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外教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 整体规划
生物课外教育的整体规划很重要。首先,作为教师有了这个认识才会有全面安排。生物教研组对全校各年级统筹安排是个整体;年级安排也是个整体;以教师本学年所教的生物课程为整体;以生物学科中某个专题,如栽培、饲养、组织培养等进行安排也是整体。总之,虽是课外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中没有具体硬性要求什么,但作为教研组或教师个人,如要纳入教育教学项目中,就应当作一件正式教育内容认认真真地来作,要有全局观点,不管这个“全局”是大还是小,均应作出规划。
- 组织形式
生物学科课外教育一般多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组织;有的教师将课堂教学联系实际的课外作业也归属课外教育活动,这样也可以,那将是全班,甚至是全年级的整体活动了;专题小组研究的课题一般是内容面较窄,但活动内容较深,有的在时间上要延续较长,组员甚至是跨年级,以至有高年级学生
(而且他当年已无生物课了)作为专题小组成员。上述三种形式,各自的规模不一、要求不同,学生的年龄、基础也不一,组织时,均应根据具体情况, 在总的教学目的下,具体组织安排,突出特色,分别指导。
- 活动计划的制定
在课外教育总体规划思路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需要与实际的可行性, 还需制定生物学课外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计划,在制定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是:
(l)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
引导 课外活动虽然是由生物课教师来组织全部工作,但只能是处在辅导的地位,切不可包办代替失去了教育性。在制定计划的准备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听取学生的意见,他们的活动,他们提出各种想法,由他们作主。教师要根据“生物学教育”的要求加以引导,引导中既锻炼了学生, 也可达到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
-
制订计划 在学生发表了各种意见后,教师提出计划要求,由学生执笔写出书面计划(当然课外作业式的计划除外)。当学生(如组长)写出计划后,可由组员讨论修改,教师此时也可参加进来,当着学生的面提出修改、补充、提高、概括的启发性发言。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既了解了学生的能力状况,也培养了他们的有关能力。因为活动计划是组员在教师引导下集思广义制订的,活动起来就能够接受计划的各项要求。
-
修订计划 教师最后对计划进行修订使之符合学生的水平,又比较完整。
(2)教师是活动的主导
教师在课外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丝毫不比课堂内教育教学工作差,它与课内的情况相比较起来,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其不同处的突出特点是课外教育教学活动好比是演戏,学生是演员,参与不同的学习、模仿、再实验等, 而教师正如戏剧中的导演,起着“策划”、“点拨”和“提高”的作用。
教师虽不直接活动,只进行辅导工作,但教师必须胸中有全局,学生活动的每一步骤,在教师的头脑中均有具体“影像”,这就仿佛教师安排好了“圈套”,学生按教师的思路、意向去钻“圈套”。实际上,这里借用的“圈套”一词,就是探索生命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感觉是自己在探索,实际已在教师意料中。
- 活动时间
原则是利用好课外可能利用的时间。这是训练学生学会利用零散时间, 随时随地观察生命现象、认识生命现象。活动时间还需安排专门时间,如每周定时的活动、假期(暑假、寒假)以及校内、外的夏令营、冬令营等,集中研究一些问题。
- 活动空间
即活动场所。如生物角、家庭一角、庭院一偶、生产场所(如苗圃、农场、渔场、养殖场、特种植物栽培场、特种动物饲养场)、野外(如森林、草原、沿海、湖沼)等。
- 活动方式
阅读资料;讨论;专题班会;参观;听科学报告;采集;捕捉;制作标本模型;竞赛;观看生物科技电影,电视、录像;布置生物展览、讲解展览
(如保护动植物宣传),参加有关生物知识内容的公益活动和劳动(如林间挂鸟巢),以及专题观察、对比实验(如胞质分离实验、萝卜吸水实验、比较解剖、饲养、栽培实验等)、调查(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