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职官及官秩和勋爵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职官制度从三公九卿制向更高级的三省六部制演进的过渡时期。

在这段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割据和战争的状态,各个王朝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原来一些正规职官或撤销或空有虚名,而一些临时性的职务反倒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就造成这一时期职官设置的纷繁复杂。尽管如此,其主流还是与秦汉一脉相承的。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南朝官制在沿用魏晋之旧的同时仍各有许多改置,但从官员实际权力的运作看,又有明显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中书省。自刘宋以后,中书监、令虽仍由门阀士族出身的官员担任,但实权逐渐转移于中书舍人。

这是因为南朝建国的几个皇帝都是寒门出身的武将,对士族出身的尊官无法指挥,不得不引用寒门出身、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寄以腹心之任。

所以,宋、齐、梁、陈四朝的中书舍人号为“恩幸”,拥有很高的权威。中书舍人往往又兼任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这样,中书、门下两省皆在“恩幸”的掌握之中。

其次是门下省。门下省长官仍为侍中。宋文帝元嘉初年,侍中权势甚重,以后逐渐受到冷落,大权旁落。南朝又从门下省分立集书省,以散骑常侍为长官,其下有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散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等。

门下省的主要任务是“封玺书”,即下行诏敕经过门下省审核,画可后付相关机构执行。不过门下省大权也归于“恩幸”之手。

南朝尚书省机构设置没有太大的变化。省中官吏都是门阀中人,朝廷上的尊官。在中书、门下两省掌握决策、审议职能的情况下,尚书省的权力有所减弱,一般不再当面奏事,也不参与决策中枢的议政,只是以九卿领袖身份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但是,尚书省毕竟是内外行政事务的汇集处,尚书省令、仆射更是地位尊贵,诸曹尚书各能久任。但当皇权有所削弱或新君继位的时候,皇权下的权力中心往往又复归尚书省。

南朝官制也有不同于魏晋之处。刘宋设官,虽大略如晋,但所设将军名号比东晋要繁杂得多。带将军称号不一定统军,中央要职及地方军政长官通常都有各种将军头衔,将军称号成为较高地位的一种标志。

中央派往各地的镇将不用士族,改由诸王充任,皇帝则另派自己的亲信充典签官,代镇将掌实权或分掌实权,并监视镇将的举动,称作“签帅”。当时皇帝利用典签官作为耳目,来监察诸州政事及宗室诸王。

在地方的建置上,刘宋王朝省去许多侨郡、侨县。在少数民族地区设中郎将、校尉等官,如平越中郎将、西戎校尉、南蛮校尉、宁蛮校尉等。在划分官员的等级上,官品与禄秩并用,但高低往往不相应合,较为混乱。

齐朝官制变化更小,只是设官比刘宋更为繁密。官秩用九品制,但州刺史仍称二千石。

梁朝官制较刘宋、萧齐变化为多。梁武帝在选用官吏上,宗室、士族、寒族并用,使官员的数量大大增多。显著的变化有4个方面:

一是梁武帝鉴于宋、齐用典签官监临诸王,权力虽然集中于皇帝之手,但骨肉相残,政局不稳。于是,他取消了典签官监临诸王的体制,使诸王成为握有实权的镇将。

二是诸卿按春、夏、秋、冬划分,共12卿。春卿是太常卿、宗正卿、司农卿。夏卿是太府卿、少府卿、太仆卿。秋卿是卫尉卿、廷尉卿、大匠卿。冬卿是光禄卿、鸿胪卿、大舟卿。

三是宫职中大长秋掌管宦者。太子宫增设东宫常侍,由散骑常侍兼领。

四是职爵秩繁杂。梁朝除王之外,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官员等级以品级与禄秩并行。

陈朝官制承袭梁朝,变动极小,唯品秩立为九品。如尚书令为一品,中书监为二品,侍中、散骑常侍、御史中丞三品,郡太守五至七品,县令、长八至九品。

此外,南朝职官有清浊之分。当时所称的清官、浊官与后世清官、贪官不是一回事。清官,指职务清要的官位;浊官,指武职或职务繁杂的官位。由浊入清,则是官员们所企盼的。这种官分清浊的现象,在北朝也同样存在。

宋、齐、梁、陈四朝虽各有不同,但增设官额,以及虚立官名以安置功臣、贵戚、豪门的情况则是一致的。当时各朝政府中的共同弊病是官员偏多、人浮于事,朝臣、镇将相互扯皮,矛盾日益加深,造成统治基础不稳固,使得权臣趁机夺取君权,改朝换代。这就是四朝都成为短命王朝的原因之一。

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北魏官制中最有特色的是尚书省的议政制度。北魏议政方式强调的是集体。有八座即尚书令、仆射及诸曹尚书议事的方式,也有扩大到丞、郎中的博议方式,更有尚书省与门下省、中书省等机构的合议方式。特别是最后一种议政方式,对后来隋唐三省制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北魏御史台长官不称御史中丞,而称御史中尉。增设的机构有中侍中省和昭玄寺。中侍中省是近侍机构,以中侍中、中常侍为长官,其下有中给事中,领中尚药、中尚食、内谒者诸局。

昭玄寺是管理佛教事务的机构,以大统、统为长官。封爵实行五等爵制。地方仍分州、郡、县三级。此外又有行台之设。

北魏后期出现的行台,是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对地方拥有指挥权。行台逐渐发展成为州上的行政区。

北魏官秩变化较大,分九品,每品各置正、从,四品以下,每品正从再分上、下阶,凡30阶。对后世影响很大。

此外,北魏官制值得注意的是后期丞相、大丞相、相国等官位的复出。这些官位皆非寻常人臣之所居,往往是掌握朝中军政实权的大臣自命,如高欢、宇文泰。以后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以及杨坚取代后周,建立隋代,皆由此而起。

东魏官制与北魏相同,变化极小。北齐官制中最突出的是列卿各机构正式改名为寺。有太常、光禄、卫尉、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长秋、将作、昭玄12寺。太常至太府各寺的长官称卿、少卿,国子寺的长官称祭酒,长秋寺的长官称卿、少尹,将作寺的长官称大匠,昭玄寺的长官称大统、统。

西魏时候,执政的宇文泰曾命苏绰、卢辩用《周礼》所载官制改造西魏官制,556年正式实行。第二年,北周取代西魏,官制则不变。

西魏官品分为九命,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以九为上。禄秩以石计算。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九命。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正八命。三公三孤皆为“论道之官”,不与实政。

中央政务由按《周礼》设置的“六官”主持。所谓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各置一府,长官称卿,合为六卿,均正七命。

天官府长官大冢宰卿,地官府长官大司徒卿,春官府长官大宗伯卿,夏官府长官大司马卿,秋官府长官大司寇卿,冬官府长官大司空卿。六官的地位实与尚书八座的地位相当。所以隋代北周后,首除六官,恢复三省,并非偶然。

北周地方分州、郡、县三级。除雍州设州牧外,各州设刺史。郡除京兆设尹外,各设太守。县设令。州、郡、县各以民户多少分为5等,决定命官高下。

北周军制也仿周官六军之制,把十二军鲜卑禁旅改为六军,六军分统于六柱国,每军设两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督两开府,共24开府,开府下又有郎将,称之为府兵制。西魏时掌握实权的宇文泰与宗室元欣都是柱国,与六军柱国合起来为八柱国。

南北朝时期的官吏选拔制度沿用魏文帝曹丕时的“九品中正制”。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意思是当官的没有出生卑微的,而身份卑微的没有出生显赫的。

士族是在南北朝时期重门阀,别于庶民,自成一特殊阶级的缙绅之家的等级。下品是古代官品制的“九品中正”制度的下三品,即下上、下中、下下的三品,是属于低官品的官员。很显然,其中“品”主要是指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在当时,官吏品评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

首先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其次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当时的总评很简括,如“天才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再次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一局面是南北朝时的现象,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所以很多名门望族就推荐自己的子孙去担任要员,有时候和其他大员互相推举对方的人选。当然有极个别的例外情况,但除非是皇帝钦点的。

[旁注]

刘宋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420年,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政权而建立。改国号宋,定都建康。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以刘裕世居春秋时宋国故地,故以此为国号。

梁武帝(464年~549年),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南梁政权的建立者,谥为“武帝”,庙号高祖。萧衍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

三省制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组成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

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河北景县人,北朝东魏权臣。曾令仆射高隆之负责新建邺城南城。城建成后豪华奢靡,不可胜数。高欢专擅东魏朝政16年,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齐帝,追高欢为神武帝。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人,鲜卑族,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权臣,也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杰出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统帅。西魏禅周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559年,追尊为文皇帝。

杨坚(541年~604年),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名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尊号“圣人可汗”。他统一天下,建立隋朝,社会各方面都获得发展,形成了辉煌的“开皇之治”,使我国成为盛世之国。隋文帝时期也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

元欣 字庆乐。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皇族,北魏节闵帝之兄,在西魏宗室中官位最高者,又为柱国大将军,八柱国之一。548年,为太傅,后进封司徒。554年,为大丞相,死后谥号“容”。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谥为“文皇帝”。曹丕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所著《典论》,当中的《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阅读链接]

西魏王朝的实际建立者和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宇文泰,在用人上奉行唯贤是举,不限资荫,只要德才兼备,就可身居卿相。

在这一选人思想的指导下,宇文泰将来自不同方面的人聚拢在自己周围,如李弼原是侯莫陈悦帐下大都督,且互为姻亲,后倒戈归附,宇文泰毫无戒备之心,予以重用,成为统率府兵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

正因为宇文泰能唯贤是举,用人不疑,因此西魏政府上下协力,内部团结,保证了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