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宁州大戏的宁河戏
清代道光年间的一个正月十六,有一个宁河戏班子演《三国传》,看戏的人格外多。台上艺人表演的正是《华容道》一段。艺人表演精湛,引的观众阵阵喝彩,可是正表演到关键的时候,突然班主煞戏了,表演暂时结束。
观众心中不满,开始哄闹,要求掌班的班主加戏演完《华容道》这一段。
于是艺人继续上台表演,戏唱到中午,曹操躲过了张飞赵云的追杀,跑到华容道,此时曹军已经疲惫不堪……可是到了这个时候,戏班又煞戏了。
看戏的依然不肯走,大家齐声吼叫:“关老爷出来,华容道放曹操!”观众叫了几声之后,看见戏台里面没有反应,于是人们砖头瓦块齐向戏台上打来。
掌班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乱转,不敢在前台露头,赶紧溜到后台。
这时,准备一会上台演唱《华容道》的“关羽”刚上好装,他问道:“台下怎么啦?出了什么事?”
掌班的一见“关羽”,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推着他说:“快,快到前台救场。只要你能救场,今天给你赏钱。”
“关羽”听到之后手提青龙偃月刀,在砖头瓦块之中硬着头皮上了戏台。关羽是个大武生,身上功夫很棒,上了台之后,手中青龙偃月刀上下飞舞,将飞来的砖头瓦块全都一一击落。
台下的观众看到了关羽在戏台上那惊人的表现,顿时安静了下来,突然间大家一起喝彩,从此这个西秦戏班的名气在宁河地区火爆到了极点。
修水县乃戏剧之乡,据明代嘉靖年间天一阁抄本《宁州志》载,早在357年至361年即盛行歌舞百戏:
娱事之乐,诸如杂摹百技、傩、傀、倡优、灯彩戏剧等,城乡土庶犹然成风。
其中的“傩”与“傀”,即是宁州大戏形成的源头。此地与湘、鄂接壤,偏于一隅,四周环山,交通不便,故民风古拙纯朴,尤敬傩神,其傩风长盛不衰,傩班林立。
据《义宁州志》记载:
每于农历八月,便要举行大型的赛会演戏。
乡里演戏,谓之“行傩”。其傩班称之为“案堂班”,遍布全县各地,从乡间戏台残存题壁看,明代万历年间就有春林、凤舞、同庆、舞云、鸿云等案堂班。
最出名的为修水县小溪村三帝案《神咒语》所记载明代隆庆元年菊月兴的三元班,清代瞿炳育《箴俗臆说》道:
各城镇村落,每建一神龛,必襄金立会,置买田租,少者不下数十石,多者或至数百石,岁岁皆为演剧消耗,甚至强宗之祖祠,亦复如是。
三元班不仅如此,而且在1738年,建造了自己的演出场所,名“三帝殿”故三元班又称“三帝班”。
三元班所唱腔调,始为本地民歌和土腔小调,俗称“傩歌”,演出内容也多为歌颂神明或叙述菩萨来历等。
弋阳腔传入后,受其影响,傩歌土腔向傩歌高腔转化,开始演出弋阳腔连台本戏《目连传》、《征东传》、《征西传》等。
在诸多案堂班中,还有专职演出傀儡戏的,亦极盛行,据《高安县志》记载:
阳戏,傀儡戏也。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石牌腔、抚州宜黄腔相继传入,为案堂班所吸收,形成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宜黄腔等多种声腔的戏曲剧种,宁河戏开始进入成熟期。
至乾隆年间,出现了著名的“宁州十八班”,而三元班为其首。
清代嘉庆年间,宁州大班开始进入省会南昌演出,受到很高的赞誉,并深入饶河班根据地鄱阳、乐平一带,甚至南达赣州。
1847年,湖北崇阳的汉剧三胜班,进入义宁州的溪口、漫江等地演出,三元班吸收了汉剧西皮这一腔调,继而各地案堂班亦纷纷吸收,从而促使宁河戏最终以皮黄乱弹腔为主腔。
这个时期弋、昆两腔衰微,宁河戏进入鼎盛期,此时有职业班社5个,案堂班31个,其中阳戏案堂班7个。
同时,宁河戏常与湖北崇阳、通城等县汉剧班及湖南平江等县巴陵戏班艺人,互相搭班,同台演出,扩大了宁河戏的影响,促进了剧种本身的发展。
其剧目除《目连传》等三个弋阳腔连台本戏外,来自宜黄戏专唱二凡的有《一捧血》、《三官堂》、《贩马记》、《满门贤》、《上天台》等;来自汉剧专唱西皮的有《清河桥》、《荥阳关》、《八义图》等;来自徽班专唱吹腔的有《四国齐》、《铜桥渡》等,总计约有400余种,多为整本大戏。
角色行当早期为三生、三旦、三净的“九脚头”制,后改“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即所谓“十顶网子”,有延续弋阳腔、青阳腔角色行当体制的明显痕迹。
宁河戏音调高拔洪亮,须生喜用“边音”和“嘎音”,花脸则多虎音及炸音,深厚遒劲。
宁河戏表演程式规范,在长期实践中吸收各剧种长处,形成自己独有的套路,须生的“口功”,旦角的“水袖功”以及“棍法功”、“拳法功”等,均有章法可循。
宁河戏又能从民间轻松活泼的灯彩中吸取营养,如《采桑逼封》,由丑扮齐王,为了表现各种跑马姿态,用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这种表现形式与宜黄戏《四国齐·点马》中身扎马形作种种跑马舞姿,又具有另一不同风格。
修水县旧为宁州州治,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明隆庆年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
清代初期又从徽剧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皮黄,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逐渐形成一种以唱皮黄腔为主体的剧种宁河戏,俗称“宁州大班”。
宗教色彩戏剧目可查者有400多种,多系整本戏,有弋阳腔的《征东传》、《西游记》等,吹腔和昆曲的《四国齐》、《大香山》、《六国封相》等,来自宜黄腔的《贩马记》、《双贵图》等和唱西皮的《莲台山》、《茶阳关》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不少宁河戏艺人参加苏维埃化妆讲演团,积极参军参战,并编演《打曹家》、《活捉张辉瓒》等革命新戏,始终活跃在湘、鄂、赣红色边区根据地。
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当地的阳戏,仍保留了弋阳腔的曲调和剧目。案堂班八月祀神之后,凭借傩案的香火范围,可到邻近地区作营业性质的演出,谓之“打案”,亦称“唱卖戏”,如三元班即活动于小溪、溪口境内,并常往返于武宁和湖北崇阳等地。
1953年,民间宁河戏艺人以共和制形式组成修水县宁河戏剧团。1980年参加全省古老剧种调演,演出《三国传》、《采桑逼封》、《海舟过关》、《二进宫》等传统剧目,获奖。
宁河戏,古称“宁州大戏”,发源于修水县,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老地方剧种,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貌,曾在赣西北修水、武宁、铜鼓等县以及赣、鄂、湘毗邻地区广为流行,深受群众欢迎。
过去艺人多为傩神的崇奉者,班主又多为傩主,演出前后都要演习具有宗教色彩的唱傩歌,请傩神和辞神等关目。因演出主要是为了敬神,一般没有奸淫凶杀的剧目和表演。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是别的剧种罕见的剧目。
宁河戏的表演别具一格,如有时不用马鞭,仅以蟒袍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表演骑马上岭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状。《秦琼表功》中秦琼的舞蹈身段别致多样,曾摄成电影。宁河戏的舞蹈身段凝重浑厚,尚有傩舞的痕迹。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修水县文化部门和民间艺人积极整理、挖掘失传多年的宁河戏和全丰花灯,并推陈出新使之发扬光大。
宁河戏已被挖掘和整理出传统剧目260余个,移植、改编了古装戏120余出,新编历史剧20余本,创作现代戏10余台,记录、整理了戏曲腔谱60余种,一批业余宁河戏曲班活跃在民间,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的一道独有风景。宁河戏和全丰花灯是修水县保留下来的两朵文化奇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旁注]
东晋 是由西晋皇室后裔司马睿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西晋灭亡后。317年,镇守建康的晋宗室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史称东晋。是门阀世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
傩神 在2000年以前,屈原及九疑山的原居民封九疑山为“神农炎帝”的神山。九疑山的神农子孙。九疑山的原居民有瑶、侗、壮等民族信奉傩神的民族。傩神一指“神农炎帝”二指“祝融“。
菩萨 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吹腔 戏曲腔调。徽剧主要声腔之一,明末清初徽调的早期声腔昆腔、弋阳腔受西秦腔影响,在枞阳石牌一带形成新的腔调。初是曲牌体的长短句,后逐渐发展为接近板腔的7字句,10字句,用笛子伴奏,有正板、顿脚板、导板、叠板等板别。
二凡 是浙江绍剧主要唱腔之一,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其唱腔高亢激越,曲调具有板式变化。板式有慢板、中板、快板、倒板、浪板5种。
须生 京剧中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的男子,要戴“髯口”假胡须,根据年龄不同,髯口有黑、灰、白等颜色,重在唱功。有著名的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水袖功 我国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戏曲服装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缝有一段白绸,称“水袖“。演员可以利用水袖的舞动以表现剧中人的感情和增加形象的美感,有时也用作对乐队的示意和交代。
《西游记》 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吴承恩。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4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秦琼 齐州历城人。唐初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是一个于万马军中取人首级如探囊取物的传奇式人物。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全丰花灯 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
[阅读链接]
宁河戏的脸谱强调体现角色的性格、身份,如黄巢的脸谱,根据其“眉横一字眼存谋,鼻弯三窍鬼神愁。头顶七星朝北斗,脸带五岳压诸侯”四句上场诗的描述来开脸。
开脸技巧则能“近看一个疤,远看一枝花”,粗中见细,繁而不乱。运用程式和功法技巧,讲求功架稳健,情景切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