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孩子增加点“钙”

本报记者 迟 苏 张 越

1992 年 8 月,67 名日本孩子与 20 名中国孩子来到莽莽的内蒙古草原, 参加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儿童文学作家孙云晓以《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又名《夏令营中的较量》)为题撰文,披露了在恶劣的环境中, 两国孩子负重行军,同台亮相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课题:全球在竞争,教育是关键,怎样让孩子学会生存, 进而参与竞争?该文在《黄金时代》杂志发表后,全国 40 多家报刊转载讨论, 本报是最早转载并开展讨论的一家报纸。为此,记者登门采访了作者孙云晓同志。

孙云晓今年 39 岁,山东青岛人,浓眉大眼,方方的脸膛上始终流露着孩子似的天真的微笑,让人感到真诚和亲切。听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便热情地把我们让进他的书房坐下。

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孙云晓同志特别关注青少年教育问题。1986 年以来,他采写和创作了 200 多万字作品,全部以青少年教育为题材。1990 年出版的《16 岁的思索》,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在青少年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长篇传记小说《赖宁的世界》,改编成四集电视剧,荣获飞天奖和大众电视金鹰奖。孙云晓成天忙于写作和研究,记者采访他时,他正在帮中央电视台制作“星期二话题”专栏 4 集系列节目《学会生存》。

孙云晓同志在介绍了《学会生存》系列节目的主要内容后说,“学会生存”正是他在《对手》一文中要对孩子们谈的最重要的一句话。而对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谈的,则是怎样让孩子们学会生存。

记者请孙云晓同志谈谈写《对手》的想法。孙云晓说:我写《对手》着眼点是揭示隐患,提醒人们给孩子增加点“钙”。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由两国社会团体共同举办,可两国孩子的表现却大相径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而我们所看到的探险夏令营的报道,大都突出友谊,这是对的。但我认为,这很不够。我想探讨这个问题,先后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微笑的挑战者》,发表在《儿童文学》上:另一篇是《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 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上。这两篇文章都未能引起人们注意。于是,去年我又写了《对手》这篇。没想到这次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谈到两国孩子在夏令营中的不同表现,孙云晓说,问题在孩子,根子在大人,板子应该打在大人身上。我就是要向人们提出这个问题。当然孩子也有一定的责任。但根子还是在家长、学校和社会。人们常说,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可什么是最好的东西呢?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同样是办夏令营,可你是办经营型的,还是办福利型的?是花钱让孩子去磨炼,还是花钱让孩子去享乐?两种思想,两种办法,必然有两种结果。所以,不是孩子本身问题,而是教育问题,更进一步说,是民族文化问题。在一片欢乐之中不可能造就一代新人,那样只会使我们的孩子得“软骨病”。21 世纪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重要的是挑战。假如我们的孩子得了“软骨病”,能够去迎接挑战吗?人们都在谈“较量”,究竟凭什么去较量?凭的是素质, 而素质背后是教育,教育思想,民族文化。

最后,话题又集中到“隐患”上。孙云晓说,是的,我就是要揭示出隐

患,民族隐患。我们的教育,表面上大讲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实际上搞智育第一,忽视对学生性格、意志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磨炼,弄得一些孩子成了“娇骄”者,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因此,我呼吁全社会多给孩子们增加点“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