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盛不衰的宁都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是赣东南地区一种民间小戏,属赣中采茶戏系统。流行于宁都、永丰、于都、兴国、石城、瑞金、广昌等县的农村圩镇,远抵福建的长汀、连成、宁化等县演出。
约在代清嘉庆年间,江西永丰县三角班艺人林官宝,常年在宁都、兴国、于都三县交界地做打砻手艺,并授徒兴葛。逢年过节,就地演出对子戏。
尔后,永丰县三角班扩充成小型戏班,配上勾筒和锣鼓伴奏,继后又吸收当地民间音乐和流行于当地的祁剧剧目,使其唱腔曲调、锣鼓点子、间奏音乐更瑧丰富而完整,表演上还受宜黄戏影响。遂而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宁都三角班。
1912年以后,剧目题材逐步扩大。角色行当除原有花旦、小生、丑角外,增加了老生、老旦、青衣、彩旦和花脸。逐渐发展为能演出角色较多的中型和大型剧目的半班。
宁都采茶戏共有大小传统剧目106个。其中一人表演的单台戏有《十转来》、《十绣》、《十样带》等12个;对子戏有《秧麦》、《补背褡》、《扇子花鼓》、《卖杂货》等38个;三小戏及半班戏剧目56个。
其中中表现劳动生活的有《秧麦》、《采桑》、《采茶》、《铲棉》、《锄豆》等。
表现小商、手工业的有《卖棉花》、《卖油》、《卖豆汁》、《广东杂货》、《江西杂货》、《漂洋杂货》、《卖樱花》、《卖棉纱》等。
表现民间传统故事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毛洪记》、《过界岭》、《孟姜女哭长城》等。
表现反封建迷信的有《打茶兜》、《看相》、《瞎子闹凉亭》、《尤妹吵嫁》等。
表现反抗剥削压迫的有《张三当布》、《长工推米》等;暴露封建礼教罪恶的有《葵花记》、《落马桥》、《青龙山》等。
建国以后,进行了整理和加工的传统剧目有《张三当布》、《秧麦》、《拔春笋》、《看相》、《扇子花鼓》、《补背褡》、《牡丹对药》、《接姐姐》等。
创作了历史和现实题材的大中小剧目有《寿诞记》、《銮刀记》、《三层楼》、《一条心》、《送草鞋》、《三换肩》、《新邻居》、《送斗笠》、《打菩萨》等。
宁都采茶戏由于来自民间,题材多反映现实生活和民间传说,很少袍带戏、武打戏。语言朴实生动,表演形象逼真,载歌载舞,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男角以高步、矮步、方步,旦角以碎步、云步、快碎步为基本步法。表演组合程式多种多样,如洗马、舞扇、梳妆、刺绣、出门入廷、生产劳动等。20世纪50年代吸收了武打技巧。
宁都采茶戏传统装束很有特色。花旦头戴珠子、绉纱或满额,满额上镶八宝牡丹、角花,戴耳环,脑后梳船子髻;彩旦脑后梳擂槌髻、耳上吊红辣椒、朿简便满额;小生戴小生帽;老生戴毡帽或方形员外帽;小丑戴罗帽。
化装:生、旦素脸;彩旦脸上绘一蜘蛛,小丑在鼻子上画白色蝙蝠或蜻蜓,花脸仿祁剧、京剧脸谱。
服饰:旦角穿短装或普通的妇女便服,系围裙。生角穿蓝色或青色褶子。小丑着短装,系水裙。
宁都采茶戏的曲牌共有100多个。三角班时的小戏每剧一至二调,男女同曲异腔,并以戏名为调名。
半班以后,由于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艺人们便以原来曲调为基础,发展了多种板式,如倒板、散板、诉板、快板、哭板等,其中以诉板最为特色。
近年来改编创作了一些新曲调,或把几个曲调连缀起来用,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的伴奏乐器有:勾筒、竹笛、唢呐和尺板、班鼓、梆子、小鼓、大锣、苏锣、大钹、小锣、小钹、云锣等。
演唱时使用两把勾筒,定为正反弦,突出正弦,作为主奏乐器。笛子、唢呐一般用于过场或间奏中。在过门和唱腔里有时也用唢呐伴奏,如《接姐姐》、《补缸》等。又在“川调”、“神调”、“王氏劝夫”等曲调中,也用唢呐吹奏“起板头子”,气氛更加热烈。
打击乐用于角色的上下场,或配合身段动作,或在道白中加强语气,有的唱腔和过门中夹进锣鼓,特色更浓。
宁都采茶戏的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调、青龙山调、毛洪记调和小调。
川调宫调式为主,曲调明朗、稳健,既抒情又叙事,表现力较丰富,是宁都采茶戏音乐的主要部分。板式有川调导板、川调原板、反川板、快川板、川调哭板等。
青龙山调分上调和下调两种。上调式,主奏乐器定弦为曲调缠绵悠扬,善于表达较细腻的感情。下调比较深沉悲苦,伤感抑郁,板式有原板、诉板、哭板和散板等。
毛洪记调以宫调式为主,曲调较优雅,节奏平稳从容。有的略带伤感,有的犹如吟诵。板式有原板和诉板等。
小调曲调比较轻松活泼、幽默诙谐。如《看相》、《拜新年》等。
宁都采茶戏民间业余剧团兴起,恢复排演了大批传统剧目,引起音像老板们的注意,几年来,已拍摄录像光碟近百种。
[旁注]
对子戏 也称“二小戏”。戏曲名词。由小旦、小丑或小旦、小生两个角色演唱的戏。许多由歌舞和曲艺发展形成的戏曲剧种,在形成初期,一般演唱对子戏和三小戏。
孟姜女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爱情传奇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的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的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最早的传说可上溯到《左传》。另有,同名的民歌、电视剧和越剧《孟姜女》。
刺绣 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我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缝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
祁剧 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它又称“祁阳班子”,清代末期名“楚南戏”,后来又称“祁阳戏”,因形成于祁阳而得名。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
小锣 也属锣的一种,因锣面较小而得名。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小锣在京戏中也称京小锣,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
[阅读链接]
刘筱衡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与杨月楼、赵玉珍、黄玉麟并称为“南方四大名旦”。抗日战争后期,他于1943年率班携眷从吉安到赣州,再到宁都,在宁都献艺7年多。
1951年元旦起,宁都地方剧部在宁都师范学校礼堂公演了由专区文联负责人胡雨霖编剧,刘筱衡导演的《花井冤仇》、《素娘恨》、《刺霸》等戏。
这是宁都采茶戏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是登上了州、县儒学最高讲堂演出。以其崭新的面貌、高水平的演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