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产生的合适土壤

法国的封建君主制确立于十六世纪,到了十七世纪,法国已成为欧洲最强盛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正在那里,古典主义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并达到高度完善的程度。可以说,十七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为古典主义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性。

一 胡格诺战争结束

十六世纪末,法国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胡格诺战争”

(1562——1594)。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天主教是当时西欧封建制度的总代表,它的教义、等级制度和各种烦琐的典礼仪式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新兴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宗教。最早传入法国的新教是德国的路德教,但法国绝大部分新教徒信奉卡尔文教。卡尔文(1509——1564)是法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因改奉新教而屡遭政府的迫害。1534 年,他移居瑞士,在那里实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由长老和执事共同管理的共和制教会组织。卡尔文教反映了激进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深得法国中下层资产者的拥护。卡尔文教在法国也称“胡格诺派”

(“胡格诺”意为“同盟者”,源于瑞士语),其主体是资产阶级,也有少数贵族分子。胡格诺派力量发展很快,到十六世纪六十年代,新教徒团体已达两千多个,分布法国各地,信徒总数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在法国, 历代国王对新教徒都采取镇压政策,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当然也得不到王权的支持。1562 年 3 月,天主教集团首先发动攻击,大肆屠杀新教徒,新教徒起而反抗,“胡格诺战争”由此爆发。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十多年,双方领袖大都死于非命,国家陷于分裂。1594 年,胡格诺派领袖亨利继承了王位, 为亨利四世。他改信天主教,并着手解决宗教矛盾,努力结束战乱。

二 亨利四世与黎塞留的治国之策

1598 年,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仍为国教,但同时宣布新教徒有信仰自由,并特许新教徒保留七十多个军事堡垒。“南特敕令” 在欧洲历史上首次肯定了宗教宽容的原则,确认了一百二十五万新教徒的各项权益,标志着宗教战争的结束和国内新的统一局面的到来。

胡格诺战争一度动摇了君主专制制度,为了巩固王权,首先要振兴凋蔽的经济。亨利登基后,立即任命有才干的知已苏利公爵为财政总监,全面负责经济工作。苏利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日趋好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亨利四世还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扶植工商业,刺激海外殖民活动。在政治上,他有步骤地限制封建领主的政治活动,打击削弱分裂势力,不断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君主集权。在他统治的后期,法国的经济已全面恢复,君主政体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610 年 5 月,亨利四世乘马车外出,在路上被人用匕首刺死。继位的路易十三年仅九岁,政权落到王太后梅迪奇的手中。在她掌权期间,政治日益腐败。几年后,路易十三在亲信的支持下从母后手中夺回大权,但他同样也是个平庸之辈,治国无方,国内封建分裂势力有所抬头。直到 1624 年红衣主

教黎塞留出任首相,形势才有了转机。

黎塞留性情刚烈,是强硬派人物,在任职的十八年间,他是法国实际上的统治者。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平息各种叛乱活动,并剥夺了“南特敕令”给予新教徒的一切军事和政治特权,强迫他们拆除军事堡垒,违者处死。为了使全国各地都由一个政治中心管理,他把自十六世纪以来中央政府临时向地方派谴钦差大臣的作法制度化,由国王直接委派官员到各地监管司法、财政和军事工作。这些措施使法国得到进一步的统一。黎塞留继续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在他执政期间,法国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的规模迅速扩大,外贸收入大幅度上升,海外殖民地不断拓展,资产阶级获得了发展壮大的良机。

三 “投石党运动”

黎塞留和路易十三相继病故后,法国由太后安娜摄政,因为太子路易十四当时只有五岁。实际上,那一时期真正的掌权者是首相马萨林。虽然马萨林继续执行黎塞留的内政、外交政策,致力于巩固王权和争霸欧洲的事业, 但他为人贪婪,挥霍无度,不同程度地侵害了各阶级的利益,很快就成为众矢之的,最终导致了“投石党运动”。

“投石觉运动”也称“福隆德运动”,“福隆德”是法语“fronde”一词的音译,意为投石器。在这次反叛活动中,巴黎人曾用这种器械投射马萨林同党的住宅,因此这次有组织地向政府发难被称为“投石党运动”。运动分为两个阶段:“高等法院的投石觉运动”和“亲王的投石觉运动”。1648 年,巴黎高等法院拒绝批准政府的税收措施,由此触发了“高等法院的投石党运动”。运动的目的很明确,一要扩大高等法院的权力;二要以立法的形式限制王权。这些要求遭到马萨林的严辞拒绝,他还下令逮捕了两名法官。巴黎市民随即筑起街垒,举行起义。一些大贵族乘巴黎起义之机,举兵反叛国王,这就是运动的第二阶段——“亲王的投石党运动”。起兵者以统领西南各省的孔蒂亲王为首,于 1650 年至 1653 年间以武力反对马萨林,企图瓜分国家政权。这一阶段运动的性质,已由宪法争端转向了个人争权夺势。“投石觉运动”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以前,贵族势力对君主政体的最后一次挑战。两次“投石党运动”都被王权所平息。

四 “ 太 阳 王 ” 路 易 十 四 亲 政“投石党运动”以后,中央王权进一步加强,一个空前强大的君主专制

国家即将出现。1661 年,马萨林去世,二十三岁的路易十四亲掌大权,宣布“朕即国家”。在此后的五十五年中,他不再设首相的职位,独揽国家政权。他自称“太阳王”,认为臣民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国王的意志就是法令。他在巴黎郊外营造了豪华的凡尔赛宫,将大批贵族移居到那里并给予丰厚的俸禄,使他们乐不思蜀,无心反叛。实际上,“投石觉运动”的失败就足以表明,封建贵族在当时已无力与强大的王权抗争。路易十四善于用人,他任命的财政总监柯尔柏为繁荣法国的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路易十四统治的前期,国内的手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从十六世纪末胡格诺战争结束到十七世纪中叶,法国一步步走向强盛,路易十四时期产生的

绝对王权是欧洲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典范,也是法国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鼎盛的标志。

五 古典主义产生的必然性

作为法国君主专制政治的产物,古典主义思潮是随着君主政体的逐渐强盛而发展起来的。中央王权在要求全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高度统一的同时, 也没有忽视对于文学艺术的监督与控制,古典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君主政体对文学创作的根本要求是:尊重封建等级观念,赞誉“贤明君主”,强化中央王权。为了适应这些需要,从创作用语到表现形式都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古典主义的形成也就首先表现为对法语和文学体裁的规范化整理工作。十七世纪初,毕生提倡语言“纯洁化”的宫廷诗人马莱伯第一个担当起这个任务。到了三十年代,法兰西学院的成员对语法、诗法和修辞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语言、文学的规范化工作全面展开。进入路易十四时代后,文艺理论家布瓦洛总结了古典主义作家们的经验,确立了一整套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绝对王权要求的古典主义文学理论。这样,古典主义在十七世纪的法国就成了政府承认的官方的艺术创作方法。

其实,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就摒弃了中世纪的艺术, 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推崇备至,可以说这是最初的古典主义倾向。此后, 这种倾向由意大利传入了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那里的作家也曾就古代大师们的创作方法进行过探讨,但古典主义并没有成为上述各国文学发展的主流。只是在十七世纪法国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古典主义才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土壤,遵循这种理论创作出来的古典主义文学作品,在这片国土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