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时期——量才录用

明清两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世时期。明清时期的官制体系,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不断加强,君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明朝内阁是君权强化的产物,而清朝军机处是强化中央集权的继续。明清官制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经无法维持下去,只好依靠强权、用皇权的绝对化及特务机构来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从思想上去控制,它反映了封建制度逐渐衰落的趋势。

明朝任官制和选官制

明朝官制包括任官制度和选官制度,涉及中枢官制、地方官制和军事官制三部分。

明朝在中央首创内阁,并使之成为六部之上的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上共设省、府、县三级行政机构;在军事上设锦衣卫,武官第一次掌有监察百官万民之权。

明朝在中央官制中,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元代中书省,罢丞相不设,重新进行调整,形成了以六部为主干,设府、院、寺、司了分理政务的行政格局。

六部直属于皇帝,成为中央主理政务的最高一级权力机关。六部长官是尚书,次官是左、右侍郎,也称正官或堂上官。

司又称清吏司,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同为属官。郎中视为正郎,员外郎视为副郎。又设司务为首领官,负责部内庶务。

六部按其序列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吏部下设文选、验封、稽勋、考功四司。吏部尚书通常称为天官、冢宰、冢宰、太宰,负责掌管官员的任免、封赏、考核等,为正二品。

户部下设13司,司名与明代地方13省区的名称相对应。户部尚书别称大司农,负责掌管全国户口、田赋、版籍、岁会、赋役实征等政策与政令,为正二品。

礼部下设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礼部尚书别称大宗伯,左右侍郎称少宗伯,负责掌管全国的礼仪、祭祀、宴飨、贡举、外交等政令,为正二品。

兵部下设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兵部尚书别称大司马,负责掌管全国卫所军官的选拔授予、训练、车辆、武器管理等政令,为正二品。

刑部下设13司,司名与户部相同。刑部尚书别称大司寇,负责掌管全国的刑名、徒隶、考核、关禁等政令,为正二品。刑部的都察院前身是御史台,1380年改为督察院。督察院是最高监察机构。

工部下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司。工部尚书别称司空,负责掌管全国的百官、山泽、营缮、采捕、陶冶、舟车、织造、屯种等政令,为正二品。

除六部外,还有通政使司。这是明朝创设的机构。掌管出纳帝命,受理内外章疏,被称作是天子的“喉舌之司”。设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等正官。七卿加上大理寺卿、通政使,合称“九卿”。

明朝内阁为明朝首创。明太祖废丞相后,当时很难直接指挥六部百司,亲裁独断,所以必须搞个“秘书处”,帮助他处理政事。

这就是内阁。阁指文渊阁,在午门之内,文华殿南面,因地处宫内,阁臣又常侍皇帝于殿阁之下,避宰相之名,故称内阁。

与内阁关系密切的有两类机构。一类是中书科、尚宝司、六科。中书科设中书舍人,承办书写事务。尚宝司设卿、少卿、司丞,掌管印玺信物。六科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简称。

各科设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其中的给事中又与御史合称科道官、台省官、言官、台琐清班,颇能左右朝政,在明代政治舞台上是一支十分活跃的力量。

另一类机构是翰林院、詹事府。翰林院是朝廷专司笔札文翰之事的机构,负责制诰、修史、文翰等事,设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等官。

詹事府是辅导皇太子的机构,设詹事、少詹事、府丞等正官,下设左右春坊和司经局。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员常不全设,往往互兼,均受内阁提调。

明初曾经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1380年,明太祖因胡惟庸案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

明初军制为“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1382年,朱元璋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锦衣卫由将军、校尉和力士组成。将军初名“天武”,后改称“大汉将军”,选取体貌雄伟、有勇力者充任,作为殿廷卫士。校尉、力士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

“巡查缉捕”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其中北镇抚司是洪武十五年添设,专理皇帝钦定案件。

成化元年,增铸北镇抚司印信,一切刑狱不必关白本卫。北镇抚司拥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

“太监”一词,在明朝是指最高一级宦官。明朝宦官机构称24衙门,由12监四司八局组成。宦官的官职有掌印太监、提督太监、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明朝宦官机构之庞大,设置之完备,是空前绝后的,并足以与官僚机构相匹敌。

明朝地方省级组织设都、布、按三司。布,指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主管一省民政、财政。设左右布政使、左右参议、左右参政等正官。

按,指提刑按察使司,简称按察司,主管一省司法和监察。设按察使、副使、佥事等正官。都,指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是军事编制,如东北部的奴儿干都司及其卫所,朵甘和乌斯藏都指挥使司等。三司分理地方军政事务,替中央承宣布政。

省级以下分府、州、县三级,既是行政区,又是官署名。其中州有散州和直隶州之分。散州也称属州。府、州、县各设知府、知州、知县为长官。明代通过督抚加强对府、州、县的控制。

明朝地方还设有各种专务机构。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掌管盐政。行太仆寺、苑马寺,是管理马政的机构。市舶提举司简称市舶司,设于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为掌管海外各国贡使朝贡互市的机构。

明朝文官品级分为九品正从十级。武官分六品正从12级。散官有文散、武散之分。文散共42阶,正二品至从四品。武散从正一品到从六品,共30阶。勋官有文勋、武勋之分。文勋从正一品至从五品,共10等。武勋从正一品至从六品,共12等。

宗室封爵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8等。功臣、外戚封爵有公、侯、伯3等。

宗室百官的俸禄以石计算。最初宗室给禄米,以后又间以给钞。百官俸禄米钞兼支。官员兼职,俸禄随之增加。但兼官多为高级官吏,中下层官吏往往因俸禄折钱,钞值日跌,实际收入降低。总的来说,明代官吏的待遇在历朝中是最低的。

明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礼制,在严格的等级观念指导下,制订出一套官服制度。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杂职练鹊。风宪官即御史官獬廌。武官一品和二品狮子,三品和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和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此外,品官常服需用杂色纻丝、绫罗、彩绣。官吏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文,违者罪及染造之人。朝见人员,四时并用色衣,不许纯素。若朝贺、谢恩、见辞,一律穿官服。

明朝选拔官员,有科举、荐举、吏士3个途径。不过一般来说,明朝最重视的是科举这一途,而其中最重视的则是进士科,并通过八股取士。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3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3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

考期在秋季,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2人,同考4人,提调1人,其他官员若干人。考试分3场,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3场,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商辂一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3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明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旁注]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掌权力。

奴儿干都司 全称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一作奴尔干都指挥使司,明官署名。是明成祖朱棣时在东北黑龙江出海口一带,今俄罗斯境内所设立的一个军事统治机构。辖区东至海,东北包有库页岛,西至斡难河,南接图们江,北抵外兴安岭。

公、侯、伯 我国古代五等爵中的前三等,后两个等级为子、男。明代封爵虽仍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但具体爵称有较大变动。明初时,公享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享千五百石至千石,伯享千石至七百石。后又有所变化。

八股 即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中国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商辂(1414年~1486年),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明代首辅。商辂是明朝近300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即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第一个是黄观,被朱棣除名。所以说商辂是明代唯一的“三元及第”者。

明英宗(1427年~1464年),即朱祁镇,明朝第六位皇帝。即位初权归太皇太后张氏,以三杨主持政务,继续推行仁宣朝各项政策。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朝宦官专权之端。

[阅读链接]

朱元璋在组织人才班底时,很注意文武搭配。他认为:打天下好比是盖房子,砍伐搭建、购置材料,需要武将,而装修粉饰需要文臣,如果只有文臣而没有武将,就好像房子没有盖成,就想着粉刷一样;而反过来只有武将而没有文臣,就好像有了房子,但是没有装修,还是不能住人。

所以治理天下用人要注意文武兼备,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因此,朱元璋武有能征惯战的徐达、常遇春等人为他冲锋陷阵,文有刘伯温、朱升等人为他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