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让我解释

本报记者 史学丽

4 月 7 日上午,某市邮局电讯柜台。一位年轻的女士端坐在电脑工作台前等待着顾客。旁边,一个看上去六七岁的小女孩忽然从打印机中拉出一条长长的打印纸。

“啪——”重重的一记落在小女孩的头上,“干什么!”年轻的母亲喝道。“哇——我写字⋯⋯”声泪中小女该吐出三个字。

我的心为之一颤。

下午,放学以后,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和我围坐在一起,谈论我们彼此喜欢的人——妈妈。

“我想买一份试卷,可妈妈说:‘我就知道你想拿着卷子到学校去炫耀, 去逞能。’”

“最后买了吗?” “没有。其实我并不是想去逞能,卷子是老师课堂上推荐的,老师说质

量好。”

“想过再向妈妈说说清楚吗?” “没想过,妈妈总是对的。”说这话的是一个三年级的男孩,母亲是个

医生。

“有一次,我想替妈妈洗碗。碗太多,我端不动,结果盆翻了,碗打碎一地,妈妈打了我⋯⋯”

“没想过告诉妈妈,你想为她分担一些家务吗?” “没有想。”这位因洗碗挨打的是个四年级的男孩。

我们热烈地谈论着,我注意到身边的一个小男孩不时用小拳头捅我一下,他很淘气,总是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问他为什么捅我,他怯生生地对我说:“回家晚了,妈妈要打我。”

“告诉妈妈,和记者阿姨在一起也不行吗?” “妈妈不相信,也不听⋯⋯”

我只好不情愿地结束了这场谈话。我甚至感到那位因想写字而挨打的小女孩还是幸运的,毕竟妈妈还是听到了她的“解释”,而这种解释对于孩子, 对于母亲,对于我们的教育又是多么重要啊!作为记者,我想代孩子们向母亲说一声——

妈妈,请让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