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雄中有秀闻名的关隘风光

欲过瞿塘峡,先闯瞿塘关。在瞿塘峡口,北岸的赤甲山拔地而起,江南的白盐山从天而落,对峙的两岸为千丈峭壁,相距仅100多米。“两山夹抱如门阙,一穴大风从中出”“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这就是著名的三峡门户夔门,也称瞿塘关,是出入四川盆地的必经之路。说起瞿塘关天下雄,不可不说夹江而峙、犹如天设的两扇大门,这就是屏障夔州的赤甲、白盐两山。

瞿塘关口的北岸,白帝城的东侧,鬼斧神工地造就了一座石灰岩质、高1400米的赤甲山。山石赭口红,不生树木,如人袒胸披甲屹立,山名由此得来。山形似一只红艳艳的桃子,因此,又有桃子山的称号。

还有人把这座山叫做火焰山。每当晴空日丽、艳阳映照,山峰就如红妆艳抹一般。正如古诗所赞叹的“晴辉相辉映,解甲挂山陬。”“赤甲晴辉”向来是瞿塘关的一大胜景。

白盐山“仿佛盐堆万仞岗”,与赤甲山交相辉映,红白分明,更添异彩。这就是有名的“白盐曙色”,又为瞿塘峡增添了一层瑰丽的色彩。

赤甲与白盐两座峰峦,隔江相望,近在百米,一个红装,一个素裹,不但给雄壮的夔门增添了英武的风采,而且还形成了不少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如粉壁墙,圣姥泉、余公洞等,让人们可以大饱眼福。

古人把瞿塘关的山雄水险尽诉笔端。如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这正是瞿塘关两岸包括赤甲、白盐两山在内的如实写照。陆游在《入蜀记》中也说:

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

从水情上看,“瞿塘嘈嘈急如弦,洄流溯逆将复船”,“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狮吼雷鸣,震耳眩目。正是这雄山险水,才造化出“瞿塘险过百牢关”的现象。

进入瞿塘关中,看山踏水,满眼都是山,那山势上悬下削,壁立着,对峙着。昂首仰望,只见一线长天,两旁的群峦,游云缭绕,只剩下一个个利刃似的山尖。

在峡壁的威逼和夹峙下,船儿仿佛在一尺一尺地向下坠落,而怒吼的狂涛,使劲地将船儿往上抬起,恨不得举过峡尖,送上九天银河。此情此景,好像一扬手就可以摸着天,跺一下脚又会陷进地窟里。

清代诗人何明礼这样描写他的感受:

夔门通一线,怪石插流横。

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据宋代的祝穆撰写的地理著作《方舆胜览》记载道:

瞿塘峡,乃三峡之门,两岸对峙,中贯一江,望之如门焉。

由于长江水的年平均流量高达每小时14000多立方米,相当于10条黄河,洪水期的瞿塘关处甚至会每小时通过4000至5000立方米,一夜之间的涨落达到一二十米,其势简直排山倒海,变化莫测,惊心动魄。

杜甫描绘瞿塘关的水势,用了“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形象生动地勾勒出瞿塘关的伟岸雄姿。

瞿塘关雄中有秀,于粗犷雄伟的景色中蕴含典雅之美。每当初秋的月夜,碧空如洗,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峡口冉冉升起,像是赤甲、白盐两峰合捧而出。

雄伟的瞿塘关仿佛被它的银辉推开,顿时银辉洒遍峡江,峰峦朦胧,水波粼粼,山水一色,皎月青山倒映江中,如同仙境一般,使人进入了“夔门秋月”的诗情画意之中。这时,雄伟险峻的瞿塘峡就变得恬静幽美了,别有一番情趣横生的景象。

瞿塘关以雄伟壮丽著称,但其“雄”、“险”却最为人们所称道。在这段最短最狭的峡谷中,有“险由天设古今留”的说法,可见其险要是天造地设的。也有“瞿塘险过百牢关”的说法,可见其险要的程度。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为瞿塘关写道:

见说瞿塘峡,斜横滟滪根,

难于上鸟道,险过上龙门。

诗中说的“滟滪”是一块巨礁,长约40米,宽约50米,横卧江心,牢牢地锁住了长江航道,这就是瞿塘关险不可不提的地方,也就是滟滪堆。

唐代诗人杜甫在《滟滪堆》中写道: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这可以说是对滟滪堆的实际描绘。的确,每当冬春枯水季节,滟滪石犹如一只出水猛兽,露出水面达20余米,横陈江心,紧锁瞿塘关。

在夏秋洪汛时期,滟滪石潜隐江底,宛似水中石牛,激起排空巨浪,漩涡千转,回水西流,涛声咆哮,声震峡谷,组成了一幅“滟回澜”的磅礴壮景。

清人王怀曾在《滟滪石》中写道:

不到瞿塘峡,焉知滟滪尊。

群龙翻地轴,一象塞天门。

如此巨大的滟滪石,是怎样形成的呢?曾有种种说法。有的说是大禹治水时,有意留下的锁龙柱。清代王知人在《滟回滪》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神禹推承造化功,故留突兀大江中。”

有的人还说滟滪石是由三根粗壮的石柱支起的,下有巨大的龙宫;也有人说是长江上游冲来的大滚石,受阻于夔门,堆积而成,或者是赤甲山、白盐山的岩崩造成的。总之,众说纷纭。

后来经过人们的考察,滟滪石既不是崩石,也不是大滚石堆积,而是长江急剧下切,在河床中残留的三叠系石灰岩组成的暗礁。它的下部有三足如鼎状,直插江心,其深莫测。由于滟滪石周身有许多溶蚀凹穴,所以又叫燕窝石。

这样一座巨石横亘江心,也是旧时行船的一大险关,因此杜甫在《滟滪堆》中说这是“天意存倾覆”。因此,东去船只,顺流而下,如箭离弦,船家须看准礁石,及时转舵绕礁而过。否则,如果偏差了分毫,就有触礁沉船的危险。

早在东汉时期,太尉李膺就在《益州记》中说,船民经过这里,不知该顺着哪股水漂过去,总是心中犹豫不决,所以才命名为滟滪堆。

自小生在峡区、晚年居奉节的清代监察御史傅作楫在《滟滪堆》诗中也叹道:

莽莽长江水,谁敢冲其波。

奇哉滟滪堆,乃欲吞江河。

当地还传颂有一首《滟滪歌》: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

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

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

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

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这首《滟滪歌》,不仅形象地说明了滟滪堆在长江不同水位时的形态,而且成为古代船家舟子的航行守则。

如果把滟滪堆比作瞿塘关难过的“门槛”,那么,在历史上,瞿塘关还曾被人加上过“门锁”,这就是铁锁关,铁锁关“锁”的就是瞿塘关。

瞿塘关口过白帝城的北边,草堂河与长江汇合处,白帝山东侧的岩石延伸至江边,这是一倾斜岩层组成的岩,险峻的礁石上,巍然屹立着两根铁柱。这就是古时铁锁雄关的遗迹。

瞿塘关是古时进出四川的水上交通孔道,也是江防要塞。据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卷265中的记载,904年的时候,蜀国守将张武:

作铁链,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

10年后,割据荆南的南平王高季昌欲攻取施州,夔州守将徐宗武就在南岸凿石穿孔,在北岸立了两根铁柱,柱高2.3米,横拦江上的铁链有7条,链长共计997.2米,用来锁江,阻挡元兵。

也就是后来的江边铁柱。而铁柱所在的草堂河,又被人们称作铁柱溪。徐宗武设置锁江铁柱后,丞相贾似道还专门为铁锁瞿塘关颁布告示,刻于铁柱溪的岩壁上。

又据史籍记载,早在619年以前,古人就建有瞿塘浮桥,这应当是长江三峡上最早的“长江大桥”了。据宋太宗赵炅时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

三钩镇在夔州东三里。铁锁断江山,横江互张两岸,造舟为梁,施战床于上,以御寇焉。镇居数溪之会,故曰三钩,唐武德二年废。

如果这段记述属实的话,则说明在唐代以前就有人在这“峡东风常急,江流气不平”的瞿塘关口三钩镇铺设了铁索,而且还大胆地修建了一座浮桥。因此,正史所明确记载的唐末张武在瞿塘关设置铁索以锁峡,已是约300年后的事了。

因此,在这天下至险处,因为有了断江铁索和浮桥,要想从水上飞渡这道“锁峡”,真比登天还难啊!

北宋初年,赵匡胤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指着地图对率军平蜀的大将刘光义、曹彬说:“我军逆流行进到此,切不可以舰到进攻。”

刘光义、曹彬谨记赵匡胤的指示,在离铁索、浮桥还有约20千米处,便舍舟登陆强攻,直到夺取了浮桥,才重新拦船而上。赵匡胤指挥将领成功攻占瞿塘关这一兵家必争之地,也为后来他统一全国的胜利揭开了序幕。

到了元朝末年,割据川东的夏王明玉珍,为了确保瞿塘关不失,除了有拦江铁索外,还在瞿塘关口,北倚羊角口,南靠南城寨,凿壁牵绳,建筑了一座永久性的悬空飞桥。桥上铺设木板,桥头又安放了大炮。

这一悬空飞桥比从前的浮桥更加进步,不管江中洪流如何汹涌,飞桥丝毫不受影响。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白盐山崖壁上的所谓“孟良梯”的石孔,很可能就是这座飞桥的遗迹。

历史上瞿塘关曾有过多次“断江”“锁江”的记载,所以这里又称为“江关”。一索横江,万舟断航,真可谓“瞿塘峡锁全川水”。

瞿塘关是横锁三峡中的第一峡古代三峡的交通,几乎全靠水路。船行峡中,过草堂河口,就可望见北岸的一段古栈道遗迹。

古代栈道在战国时代已有修筑记录。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

《汉书·张良传》记载了张良替刘邦出谋划策,入蜀时烧绝栈道来迷惑和麻痹项羽,以致项羽误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后来韩信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奇制胜,利用栈道作了一篇绝妙的文章。

古代的栈道遍布川、陕、甘、滇等省,三峡栈道主要在瞿塘关段。这段三峡栈道从白帝城沿岩脚纤夫道东行至大溪口,再转入南岸悬崖峭壁上,便可见到有一条断断续续的人工凿成的古栈道遗迹。这就是古时船夫拉纤以及陆上军事运输、客商行贾的唯一道路。

三峡的栈道包括道路、石桥、铁链、石栏,宽二三米,高出江面数十米。据志书记载,在当年的栈道上,纤夫与轿工可以并行,就是夔州府官的八人大轿也能通过。

后来,古栈道上已经没有铁链,石栏也残缺不全,走在栈道上,头顶是悬崖欲坠,脚下是汹涌的江涛,奇险可畏,令人触目惊心。

三峡栈道与川、陕、甘、滇的栈道不同,它大部分是在绝壁上开凿的,路途中间用石桥跨过沟壑,坦坡极少,工程之艰巨非常人所能想象。

据古籍《夔州志》的记载:

施工之始,工匠无从凭藉,乃对壁凿孔,旋炸旋凿,使千仞岩壁之腰嵌起五、六尺宽平坦路,纤、轿可并行其中。

为纪念这项巨大工程及其修建者,当年施工时,人们就在瞿塘关中江北岸的风箱峡岩壁上镂刻了“天梯津隶”“开辟奇功”8个醒目大字。

这并不是当时人的自吹,因为这些栈道真正称得上是“天梯津隶”,而它的建设者则的确开辟了绝壁上的奇功。

瞿塘关的古迹名胜还有它附近的天坑地缝。天坑地缝北靠瞿塘关,南接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连巫山龙骨坡古人类文化遗址。

天坑地缝东西长37.5千米,南北宽19.5千米,面积340平方千米,辖天坑地缝、龙桥河、迷宫河、九盘河、茅草坝五大风景。

天坑是在西南部连绵的群山之中的一个巨大的坑洞。名叫“小寨天坑”,这个坑周围的悬崖峭壁十分陡直,好像斧砍刀削一般,绝壁中间围成的坑洞则犹如像一张大嘴一样对着苍天,横亘在山间。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留给人们的神奇造化之谜。

瞿塘关附近的这个天坑位于重庆奉节,坑口地面标高1331米,深666.2米,坑口直径622米,坑底直径522米,是已知的最大的“漏斗”。小寨天坑被地质学学者评为“天下第一坑”,以它的惊险奇绝闻名于世。

小寨天坑在280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积内存在着一个天坑群,共有硝坑天坑、冲天天坑、猴子石天坑等6个天坑。

这些天坑不仅巨大,其色彩也极其丰富。绝壁上的岩纹颜色奇特,红、黄、黑相间犹如一幅国画。飞禽在岩缝中飞进飞出、鸣叫、觅食,给这幅巨大的国画平添了几分生机。

站在瞿塘关附近的荆竹乡九盘河右岸山顶上俯瞰,可以看见几座山峰之间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四面坑壁异常陡峭,在东北方向峭壁上,有一条羊肠小道,在竖直的石壁上盘旋环绕直至地心深处。

瞿塘关地缝中已开发的天井峡大桥至回头石段约5000米,有栈道自罗家坪下到地缝,形成环线。其间景点星罗棋布,溶洞竖井多而怪异,萦绕着无数的传说故事。

两岸夹道的岩石千姿百态,岩壁上丛林遮天蔽日,森然欲合。天坑地缝,是一幅绚丽多彩的丹青长卷,石林、溶洞、洼地、竖井……包容万象,应有尽有。

地缝天井峡一段,上部宽10米至30米,悬崖最深处达300米,是一条世界罕见的“一线天”景观。同时,崇山峻岭中清澈碧透的涓涓溪流,原始草场和繁茂的森林,又组成了一个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

[旁注]

夔州 即后来的奉节。从汉代起至20世纪初,奉节为巴东郡、巴州、信州、夔州、夔州府和江关都尉、三巴校尉等治地,也一直是蜀东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奉节的永安镇历代曾为路、府、州、郡治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

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北朝时期的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40卷。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陆游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陆游晚年退居家乡,留存有诗歌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方舆胜览》 古代地理著作,主要记载了南宋时期的浙江、杭州及其辖下的浙西路、浙东路、江东路、江西路等17路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十分丰富全面。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为杜工部、杜老、杜陵或杜少陵,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是流传得最多最广泛的,诗风沉郁顿挫,耐人寻味。杜甫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太尉 古代掌控军事的最高官员,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的“三公”之一,负责治军领兵,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但不能直接指挥军队。太尉要负责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后来成为赏授功臣的赠官。

监察御史 古代官名,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祭祀营作、太府出纳等事务。因为掌管的事物十分重要,监察御史的选授和督察是极为严格的,连书写失误也会被认为不称职而治罪。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宋太宗(939年~997年),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宋朝的第二位皇帝。38岁时登基为帝,979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位期间,赵光义改变了自唐末以来,朝廷重武轻文的陋习。

《战国策·秦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秦国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秦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国画 我国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也称之为丹青。国画主要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

[阅读链接]

传说,在爱国诗人屈原投湖南汨罗江而去世之后,汨罗江里的一条神鱼十分钦佩和同情屈原,便张开大嘴吞入屈原的尸体,准备游过瞿塘峡,将屈原的遗体送往他的故乡秭归。

当神鱼游到秭归时,百姓们拥到江边,失声痛哭。神鱼也被感动,淌下泪来。泪水模糊了神鱼的视线,一不留神,就游过了秭归,直接撞到了瞿塘峡的滟滪堆,才猛然醒悟。

此时的神鱼已是精疲力竭,当地百姓纷纷涌到江边,向它投粽子,神鱼吃饱后,恢复体力,急忙掉头往回游,将屈原的遗体送到了秭归。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将神鱼从滟滪堆往回游的地方,叫做了“鱼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