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岳门内神灵一视同仁

1552年,明世宗拨银重修武当,令工部右侍郎会同湖广布政司官员99人,统领60多个府、州和县的军民工匠开赴武当。

工匠们经一年半的努力,共维修、扩建庙房955栋,建造宫墙40000多米,石桥28座等,使武当山成为了以八宫二观为主体的庞大道教建筑群,共计有道官、道众、军队和工匠等10000余人。

另外,明世宗还为武当山立了牌坊,封为“治世玄岳”。

“治世玄岳”牌坊,即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它上依层峦叠嶂的武当山,下临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治世玄岳牌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石凿榫卯而成。

坊额的正中间刻着明代嘉靖皇帝所赐的“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其意思是用武当道教及祀奉的真武神来治理天下。这也反映了嘉靖皇帝对武当山和真武神极高的政治企望,也是当时武当山显赫地位的重要标志。

石牌坊是工部右侍郎陆杰精心策划和巧妙设计的。他把“治世玄岳”分别刻于石坊的两面,不分正反,寓意神灵不分贵贱,待人一律平等。

牌坊的额坊、檐椽和栏柱上用浮雕、镂雕和圆雕的手法刻有仙鹤游云、八仙迎宾等图案。坊下有鳌鱼相对,卷尾支撑。在坊顶饰有螭吻吞脊。在檐下坊间又缀以各种花鸟图案,五檐飞举,做工精细,神奇美妙,被称为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在玄岳门正面门柱上,用上好青石精雕出八仙人物和上八仙之中的福、禄、寿三星神及禧神。正面二楼四柱上石雕八仙人物成对排列,从右至左分别为铁拐李和钟离权、吕洞宾和何仙姑、蓝采和和张果老、曹国舅和韩湘子。正面的左侧三、四楼雕有禄、禧二神像,右侧三、四楼雕有福、寿二神像。背面左侧四楼立柱上有手持宝瓶的蓝采和。

玄岳门上的八仙以实体雕的手法,刀法洗练,刻画精致,人物比例适当,栩栩如生,稳健中充满华丽,增强了整个牌坊建筑的美感。这些石雕八仙神像,不仅丰富了玄岳门的道教文化内涵,而且也反映了明朝中期武当道教的八仙信仰情况。

玄岳门前本来还有灵宫殿、玄都宫和回心庵等建筑,但后来都因年久失修荒废了。存留下来的有铜铸鎏金的王灵官神像和六甲神像,造型生动,后来移至元和观了。从前在灵宫殿里有一副楹联,曰:

好大胆敢来见我,

快回头且莫害人。

横批:惩恶扬善

自从玄岳门建成后,道教视玄岳门为仙界与凡界的分界线,所以又有了官道和神道之分。

从原均州城至玄岳门25000米,路面全为方石铺成,平坦宽阔,被称为是官道。沿路分布均州城、静乐宫、迎恩宫、三元宫、周府庵等100多处宫观庙宇,后来被丹江口水库淹没,成为了一片高峡平湖的迷人景象。

【旁注】

榫卯 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八仙 是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传说八仙分别代表着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均为凡人得道,与百姓较为接近。是道教中相当重要的神仙代表。

何仙姑 道教神话中的八仙之一。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炼成仙,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传说她可以预知祸福,善于轻身飞行。

仙界 道教称神仙所居的胜境为仙界。道教认为无限美妙的神仙世界,或在天上,或在海中,或在幽远的名山洞府中。

螭吻 传说是龙生九子中的儿子之一,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多用于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属水性,用它作为镇邪之物以避火。

【阅读链接】

相传古代香客朝山进香,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富贵商贾,都要在玄岳门卸轿下马,到灵宫殿进香,洗心入静,虔诚敬神,否则会受到王灵官的惩罚,降临大灾大难。

所以信士香客们到此都不敢胡思乱想、信口雌黄,只能心虔志诚地登山敬神。所以在民间就有“进了玄岳门,性命交给神。出了玄岳门,还是阳间人。”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