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学生适应观念令人忧

本报记者 王 体 刚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也许是将要叙述的这件事在心里压抑了

太久,这位名叫张甜的女孩刚刚开口,眼里便闪烁出泪光。 “我曾在外公家住过一年。起初我便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于是尽量

帮外公做些家务活,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刚气喘吁吁地爬上六楼,外公使让我下楼去买盐。盐刚买回,又让我去买洗衣粉,没过多久,又让我去买肥皂。爬上爬下的来回几趟,我累得精疲力尽,而这期间舅舅一直闲着没事躺在沙发里看报纸。我感到受了侮辱一样,只是当时没说出来。一年后,我离开外公家,打那以后我便不再愿意寄宿亲戚家里,甚至不愿在亲戚家过一个夜晚⋯⋯”

“如果在自己家,妈妈让你做那些事,你会不会平衡?”记者问。“我想不会。”

“你认为这是不是一种对环境的不适应?” “是一种不适应。”

当记者问及怎样看待中学生适应能力问题时,她说:“能回避则回避, 精神和心理不能适应的东西尽量远离。”

初二学生张甜就读于上海宜川中学,前不久记者在该校组织学生座谈时,她说了这番话。

在上海,和张甜有相似看法的中学生并不在少数。浦东德州中学初二女学生毕琳就这样对记者说:“达尔文说,适者生存,人总是要适应环境,并且终究能够适应环境的,等到无法回避的时候再去面对也不迟。”

更有甚者,少数同学对适应问题采取了随它去的态度,不去想,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德州中学一个叫陈棠的初二学生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男同学一年多前随父母从开封迁居到了上海。学校环境、人际关系、课程安排及生活习惯等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使这个男孩茫然无措,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精神日渐消沉,他不止一次地向人们表达过想回到开封、回到以前学校的愿望。终于有一天,他拒绝再到学校里来。老师和同学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虽然他又回到了学校,但仍是沉默寡言,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沙维亚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仲伟医师,他向记者介绍说,每个月来该中心咨询的中学生高达二三百人,绝大多数学生是由于升学、调班、学校人际关系、自我角色改变等引起的心里不适应。仲伟医师说:“这些学生的共同问题是适应不良,多数同学虽然能认识到是由于适应能力不足所造成,但大都没有采取自觉行动,去调整,去锻炼。”

仲炜医师接着说:“在上海,由于都市生活的舒适等因素,造成的中小学生适应能力较之偏远地区的少年稍差尚可理解,但中学生中这种无意识, 随它去,能回避就回避的适应观念却实在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