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职官设置及其官吏选拔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3个国家鼎立而得名。史家往往以190年董卓挟汉献帝离开洛阳为三国上限,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
三国官制包括曹魏官制、蜀汉官制和东吴官制。三国官制和汉朝官制基本相同,沿袭了东汉官制的内容。
三国时期的官吏选拔及人才测评,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曹魏的国家体制脱胎于曹操所建魏国体制,其特点是将曹操秉政时期的“外重内轻”结构改变为“外轻内重”结构。
曹魏中央官制没有简单地恢复西汉时期的丞相制度,而是直接将原属少府辖下的尚书台划转到丞相府官属序列。由于东汉制度里,尚书令是实际的政治权力中心,尚书台官员由原来的内朝官转为了外朝官。
这样的措施保证了曹操对朝政的控制,同时也无需对既有制度做很大的修订。尚书省的正式建立,是我国古代中央官制的一次重要的变化。
曹魏中央官制中的尚书不再是丞相属官,而成为独立的政务机关。尚书省设尚书令一人,第三品,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第三品。由于中书省的设立,尚书省不再决定政策,改为负责具体国务的处置。
中书省掌机密与草拟诏令,遇有机密事宜或紧急事务,中书省直接发出诏令交有关官员执行,权力日渐加重。中书省中的中书监、中书令,俱为第三品,但是中书监地位较中书令为高。
侍中寺以侍中与给事黄门侍郎为长官,掌门下诸大夫、郎。曹魏以侍中为主官,第三品,置4人,以其中资历深的一人为祭酒。侍中的主要职务就是陪侍皇帝左右,随时规谏得失,同时作为门下主官节制其他各类皇帝侍从。
曹魏门下诸官有:散骑常侍,第三品;给事中,第五品;奉车都尉,掌乘舆车驾,包括驸马都尉,掌副马。骑都尉,掌羽林从骑,皆第六品。
这三都尉在汉时均属光禄勋,曹魏却是加官。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皆第七品。曹魏时均脱离光禄勋,改隶侍中,掌顾问应对。
曹魏九卿与汉朝相比,除了职权大大缩小之外,最主要的变化是将光禄勋所属的文职侍从官全部改隶侍中,光禄勋仅仅管理武职侍从官。
此外,曹魏非常重视屯田,在光禄勋诸中郎将之外特设屯田中郎将,下隶典农校尉、典农都尉分驻各地负责屯田事务。
曹魏的地方官制实行州、郡、县三级制。曹操以司隶校尉所辖地区置司州,这是13州中最后正式命名的州。司州辖三辅、三河,以及弘农等七郡。
司州的设置在曹丕称帝之后延续了下来。司州之外,沿汉制将所控制的幽、凉、兖、冀并徐、青、豫、雍9州,再加上只占据部分郡县的荆、扬两州,合司州为12州。
内地诸州刺史不加将军号、无节,第三品,俗称单车刺史。边地诸州刺史根据本地区军事重要性和刺史本人的身份,分别授予假节、持节、使持节、督某州诸军事、都督某州诸军事的头衔,节与督、都督可以分别组合。
曹魏的郡以下为县。县按所辖人口多寡分三等。高者置县令一人,第六品,丞一人,第八品,尉两人,第九品;次者置县令一人,第七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低者置县长一人,第八品,丞、尉各一人,第九品。县的属吏有各类掾史祭酒。
县之下置乡,乡置有秩、三老各一人,第八品。较小的乡置啬夫一人,第九品。
曹魏制订爵位等次,分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与都乡侯、亭侯与都亭侯、关内侯共10等爵。除了宗室封爵外,其余诸爵均无封地、也没有租税收入,史称虚封。
虚封制度彻底结束了从周朝延续下来的分封制,除了西晋一度反其道行之外,此后历代均实行了虚封制度。
魏国在官制上比较齐全。在官制上三国时期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曹魏,比如上面涉及的“九品中正制”的内容。这可以说是魏国官制组成上的特殊之处。
蜀汉官制与东汉相仿,形成了以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等政府首脑执掌大权的体制。与曹操执汉政不同点在于诸葛亮等蜀汉政府首脑并无意取代君主的地位。另外就是蜀汉皇权受到削弱,权力集中在外朝官丞相、大司马等手中,与曹魏皇权集中、内朝官领政相异。
在蜀汉中央官制中,主要行政权力集中在丞相手中,建国之日起即以诸葛亮任之。丞相可以开府治理事务,丞相府作为全国的行政中枢,负责一切军政事务。
府内编制属官有军师祭酒、前、后军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主簿、参军、东曹掾、西曹掾、仓曹掾、令史,记室、门下督等。
蜀汉还置三公,用以位置勋旧大臣,没有实际权力,也不开府。置太常,但博士无专经,可能系蜀汉地僻人稀,缺少足够的经学之士。
蜀汉还置卫尉、光禄勋、太仆、大鸿胪、大司农、少府等诸卿,但没有廷尉、宗正。蜀汉诸卿的官称沿用汉制,均不带卿字,与官署名一致。
蜀汉沿置尚书台,置尚书仆射一人,不分左、右,也不分曹属办事,尚书郎唯有吏部、选曹、左选、右选、度支等,较曹魏简略。这是因为蜀汉军政事务集权于丞相府有关,蜀汉的行政中心是丞相府而不是尚书台,丞相府属官如长史、司马等实际代替了尚书台属官的职务。
蜀汉置中领军、领军、前领军、行领军;中护军、前护军、后护军、左护军、右护军、护军、行护军;中监军、前监军、右监军、中典军、后典军等军政事务官。自典军为下,其次迁监军、再迁为护军、再迁为领军,以中领军为最高职务。
除上述军政事务官外,另置诸号将军负责领军征伐。凡左骠骑将军、右骠骑将军、左车骑将军、右车骑将军、卫将军,抚军将军、镇军大将军、辅国大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镇南将军、镇东将军等诸多名号。因与东吴联合抗击曹魏,所以没有征东将军的名号。
蜀汉在地方官制中置司隶校尉,但仅为加官虚衔,遥领司州,无具体职责。益州初置牧,管辖益州范围内军民政务以及下属各郡县,由诸葛亮兼任。
诸葛亮死后,废牧置刺史。当时主要的地方官也就是益州刺史,其属官最多,有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功曹从事、议曹从事、劝学从事、典学从事、部郡从事、督军从事,前、后、左、右部司马、主簿、书佐等。
州以下置郡、郡置太守、都尉。犍为郡置属国都尉,牂柯郡置五部都尉,阴平郡有关都尉,巴东郡置江关都尉。郡吏可考者有功曹掾、史、五官掾、师友祭酒、督军从事、门下书佐、主簿等。县乡建制等与东汉无异。
总体上来看,蜀汉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在官制上反映汉朝官制的遗风比较浓重。
东吴的中央官制与曹魏、蜀汉相仿。东吴置丞相,名义上也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效能是仅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丞相属官有军师、长史、掾等。
东吴的三公废置不常,除授因人而异。东吴三公的特点是太尉不领军、司徒与丞相并置而不治民、司空不视土木事。这个特点可以说是后世以三公为虚衔的开端。
东吴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是事实上的宰相。
东吴初置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有三署中郎将、领三署郎,还有羽林督,绕帐督、帐下右部督,皆领卫兵。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少府诸卿建置均与曹魏、蜀汉同。
东吴宫官有大长秋,设置略如曹魏制。又有太子太傅、少傅,以及太子宾客和率更令、中庶子、庶子、辅义都尉、右部督等。
东吴的门下官设置略与曹魏同,但地位不甚重要。尚书分选曹、户曹、左曹、贼曹等四曹,可见东吴尚书职任较曹魏为轻。中书监设中书令、仆射、丞、郎、令史等。
御史台设御史中丞,督军粮御史及监农御史,又置中执法,左右执法各一人。在殿中察举违法行为,也称侍御史。
东吴武职官有领军将军;左领军、右领军;中护军、左护军、右护军;中典军、左典军、右典军。有抚军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无征东将军;有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无平东将军。
东吴地方官制有扬、荆、交、广4州。州属官见于文献记载的,仅有部郡从事、师友从事、大中正。
郡设太守、都尉,所属有功曹掾、门下书佐、门下循行等。县以下制度略如东汉。东吴爵禄制度也不发达,唯置王、侯二等爵,无禄。
吴国官制的明显特点就是虽无创造,但和魏、蜀均有诸多不同之处。反映出吴国统治者坚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并不步别人之后尘。
三国时期,是一个各国纷争的时代,各国统治者急需各式各样的人才来辅助自己以得天下。比如曹操的“唯才是举”,刘备的“三顾茅庐”等。
正是由于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产生了各国之间互相争夺人才的局面。形成了荐举、九品中正、考课和试官等官吏选拔制度,并确定了相应的人才测评内容。
荐举一般是由大臣荐举,是一种由上而下推荐人才的选择人才的方法。不管是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中都可以看到很多荐举的例子。荐举在三国战乱时期,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也是一种选择人才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九品中正是魏国曹丕时期制订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各州郡选出中正和大中正,再由他根据一些标准选出当地的人才,并将所选人才列为9等,称为九品。九品中正制使得人才选拔更为公正、客观,是人才选拔历史上的重要一程。
考课就是按一定标准来考察官吏的功与过,进而对他们进行升降赏罚。诸葛亮在《考黜第八》说明了对官员定期考核,“迁善黜恶”的重要意义和考核政府官员的五项具体内容。
试官即试用准备录用的官员,就是把认为适当的人选放在某个职务上试用,观察他的才能与职务的匹配程度。魏国的试官,世代相袭。魏文帝即位,即欲试用卫臻为尚书令。魏明帝即位,用卫臻典选举,臻依前法,坚持试官。孙权也用此法选拔才能,曾试用薛琮为贼曹尚书。
三国时期的人才测评主要有“德”、“才”和“功与黜”三方面的内容:
《三国志·魏志·毛传》中提到曹操“举用皆清正之士”,也就是选用清廉正直的人,选用克勤克俭,不贪赃枉法的人。
“才”是一个人才所具备的最根本、最核心能力。三国时期,最重“才”者恐怕非曹操莫属,重才是曹操始终如一的重要观点。他曾连续三次颁布“求贤令”,提拔了郭嘉、于禁、乐进、张辽等许多人物,他们都是一些地位低下或道德名声不好之才,但最终皆为佐命立功、列名之将,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
诸葛亮也很重视人才的知识与才能,承认有各种各样的人才。主张在用人上要因人制宜,并提出了很多具体职务应具备的具体才能。
“功与黜”即一个人在以前的功绩或过错。通过考证,提拔政绩卓著的,撤换政绩恶劣的。鼓励良善,罢黜邪恶,显示出利害与祸福。
[旁注]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为统一天下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曹操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屯田 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军饷和税粮。以屯田为目的而建立的一种制度由曹操建立。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又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之分。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我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或伏龙。生于三国时期的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他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唯才是举 三国时期,曹操讲求“唯才是举”,哪怕“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的网罗。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祖籍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生于下邳,今江苏徐州睢宁。三国时期吴国开国皇帝,在位23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他仁贤用能、挽救了江东危局,保住了父兄基业,并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阅读链接]
孙权治理国家的法宝是招揽人才,重用人才。他上台伊始便广招贤士,重用谋臣,开设宾馆于吴会,顾雍、张闳接待诸宾。
短短几年中,先后招揽了鲁肃、阚泽等一帮文臣;吕蒙、丁奉、陆逊等一帮武将。更为重要的是,孙权善于任用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许多重大战役中,孙权都是将指挥战争的全权委托给前方的军事统帅,放手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书写了三国战争史上的许多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