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1. 学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学科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挖掘其中与思想教育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因素。并且了解其它学科教材中与本学科密切相关内容的梗概,以利于掌握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1. 教材分析

各章节均有其独立性,又存在着科学知识的连续性。通过教材分析了解各章、节在学科教材中的位置,理解教材的核心内容,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和思想性。

  1. 学科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其内在联系:现依各章标题层次分析如下: “人的身体”概括地介绍了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人体。突出地说明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作用下,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地活动,体现了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并通过实验说明构成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以及四种组织的特点。

“皮肤”在简述皮肤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突出地阐明皮肤的主要功能。皮肤是多功能的结构,与人体其它器官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如:皮肤的保护功能与人体免疫、感受刺激的功能与神经系统的反射等内容的关系。

“运动”简要地说明在神经系统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突出地介绍了运动生理知识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解剖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

“人体的物质运输”、“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等章教材, 重点阐明通过物质运输及相关系统的生理活动,完成了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要注意物质运输包括:营养、O2、CO2 等代谢终产物以及激素的运输,从而实现神经体液调节。

“新陈代谢”在回顾前几章知识的基础上,总结出新陈代谢的过程,突出地阐明新陈代谢的概念和意义。新陈代谢包括人体和外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前者是通过各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实现的,后者是新陈代谢的实质,是在细胞内进行和完成的。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体现于两方面:调节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调节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从而适应外界环境。调节功能是通过反射方式实现的。反射是该章基础知识的关键, 不论神经系统的活动多么复杂(包括思维活动),其活动的基本方式为反射, 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神经系统由许多反射弧复杂地联系而成,眼、耳等感觉器官是感受外界刺激的主要感受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许多神经中枢,是反射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调节的重要结构。因此,教材着重从微观阐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并以调节功能为核心,说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在前几章均有所涉及。例如:人体是个统一整体;皮肤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人体内骨骼肌所受的刺激来自神经传导的兴奋及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心率、心输出量、呼吸频率等生理活动,因体内生理状况而异,随人体的活动状况而变,均与神经调节密切相关,并为讲授该章知识提供了生动、丰富的事实。总之,该章内容涉及面广,章内前后知识联系密切而复杂,知识的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因此,这一章在全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激素调节”着重说明内分泌腺和激素的概念以及垂体、甲状腺和胰岛等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并说明激素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而实现的,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是相互影响的。

“生殖和发育”着重说明主要性器官——性腺的功能及胚胎的发育和营养等基础知识。并在前几章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说明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及卫生保健知识。

“免疫”通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功能,说明免疫的意义及免疫的分类。根据免疫的形成分类,可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按免疫性质分类,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限于学生知识水平,教材没有提出上述分类标准问题,只说明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产生的。并且指出免疫力是人体通过三道防线与病原体斗争后而产生的。三道防线均与前几章知识密切相关,而计划免疫及其意义又为传染病一章奠定了基础。

“传染病”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教材在免疫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地说明了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可能流行,以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意义。

综上所述,《生物》教材中生理卫生各章的标题层次及内容均明显地突出了生理知识,并反映了各章知识的内在联系。这部分教材是以新陈代谢为核心,以物质的运输为纲,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下,人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环境相适应。在生理知识及与其相适应的主要器官结构知识的基础上,阐明卫生保健知识。

  1. 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

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利于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中。生理卫生教材内容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作用下形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包括: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统一;人体和环境的统一。统一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教材中的卫生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维护环境卫生,从而提高健康水平并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我国古今医药方面的成就(如我国首先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及卫生保健事业方面的成就均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1. 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

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一定的能力又是进一步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教材中的实验、演示实验;“动动脑”、“想一想”、“课外读”以及图解和图表等,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等,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和技能。

  1. 生理卫生部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材各部分知识之间既有分工,又相互衔接。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掌握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又可避免某些知识的简单重复,从而适当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实例具体分述如下:

  1. 关于细胞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初中《生物》及高中《生物》教材中均介绍了细胞,但认知水平要求不同,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细胞的结构和生理。在初中《生物》教材中:

植物部分:简单地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植物细胞的特点;通过种子成分实验了解细胞的主要成分;植物细胞的吸水实验,说明了细胞的吸水和放水原理,为理解人体维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的意义奠定了基础。在介绍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及组织、器官的形成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和器官的概念,说明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动物部分:通过原生动物说明了动物细胞的特点。通过各类代表动物的结构与生理,叙述动物体的结构在系统发育中的发展规律:单细胞→多细胞

→两胚层→三胚层、无真体腔→三胚层、有真体腔。虽然没有明显地说明系统的概念,但从环节动物开始已提出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在鱼纲中已说明三种血管的功能,以及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为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一章奠定了基础。从两栖纲开始提出神经系统由脑(包括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髓)、脊髓和神经组成。为神经调节一章奠定了基础。上述内容还丰富了学生对“系统”的感性认识及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的认识。

  1. 关于新陈代谢的概念:《生物》教材中动、植物部分未明显地提出新陈代谢这一概念。但通过植物、动物的结构和生理知识说明生物是个统一整体,并通过物质交换与外界环境相联系。为人体新陈代谢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植物部分:以种子萌发实验说明细胞内有机物的转变需要水充足的空气

(氧)和适宜的温度;“课外读”介绍了种子吸水膨胀的力量;“动动脑” 提出种子保存的条件问题;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公式以及二者对立统一关系的比较表,均说明了植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及能量的转变。

动物部分:虽然没有明显地说明动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但从鱼纲至哺乳纲动物的结构与生理,逐步说明动物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并在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过程中,提供生理活动的能量和维持体温。

  1. 生理卫生学科教学目标
  1. 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联系学生自身结构、生理及生活实际, 以及与本学科密切相关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使学生初步获得以生理为主的人体形态、结构及卫生保健等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于生活中,科学地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通过实验及演示实验,以及教材中的彩图和插图、综合性图表、“动动脑”、“想一想”、“课外读”等内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

  3. 运用教材中与思想教育密切相关的内容,寓思想教育于生理卫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

  1. 生理卫生学科教学重点:体内物质的运输、新陈代谢和神经调节。2.单元(章、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生物》中生理卫生个别章节教材为例,具体说明如下:

  1. “体内物质运输”一章的教材分析

生物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营养、氧才能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同时把产生的 CO2 等物质排出体外,这些知识学生已学习过。生理卫生前三章中人体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是一个统一整体;皮肤的分泌与排泄及调节体温等功能;体育锻炼对骨和骨骼肌的影响等内容均与物质的运输相关。高等生物(包括人)体的细胞绝大多数不能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需经一定结构运输物质(如植物的输导组织、脊椎动物和人的循环系统)才能实现。“体内的物质运输”一章就是在上述知识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为以后几章(消化和吸收、呼吸、排泄、新陈代谢、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免疫等)生理知识奠定基础。

全章内容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等四节。血液是物质运输的载体;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大小的标志;毛细血管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点适于体内物质交换。因此,教材着重阐明上述内容。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教材突出说明淋巴的形成及淋巴循环的意义。

  1. “体内物质运输”一章的教学目标
  1. 以实验及演示实验为主,辅以模型、挂图等教具、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主要功能;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掌握心脏结构的基础上了解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掌握血液循环途径及其意义;了解淋巴循环。

  2. 通过血涂片的制作与观察、血液流动现象的观察、解剖哺乳动物心脏的实验等,使学生学会制作涂片、熟练使用显微镜及动物解剖等基本技能。 C.通过心脏、血管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心

率、心输出量、血压等生理活动一般因年龄、性别而异,随情绪和活动状况而变等内容,说明变化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1. “体内物质运输”一章的教学重点

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主要功能;动脉血、静脉血;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概念与途径。

  1. “体内物质运输”一章的教学难点

动脉血、静脉血、动脉、静脉等概念。心脏瓣膜开放方向与血流方向的

关系。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血压。

  1. “血液循环”一节的教材分析

前几节中,动脉血、静脉血、动脉、静脉等概念;心脏各腔通连的血管名称;血液通过心脏流动的规律:静脉→心房→心室→动脉等内容,已为本节奠定了基础。本节着重说明血液循环途径及其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并介绍脉搏、血压及创伤外出血的急救。

  1. “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目标

运用教材中的图和图解,以及前几节中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及意义;掌握血液循环途径等基础知识。联系体检使学生了解脉搏和血压。通过创伤外出血急救实习学会急救的方法。

  1. “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2. “血液循环”一节的教学难点

血液在循环途径中的成分变化;血压。3.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若一节教材内容较多,需两课以上完成,应根据内容的阶段性划分,使每课时内容有其独立性,又不失全节教材的系统性。不可凭篇幅均等划分课时内容,否则无法确定教学目标。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一节需两课时。以其中“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课时教学为例,说明如下:

  1. 教材分析

《生物》教材中生理卫生部分的其它章节及植物、动物部分的相关知识均为本课时教学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素材。植物根的向水、向肥和茎的向光生长等应激性;动物的趋性、反射等应激性;从有神经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向集中形式发展等内容,都为本节学习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及神经元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课时着重说明神经元细胞体及其突起所形成的神经纤维,分别密集于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形成了一些有不同功能的微观结构,为以后学习神经系统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1. 教学目标

运用插图、“课外读”、动物和植物部分的相关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与调节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与环境相适应);了解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与关系。并且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1. 教学重点

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

  1. 教学难点

神经元的功能和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