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高腔——弋阳腔

弋阳腔,亦称“弋腔”,俗名“高腔”,是元末明初时宋元南戏流传到江西弋阳一带,与弋阳当地语言、民间艺术相融合而产生的。弋阳腔是明代戏曲中的四大声腔之一,形成于江西东部一带。

弋阳腔特点表现为:保留了徒歌与帮腔,出现了滚调,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

明代以来,弋阳腔流传到全国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方言上语、民间腔调相结合,形成了川剧、湘剧、赣剧、婺剧、东河戏,安徽的四平腔、福建的闽剧、江苏的淮剧等许多新的地方剧种。

始现于乱世之中的弋阳腔

那是在南宋末年的时候,江西的土地都被战争的乌云笼罩着。连年的兵祸让江西这片土地民不聊生,人们都过着凄惨的生活。

在弋阳的大路上,一队骑兵刚刚过去,被马蹄激荡在半空中的尘土还没有落下。

这时从路边走出几个当地的农民,他们看着渐渐远去的骑兵,弯下腰从地面上拿起劳动的工具,来到已经被战马践踏过的田地之中,小心翼翼地扶起还没有成熟的农作物,精心地照顾着。

这些农民眼中流露出愤怒与不甘,更多的则是伤心与期盼。他们期盼着能够尽可能多的抢救田地之中被战马践踏过的庄稼;他们期盼着日后不要再来军队让他们庄稼不要再受到摧残;他们期盼着庄稼早点成熟快点度过这个粮荒的时期。

头顶上烈日炎炎,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地面。这些农民顾不得擦拭一下脸上的汗水,将田地里面的庄稼一棵棵的重新扶起来。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这些农民终于将所有还能抢救的农作物都重新立了起来。他们回头看向身后的田地,看着眼前绿油油的庄稼,心中产生出一股浓浓的喜悦。

两个月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的庄稼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民们看着金灿灿的粮食,一个个心中非常高兴,他们在田间挥舞着镰刀,快速地收割着田地之中的粮食。

一阵微风吹过,被饱满果实压得弯弯的谷穗上下起伏,仿佛是金色的波浪,在这起伏的波浪中,十几个被太阳光晒得黝黑的农民是那么显眼。

在粮食收割了一半的时候,农民之中的一个人再也难以抑制自己心中那收获粮食的激动,大声的歌唱起来:

田野上庄稼都已收割完毕,

大麦小麦收进仓库干草堆成堆。

辛苦的种田人将得到酬谢,

金黄的麦粒补偿他们一年的血汗。

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

唱着歌儿编成一个丰收的大花环。

随着这喜庆丰收的歌声在田地之间响起,农民心中快乐的情绪也溢满了整个天空。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欢乐的情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唱和起来。

农民的声音渐渐汇集成一条洪流,弋阳腔在天地之间久久回响,在这一刻他们已经忘记了战争的伤痛,在这一刻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继续生存下去的资本,在这一刻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不但战胜了天灾而且还战胜了人祸。

弋阳位于赣东北的信江中游,旧属广信府,东汉建安15年开始置县,地处闽、浙、皖、赣的交通要道,素有江东望镇之誉。

弋阳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起源于是南宋末年,兴起于浙江的南戏,后来经过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结合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以及地域民俗相融合滋生出的一种全新的地方腔调,因发源地而得名“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称“四大声腔”。

弋阳腔最初是流行于江西弋阳一带的南戏声腔。在元末明初,它已流传到徽州、福建等地。

弋阳腔继承南戏的优秀传统,沿着民间戏曲的发展道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自成一派。其曲调多半是出于宋人词曲和里巷歌谣,用不同的曲牌连缀成套,保持着我国古代挚宸恍鷶的本色。本无宫调,亦罕节奏,畸农市女,顺口而歌。

明初叶,弋阳腔的唱腔结构,与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一样,都来自南戏的曲牌联套体制,角色行当也承南戏,分生、旦、净、末、丑。其舞台表演,即唱、做、念、打则只用锣鼓节制、帮衬而无管弦伴奏。

[旁注]

镰刀 是农村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尾端装木柄,一般用来收割稻谷,在江南的一些农村现在还有广泛的使用。在多数共产主义信仰的国家作为农民的象征。

南戏 我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世纪至14世纪200年间在我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是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词 指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宋词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阅读链接]

弋阳腔流行数百年分布广阔的原因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它的自身特点发展的必然结果。

弋阳腔继承和发展了南戏演唱时那种“随心令”、“顺口可歌”的民间艺术创作的传统。虽也演唱曲牌,但它不像昆山腔那样格律谨严,灵活性很大。

与此同时弋阳腔可采用方言土语,使它每到一地能与当地语言、语音逐渐结合,而成为地方化的声腔。

另外弋阳腔对昆曲等传奇剧本一向采用“改调歌之”移植上演的做法,加入“滚”的表现手法,插入通俗的韵文、散文,使观众更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