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难点的形成与解决方法
形成教学难点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概括而言则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知识的复杂程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生物教师的素质,而生物教师的素质是主要方面。解决教学难点一般要适当地组织教学内容分散难点,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循序渐近的教学原则,设计解决难点的程序及方
法。以“人体内物质运输”一章的一些教学难点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1.动脉血、静脉血
由于多种原因使学生形成的错误概念如:“动脉血只含 O2、静脉血只含CO2”;“动脉血含氧和营养多、静脉血含 CO2 和废物多”;“动脉内的血是动脉血”等。解决的程序及方法如下:
演示实验:取一试管加抗凝剂的血液,待红细胞沉于试管下部后,观察其颜色呈暗红色。倒去上层血浆,倾斜放置试管 10 分钟后,再观察斜面的红细胞呈鲜红色,而试管底部者仍呈暗红色。说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形成的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这一实验不仅证明了血红蛋白的特性,还可说明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是根据血液中含氧多少及所呈现的颜色确定的。学生从学习动物的两栖纲已知“肺动脉内为静脉血、肺静脉内为动脉血”。再运用 O2 和 CO2 的分压(千帕)表示,见表 9:
表 9 动、静脉 O2 和 CO2 分压情况表
气体 |
静脉血 |
动脉血 |
---|---|---|
O2 |
5.33 |
13.33 |
CO2 |
6.13 |
5.33 |
说明动脉血和静脉血中均含 O2 和 CO2,只是含量不同。其概念只根据血液中含氧多少及所呈现的颜色确定,与其它因素无关。不要反复简单重复说明概念,待以后学习本章其它节及其它章时逐步强化之。如:心脏及与其连通的血管中的血液;血液在循环途中成分的变化;小肠壁的小静脉内为静脉血,含营养丰富,含 O2 少;肾动脉内为动脉血,含代谢终产物最多,含 O2 多。
- 动脉、静脉
学生常错误地认为“动脉是出心脏的血管,静脉是入心脏的血管。”在讲血管时,只说明动脉、静脉的名称是依其功能确定的。在讲心脏结构时, 在学生解剖哺乳动物实验后,运用模型与彩图说明:脉即管,动脉、静脉均与心脏相通连,不可能进、出心脏,而心脏却不断地接受静脉送回的血液, 并将血液射入动脉。因此,这两种血管的名称:是以心脏为中心,按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方向(即血管的功能)确定的,与血液性质无关。
从心脏至毛细血管之间,动(静)脉的管径由粗至细逐级分支,形成各级动(静)脉。血管和心脏形成封闭式的管道,以心脏的博动为原动力,促使血液在管道中周而复始的不断地循环流动。由于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利于物质交换,所以血液只有通过毛细血管时其成分才能发生变化。
- 血液在循环途中成分的变化
这个问题一般是“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难点,若有计划地解决了上述系列难点,为本节奠定好基础,则该难点即不复存在。从而“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只需运用图解法引导学生填写和总结血液循环途径,说明循环途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则很自然地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并强化了上述系列
难点的概念。图解如表 10。
学生常将“冠脉循环”填写成“冠状循环”要注意指正。
最后运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检查三节教材中的系列难点解决情况,并进一步巩固本章基础知识。题目如下:
根据血液循环模式图,在表中有关栏目内用画“√”的方式,指出所列血液在相应的结构内流动。并将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填入表11 中的括号内。
总之:根据上述系列难点的解决,说明:遵循教学原则,根据知识内在联系,合理分配教学内容,设计分散和解决难点的程序及方法。运用实验、模型等直观手段,使知识具体化;借助对比表或图解,使复杂内容成为一目了然、结构层次清晰的知识体系,不仅解决了难点,而且形
图 2 血液循环模式图成较深的印象和长时间的记忆。
表 11 血液名称与血管名称对应表
H () |
K () |
S |
F () |
E () |
1 () |
2 () |
3 () |
4 () |
|
---|---|---|---|---|---|---|---|---|---|
动脉血 | |||||||||
静脉血 (但含营养最多) |
|||||||||
静脉血 | |||||||||
静脉血 (但含废物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