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梅岭——广东梅关

梅关古称秦关,又称横浦关,宋时立关于梅岭上,并刻有“梅关”两字,遂称梅关。

梅关坐落在广东南雄梅岭顶部,两峰夹峙,虎踞梅岭,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如同一道城门将广东、江西隔开。

梅关在古代有“南粤雄关”的称誉。千百年来,在梅关及其周围一带发生了许多有影响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梅关历史。

秦王为进岭南命人建横浦关

相传,在战国时期,大批越人迁往五岭之南,五岭包括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庾岭上,被眼前的岭南风光所吸引,决定在这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

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后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

梅岭自从被越人开发后,便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粤赣交通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定出对国境北方筑长城以防御匈奴,对国境南方则开关辟道,积极筹划治理岭南的策略。

但是,连绵不绝的五岭山脉,是岭南与中原之间巨大的屏障,也是历朝中原帝王,迟迟无法统一岭南的主要障碍。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派遣武将屠睢统率五军,南征百越。越人出没在五岭丛林之中,依山还击。加之岭南的山路崎岖,粮饷转运十分困难,以致秦军受到重创。

为了解决秦军的后勤补给问题,秦始皇找来监御史史禄,给他10万人力,让他在广西兴安县境内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便转运粮饷。

4年后,这条人工运河终于凿成通航。后来,汉代马援,唐代李渤、鱼孟威又继续主持修筑运河。

这条人工运河被称为灵渠,连接了湘漓两水,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联通了我国南部的水运网,使秦军的粮草补给和兵源补充问题得到了解决。

灵渠修建后,秦始皇又派遣任嚣、赵佗等率兵攻取南越,终于取得了成功。秦始皇随即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任命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并把50万人发来戍守五岭。

为进一步进入岭南,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又派遣官兵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也就是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打开了沟通五岭南北的三条孔道。其中的横浦关,就筑在大庾岭东段的梅岭顶上,也就是梅关。

横浦关也称秦关,它打开了沟通南北的通道,成为最早的梅岭古道。虽然这条路面崎岖不平,乱石到处都是,但起码可以过人。五岭之中第一条较像样的山道就这样诞生了。从此,每天都有人从梅岭古道走过。

后来,到了汉朝初期,杨朴将军的前锋将领庾胜冲锋陷阵,英勇骁战,为汉朝一统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武帝为表彰庾胜将军,封他驻守台岭,把守梅岭。

庾胜驻守梅岭后,在这里修建兵营,日夜把关,并热心传播中原优秀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技术,造福这里的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因他排行老大,所以人们叫他为大庾。后人为纪念他的功德,在这里建立他的祠堂,并把他驻守的台岭改称为大庾岭。

秦汉以后,历经三国、两晋以至南北朝,梅岭南北,战争仍甚频繁,梅关日显重要。隋朝统一全国后,为确保南疆安全,于590年设置了大庾县,后改为镇。

[旁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政,13岁继承王位,39岁称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也是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始皇是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我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被誉为“千古一帝”。

匈奴 是历史悠久的北方游牧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是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古籍中的匈奴指的一般是汉朝时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300年。

监御史 古代官职,在秦朝时设立。监御史是监察之官,分掌监察,行政,军事的职责,一般不对县一级的行政事务进行监察。除此以外,监御史有推荐人才、兴修水利、统兵作战的权力。

灵渠 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位于兴安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东面的海洋河和兴安西面的大溶江相连,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郡 古代行政区域,创建于战国时期。在秦代以前,郡的面积比县小。秦代之后,郡的范围比县大了,也被称为郡县。汉代时又增了46郡,21国,凡郡国103个。

祠堂 指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在古代,家族观念是相当深刻的,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隋朝 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国祚共计38年。

[阅读链接]

梅岭上有一通石碑,碑长2.7米,宽0.6米,上书有4个字:“重来梅国。”重来梅国石碑立于清朝同治年间,是梅岭比较著名的古迹之一。

这通石碑是在1268年,南宋咸淳年间,新来的太守赵孟适早听说梅岭梅花之名,上任后就到梅岭观赏梅花。

当时正值腊月,下了鹅毛大雪,梅花绽放,山上山下茫茫一片,白雪覆盖的梅岭,分外妖娆,看到这幅景象,赵太守当即叫人拿来纸笔,亲手题写下了“梅花国”的字匾。从此,后人就把大庾县称为“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