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修真布道的天师洞

在晋代,不仅有很多道观被建立起来,很多教派也相继形成。

天师道经过张道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从晋代开始,天师道在青城山便兴盛了起来。在天师道兴盛的同时,上清道也逐渐形成。

上清道起源于东晋,是由杨羲手书的《上清经》传播后形成的道派。此派以存思为主,不主张金丹术,宣称修行得道,可升入“上清天”,比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所以自称“上清家”。

至南北朝期间,天师道逐渐形成了两个道派。南北朝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创立了“北天师道”,南朝庐山道士陆修静“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融符篆、丹鼎两派,创南天师道。从此天师道渐渐分成了南天师道和北天师道,青城山所传为“南天师道”。

青城山的南天师道名人辈出,后来的唐代著名道士薛昌和宋代著名道士勾台符均属南天师道。

至隋朝,距离建福宫约2000米的天师洞建立了起来。

天师洞建在白云溪和海棠溪之间的山坪上,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这里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后来在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

三清殿是主殿,是一座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殿前铺设通廊石阶9级,前檐排列大石圆柱6根,殿堂横列5间,正中高悬后来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匾额:“丹台碧洞”。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幅写道: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

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3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3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

天师洞的另一座主要殿堂乃三皇殿,殿内供奉伏羲、神农、黄帝石刻造像各一尊,高约一米,是后来在唐代雕造,皆为坐像。

道教以黄帝、老子为祖师,相传黄帝曾在青城山跟随仙人宁封子学道,宁封子还协助他打败了蚩尤。后来黄帝功德圆满,乘龙升天成仙,宁封子被封为青城山的主治神仙。黄帝在此山自然也有突出的地位。故而在青城山不仅三皇殿供奉黄帝,并且还单独为他修了一座黄帝祠。

。黄帝祠左侧有一洞,相传乃张道陵修炼之处,此即人们所说的天师洞。洞窟的最上层有一石龛,其中供奉着张天师石像。

这个张天师石像面有三目,神态威严。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有天师镇山之宝“阳平治都功印”,洞外还有张道陵第三十代后嗣、宋代虚靖天师张继先的塑像。

天师洞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十分幽静,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在天师洞门前有一棵古银杏树,高50余米,据说此树乃张天师亲手所植,树龄已达2000余年。

【旁注】

杨羲 字羲和,东晋时吴人,少好学,工书画,自幼有通灵之鉴,为上清派创始人之一。著有《上清经》,宋宣和年间被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金丹 古代炼丹术名词,是用丹砂与铅、硫黄等原料烧炼而成的黄色药金,其成品叫金丹。道教认为服食以后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老。

蚩尤 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以在涿鹿之战中与黄帝交战而闻名。蚩尤在战争中显示的威力,使其成为战争的同义词,尊之者以为战神,斥之者以为祸首。

丹台碧洞 位于青城山天师洞的三清殿内,是清代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同时赐宗派字谱六十字,敕封陈清觉为“碧洞真人”,陈清觉因此成为“丹台碧洞”宗始祖。

【阅读链接】

老君阁位于青城山第一峰彭祖峰绝顶。它基宽400余平方米,共6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中的老君造像,是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像高13.6米,连牛身通高16米。均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次殿有100多平方米,长5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纯阳及钟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