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的赣东采茶戏

那是清代康熙年间的一个正月十五,在江西武夷山下的铅山县,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每个人都身穿新衣。

人们早早的吃完了早饭,相约着离开家向县城的方向走来。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每年人们最喜欢的日子,白天可以看到戏曲演出,到了晚上则是可以欣赏让人眼花缭乱的彩灯。

铅山县是江西省紧邻福建盛产茶叶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武夷山大红袍茶叶远近驰名,所以每年刚到了开春的时候,江西本地与福建的茶商便会早早出发来到这里,与茶农定下这一年收购茶叶的契约。

能够在新年伊始的时候就预期到,日后茶叶丰收的情景,这让铅山县的茶农心中非常的愉快。他们在游玩的时候是那么的尽兴。

在铅山县比较热闹的街道上,早早就有采茶戏的班社占好了位置,当人们开始涌向大街的时候,这些艺人早已经准备妥当,在一阵乐器声中,揭开了迎春敬神的庆祝活动。

戏台上衣着秀丽的童男女纷纷装扮成采茶女和茶童,脸上带着欢快的表情做出抬手采茶的动作,一边采茶他们一边歌唱,将茶农在茶园劳动时的情景完美再现于戏台之上。

随着游街的人越来越多,戏台上终于出现当家艺人开始为观众表演节目。这些当家艺人一个个演技精湛,口中唱着华丽婉转的黄梅唱腔,表演着不再局限于采茶歌的剧情,将整个庆祝活动一步步推上高潮,引来人们一阵阵喝彩声。

赣东采茶戏,发源于江西上饶地区铅山县,是在当地民歌、茶歌和采茶灯的基础上,再吸收湖北的黄梅采茶戏的养料发育而成。

宋代以来,地处武夷山下的铅山不但生产茶叶,茶歌亦远近驰名。这些采茶山歌随后就进入了灯彩的行列。

约在明代末期,由于福建移民及商业往来,流传到闽西的早期赣南采茶戏的部分剧目,被带到了当时江西“四大名镇”之一的铅山县河口镇,从而大大丰富了当地的灯彩,并由此演变为茶灯戏。

清代《铅山县志》记载:

初六七日后,城乡各处为庆祝元宵,有龙灯、马灯,河口镇更有采茶灯,以秀丽童男女扮成戏出,饰以艳服,以足娱耳悦目。

康熙年间,江西地方剧种纷纷诞生,灯戏也随之逐渐脱离灯彩,形成了一旦一丑和一旦二丑的小班。

乾隆年间,大批湖北災民进入赣东赣北,同时带来了黄梅采茶戏的三角班,对赣东采茶戏起了极大的影响,丰富发展了上演剧目和曲调,由单演小戏到逐步演出大戏,由演唱民歌小调到板腔音乐。

旦、丑两行角色,增加了小生行当,形成了生、旦、丑的三脚班阵营,这种三脚形态系二旦、一丑、一生四个演员三个场面的七子班。

后来因演大本戏的需要,又增加了老生、花脸等行当,成了“半班”,组成了职业班社,长年演出。道光年间,赣东采茶戏趁势兴盛,在上饶地区广为流传,有的班社远至临近的福建、浙江一带演出。

土地革命时期,闽浙赣苏区有不少红色歌曲,就是用赣东采茶戏的某些曲调填词的,如《打上饶》、《打横峰》等,深受群众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赣东采茶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和提高,在贵溪、横峰两县和上饶市都建立了专业剧团,大批业余剧团也普及在上饶地区的广大农村。

赣东采茶戏的流行地区,除上饶地区的上饶、弋阳、贵溪、余江、余干、横峰、铅山、万年、德兴、婺源、乐平等十余县外,还到达浙江的开化、淳安、遂安、安徽的屯溪、歙县和福建的光泽、邵武一带。

赣东采茶戏对赣浙闽三省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浙江的睦剧和福建省邵武、光泽一带的三角戏,其源盖出于赣东采茶戏。

本省的赣中采茶戏,包括现在的抚州、吉安、宁都、南丰、丰城、高安等各种采茶戏以及赣北、赣东北等地采茶戏,无论在剧目、唱腔、乃至班社体制,都同赣东采茶戏有密切的关系。

赣东采茶戏的剧目,茶灯时期的小戏有《三矮子放牛》、《攀笋》、《秧麦》、《三姐妹看灯》、《磨镜》、《补碗》、《小卖花》、《十月怀胎》等。

三角班时期的小戏有《拣郎》、《补背褡》、《磨豆腐》、《老裁缝裁衣》、《盘广货》、《打平斗米》、《卖货线》、《卖棉花》以及《瞎子卜卦》等。

来自黄梅采茶戏的小戏有《过界岭》、《金莲送茶》、《讨学钱》、《才子打赌》、《双劝夫》、《小反情》、《兰桥会》、《采茶》、《三妹思春》等50余个。

“半班”时期的大戏有《李仕休妻》、《桃妹反情》、《乌金记》、《拷打红梅》、《菜刀记》、《白扇记》、《卖花记》、《白宝记》、《金钗记》、《磨难记》、《破镜记》、《鹦哥记》、《山伯会友》、《卖水记》、《赶子图》、《毛洪记》等。

这些小戏多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生产、商贸交易的民间故事。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深受群众喜爱。

新中国成立后,赣东采茶戏创作、整理、移植演出了不少现代戏和古装剧。现代戏大戏有《花开前夕》、《山绿人红》、《茅家岭的斗争》、《壮志凌云》、《林状元的婚事》等。

古装大戏有《乌金案》、《拷打红梅》、《卖花记》、《磨难记》、《李仕休妻》、《巧媳妇》等;小戏有《秧麦》、《攀笋》、《补背褡》、《撇芥菜》、《探妹子》等。

移植的现代戏有《志愿军的未婚妻》、《海防线上》、《李双双》、《白求恩》、《焦裕禄》、《江姐》、《李二嫂改嫁》、《八一风暴》、《赤道战鼓》、《报童之歌》和《姑嫂渡》、《信江波》、《三月三》、《小哨兵》、《军民鱼水情》、《革命梆声》等。

古装戏大戏有《刘三姐》、《春草闯堂》、《白蛇传》、《孙安动本》、《宫廷奇冤》、《泪洒相思地》、《三凤求凰》、《梅香》、《啞女告状》、《三女抢板》等。小戏有《借罗衣》、《刘海砍樵》、《借女冲喜》等。

赣东采茶戏在艺术上,至今仍保留着灯彩时期不少载歌载舞的表演风格,并积淀了三角班和半班时期的风趣幽默的特点。

小丑的表演较为突出。老艺人汪木林,就是当时一个“手活、身活、步活、嘴活、神活、一身活”的名丑。

小旦在小戏中,穿短袄长裤,没有水袖,出场时常持大手帕,做甩巾、抛巾、飞巾、转巾、顶巾、摇巾等舞姿,灵活优美。还有不少日常生活动作组合成套,表演细致朴素,生活气息浓厚。专演旦角的名艺人有童年水和殷碧玉等。

小生的表演比较文雅,出场时,手中常持一把折扇。名小生彭拔林在表演时既见风度又有感情。他在表演《李仕休妻》中的秀才李仕时,右手执扇在抬起的右手指上不断地轻敲几下以示喜;转身重敲一下以示怒;坐下将扇静止地放在手心上以示哀;片刻站起身来快踱几步并将扇子夹在两手间不断地轮转以示乐。扇子功中还有“抛扇”、“翻扇”、“摆扇”、“顶扇”等变化。

赣东采茶戏的唱腔,分为三角调和湖广调两大类:三角调,来自当地茶歌、灯歌和民间小曲,也吸收了不少外地的民歌和戏曲音乐。它是一种曲牌体,五声音阶。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短小明快,旋律流畅,感情朴实。

大部分曲调中都加有风趣别致的衬词,这些衬词有时由乐队帮唱并加以打击乐,不但加强了曲调的色彩性,活跃性,而且给表演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增强了舞台气氛和感情的渲染。另一个特点是简单易学。演唱时,依字行腔,每一个曲调只作细微调整润色,便变得优美动听。

湖广调,即演出整本大戏时常用的主要腔调,属板腔体,系吸收湖北黄梅采茶戏的七板、火攻等不断发展而成。湖广调有很多种板式。多用于叙事,由6个乐句组成的本调;由本调的三四句发展形成,可单独使用,亦用于叙事部分的平板调。由伴有锣鼓一种急板多用于情绪激昂和急切不安的情景的搜介调等。

此外,还有一种凡字调,速度慢,拖腔多,常用在悲苦抒情之处。

早期的赣东采茶戏没有丝弦伴奏,只有打击乐。乐器有板、梆、鼓、大锣、小锣、云锣等。建国前后才加入唢呐、竹笛和弦乐伴奏。弦乐器有板胡、高胡、二胡、中胡、低胡或大提琴、琵琶、扬琴、三弦等。

间奏音乐方面:唢呐曲牌多从民间串堂汲取,丝弦部分则根据原有曲调加以发展与改编。

[旁注]

武夷山大红袍 是武夷山最负盛名的茶,被誉为“茶中之王”,生长在九龙窠内的一座陡峭的岩壁上。经茶师评定,大红袍茶冲至9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茶,冲至7次,味就极淡。从而夺得了“茶中之王”桂冠,名闻海内外。

武夷山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脉北段东南麓,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武夷山通常指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15千米的小武夷山,称福建第一名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

四大名镇 指的是江西的景德镇、樟树镇、吴城镇、河口镇。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樟树镇有中国“药都”之称,以药业和酒业著称于世。吴城镇被世人谓之“世界第八大奇观”、“中国第二长城”。河口镇被称为“八省通衢”是赣、闽、浙、粤、鄂、豫、皖、湘8个大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民歌 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

睦剧 是20世纪初时淳安形成的一种山区地方剧种。剧目内容大都反映家庭生活,曲调主要是湖广调和三脚调,并伴以锣鼓之类的打击乐器;演出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群众称之为“三脚戏”。

卜卦 也就是占卜问卦,是占问一些事件的未来走向的一种古老方法,其源头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易经》或者《周易》。卜卦学,指的是依据事件的征兆之萌生,以心有感通的第一时间,来卜问于事件的发展过程及最后的可能结果。

小旦 在旦角里,除去青衣和花旦两大门类,还有一种小旦,本来可以附在花旦里,可是因为和花旦还不大一样,所以单列出一类。所谓小旦,就是扮演一些年轻的小女孩的角色。一般都是配角,作主要角色的很少,所以都是由次要的旦角来扮演。

小生 是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指扮演青少年男子,按照饰演人物的不同,一般分为:娃娃生、穷生、扇子生、纱帽生、翎子生等。小生的唱法虽然也是用假声,但是应该比较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很清脆,但是并不柔媚,很刚健,却并不粗野。

黄梅采茶戏 是湖北的地方小戏,曲调来源于安徽桐城歌、安徽青阳腔、安徽凤阳花鼓调以及江西彩灯调等,俗为湖北的“黄梅”戏。它是由湖北黄梅的采茶歌与高跷、道情等民间歌舞相结合,经长期发展演变,约于清代嘉庆年间形成。

[阅读链接]

赣东采茶戏老艺人汪木林,就是当时一个“手活、身活、步活、嘴活、神活、一身活”的名丑。“神活”主要是指情感的运用。

他演《乌金记》中的雷龙时,就运用了敏捷轻快地脚尖步、矮子步和快速步后突然蹦跳一步而不发出任何响声的蹦跳步,然后伸出脖子,前后左右地摆动一下,用眼球灵活向四周转动的“转珠”功夫探视一番,再运用两手食指上下不断旋转的“双摆子”的手势向门窗一指,通过手眼的活动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悦。

汪木林在表演丑角的时候还参合了民间拳术,夸张逗趣,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