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造诚心福黎民感动天帝

在葛洪炼丹的遗址上,有当时葛洪炼丹用的丹井。丹井是圆口,直径大概在一米左右,四周石板铺地,深丈余,水清如镜,终年不涸。

相传,这口井是葛洪和李褒山合力开凿的。晋代葛洪和李褒山上山炼丹时,曾因没有水源而发愁,后来葛洪的诚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才帮助他们凿出了一口井,使井里冒出了股股清泉。

葛洪在三清山见到三清尊神下棋后,他就回到了住处,简单收拾一下东西,就带着清风和明月两名弟子前往三清山与李褒山汇合。

他们四人站在天门峰上,举目四望,只看见四周古松参天,奇峰罗列,云生幽谷,雾绕琼台,仿佛人间仙境一般,都不禁赞叹三清山是一个洞天福地。

清风和明月也不禁佩服仙师的选择,但可惜的是这山顶上既没有岩洞或道观可以栖身,又没有任何人家,就连水井也没有,几乎与世隔绝,连生存都很困难,想到这,清风和明月不禁皱起了眉头。

葛洪看出了弟子们的疑惑,领着他们在山上查看了一番后,指着天门峰下古松林中一片盆地说:“这里面对玉京峰,背倚天门峰,左有龙首山蟠绕,右有虎头岩拱卫,我们就在松林里搭个草棚吧!”

于是葛洪四人一起以古松为栋,青竹为椽,编茅为顶,编竹为篱,盖起了一座茅棚。草棚盖好之后,葛洪看着草棚大笑了起来,捻着长髯说:“就叫它‘碧蓬宫’。”这就是三清山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座“道教宫观”。

随后葛洪他们又四处察看水源。却怎么也找不到不见水的影子,到处都是苍松翠竹、灌木丛生,偶尔露出来的几块花岗岩山体,也都像铁一样坚硬。看罢回来,两名弟子面面相觑,李褒山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于是葛洪恳切祈祷天帝,道:“在下葛洪来此山修道炼丹,企盼能够炼出仙丹造福苍生,乞求天帝能够让我们开凿一口井吧!”随后,他们便齐心协力,动手凿井。

在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漫长开凿以后,天帝被他们的精诚感动,让井底涌出了股股清泉,不多时便汇成了满满的一口井水,泉水清澈透明,光可照人。

葛洪伸手可以取得泉水,用瓢舀出品尝,只觉得泉水清冷甘洌,顿时喜不自胜。恰好,明月当空,星斗灿烂,葛洪手捻银髯,盘膝坐于石上,笑对明月、清风和李褒山三人,说道:“道所以大,在于法本自然,包罗宇宙,囊括万物之理。《道德经》记载:‘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惚中有像,恍惚中有物。’明白这个道理,也就掌握了“有无相生’的玄机。”

明月、清风和李褒山三人听了葛洪的这番开导,顿时茅塞顿开,领悟到了前所未有的玄机妙理,之后更是竭尽精诚地跟随葛洪修道炼丹。而这口井,被后人称之为“仙井”。

自从葛洪在三清山结庐炼丹修道之后,三清山就逐渐成为历代道学名流所向往的地方,被人们尊为道教圣地。

进入唐代之后,唐王朝尊奉道教为国教,并且被神化了的春秋时代历史名人老子李聃也被加封为“太上道德真君玄元皇帝”。无论是主张炼丹修道的全真道派,还是驱魔祈福的正一道派,都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和利用。

唐玄宗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的例子,他经常服食“仙丹”,以求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旁注】

拱卫 环绕护卫的意思。在道教文化中,道观的建造需要参照风水。最好能够有道教神话当中的灵兽,即青龙白虎守卫,认为这样更加利于修炼。

苍生 指天下百姓。在道教中,几乎所有的道士都是怀着拯救天下苍生的远大理想修炼的,例如葛洪上三清山炼丹修道就是为了造福苍生。

玄机 指天意,天机或深奥微妙的道理。在道教中,修炼的过程也是领悟天地间玄机的过程。道士们认为,可以通过劳动、冥想等,领悟天地万物中蕴含的玄机。

神化 指将一个人的形象美化,使他成为神灵,一般多用于影响深远的人物。例如道教文化中,就把奠定道教思想的老子和创立道教的张道陵等人美化了,尊他们为神灵。

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领袖,擅长丹道和医术,精通道儒,学贯百家。在治术、医学、音乐和文学等方面也多成就,主要著作有《抱朴子》。

《道德经》 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和《老子五千文》等,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阅读链接】

据说葛洪临死之前,曾写信给他的朋友广州刺史邓岳,信中说他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访师,马上就要出发了。

邓岳接到信后,急忙从广州赶往他住的地方,想要给他送别。谁知邓岳到达当天的中午葛洪就已逝世,邓岳没有能见到他的生面。

葛洪去世后的面容如同睡着了一般,并且尸身柔软,面色如生。传说当人们抬其入馆时,猛然发现葛洪的尸身只剩了一件衣服,抬头发现他已经驾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