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赛之风的抚州采茶戏

江西抚州采茶戏,是在茶灯戏的基础上,汲取抚州当地的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抚州地区历来新春灯节及秋熟迎赛之风甚炽。

明代末期,茶灯戏从赣东传入抚州,在东乡进贤两县,与花鼓采茶灯汇合,进入临川、崇仁诸县,茶灯戏与竹马戏等穿插表演。

清代《东乡县志》即有记载:

元宵好事者或伴龙灯马灯桥灯诸名目,杂以秧歌采茶,遍行进村,索茶果食,正月尽乃罢。

清代初期,抚州诸县连遭火灾,民多流徒。不少难民以卖艺为生,其茶灯戏大量移植外地剧目,脱离灯彩搬上舞台,组成了三角班,演出富有抚州地方特色的单台戏。

三角班的发源地,在歌舞灯彩繁盛的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交界的多山地带。

清代乾隆《临川县志》记载:

崇仁、乐安、宜黄、临川之间多山,四方游丐据以为穴……此逐徒彼,彼逐徒此。

初期的抚州三角班,角色通常是一旦一丑,再加上锣鼓或二胡手一个坐堂,演唱单台戏和小戏。所谓单台戏,即由一人登台演唱,唱词直接来自民间小曲。

单台戏初期的演出形式是:开台前要“拜府”或称“十拜”,演出中间要“打彩”,演出结束时则要“谢台”或称“谢彩”。

单台戏中,除沿用大量的民歌小调外,又创用了一种四句三韵式的单台调,并成为单台戏的基本唱腔。这一时期的小戏剧目,大多采用外来的对子戏。

另外,还有一种“板凳戏”,即自拉自唱的艺人坐唱,经常活跃在茶楼酒肆、村户人家之中。通过他们又促进了三角班的广泛流传和艺术上的提高。

清多康熙至乾隆年间,抚州三角班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和传播。增加了小生行当,单台调也发展为上下两句结构,并派生出反弦单台曲子“会母调”,表现能力大大丰富。

清代末期,抚州三角班开始向半班发展。这时,一些艺人去宜黄拜师,学习宜黄戏的表演,并购置服装道具,搬演宜黄戏的袍带正戏。

班子成员有时增至七、八人,角色增加了花脸行当;唱腔中加入了二胡、三弦、笛子、唢呐等乐器伴奏,又引进了川调。这种新型的三角班逐渐取代了当时正在衰落的抚河大班,活跃于农村小镇。

1934年,崇仁航埠采茶戏著名艺人张佑民,带班从宜黄来到临川,成立了第一个职业半班佑民班。此后,职业班社相继成立,半班便以临川中心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此时,长期在抚州地区流传的傀儡戏艺人也相邀演唱半班,并将傀儡戏的不少剧目带进采茶戏,大量的伴奏曲牌和唱腔丰富了茶戏音乐。

后来,丰城、高安的丝弦班南下抚州,又带来了一部分剧目和本调、小花调等腔调也促进了半班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举办了地方戏曲艺人训练班,同年建立了抚州地方剧团,1953年正名为“抚州采茶剧团”。

随后,各县专业采茶剧团相继成立,群众业余剧团也纷纷建立。各剧团在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创作移植现代剧目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成绩,音乐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调、单台调、川调的表现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新的唱腔逐渐形成。许多富于地方特色的腔调不断被挖掘、运用,一个新的抚州采茶戏脱颖而出。

旧时抚州采茶戏流行于抚州各县和吉安、赣南邻县农村。多为半职业的或业余戏班,一般在本地或就近演出。职业半班佑民堂、筱仙台、四喜堂、同福堂、八俊堂、匡俗班等。

新中国成立后,抚州市、临川、崇仁、金溪、进贤、东乡、资溪、乐安、南丰等九个县市先后建立了专业团体,全区12个县市的农村均有业余班社。演出范围从本省各地扩至北京、上海、湖南、湖北、浙江、福建等省的部分地区,深受群众欢迎。

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可分成三种单台戏、小戏以及整本戏。单台戏今已查到有40余个,内容多无故事情节;小戏约有60余出,内容偏重于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爱情;整本戏,有连缀三角班小戏,而成整本戏的剧目,也有来自民坊刊印的“戏文”剧本,还有移植外来剧种或根据新闻故事临时编撰的幕表戏,剧目种类甚多。

近数十年来,挖掘、整理、改编的抚州采茶戏传统剧目有《错中缘》、《方卿戏姑》、《补背褡》、《小和尚锄茶》、《王妈妈骂鸡》、《卖花线》、《四姐下凡》等。

移植抚州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春香闹学》、《游园惊梦》、《杨八姐游春》、《女先行》、《十五贯》、《秦香莲》、《白蛇传》、《追鱼》、《孟丽君》、《半把剪刀》、《刘三姐》、《春草闯堂》等。

创作的现代戏有《红松林》、《金湾战歌》、《秧》等。移植的现代戏有《人往高处走》、《李二嫂改嫁》、《妇女代表》、《井冈山人》、《志愿军的未婚妻》、《沙家浜》、《霓虹灯下的哨兵》、《洪湖赤卫队》、《江姐》等。

抚州采茶戏土生土长,健康质朴,乡情浓郁。唱词和念白,大量运用了民间俗语和歇后语,通俗易懂,诙谐风趣。

抚州采茶戏发展到半班演出整本戏后,向宜黄、京剧等大型剧种学习了袍带戏的表演程式。后又从歌舞、话剧中汲取了营养,使之不仅能表演传统剧目,还能生动地表现现代生活。

抚州采茶戏的唱腔,大都来自民歌小调。演唱时的行腔与地方语言的音调结合紧密,字多腔少,特别讲究吐字的清晰和运腔的圆润。唱腔旋律,既有悲哀缠绵的悲腔,又有活泼明快的小调。它还具有说唱音乐的特点。唱腔可分为正调、杂调和小调三类。

正调属板腔体音乐,有本调、抚调、单台调、川调四种。杂调主要是三角班小戏中的腔调,一般以戏名为曲名,小调有单台戏的小调和做插曲专用的小调。

抚州采茶戏的间奏曲牌,大部分来自傀儡戏、宜黄戏和民间吹打,如“四大队”、“滚龙珠”、“回回曲”、“万年欢”、“大开门”、“小开门”、“水底鱼”、“大得胜令”等。

抚州采茶戏的伴奏乐器,文场有高胡、三弦、琵琶、唢呐、笛子等。20世纪60年代又加入了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扬琴等。武场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马锣、小钹、小圆鼓头。

2005年,江西省开展三乡活动,抚州各县采茶剧团先后恢复,东乡、南丰、资溪、黎川、金溪等县剧团都得到了很快发展。

[旁注]

竹马戏 是一种古朴而稀少的民间歌舞小戏,享有“戏曲活化石”之誉。漳州地区曾经流行于漳浦、南靖、华安、平和、龙溪、海澄、东山等县,尤以漳浦县最为盛行。台湾也有竹马戏,俗称“布马阵”,又称“阵戏”。

板凳戏 是一些地方小戏种,地方不同演绎也不一样,但大都是由人们自编自演,人们汇集在一间宽敞的室内,中间放几条板凳,一套锣鼓,由锣鼓手们略加化妆充任的演员围着一张四方的桌子一坐,随着鼓手的一个微妙的手势、鼓声一起,戏就开始。

笛子 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吹奏乐器木管乐器之一,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笛子常在我国民间音乐、戏曲、民族乐团、和现代音乐中广泛运用,是我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傀儡戏 我国的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我国艺苑中一枝独秀的奇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我国木偶真正成为艺术,还在它的戏剧特征人以木偶为媒介,以歌舞演故事。

幕表戏 路头戏、又称“提纲戏”。民间称其为‘路头戏’,大约是由于它可以在田间路头演出。多数民间戏班演出时并没有剧本或并不需要完全按剧本演出,演出的依据只是一个简单的提纲。

刘三姐 又称“刘三妹”,为我国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关于其身世,不同地区流传着不同版本,而最广泛流传的当属流传在广西柳州一带的传说。清代以来,有关她的传说与歌谣文献记载很多。壮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与歌谣更为丰富。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三根弦,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阅读链接]

抚州采茶戏因脱胎于灯彩歌舞,故以反映短衣罗裙的小人物见长。其艺术特点是: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诙谐、通俗易懂;唱做朴实,亦歌亦舞,活泼风趣。

其表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尤其小生小丑的扇子功、小丑的矮子步、小旦的手巾功,都从生活中提炼出来,既有淳朴的民间艺术韵味,又有个性鲜明的表演特色。

如小丑的矮子步,动作幽默有趣,形象逼真,而且变化很多,有“猴拳步”、“蛤蟆跳”、“涉水步”、“公鸡啄米”、“猴子跳圈”、“懒猫抓痒”等。

又如小旦的手巾功,运用大手帕,配合手眼身法步,或揉搓、或抛甩、或掩面、或飞转,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