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起跑线”与我们一起飞奔

本报小记者 王 肃 谢 勇

1994 年 7 月 27 日那天午后,我们少年之友报十几位小记者满怀热望走进中央电视台大楼,采访《第二起跑线》节目组导演尹永斌和节目主持人贺斌等。

尹老师和贺斌姐姐等高兴地接受我们采访,从尹老师和贺斌姐姐的介绍中,我们得知:《第二起跑线》这个栏目是采纳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的建议创办的。那是在 1993 年中央电视台召开的热心观众座谈会上,任老师大声

疾呼:到目前为止全国电视屏幕上竟然没有 5000 万中学生自己的专题节目, 未免是一大遗憾!中央电视台领导对任老师的发言十分重视,很快决定成立中学生栏目组,并于 1993 年 8 月抽调尹永斌导演等 7 人负责策划和筹备工作。

一切从零开始,尹老师同他的伙伴们以“服务、娱乐、贴近、引导、教育中学生”为宗旨,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策划工作,并给这个栏目定名为“第二起跑线”。我们问为什么定这个名字,尹老师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中学时代是人生的第二个里程碑,是人生的第二次起跑,这一跑至关重要呵!”但,对于节目组来说,“起跑”,并不那么轻松和浪漫。节目组成员分

头到北京 30 多所中学,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请一些专家来座谈、讨论,最

后确定“第二起跑线”节目时间为 50 分钟,分成 4—5 个小版块,拟出“模拟职业招聘”、“热点问题辩论”、“中间穿插”、“文体美知识能力”和“智力游戏”,以及中学生业余生活片断表演等。

经过一番努力,浸透着节目组全体人员心血汗水的第一期终于如期播出。节目以它生动活泼,新鲜别致的内容和主持人奔放的热情及洒脱的风度在全国中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一封封信件如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来,一个个电话急切地打到中央电视台,感谢中央电视台“为中学生办了一件大好事”。北京市有的中学还专门组织学生收看。“第二起跑线”如同一根金色纽带把全国中学生的心同社会、同现实、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时,我们又问,有几期栏目舞台背景为什么采用《蒙娜丽莎》(画像), 而不是某歌星、影星的画像,尹老师郑重地说:“这是我们经过认真考虑才决定这么做的。《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审美情趣是高层次的,这对青少年的美育和艺术鉴赏力的提高有好处。而现实生活中的任何歌星、影星都无法产生这种效果。”

谈到“模拟职业招聘”节目,尹老师说,这是编导们的匠心之作。参加节目的同学都很投入,他们采访了专业人员,掌握了不少职业招聘知识。这对他们了解社会,将来选择职业大有好处。

我们问编导“第二起跑线”如何对待中学生“早恋”、“高消费”、“经商”等问题,尹老师说:“我们对这些热点、难点,并不回避,而是大胆地交给同学们自己去讨论,通过电视辩论赛等形式培养提高他们的思维判断能力,让他们在思考、辩论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采访中,尹老师和贺斌姐姐还带领我们参观了演播厅和编辑室。一切都是那样新鲜,我们不由惊叫起来:“哇!这下真开了眼界啦!”尹老师听了拍拍我们的脑袋,爽朗地笑着说:“啊,感兴趣吗?欢迎再来!”

采访结束了,我们与尹导演等依依惜别,大家一齐大声说:“我们祝‘第二起跑线’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