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演化景德镇采茶戏
明末清初的时候,湖北一带连年发生水灾,再加上清军入关,使得很多的湖北艺人纷纷离开家乡,前往江西避难。
这其中就有一个名叫郭牢记的黄梅戏艺人,郭牢记从小到了戏班,6岁就开始跟着师傅学习黄梅戏,到现在已经有16年的光景。
郭牢记原本想着学成之后成为戏班台柱,依靠自己的本事挣钱奔一个好日子,可是没想到天灾兵祸同时从天而降,原来的戏班在兵祸之中彻底消失了,熟悉的艺人也死的死逃的逃,不知所踪。为了生存,郭牢记不得不背井离乡,度过赣江进入江西境内。
郭牢记进入江西之后,隐姓埋名来到瓷都景德镇进入了瓷厂做工。随着清朝坐稳了江山,社会日趋稳定,众多的艺人重操旧业,郭牢记也开始利用闲暇的时间进行采茶戏的表演,以换取更多的收入。
由于郭牢记有扎实深厚的黄梅戏基础,所以他很快就在艺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景德镇最著名的表演者。渐渐地在景德镇形成了以郭牢记为中心的艺人表演团体。
后来郭牢记干脆就组织戏班,广收门徒,在景德镇地区组建专门的表演采茶歌的队伍。由于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这里的商业非常发达。
在这种环境下,郭牢记的戏班很快发展起来,长期以连厢、道情、旱龙船等形式演唱采茶调,并在都昌、鄱阳等地广泛传艺。后来融汇当地语言和民歌小调而成茶戏。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春,由流散的茶戏、地戏艺人和少数文词戏说唱艺人组成景德镇大众曲艺场。同年秋,易名景德镇市采茶剧团。将曲艺、灯彩融于一体,名为景德镇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主要流行于景德镇市包括浮梁县所属农村、都昌、鄱阳、湖口、乐平、婺源一带,以及安徽祁门、东至等县。
景德镇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原有“三十六本大戏、七十二出小戏”之说,不少剧本因无文字记载而散失。目前,传统大戏有《天仙配》、《乌金记》、《血掌印》、《罗帕记》、《渔网会母》、《荞麦记》、《方卿戏姑》、《山伯会友》、《三姐下凡》、《卖花记》、《毛洪记》、《清官册》、《白布楼》等。
小戏有《冒雪回窑》、《卖棉纱》、《小辞店》、《卖杂货》、《化斋》、《扳笋》、《夫妻观灯》、《姑嫂望郎》、《姑嫂摘茶》、《蓝桥汲水》、《过界》、《补背褡》、《补缸》、《补碗》、《秧麦》、《打猪草》、《撇蕨菜》、《拾棉花》、《游春》、《下南京》、《杨驼子讨亲》等。
以及由文词戏演员带来的《坐楼杀惜》、《活捉三郎》、《陈姑赶船》、《尼姑思凡》、《苏秦借衣》、《貂蝉拜月》等。
景德镇采茶戏专业剧团成立后,除整理上演了传统剧目外,还移植和创作了大量新剧目。其中,1954年创作了反映瓷业工人开展技术革新的小戏《有窍门》,参加江西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得剧目奖和表演奖。1956年的小戏《腾房间》和1964年编演的现代大戏《窑前战歌》,都曾获得观众好评。
初时,景德镇采茶戏多演三小戏或对子戏。演出大本戏时,除“三小“演员,都要兼演其他行当。化妆简单,只要有锅底灰和红纸就行。没有专用的服装道具,找群众借些蓝竹布长衫、士林布褂、布裙和礼帽、草帽、瓜皮帽等物即可。
演出时,旦角不离手帕,生角不离折扇,丑角则可拿扇,也可拿竹烟筒。表演朴实自然,多为模拟生活动作,加以适当夸张。
到了后期,为适应袍带戏的演出,才从饶河戏中吸取某些程式化的表演动作,如上下楼,上下桥,上下马等。
早期,景德镇采茶戏没有丝竹乐器,只有锣鼓伴奏,一个打鼓板,一个打夹手,一个打小锣兼捡场。演唱时,台上众人帮腔,所以又叫锣鼓腔,或称小高腔。
景德镇采茶戏的唱腔曲调,分为正调和杂调两个部分。正调为板腔体音乐,板式有倒板、正板、连扳、简板、流板、火攻、散板、哭介等。正调包括词调、金鸡调、还魂调三种腔调、以词调为主。根据剧情需要,穿插使用金鸡调或还魂调。
杂调,名目繁多,除花鼓调外,多是某个戏的专用曲调。如《卖棉纱》、《姑嫂望郎》、《补缸》等,并多以戏名作调名。
20世纪50年代建立和发展了民乐伴奏,吹、拉、弹、打,高、中、低音配合完备;并向赣剧吸收了一批间奏曲牌音乐和锣鼓经。如今景德镇采茶戏的音乐达到了到一个新的水平。
[旁注]
旱龙船 民间舞蹈。《太平广记》、《明皇杂录》中记载的唐代《旱船》,宋代的《旱龙船》。在江中划龙船是我国的古老风俗,宋代的《旱龙船》是在陆地上模仿划龙船的样子,远远望去,好像船在水中泛游。
《三姐下凡》 此剧取材于我国神话传说及民间传说。讲述瑶姬下凡以及二郎神救母亲瑶姬的故事。曾经由汕头市红阳东河戏团、澄海新艺东河戏团、香港新升艺东河戏团、东河戏院海声东河戏团演出。
长衫 又称“长褂”,起源于满族人的旗服,清代后汉人也以此为常服。仿马褂而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后来我国曲艺文化中的瑰宝相声演员的表演服饰为长衫。
袍带戏 穿蟒袍,系玉带的戏。多表现历史战争、宫闱斗争、民族矛盾、朝政变革、改朝换代等大型剧目。凡演出袍带戏的剧种大多是活跃于城市的,历史悠久的,角色齐全的大剧种、大戏班。如京剧、徽剧、昆剧、秦腔、高腔等。
[阅读链接]
景德镇的瓷器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
景德镇采茶戏在发展过程中,孜孜不倦地追求突破与自我创新,经过艺人地努力发掘,形成了具有景德镇特色的怡然成趣、欢快生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