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的胡琴腔宜黄戏

宜黄戏是江西古老赣语剧种之一。迄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中心流传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闽西一带。

宜黄戏是清代初期,在宜黄县发展起来的,因江浙发音“宜”、“二”不分,故后来有人称“宜黄腔”是“二黄腔”。

究其根源,宜黄戏可以直溯明代的西秦腔。这种西秦腔的曲调包括以唢呐伴奏的“二犯”及以笛子伴奏的“吹腔”。其中的“二犯”因较之西秦腔之“二犯”有很大发展,便成了独树一帜的宜黄腔。

清代乾隆年间初期,宜伶又以原配奏乐器大筒胡琴改为主奏乐器,从此唢呐“二犯”及平板“吹腔”一变为胡琴腔。

清代戏曲家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曾写道胡琴腔起于江右,又名“二黄腔”。胡琴腔的诞生,标志着板腔音乐在南方增加了一路。

宜黄腔崛起后,流行很广,现赣剧、徽剧、祁剧中所唱的“二黄腔”,是直接由宜黄腔传去的,所以宜黄腔对我国许多剧种中“二黄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宜黄戏旧称“宜黄班”、“宜黄调”,它以明末西秦腔演变成的宜黄腔,宜黄戏为主要唱腔,清代末期吸收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而形成一个多种声腔综合的剧种。

宜黄戏的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和排场,显得十分古朴。宜黄戏的曲调主要有宜黄腔、反调、唢呐二凡、西皮浙调、南北词等,同时还保留西秦腔时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

明末清初开始宜黄戏专唱“宜黄腔”。后来,吸收了其他乱弹的声腔和剧目,如西皮、浙调、吹腔、拨子、南北词等,而成为由多种声腔综合而成的宜黄戏剧种。主要流行地区为江西的宜黄、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远及赣东北,赣南和福建闽西一带。

宜黄戏班在明代就很出名,我国杰出戏剧家汤显祖的剧作《临川四梦》,最初就由宜黄班演出,并因此有“宜伶”、“宜黄子弟”之说。

只不过那时的宜黄班先唱弋阳腔。“弋阳之调绝”,相继兴起的便是徽州、青阳两腔的流行。不久,引进了海盐腔,随后占据了江西剧坛,盛极一时。

宜黄戏以二凡、西皮垛子等几种声腔旋律为骨,以当地民歌、地方小调为肉,对一些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唱腔作革新,念白采用“宜黄官话”上韵。

宜黄戏著名老艺人有李伍仂、李宗保,著名演员有应用贤、熊碧云等。

宜黄戏的唱腔音乐包括宜黄腔、反调、唢呐二凡、西皮、浙调、南北词等,并且还保留西秦腔时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

宜黄戏唱腔音乐的板式结构为上下对偶格式,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形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7字句和10字句。

宜黄戏旋律特征为简单质朴、起唱与落腔音少而声短,以字就腔,近似口语,曲调音域不宽,多在六度范围之内回旋。

宜黄腔主要以宜黄官话上韵,演唱时男女同调不同腔。男腔用本嗓,包括正生、老生、花脸、老旦;女腔用小嗓,包括小旦、小生、正旦。

宜黄戏的表演粗犷、古朴。唱念做打,程式严谨;一招一式,循规蹈矩。平时练功要求甚严,相传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之说。

武将“起霸”做出的“双手撑天”,要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分别采用“龙爪”或“虎爪”等不同的姿态。马鞭也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区别使用,有“龙头”、“凤尾”数种,或木刻,或丝编,帝王则用“龙头”鞭,称为“乘龙驹”。

《四图齐》“花园点马”一折,齐景公点马时,钟离春和4个女兵不用鞭代马,却采用元明杂剧的骑车马,即以马形扎于身上,随着锣鼓打出的马蹄声,应节而舞,作出某种跑马身段,满台来往穿梭,效果强烈,别具一格。这种古老的表演方式在其他剧种早已绝见,而唯独在宜黄戏中保存下来了。

宜黄戏净角的表演大多豪放、爽直;生角的表演大多儒雅、大方。

生、净常用的身段表演有:修书、阅信、奏折、上下马、点吹灯、舞剑、饮酒、升堂、坐帐等;必备基本功有“抢背”、“扑虎”、“旋子”、“克子”、“僵尸”以及甩发动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垫步”、“跪步”等。

旦角的表演大多端庄、娴静。常用的身段表演有:开关门、洒扫、抚琴、卷帘、装扮等;必备基本功有“卧云”、“鹞子翻身”、“乌龙绞柱”以及水袖功等。

我国有300多个剧种,从大的方面来说,它们分属5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即: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和皮黄调。

宜黄腔属于皮黄调一类。而据考宜黄腔就是京剧、赣剧与徽、汉、湘等皮黄系统中二黄或称南路腔的前身,宜黄是二黄腔的发源地,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

宜黄腔初期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种板式的“唢呐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黄腔”废唢呐、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犯”两种曲调统一,“二犯”分作四种扳式,吹腔变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胡琴腔”。

“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江西各地流传,并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如豫剧、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二凡”这个称呼。人们称为“宜黄调”,因其基本曲调与各地皮黄剧种的二黄腔类似,故当地人后来也称“宜黄腔”为“老二黄”。

清代初期江西新建人熊文举诗:

凄凉羽调咽霓裳,欲谱风流笔都荒,

知是清源留袒曲,汤词端台唱宜黄。

这就是说:汤显祖所有剧本,都由宜黄子弟来演,故有“临川才子,宜黄弟子”之说。不过,当时唱的宜黄腔,是由海盐腔与当地流行的弋阳土调相结合的变调,不是如今所唱的二黄腔。

这充分说明宜黄戏曲活动活跃,人才辈出,是个“戏窝子”。它有着产生一种戏曲新腔的基础和条件。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年,宜黄腔竟然进了北京,如昭链的《啸亭杂录》说:

近日有秦腔、宜黄腔、乱弹诸曲名。

清代戚震赢的《京华百六竹枝词》有词说:

宛转珠喉服靓装,弋阳、秦调杂宜黄。

竟与北京风靡一明的弋阳、秦腔、乱弹等腔并肩比美了。因此,宜黄腔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对于探索“二黄”声腔起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宜黄戏传统剧目丰富,特色鲜明,旋律简单平直,尤以平板有特殊的地位和用法,以至许多人把它看成是二凡的一种板式;整本戏多,故事性强;角色分工细致,唱腔简练朴实,唱腔口语化,易学易懂。

表演粗犷大方,唱做念打形成一套既严谨而又灵活的程式,用胡琴伴奏,地方色彩很浓,与京剧、赣剧很不相同;是能适应表现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不同时代、内容的剧目。

宜黄戏的传统剧目颇为丰富,大、小有500余种,多是以腔定本。其内容以演历史故事为主,其曲调以唱宜黄腔居多。据已知的宜黄戏早期剧目中,专唱宜黄腔的有58种,这是现今全国皮黄戏剧目保留二黄腔最多的一个古老剧种。

由于宜黄腔发源于西秦腔,同时,又因受秦腔的影响,所以在宜黄戏的基本剧目里,传自西秦腔的20种之多,即《清官册》、《五雷阵》、《闹沙河》、《药茶记》、《三官堂》、《肉龙头》、《松蓬会》、《宝莲灯》、《万里侯》、《下河东》、《奇双配》、《双救驾》、《双贵图》、《双钉案》、《四国齐》、《打金冠》、《打登州》、《雌雄鞭》、《孟津会》、《庆阳图》等。

移植于秦腔的有13种,即《双龙会》、《上天台》、《黄金塔》、《定中原》、《锁五龙》、《老君堂》、《五龙会》、《紫金镖》、《芦花河》、《飞龙传》、《下南唐》、《五雄阵》、《锦罗帐》等。西皮戏不多,直至清末,也只有《月明楼》、《江东桥》、《春秋配》等10多出。

宜黄戏的艺术古朴,表演严谨。有些演出剧目还保留了早期的关目和排场,如《龙凤阁》一剧,较京剧多出《赵飞搬兵》、《抱龙登基》等场次。

新中国成立后,宜黄县成立了宜黄戏专业剧团后,进行了大量的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工作,使能够经常上演的传统剧目达70多个。宜黄戏曾赴省汇报演出了《龙凤阁》、《奇双配》、《朱砂印》、《拦江救主》、《拷打春桃》等剧目。

宜黄戏专业剧团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八仙过海》、《卖梨招亲》、《陈琳拷寇》、《齐王哭殿》、《思春》等,同时,还移植了《芦荡火种》、《夺印》,自编了《第一炉铜》、《焦裕禄》、《革命女儿》、《送郎当红军》、《表》、《两篇作文》、《山城春晓》、《兄弟,开枪吧》等现代宜黄戏。

几百年来,宜黄戏就以其鲜明的表演风格、优美的声腔和人人爱听能懂的语言及不断更新的剧目活跃在我国各地的舞台。

由于宜黄戏在剧本、表演、音乐、舞美包括脸谱服饰,等诸方面的鲜明地方色彩赢得了其在戏曲上的历史地位,也赢得了广大观众和戏迷的喜爱。

[旁注]

胡琴腔 我国戏曲的声腔。即“二黄腔”。此一名乐最早见于清李调元《雨村剧话》。目前在西南各地较为流行。在川剧中,胡琴腔与乱弹腔、昆腔、高腔、灯腔并列为五种主要声腔。在滇剧中,胡琴腔与丝弦腔、襄阳腔并列为三种主要声腔。

南北词 归属清音一类,于清代道光中叶,分别由南昌和江浙传入。是流行于江西南康、大余、兴国、赣县、信丰、于都、安远、瑞金、会昌等县的一种曲艺形式,相邻的广东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一些县份也有流传。大多在婚娶寿诞及节日时演出。

临川四梦 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剧是儿女风情戏,后两剧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浙调 为类似秦腔风格的一种曲调,据说是从婺剧金华班传来的。浙调曲调愉快,优美,有倒板,正板,叠板,流水,老浙调,上江调等,浙调流入赣剧有100年左右,剧目有《龙凤钗》、《合玉环》、《啸鸳鸯》、《节孝图》、《碧桃花》、《王蜻蜓》、《珍珠衫》等10多本。

齐景公 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邱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的之道。

奏折 是古代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代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

《思春》 古曲,为文曲“塞上曲”中的首段。乐曲运用了古代称为“拢、捻”的左手技巧及细腻的推挽音,使全曲充满了一种古代女性的闺怨气息,而大幅度的快推慢挽的回滑音,模拟了江南弹词中宫女的哭泣声,效果显著。此曲已成为琵琶文曲的代表作之一。

熊文举(1595年~1668年),南昌新建人。出身世代官宦书香家庭,他一生勤于学,尤耽著述,工诗、文、词。清代初期驰名文坛,极享盛誉。著作有《荀香剩》、《守城记》、《墨盾草》、《使秦杂吟》、《耻庐集》、《雪堂全集》40卷。

《啸亭杂录》 清代昭梿著。是涉及民俗、人物、宗教、传说、重大历史事件、个人生活琐事、读后感等,范围很广。有些文章还有独家报道性质,能补正史之不足。全书虽为文言,但文笔简练而不晦涩。而且昭梿治学严谨,凡涉及历史事件多为亲历,如系道听途说则注明来源,因此错误不多。

[阅读链接]

福建的三明宜黄戏是由昆曲、西秦腔发展演变而成的。明代末年由江西抚州传入建宁,盛于清代。它主要以《碧玉簪》、《珍珠塔》誉名,次以传统正本戏《龙凤配》、《二度梅》、《下南唐》等20余个剧目广流于众。

三明宜黄戏演员唱的是土声腔,小旦小嗓,小生半小嗓,道白半官半土。行当配套较整齐,有四旦四生四花脸,且有固定脸谱。鼓钹及器乐伴奏6人。乐队练的是工尺谱,以笛定音,低八度,各拉各调。

龙头村业余三明宜黄戏至今每年春节及农闲期间,坚持在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等县的偏远乡村巡回演出。该团在唱腔、表演艺术上带有浓厚的乡土色彩、服饰化妆,道具原始古朴,保留了不少明清期间戏的特色、深受人民群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