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通红的鼻子》

涅克拉索夫是妇女命运的歌手,他创作了一些关于农村妇女的诗篇,充满了对妇女命运的深厚同情。一八六三年,涅克拉索夫完成了农民组诗的又一部:《严寒,通红的鼻子》(有人译为:《红鼻子雪大王》),这是俄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这部长诗是献给诗人的妹妹安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布特凯维奇(1823

—1882)的。诗人终生对她怀着真挚的爱,他在去世前不久曾写信给她说: “我的疲倦的、疼痛的头脑常常想到你,你这人世上惟一的亲人,常常想到你的无私的同情。”

在献词中,诗人写道:

我要为你唱出

最后的歌——而且把它献给你。但它不会是更欢乐的,

它要比从前的歌儿更悲伤⋯⋯

这就是全诗的基调。它预示着,这将是一部充满泪水和痛苦的诗篇。诗人对“改革”后的俄国现实绝望了,他悲痛欲绝地呼喊道:“这里只有石头才不哭泣⋯⋯”

第一部:《农夫之死》。描写农民普罗克之死及其家庭的悲哀。诗人在这里展示的是俄国现实生活的真实画卷,是当时社会上的贫困、黑暗和不平等的真实写照。

严寒的冬天。农民普罗克赶着货车陷在深深的雪堆里,停留了半个昼夜, 然后他浑身忽而发热,忽而发冷地赶着货车行走了三天:他急急忙忙,按照期限,把货物运到指定的地方。货物送到,他立即回家——一句话也不说, 浑身像火烫!他母亲,年迈的老妇人,按俄罗斯民间风俗,先用九只纺锭将水向他身上泼浇,后来又扶他进了热气腾腾的浴室,但是不行——他一点也不见好!这时候,请来了巫婆,又是给他喝水,又是念咒,又是揉搓——不但没好,病情越来越糟。人们又让他三次钻过浸透汗水的马轭。又把他放进了冰窟窿里,又把他放在鸟架下⋯⋯他一切都顺从,好像一只鸽子,可是不见好——他汤也不进,饭也不吃!

谢尔加乔夫村耍狗熊的费嘉,正好在这儿逗留,他提议还要把普罗克放在熊肚子底下,把他的骨头揉一揉。但是普罗克的妻子达丽亚把那个出主意的人赶出去了。她又想起另一个方子,她要来试一试:夜里,她向遥远的寺院走去(它离村子有十来里),那里供奉着一尊圣像,它有起死回生的力量。她捧着圣像回来——可丈夫躺在那里,已经奄奄一息,领了圣餐,穿上了殓衣,他看见妻子,呻吟了一声便死去了⋯⋯

在四里外的一个乡村里,在教堂附近,风摇曳着被暴风雨吹折了的十字架,一个老人在选择墓地,他就是普罗克的老父亲。胡须镀上了白银,帽子挂满了冰霜,他手里拿着铁杆和铁锹。老人弯下自己年迈的腰,长久地、辛勤地为儿子挖掘坟地。坟墓挖好了,老人脱口说出:“但愿不是普罗克长眠在这里,不是普罗克啊⋯⋯”老人悲痛地跌倒了。

在峡谷,在热尔吐哈河边,老人赶上了自己的老伴,他小声向老妇人问

道:“这口棺木是不是还好?”她的嘴唇微微一动,回答说:“还不错。” 然后他俩都沉默了,雪橇轻轻地奔跑着,仿佛害怕什么⋯⋯

普罗克无忧无虑地躺在白松木桌子上,他躺着,神色严峻,动也不动, 床头上点燃一只蜡烛,脚上穿着新做的树皮鞋,身上穿着宽大的麻布衣服。一双大手长满了老茧,这是他饱尝了劳动的艰难。他脸上毫无痛苦,还很漂亮,胡子一直垂到了手腕⋯⋯

不是大风在茅草上呼啸,不是婚礼的行列在喧闹——那是亲人们在为普罗克恸哭,那是妻子达丽亚在为普罗克哀号:“你啊,我们的蓝翅膀小鸟儿哟!你撇下我们,飞到哪里去?论漂亮、个头儿和力气,村子里有谁和你相比?父母遇事总要问问你,在田野里你是好把式,对待宾客,你亲切又殷勤, 你热爱妻子儿女⋯⋯你为什么在人世活得这样短?你为什么把我们撇下,亲爱的?老母必定因为悲伤死去,你的老父也活不了,家庭的主妇没有丈夫—

—就像林中的白桦没有树梢。你不怜悯她这可怜的人,也不怜悯你的儿女们⋯⋯醒醒吧!夏天,你还要在自己的宝地收割庄稼!⋯⋯”

邻居们听到痛苦与呻吟,成群地拥进了门:他们把蜡烛放在圣像前,便深深地行礼鞠躬,然后默默无言地回去。

暴风雪凄厉地咆哮着,向窗口挥洒着雪花,太阳忧郁地升上天空。一匹淡黄色的老马驾着雪橇,沮丧地站在门口;没有多余的话语,也没有嚎啕痛哭,人们把死者从屋里抬出。老马呀,拉吧!把车辆索拉紧一点!你曾为主人效力多年,再辛苦这最后一趟吧!

听啊!丧钟敲了两下!神父在等待着——走吧!⋯⋯前面走着一对悲痛万分的老伴,那是死者的爸爸和妈妈。两个孩子在车上伴守遗体,他们吓得不敢哭泣,在棺材旁边,手挽着缰绳,驾驭着老马的是他们可怜的母亲。她走着,她的眼睛深深陷下,最苍白的是她的双颊,连她头上那表示哀伤的白布头巾,也比不上它。达丽亚的后面——慢吞吞跟着不大的一群男女邻人, 谈论着普罗克的那些孩子,说他们的遭遇实在不幸。说达丽亚将把许多活儿承担,等待着她的是悲惨的日子。“没有人会可怜她啊,”——她们一致这样断定⋯⋯

人们按照规矩把棺材放进了墓穴,用黄土埋上。大家都悲伤啜泣,痛哭失声。村长伊万内奇应着妇女们的哭泣低声叫道:“安息吧,普罗克!你的为人真是厚道,你一向诚实,而主要是,你按期——当上帝拯救你的时候—

—缴足了主人的地租,纳完了沙皇的税务!”所有好听的话部说完了,这可敬的庄稼人呻吟了半晌:“是的,这就是人的一生啊!他又说了一句,才把帽子戴上。“你倒下了⋯⋯你原是那么强壮有力!⋯⋯我们也得倒下呀⋯⋯ 谁也逃不了这个日子!⋯⋯”人们又向墓地画了十字,然后在上帝保佑下各自转回家去。

达丽亚也回到家里——她要收拾房间,又得喂饱孩子。唉,唉!屋子是多么冷啊!她匆匆忙忙去生炉子。可是一看呀——没有一块劈柴!可怜的母亲踌躇起来:她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孩子,很想把他们好好地抚爱。然而没有工夫去抚爱。寡妇把他们领到邻妇家,立刻套上了那匹老马,便动身到树林里去砍柴⋯⋯

第二部:《严寒,通红的鼻子》。描写诗人和劳动人民所向往的那种幸福生活。诗人对建筑在社会不平等和剥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制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天寒地冻。覆雪的原野闪着白光,前面是黑压压一片树林。周围的一切

——她全没有心情观看,原野闪耀着宝石般的光辉⋯⋯想必是太阳有些耀眼

——达丽亚的眼里充满了泪水⋯⋯悲哀压倒了她,森林冷漠地谛听着她的呻吟。可怜的寡妇的巨大痛苦,虽然被自由的小鸟偷听了去,可是这些鸟儿却不会向人们吐露⋯⋯她一边哭泣,一边砍伐树木。她只顾砍柴忘记了寒冷, 她没感到两脚冻得发疼,而她整个身心都在想念丈夫,呼唤着他,并在同他谈心,讲叙她苦难的生活⋯⋯

春天,达丽亚这苦命人起来得很早,在家没有吃,身边也没有带,她耕地一直耕到天黑,夜里她修理镰刀,清旱她又去割草。只得一个人干啊!在田野,她一个人累极了,不停地呼唤着他亲爱的人:“我种的地好吗?出来呀,亲爱的,你看一看!我割的草干不干呢?我堆的干草垛周正吗?⋯⋯” 没有人来教会女人劳动!没有人来启迪女人的智能!

家畜放进树林里去了,黑麦开始秀穗了,上帝赐给了好收成,无论她愿不愿意,只得一个人去干呀!⋯⋯

牛虻嗡嗡地叫着,咬着,口里干渴得要命。太阳晒热了镰刀,太阳照花了眼睛,它烧着达丽亚的头和肩,它烧着达丽亚的手和脚,脊背累得酸疼, 手脚疼得更凶,一个个火星儿在眼前升起⋯⋯达丽亚心想:“普罗克,你在哪儿呢?怎么不来帮忙?”没有人帮助,达丽亚一个人把黑麦收割,她一边捆紧麦捆,一边把眼泪向麦捆滴落⋯⋯

冬天的夜啊,这样的漫长,没有亲爱的人在身边,睡觉也闷得慌,达丽亚织起了麻布,免得再痛苦悲伤。她想到儿子葛里沙:“我要织出许许多多麻布,又细又薄,质地优良,等儿子长大,托媒人给他找个健康、美丽的新娘!”

听,铃铛叮当叮当地响!喜车的行列已经归来,快点出来迎接吧——孔雀似的新娘,小鹰似的新郎!将谷粒撒在他们身上吧,将蛇麻草也撒在年轻人的身上——祝福他们将来生活富足!

漆黑的乌云密密层层,正高悬在树桩上空,不好的消息在人民中间传播, 青年们再不能长久地自由逍遥,很快就要招募新兵了!达丽亚只有葛里沙这独生子和一个小女儿,可是村长说:这是村公所的决议!达丽亚急坏了,黑夜里去搬请灵异的圣像。

风吼叫着,吹积起一个个雪堆。没有月亮,一片漆黑。达丽亚忘记了恐怖和寒冷,独自一人走到了森林的尽头。黎明时分,金色的星星忽然从天国坠下——殒落了。达丽亚画了个十字,飞快地向前跑去⋯⋯她终于来到了修道院的门口。她等了很久,因为修女们那天正埋葬一个姐妹。早祷在进行着, 修女们缓慢地在教堂里走来走去。圣像在行进,跟着一大群人,修女们唱着赞诗,护送着它,人们也都恭敬地去吻它。圣母享有无上的尊敬,她使很多人得到了安慰。可就是对达丽亚不发慈悲!⋯⋯

达丽亚对她丈夫讲完了一切,又开始砍柴。柴装满了一车,可她一个人却没有办法运回来。她呆呆地拿起了斧子,呜咽着小声哭泣,向一棵高大的苍松走去。她的两腿勉强支撑着身体,忧愁折磨够了她的心灵!她痴痴呆呆地在苍松下站着,没有思想,没有眼泪,没有呻吟。森林里是死一般的沉寂

——严寒越加凛冽,白昼一片明净。

松林上空响起一阵咆哮,那是严寒大王在他自己的领地巡行。他看看森林里所有的路径,暴风雪是不是遮盖得严严实实,哪里是不是还有裂缝、空

隙,哪里是不是还有露出的光地?听啊!白发苍苍的大王越走越近。他忽然来到了达丽亚的上边,在她的头顶上出现!他攀上了高大的苍松,用手指敲打着松枝,于是他轻轻地唱起一支大胆而夸口的歌曲:“瞧一瞧吧,年轻的少妇,放大胆子,瞧我严寒大王长得怎么样?你遇见过的年轻小伙子未见得比我更加漂亮和强壮?风暴、飞雪和浓雾,总是服从我——严寒,我要到那汪洋大海建造一座座冰的宫殿。如果我愿意,我便让长川大河长久地在坚冰下隐藏;我要建造一座座的人们不能建造的桥梁。那急湍、喧闹的江河不久前还在自由地奔腾,但是今天却有人步行走过,满载货物的车队也在通行。我爱将深深坟墓中的死者薄薄地敷上一层冰霜,使血管里的鲜血凝结,把头壳里的脑髓冻僵。为使不怀好意的盗贼感到痛苦,为使骑者和马儿大吃一惊, 我爱在黑夜的时候,在森林发出噼啪的响声。女人们抱怨着林妖,匆匆地在家里逃跑。对于醉鬼,骑马和步行的,我更要大开他们的玩笑。不用白粉, 我会把满脸涂白,我还会使鼻子通红似火焰,我会把胡子和缰绳冻结在一块, 哪怕你用斧头也砍不开!我是富翁,我的财产数不清,这些财产决不会减少, 我用宝石、珍珠、白银把我的王国装饰得十分美妙。请跟我走进我的王国, 请你做这王国的皇后!冬天,我们光荣地统治着,夏天,是我们沉睡的时候。进来吧,我将你爱抚,给你温暖,我要赐你一座淡青色宫殿⋯⋯”

于是,严寒大王在她头顶上挥动起冰做的权杖。 “你觉得温暖吗,乡下的少妇?”他从高高的树顶向她喊叫。“温暖呀!”这寡妇答道,而她却浑身发冷,冻得发抖。

严寒大王越降越低了,他又挥了一下权杖,更温柔更轻悄地向她说道: “温暖吗?⋯⋯”

“温暖呀,亲爱的大王!”

温暖呀——可是她已冻僵。严寒大王摸了摸她的身体,向她的脸上吹送着空气,从他那苍白的胡子上向她撒下无数的针棘。

看吧,他已在她面前降临! “温暖吗?”他又追问了一声,他忽然变成了普罗克,并且不断地亲吻

她。这个白发苍苍的魔法师吻着她的唇,她的眼,她的肩,而且还向她小声说着那好像夫妻间甜蜜的语言。她是这样地爱听他的甜蜜的语言,达丽亚合上了眼睛,斧子也滑落在脚边,一丝笑意浮现在她那痛苦寡妇的苍白的双唇, 她的睫毛细密而又洁白,眉心里结出了一些冰针⋯⋯

达丽亚穿着晶莹璀璨的霜衣,伫立着,她浑身慢慢地冰凉,然而她梦见炎热的夏日——

黑麦还没有完全运光,但是收割完了——他们多么轻松!男人们搬运一捆捆麦束,达丽亚在紧靠河边的田中挖掘着马铃薯。她的婆婆——一个年迈的老妇,也在这里干活;美丽的小女儿玛莎,这贪玩的孩子,坐在鼓鼓的麻袋上,手里拿着个胡萝卜。

大车轧轧地响着赶来了,老马望着自己的主人,而普罗克迈着大步,紧跟着一车金色的麦束。“上帝保佑!葛里沙哪儿去了?”父亲顺便问道。

“在豌豆地里,”老妇答道。“葛里沙!”父亲在喊叫。

达丽亚向天上望了望:“想是不早了吧?还是喝点儿⋯⋯”主妇站起身, 从白木壶里倒了克瓦斯递给普罗克畅饮。葛里沙这时候才跑过来,周身缠绕着豌豆,像是变成了那会跑的绿色灌木丛。

“他跑来了!⋯⋯唔!⋯⋯淘气鬼,跑来了,像飞一样奔跑!”

葛里沙喊叫着,蹦蹦跳跳跑了来(脖子上套着豆蔓编的项环)。他拍着奶奶、妈妈、小妹——像一条泥鳅,来回地旋转!

玛莎向父亲叫道,“爸爸,带我去!”她从麻袋上跳下——但是跌倒了, 父亲把她扶起。“不要哭!跌伤了——算不了什么!⋯⋯”普罗克回头对达丽亚说道:“老婆子,像这样的淘气鬼,你到开春再给我生一个!”

“瞧你!”妻子害臊了,“有一个已经够了!(但她知道,心房下已有一个胎儿在跳动⋯⋯)”

普罗克搭上了车,安置玛莎跟自己坐好。葛里沙也跑着跳上去,车就辚辚地滚动起来了。

一群麻雀从麦束上飞起,在大车的上空回旋飞翔。达丽亚用一只手遮着太阳,久久地踌躇观望。望着孩子们跟父亲驶进了自己烟雾弥漫的烘棚,而孩子们那绯红的脸儿从麦束堆里向她露出笑容⋯⋯听啊,歌声!多么熟悉的声音啊!那歌者的声音是多么动听⋯⋯达丽亚最后的痛苦的痕迹已从她身上消失干净,她的心灵已经随着歌声飘去,她已经完全沉醉在歌声里⋯⋯

突然,响起了一阵阵沙沙声——有一只小松鼠在树梢上跳动。它在树枝上纵身一跳,把一块积雪踩落在达丽亚的身上。达丽亚伫立着,在自己魔力无边的梦里已经冻僵⋯⋯

《严寒,通红的鼻子》这部长诗的基本主题是“改革”后的农村,用诗人的话说:“这里只有石头才不哭泣⋯⋯”为了表现这一主题,诗人着力塑造了普罗克和达丽亚这两个质朴、勤劳的俄罗斯农民的形象。诗人明确指出, 在严酷的现实条件下,象普罗克和达丽亚这样身心健康的人,不管他们怎样诚实地生活,怎样勇敢地同贫困作斗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生存的权利和地位。诗人着重指出,“解放”并没有改善农民的生活,万恶的贫困迫使普罗克冒着严寒承运货物来养家,终于患重病而死。但是断送他性命的并不是严寒,而是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条件下的现实生活。

涅克拉索夫曾在许多诗篇里表现他对广大农村妇女命运的“如焚的忧虑”,并对她们的生活的艰苦作了卓越的描写。而达丽亚的形象正是诗人笔下最迷人的妇女形象之一。达丽亚是真正的斯拉夫女人的完美典型。诗人描述她是一个美人,她是世上的一朵奇葩,脸儿绯红,身儿周正,个儿高高, 她穿什么衣裳都美丽,她干什么活儿都灵巧。饥饿,寒冷,她都能够忍受, 她永远是耐心而又沉静。平日里,她不爱闲着。可是当劳动过后,她唱歌, 跳舞,纵情欢笑。她浑身透露着能干,而且洋溢着内在的力量。她认为,他们的生路全靠劳动。他们终于有了一所温暖的房子,孩子们长得又胖又结实, 节日里还有多余的面包。做弥撒时,她穿着漂亮的衣裳,胸前抱着一个婴儿, 边还带着儿子⋯⋯而在丈夫死后,她勇敢地挑起了家庭沉重的担子。最后, 她为了给孩子们取暖,孤身一人到森林里去砍柴,结果被“严寒大王”冻死在森林里。在俄国,农夫农妇之死是微不足道的。诗人却在大家漠然视之的事件中注入了无比真挚深沉的感情,使读者不禁为之潸然泪下。可以说,俄罗斯妇女的全部高尚心灵都毕现在诗人的笔下了。诗人通过这个庄严美丽的斯拉夫妇女的形象,体现了俄罗斯妇女的许许多多优美的特征:

俄罗斯乡村里有一些妇女, 脸上娴静而又端庄,

举止间带着优美的活力,

还有女皇的步态和目光,—— 除非是瞎子才看不见她们, 睁眼的人都这样把她们谈论:

“一露面——好像太阳闪着光芒! 她一瞧——你好像得了奖赏!” 她所走的道路,

也正是我们全体人民所走的, 但是穷苦环境的泥污,

仿佛就粘不上她们的身体。

在长诗一开头,涅克拉索夫又深刻地指出了俄罗斯妇女艰苦命运的三个阶段:

第一段:同奴隶结婚,

第二段:做奴隶儿子的母亲, 而第三段:至死也服从奴隶, 俄罗斯国土上的妇女

就遭受着这些可怕的命运。

世世代代的俄罗斯妇女一直遭受着这三段艰苦的命运。尽管这样,一般的农村妇女仍然保持着固有的优良品质。诗人通过达丽亚这样勤劳、淳朴、坚韧、忠贞的形象,显示了劳动者精神世界的美。诗人塑造达丽亚这一形象的目的,就是要表现俄罗斯人民的优秀代表蕴藏着的旺盛体力和巨大的精神力量。值得指出的是,涅克拉索夫是第一个把俄国农民(农奴)特别是受压迫最深的农妇(女农奴)作为正面人物来歌颂的诗人。他把农奴看作人,对他们倾注了热情、尊敬和无穷的信心。这部长诗虽然没有写到农民的革命斗争,诗人却通过达丽亚、普罗克这样的形象告诉读者:这样的人,决不会是永远注定做奴隶的。诗人通过达丽亚在临死前的幻想,表达了俄罗斯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尽管整个长诗的基调是悲壮的,但仍然可以听到美好和乐观的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