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孟戏班演绎盱河戏

在明代永乐年间,广昌甘竹地区有一户姓曾的大族。这户姓曾的人家在整个广昌县都是非常的有名,因为在整个广昌地区,只有他们家有能够表演整台的大戏《孟姜女》曾家戏班。

所以每当广昌县遇见节庆日子或者谁家有喜事,人们都会花重金前往曾家聘请曾家戏班前来助演。

曾家戏班有着严格的规矩,他们只表演《孟戏》,其他的戏剧一概都不会表演。正是由于曾家戏班表演的唯一性,所以他们非常受到士绅名流以及才子的喜爱。

孟姜女的故事此时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在民间流传。尤其是孟姜女得知丈夫死后哭长城的事迹,更是被人们视为忠贞爱情的代表人物,被万千年轻男女传颂。

曾家戏班在表演《孟姜女》这部连台大戏的时候使用的是青阳高腔,声音高亢嘹亮。

曾家戏班艺人长时间表演同一出曲目使得他们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的非常到位,再加上他们一首投足之间带出来的万种风情,在高腔的衬托下,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曾家戏班凭借表演《孟戏》在整个广昌地区声名远播。渐渐地传播整个旴河流域,被称“旴河戏”。

任何一个剧种的确立,都有其独特的音乐唱腔和表演程式。广昌旴河戏在这两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风采。

旴河戏的音乐属多声腔体系,以唱高腔为主,结合唱昆腔、弹腔、还吸收了极少量的民歌小调。

旴河戏高腔,曲调苍健激越,典雅醇丽,悠扬清雅,悦耳动听。据考证,旴河戏高腔保留了明朝“四大唱腔”之一的海盐腔的遗音。

旴河戏的曲牌有两大类:一类为受海盐腔浸染过的弋阳腔、青阳腔曲版,在韵味上靠近海盐腔;另一类是一完整保留的海盐腔曲牌,“山坡羊”、“下山虎”等12支曲牌,婉转缠绵,华丽典雅,在对古典戏研究上,有重大的学术研究价值,引起了音乐、歌舞、电视制作、戏剧等各专业界人偏爱和器重,被引用、移植的各类作品逐日增多,逐渐被观众所接受。

旴河戏有独特的脸谱和表演程式。最初的演出形式是全部角色都戴面具,酷似傩舞的表演,故称傩戏,刚劲粗犷,炽热奔放。后来卸下面具,在真脸上化妆,脸谱独特,保留了原始的遗风余韵。

表演行当由早期的三生、三旦、三花脸组成,称“九门楼”。以后生、旦花脸各增一角色,发展“十二门楼”。舞台美术最早为一桌二椅,以布幔代城楼的装置。专业剧团成立后,舞美装置有布景、有灯光、有道具,虚实结合,效果更为逼真。

广昌旴河戏,作为百花园中的艺术奇葩,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有着无限美好的前景。愿这块源旴莲乡而属于祖国、属于民族的传统瑰宝,光芒四射,绵延不断。

据广昌县甘竹舍上曾氏族谱、甘竹大路背刘氏族谱和曾以清公祠内木匾记载:

明代永乐年间甘竹舍上曾家出现了一个专演《孟姜女》的宗族戏班孟戏班。

明代弘治年间,甘竹大路背刘家又兴起了另一种《孟戏》宗族戏班刘家孟戏班。曾、刘两家戏班尽管《孟戏》脚本截然不同,但两个戏班均用盱河高腔演唱,都是每年正月演一次,用于本宗族的酬神祭祖之用。

所不同的是:曾家唱腔一唱众和,以锣鼓伴奏;刘家唱腔,多在后句下半句帮腔,用小锣小鼓过门,用广昌官话道白,杂白混唱。

据考证,《孟戏》高腔有一部分是明代南戏海盐腔的遗音。

后来,甘竹舍上曾家又分支黄泥排和赤溪两处,成立两个孟戏班,遂成鼎足而立的三个孟戏班社。刘家孟戏班原也不接受外姓参加演出,迨至清代康熙年间,始吸收外姓人参加刘家孟戏班演出。甘竹《孟戏》班社一直只唱盱河高腔,不唱其他腔调。

到了清代道光年间,在廖、王两姓合组的唱皮黄腔的“合盛班”、大株职业戏班以及其他的影响下,民间戏班纷纷成立,他们还请京剧、汉剧、祁剧、抚河戏等剧种的师傅传授剧目,《孟戏》班社才开始兼唱弹腔、吹腔等声腔,成为一个以孟戏为基调,也演唱高腔、昆腔、弹腔、吹腔等诸腔的地方大剧种。

20世纪初,广昌的盱河戏开始衰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高腔濒临失传绝境,只在甘竹保留了曾、刘两家孟戏班。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广昌县成立了专业剧团。1961年该团在演出弹腔戏的同时,着手对高腔进行抢救,组织专业音乐工作者对《孟戏》记谱录音,组织戏剧工作者对《孟戏》的源流沿革及戏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研究。

1962年广昌县召开了戏曲工作会议,集中全县民间老艺人讨论广昌地方戏。县剧团还向老艺人学习和继承《孟戏》。

广昌盱河戏源远流长。创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历经近600年延续至今,为全国众多古老剧种艺龄最长者之一。

1980年《孟戏》再度复苏,以《姜女送衣》、《滴血寻夫》两个折子戏,参加全省部分古老剧种汇演。

1981年4月,经省文化厅批准,广昌地方戏正式定名为“旴河戏”,原县采茶剧团改为“旦河戏剧团”,为僵演唱旴河戏的唯一专业剧团。

1982年10月,在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省文化厅、中国剧协江西分会主办的“纪念汤显祖逝世366周年”大会上,广昌旦河剧团改编演出了汤氏原著《怨撒金钱》,获得国内外戏剧专家的极高赞许。大会专门开辟了“旴河戏展览演出专场”,展演了《画桥分别》、《姜女送衣》和《滴血寻夫》。

1984年,省戏曲研究所摄制了在老艺人指导下、原貌演出的传统代表剧目《长城记》的录像磁带。

盱河戏的表演炽热、豪放,显露出傩舞的遗风。由于长期作为宗族性的演出,因而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凝重的表演程式,且因戏各异、均有名目。

起霸,盱河戏称之为“跳合”。在“急急风”锣经中上场,接“摆格”、“演身段”、“扯四门”、“拉盔”、“拉甲”、“扎袖”等身段表演,然后再定场“表白”。在“起霸”中,听穿服饰不同,对身段表演的处理也不同。

盱河戏还特别重视“八挂”的功夫,即面部的表情,尤其强调眼神的作用。其眼法有:“对眼”、“分眼”、“瞒眼”、“曹眼”、“威眼”、“冷眼”、“笑眼”、“媚眼”等。

盱河戏的传统剧目,现仅发现《孟姜女》、《目连救母》两种是唱高腔的。盱河戏的皮黄腔由其他剧种传入,其剧目和唱腔与宜黄戏的皮黄是一致的。

[旁注]

甘竹 甘竹镇素称江西省广昌的文化之乡,文物胜迹颇多,宋明清三代,先后有饶适直、饶秉鉴、饶一年、魏方泰、魏定国、魏允迪6人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具有明代四大唱腔之一的海盐腔余韵的《孟戏》也发祥于此。

海盐腔 戏曲声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与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并称为明代南戏四大声腔。海盐腔的音乐为曲牌联套体结构,分生、旦、净、末、丑诸行当。

傩戏 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我国民间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演出剧目有《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

族谱 即家谱。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弘治 明代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孝宗是明代中叶最为励精图治的贤君,在位期间,勤于理政,选用贤臣,对臣下宽厚平和。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

汉剧 是我国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

永乐 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永乐年间,定都北京、郑和下西洋、编修我国古代类书之冠的《永乐大典》等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期间,经济社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长城 我国古代军事工程,又称“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阅读链接]

盱河戏中操兵演阵的几个群体场面是团牌摆阵、长棍开操、花枪对打。比如盱河戏传统剧目刘家《孟戏》之《如珠生反》一折:由长棍手四员,团牌手四员,花枪手四员,表演长棍、团牌、花枪的各种单操、对操和混合对操等布阵演习。

是在民间灯彩锣鼓“蛤蟆跳井”和唢呐曲牌“阴阳别”的伴奏下,各种兵器的操练动作和进退迂回的调度方位,均极矫健利索,洗练规整。这一场面,舞蹈风味特强,大异于厮杀搏斗的喧嚣气氛和强锣重鼓的紧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