功,只字不提钟会,并要求从益州直下东吴,一并灭了吴国再凯旋还朝。同时,命令刘禅下一道诏书给姜维,叫他回成都来投降。

姜维接到诏书,痛哭不已,他决心以诈降的手段,为蜀汉作最后的挣扎, 便手持诏书去见钟会,表示愿向钟会投降。钟会看完诏书,知道邓艾要干什么,自然愿意姜维降己,以便利用这支力量对付邓艾,因此对姜难十分客气。

邓艾得知姜维降了钟会,深为恼火,正想如何整治他,恰好司马昭的信使到了,信中训斥他自作主张封赐之事,令他速速回长安待命。邓艾见司马

昭如此对待功臣,十分不满,嘟哝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大将军乎!”信使回见司马昭,报告了邓艾的不满之辞,司马昭便密令钟会南下成都,将邓艾逮捕。

钟会满心高兴,率兵南下。这时,姜维已经完全获得了钟会信任,他看出钟会与邓艾的矛盾,也看出此二将对司马昭的不满和有意夺取魏国大权的野心,便决定加以利用,伺机掌握军队,重振蜀汉雄风,于是尽力吹捧钟会能干,将来必成大事。钟会听了,春风得意,凡事都与姜维商量,甚至在对付邓艾的事上也不隐瞒。

钟会想杀掉邓艾,便设了一计,派一个并非自己亲信的监军卫瓘去执行逮捕邓艾的命令,他深知邓艾的脾气,必然会杀了卫瓘,这样他就有理由杀邓艾了。卫瓘受命后,知道自己不是邓艾的对手,便想了一个办法,悄悄进了成都,疏通了关节,乘邓艾睡梦之时,突入营中,将邓艾捆了,然后宣读司马昭的命令。这样,钟会的预谋不能实现。钟会随后进了成都,下令将邓艾打入囚车,押回洛阳。

钟会安排完毕,不免深想了一层:“司马昭容不得邓艾,难道就肯放任我钟会么?自古功臣结局哀,不如乘兵权在手,起兵反魏,还有希望称帝; 即使事败,退守益州,做个刘备之后,也不为吃亏!”使与姜维商量,姜维巴不得如此,全力鼓动,于是商定由姜维率 5 万人马出斜谷,钟会带大军殿后,攻下长安,然后水陆并进,取孟津,这样便可直攻魏都洛阳了。

不料司马昭早有防备,他岂有不知钟会是何等角色之理?当初下令逮捕邓艾时,就已经密令贾充带兵进了斜谷专候,而他自己也挟着魏元帝离了洛阳,亲临长安坐镇。这才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哩!

钟会得到司马昭行动的消息,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行不通了。是顺从还是造反?他一时拿不定主意。姜维深恐钟会软下来,那一切预想就都化为泡影,于是极力鼓动钟会,并吓唬他道:“您要多留个心眼啊。说不定一到长安,司马昭就会对你下手,就像对付邓艾一样,可别大意啊!我看还是反了吧,事成则坐天下,事败就死守益州,不失为蜀中之主。”钟会觉得确实如此,决定公开反魏。

他召集全军将士,伪称有皇太后密诏,诏书上说:“司马昭弑君专权, 实属叛逆,特命钟会为国除贼。”然后要求将士与他共图壮举,他将论功升赏。并厉声警告道:“凡不从者,军法从事!”魏军将士大感意外,口里虽然答应,心里却疑虑万端。他们既不相信钟会能得到密诏,更畏惧司马昭的权势,于是避开钟会,暗暗商量,最后决定还是效忠司马昭可靠,当务之急就是逮捕钟会,押回将军府覆命。

将士立即行动,连夜将钟会所住的大院围住攻打,钟会闭门抵挡。这时, 魏军将士又纵火烧宅,然后乘火势杀入大院,短兵相接中,钟会、姜维寡不敌众,先后战死。邓艾的部下也在其中,乘机劈开囚车,救出邓艾。这事被卫瓘发现,他担心邓艾报复,便私带心腹接近邓艾,把邓艾刺死。

魏军押着刘禅凯旋,一路经长安抵达洛阳。司马昭对这一结果万分满意, 举行盛大宴会加以庆贺,征蜀将士皆有封赏,一时皆大欢喜。就连投降了的刘禅也被封为安乐县公,让他在洛阳享福。

一次司马昭宴宾,刘禅也在座。司马昭故意安排演出蜀地歌舞,蜀国旧臣看了都触景伤心,只有刘禅看得入迷,直咧着嘴笑。司马昭见了,对坐在身边的贾充说:“一个人无情到了刘禅这个地步,也就够惊人的了。即使诸

葛亮不死,我看也难辅佐他成大事,何况姜维呢!”贾充笑道:“没有刘禅这种人,大将军如何能如此顺利灭蜀呀!”

又一天,司马昭见到刘禅,问道:“你很想念蜀中吧?”刘禅顺口答道: “这里过得快活,不想蜀中。”蜀国旧臣卻(音 xì)正听到这事后,求见刘禅,对他说:“以后谁再这样问你,你应该说:‘先人的坟墓远在陇、蜀,我心无日不思,非常悲痛’。说的时候还必须很沉痛才是。”有人把卻正教刘禅的事报告给司马昭,司马昭又问刘禅想不想蜀中,刘禅便照卻正教的话背了一遍,说完还想挤一、两滴眼泪出来,正挤着,司马昭又问:“这话怎么像是卻正说的呀?”刘禅惊得睁开眼睛道:“正是他教我说的嘛!”在场的人听了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司马昭也发自内心地笑了,他真正明白了刘禅,从此再不把他放在心上,而去忙别的大事去了。刘禅就这么苟活到西晋初年, 才病死于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