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举贤荐能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由统一而进入分裂的时代,是社会转变的时代,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虽然运用礼法、刑德、赏罚和诛杀来控制群臣;群臣虽然在名分上还是按等级划分,还是拥有不同的特权,但他们已经不再是以贵族身份来行使权力,而是以君主臣仆的资格来进行治理。

因此,各个政权对官制进行某些变革,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而正是这些变革,使我国的官僚制度从简单走向完善。

春秋时期的职官制度

春秋时期各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各有自己的一套官制体系,因而使这一时期的职官变得纷繁复杂。不过大体说来,中原国家与西周王室关系密切,基本上是承袭西周设置而有所取舍。

如管仲的“三国五鄙”制就是沿西周时旧制,并把加以重新整顿,使之健全和完善。各国还在人事管理上,制订了爵位、俸禄、考核和退休等制度。

春秋时期,各国职官大致有3个系统,这就是治事类职官、事务类职官和地方政权职官。

治事类职官即行政官,主要有司徒、司马、司空和司寇这4个部门。司徒、司马、司空在西周金文中称为“三司”,地位不甚显耀,到春秋时“三司”的地位突出。司寇是与西周时王宫大臣及臣仆式的官吏,向治事职官转变,即职官成为国家官吏而不是王的仆从。

司徒的官是治理民事的。“司”是掌管,“徒”指徒役,即民众服劳役及军役,百姓的户口簿等由司徒掌管。《周礼》中司徒所辖官的性质有两大类:一是各级行政长官,二是各种经济部门长官。鲁国的司徒一官长期由“三桓”之首的季孙氏担任,而季孙氏又是三卿中的总领全国大政。可见司徒一职的重要。

司马是掌军事的职官。古代重车战,兵车用马牵引,所以掌军队的职官称为“司马”。军赋的征收由司马负责,所以司马还兼掌土地,以保证军赋的供给。

楚国的蒍掩为司马,按不同土地条件如平原、丘陵、山林、沼泽等分别进行测量,规定出产量标准,作为征收军赋的依据。比较全面地完成了对于田制和军制的整理。楚国这一重大赋税制度的改革,是由司马进行的。

司空是掌管工程建筑和百工的。西周金文中称“司空”为“司工”。宋国改“司空”为“司城”,虽是为避宋武公的名讳而改。但改司空为司城,也反映司空与土木工程的关系。

司寇是掌理刑罚狱讼案及纠察之责的,孔子在鲁国就曾担任过司寇。司寇一名在当时还有不同的名称,比如晋国称为士、理、大士,周王室称为尉氏,楚国称为司败等。

司徒、司马、司空、司寇是中央的四大部门,在这四部门职官之上,有一人总领全国大政,当时有的国家称相,有的称执政,有的称当国,名称不同,实质一样。如楚国称令尹。

东周王室初由卿士担任,后由太宰居此位。但太宰这一职在西周地位很高,是王室总管,也是国事的总管。到春秋后期,各国太宰职权下降,有的仅为名誉职而无多大实权。其地位不仅比相位低,甚至在“四司”之下。

太宰地位的下降,反映了政事职官地位的上升和家臣仆役性职官地位的下降,是国家体制走向成熟的一种进步。

职官3个系统中的事务性职官,实指宫廷官吏,专为国君私人服役。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宗人或称宗伯,占卜之人,史官,仆大夫等。

太师、太傅、太保本是教育太子的老师和照顾生活的师傅、保,在太子即位后他们就被尊为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太”在西周时被称为“三公”,执掌国政,像周初,周公、太公就处在师保的地位。

春秋时太保一职已不见,太师、太傅多属美称。比如:晋国阳处父和士会都曾授太傅衔,阳处父位在中军元帅赵盾下,士会则全是美称性质;楚穆王的太师潘崇,因拥立穆王有功,楚穆王令他负责警卫王宫,太师却没有什么职权。

宗伯是主管王或国君宗族事务的。西周时天子地位尊贵,既是宗族长,又是人君,故宗伯地位重要。春秋时只鲁国还有宗伯职官名,其他国家则称“宗人”,职权是主管祭祀,向神祷告,所以又称为“祝宗”,地位不高。

掌占卜的称为卜,如鲁国有“卜楚丘”,秦国有“卜徒父”,梁国有“卜招父”,晋国有“卜偃”等。“卜”是职名,即掌占卜和卜筮事务。一般称为“卜人”,楚国则称为“卜尹”。

占卜系统的职事之人很多,如有整治龟壳备用的,有在龟骨上钻凿孔隙的,有在上面刻字的,有做记录的如“开卜”、“卜史”之类。他们皆属卜师下从役人员。

史官是在国君的身边,记录国君言行。古时国君言行有专门史官记载,记录国君的言行的制度,对国君行为也起一定的监督作用。

我国古代史官具有追求真实的优良史德。如晋国赵穿杀了国君晋灵公,当时为中军元帅执晋国政的赵盾,听到赵穿发难就往国外逃,还没有走出国境,晋灵公就被杀死,赵盾于是回到国都。

对于这件事,晋国史官却记下“赵盾弑其君”。

赵盾说:“你记得不对。”

史官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杀死国君的凶手,杀死国君的罪责不是你是谁呢?”

孔子读到这一段史实后说:“董狐,是从前的优良史官,记事不隐瞒实情。”

董狐就是记下此事的晋国大史。董狐不畏权势,记下历史真实,所以后世称为“董狐直笔”。

史官为记下真实史事,有时要遭杀身之祸。齐国的权臣崔杼杀死齐庄公,齐国的大史记载道:“崔杼弑其君。”崔杼害怕留下杀君的恶名,就将大史杀死。

大史的两个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事,同样记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崔杼又把两个弟弟先后杀掉。大史的第三个弟弟接替前三位兄长的职事,同样一字不改地记下“崔杼弑其君”的字样。

崔杼只得让他写下,没有再杀。南史氏听说大史氏兄弟全被杀死,就在竹简上写下“崔杼弑其君”的事实,拿着竹简前往大史官署。走到半道听说已记下来了,才返回。

史官在西周时有大史和内史之分,大史为左史,内史为右史。楚国有左史倚相,楚灵王称赞他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

我国著名哲学家老子,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守藏史,也是一种史官。可见史官不仅具有优秀的品德,还有很深的文化造诣,方能成为好的史官。

仆大夫是宫中总管,管理着乐官,廪人、府人,司铎等。晋国韩厥在晋景公时统帅新中军,位列第七,而兼为仆大夫。

在讨论迁都的朝会上,因不能决断,景公退朝后回到起居的地方,韩厥就跟随景公进入内寝。这说明,朝会时,群臣退后,仆大夫要引导国君退朝,这是此官的职责。

职官3个系统中的地方政权职官,是中央政策在地方上的执行者。史料记载翔实的是管仲在齐国的“三国五鄙”制,从此制可以了解当时各国地方级政权的组织情况和职官的设置。“三国五鄙”中的“国”就是国都周围方百里的范围,“鄙”就边远的乡野。

管仲将国分为21乡,每乡2000家,设乡长治理。乡下是连,每连200家,设连长治理。连下是里,每里50家,设里有司治理。里下是轨,每轨5家,设轨长。

野的建置和设官情况是:全国分为5属,设属正,爵为大夫,每属90000家。属下是县,每县9000家,设县帅。县以下设乡,每乡3000家,设乡帅。乡以下设卒,每卒300家,设卒帅。卒以下是设邑,每邑30家,设邑有司。

管仲说,他这样的建置是沿西周时旧制,只是把它加以重新整顿,使它健全起来。春秋时期各国大致还是继续这一行政组织。

春秋时期由于贵族的势力恶性膨胀,在野中的不少地方成为贵族的采邑。像鲁国的费邑就成为季孙氏的封地。贵族的封地内有类似于国都的城,称为“都”。

所以国君对野中控制的地区在逐渐减少,相应的是中央政权的实力随着贵族封地的扩大而削弱。于是各国在进入春秋中期以后,一种新型的地方组织“县”就产生了。

这种县最初设在一国的边境地区,多是在灭亡小国或从别国夺来的土地上设置。这是它与过去设在野中以9000家为一县的旧县区别之一。

同旧制县的另一个区别是,县的长官由中央政府直接派遣,县的事务直接由中央管理。春秋后期,县也开始设在一国的内地,如晋国灭祁氏、羊舌氏后,以其封地设10县,由中央选派县的长官。

县的职官除主一县事务的县大夫外,以下有县师、司马、司寇等,以掌管一县的教育、民政、军事、治安。

春秋时期在人事制度管理方面,建立了官吏的爵位、俸禄、考核和退休等制度。

爵位是官吏等级的标志。春秋时官吏的爵位,是沿袭西周时的制度。大体来讲,春秋时爵分为三大等第,即卿、大夫、士。

卿爵是高等,国家的高级官吏,如相、“四司”的长官,各军的军将,一定由卿担任;大夫是中级爵位,国家的中层官吏,由它们充任;士是低等爵位,充任基层官吏。

爵位还要“受命”,就是表示国君选择任命此人可以担任官职。“命”有两种,一是周天子“命”,一是国君“命”。无论是天子或国君对卿大夫授命时,都要举行一定的仪式,把加命的事写在简册上,同时赐给相应的车服器用。

春秋时官吏的俸禄是根据爵位定的。所谓“大夫食邑,士食田”。邑指“采邑”,即收取邑中人民的租税。春秋时仍是以土地为俸禄。春秋晚期出现了以谷物为俸禄。在孔子时代,实物俸禄已较普遍出现。这些拿谷物俸禄的,是出身寒微的“士”。

春秋时建立了官吏考核制度。齐国从齐桓公时就建立了考核制度,每年的正月,国中21乡的乡长和野中五属的属大夫,都要到朝堂“复事”,即回报工作。在朝会时,齐桓公看了各属的赋税完成数额后,对差的加以批评,对好的加以奖励。

春秋时还建立了职官退休制度,据古书记载年70岁为退休的年限,所谓“七十致仕”,“致仕”就是退休。到了年龄一般是自动请求退休,或称“请老”、“告老”或“老”。

古时人的寿命比今日短,生活艰难,贵族做官虽是“肉食者”,也是老得快的。到70岁已是高龄了,当时的官,除国君外,无论地位高低都得退休,像士会、韩厥都是晋国的中军元帅,位居宰相位,也主动“请老”。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基本还处在贵族社会状态下,因此所谓官吏基本是贵族出身。当然这个贵族社会已经开始崩溃,因此有“礼崩乐坏”的说法。

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发展只好拼命与其他国家争斗,于是春秋变成了战国。战国时期,不少国家开始实行郡县制度,于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官吏。

[旁注]

职官“职官”一词一般特指我国古代的官职设置制度。职官是从夏朝开始出现的。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品级地位等。

金文 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做“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

三桓 即指鲁国卿大夫孟氏、叔孙氏和季氏。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庶长子庆父、庶次子叔牙、嫡次子季友皆按封建制度被鲁庄公封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被人们称为“三桓”。

季孙氏 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作为三桓之首,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握鲁国实权。三桓,是凌驾于公室的鲁国贵族,出自鲁桓公,包括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其中,季孙氏的始祖季友,谥“成”,史称“成季”。

楚穆王 熊氏,名商臣。春秋时楚国国君。在位时尽力改变楚在城濮之战后的劣势,先后灭江、六、蓼、舒、宗等国,进一步控制了淮南、江北,今安徽中、西部地域。死后葬在楚郢之西。

董狐 春秋晋国太史,也称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氏。据说今翼城县东的良狐村,即其故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传统的先河。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史称管子。生于春秋时期的颍上,即今安徽省西北部,淮河北岸。周穆王之后代。谥号“敬仲”,故又称管敬仲。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凭借自己的才能,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

简册 我国古代用于书写的材料。多用竹或木制成。简是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在植物纤维纸流行以前,简册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简册了。

齐桓公(公元前716年~公元前643年),姓姜,名小白,僖公三子,襄公之弟。春秋时齐国国君。在位时期,任用管仲改革,选贤任能,加强武备,发展生产,使国富民强。又安定周朝王室内乱,多次会盟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阅读链接]

士蒍是春秋前期晋献公主要谋士之一,担任司空,掌管工程建筑和百工。士蒍善于法度,从现有的史料上看,他很可能是晋国刑法的制订者。

他曾经受晋献公之命,修建晋献公儿子重耳、夷吾封地蒲城和屈城。在修城时,士蒍在墙中放置柴草,夷吾很不满,就告诉了晋献公。

晋献公责问士蒍,士蒍回答说,公子城墙如果太坚固,将来一旦作乱,就难以攻破。他预见晋国权事不一,国政将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