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辛的悲剧

拉辛与高乃依并称为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两大代表作家,但二人在创作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高乃依的重要作品完成于君主专制政体的上升时期, 那时作者对国家的前途比较乐观,因而塑造了一系列明君和英雄的形象,以此来赞颂中央主权,宣扬公民义务。在拉辛从事创作的时代,封建王朝已开始出现由盛而衰的迹象,贵族阶级和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因此,他的悲剧大多描写丧失理性、放纵情欲的王公贵妇,对现实具有较强的批判性。在题材上,高乃依以古罗马史料为主,而拉辛则更多地借用希腊故事。在艺术上,拉辛文笔细腻、委婉,作品富于抒情韵味。与高乃依相比,他更擅长分析人物——特别是贵族妇女——的心理活动。《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是他的两部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拉辛悲剧的概貌。

《安德洛玛克》(1667)是一部五幕诗体悲剧,情节主要取自古希腊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安德洛玛克》和《特洛依妇女》,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是荷马史诗中保卫特洛依城的英雄赫克托尔的遗孀。故事的梗概是: 特洛依城被希腊联军攻陷后,城中妇孺皆成为敌方的战利品。强大的埃比尔国国君庇吕斯得到了安德洛玛克和她的儿子阿提阿那克斯,随后把母子二人带回他的国家。不料,庇吕斯被安德洛玛克的美貌所打动,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女战俘,并要立她为王后。庇吕斯是希腊部族的首领阿基琉斯的儿子, 而安德洛玛克的丈夫赫克托尔就是在战斗中死于阿基琉斯之手的。因此,她十分痛恨庇吕斯,宁死也不愿做他的妻子。为了娶安德洛玛克为妻,庇吕斯一再推迟与早已选定的未婚妻哀尔米奥娜的婚期。哀尔米奥娜忍受着精神上的痛苦,指望着庇吕斯回心转意。再说安德洛玛克的儿子阿提阿那克斯,他在埃比尔国一天天长大,这引起了希腊人的恐慌,他们担心赫克托尔的后代会给希腊带来灾祸。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希腊国特使俄瑞斯忒来到埃比尔,要求庇吕斯交出阿提阿那克斯。庇吕斯借机要挟安德洛玛克,声称如果她不同意与他结婚,他就要把她的儿子交给希腊人处死。安德洛玛克一直把重建特洛依城的希望和对亡夫的怀念寄托在儿子身上,为了使庇吕斯承担起照顾和保护阿提阿那克斯的义务,她假意屈从,打算在婚礼后立即自刎。哀尔米奥娜待知安德洛玛克将与庇吕斯成婚,妒火中烧,指使以前曾经爱过她的俄瑞斯忒去刺杀绝情负义的庇吕斯。庇吕斯被杀死后,哀尔米奥娜却怒斥俄瑞斯忒:“你这个坏人,我讨厌你!”最后,她在庇吕斯的尸首旁用短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俄瑞斯忒也因失去往日的情人而精神崩溃。

我们不会忘记,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奠基人高乃依塑造了一个个理性的护卫者,他笔下的人物都能以坚强的意志和清醒的理智战胜冲动的情感和个人的欲望。拉辛的《安德洛玛克》一反高乃依悲剧的传统,着重表现放纵的情欲在人类生活中所起的毁灭性作用,这是拉辛与高乃依在艺术构思上的首要区别。现在,让我们再回到剧中看一看。除了安德洛玛克以外,剧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理性的背叛者和情欲的牺牲品。在情欲的驱遣下,庇吕斯不仅背离誓约,抛弃了未婚妻,而且无视国家的利益,断然拒绝了政治盟友希腊人的要求,在神庙宣布特洛依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敌人,并毫不讳言地承认:“我把她(指安德洛玛克——著者)的儿子、我的灵魂、我的国家都给了她了。” 在情欲的驱遣下,哀尔米奥娜借昔日情人之手除掉了不愿与自己给合的国君。为了使俄瑞斯忒在刺杀庇吕斯时不手软,她对这位急于与她重诉衷肠的

希腊使者说:

只要他活着,你就得提防我会对他原谅。

在他死以前,你不要相信我那随时可变的愤怒; 假如他今天不死,我明天就可能又爱上他。

当然,她说这番话的目的主要是刺激俄瑞斯忒铤而走险,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情迷心窍者的自画像。在情欲的驱遣下,俄瑞斯忒悍然不顾地杀害了出使国的国君,辜负了民族的重托,破坏了国与国之间的协约。在刚接受哀尔米奥娜的指派时,他还认为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去刺杀一个手无寸铁的人是违反道德准则的:

我们复仇,我同意,但是要用别的方法。 我们要做他的敌人,而不能做暗杀他的人: 我们要使他的覆灭成为我们的一个公正的 胜利。

怎么!我将要拿他的头向希腊人复命么? 难道说我对全国托付在我身上的使命, 只能用暗杀来完成么?

可是,当哀尔米奥娜向他表示只要庇吕斯一死他就能得到她的爱情后,俄瑞斯忒便不择手段了。

这三个人深堕情网,无法自拔,结果一个死于情杀,一个伏尸自刎,一个陷于疯狂。这是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作家,为我们展示的一幅情欲战胜理智的可怕画面。为了使观众窥视到舞台上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拉辛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作了细致入微的描写。例如,第五幕是以哀尔米奥娜的独白开场的,这是俄瑞斯忒刺杀庇吕斯之前她向观众吐露的心声,表现出这个痴心女子对庇吕斯既爱之最甚又恨之入骨的复杂心理状态。这部作品,结构紧凑, 剧情发展合乎逻辑,因果关系明确而直接,体现了古希腊悲剧的特点。

《费德尔》(1677)取材于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希波吕托斯》。在这部作品中,拉辛再次向观众揭示了人被情欲控制后命运必然悲惨的因果关系。女主人公费德尔是雅典王后,她的丈夫岱赛长期在外,音信杳无。费德

尔对国王前妻之子希波吕托斯产生了爱情,但一直没敢向对方吐露。其实, 希波吕托斯早已与阿丽丝相爱,但费德尔一无所知。为了缓解内心的冲动, 她把希波吕托斯放逐到外地。不久,传来雅典王岱赛已经离开人世的消息, 费德尔认为她与希波吕托斯结合的时机到了。她向“年轻貌美⋯⋯就象画中的神一样”的王子倾诉了自己的爱慕之情,不料遭到对方的拒绝:“天啊! 这是什么话?难道您忽然忘了岱赛是我的父亲、您的丈夫吗?”王后羞愧难言,一把夺过他的佩剑要自尽,但被女仆俄诺妮劝止。这时,岱赛平安而归, 原来有关他的死讯是个谣言。费德尔惊恐万状,生怕希波吕托斯把实情告诉他的父亲,这将使她永远堕入耻辱的深渊。女仆俄诺妮建议她采取恶人先告状的作法,在国王面前诋毁希波吕托斯的品行。为了保全自身的荣誉,费德尔只得同意。俄诺妮向岱赛诬告了王子,说他乘国王不在城中之机企图污辱王后。岱赛听后,勃然大怒,痛斥了儿子的不端之举,并要海神对他进行惩

罚。为了救助希波吕托斯,费德尔原打算承认自己的过错,但当她得知王子在与阿丽丝相爱时,嫉恨交加,再也不为希波吕托斯的命运考虑了,并怂恿女仆去杀死自己的情敌阿丽丝。等岱赛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一切都不可挽回了;希波吕托斯惨死于海神的威力之下;费德尔因绝望饮鸩而亡;女仆俄诺妮投海自尽。“唉,命运给了我们怎样的教训啊!”岱赛的感叹为全剧打上了句号。

拉辛在《费德尔》的序言中写道:“我不敢肯定地说,这部悲剧是我所有悲剧中最好的一部。我愿让读者和时间来肯定它的价值。我可以肯定的只有这样一点:从来没有一部悲剧象这部那样,把德行描写得如此明白。悲剧中最细微的过错,也受到严厉的惩罚,甚至犯罪的思想,也被看作象真正的罪恶一样。爱情的弱点,被认为是真正的弱点。情欲的出现,只是为了要揭露它所造成的一切破坏。悲剧中处处都运用这样的色彩来描绘淫邪,使人们明了并憎恨淫邪的丑恶。”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全剧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作者的创作意图来看,《费德尔》主要是揭露情欲“所造成的一切破坏”和“使人们明了并憎恨淫邪的丑恶”。实际上,淫邪也是由情欲所致。因此,该剧的剧情是随着意志和理智对于欲望和情感的屈从而深入的。女主人公费德尔身为王后,竟爱上了国王前妻的儿子,践踏了起码的伦理道德,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欲的俘虏。她本是有夫之妇,但希波吕托斯的音容笑貌却时时搅动着她的心,使她无法平静地生活。万般无奈,她只得以虔敬之心求助于神明,指望上天能帮助她从这种心绪中解脱出来。然而,即便在圣坛旁,她也心神不定地思念着年轻的王子,她并不是在祷告上帝,而是在向她心目中的人间上帝希波吕托斯默诉心愿。最后,她得出这样的结论:虔诚对于致命的情欲来说毫无疗效。如果我们联想到宗教信仰在拉辛生活的时代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就不难看出在作者的眼中违反情理的欲望对人的控制力有多大。

费德尔的乱伦之爱以及由此而发的一切罪行,都集中地表明:当情感与理智相抵触时,前者往往会使人道德沦丧,铤而走险。剧中的女仆俄诺妮是一个谄媚者的形象,她纵容、包庇费德尔的“淫邪”,与王后狼狈为奸。作者借女主人公之口,点明了这类人的危害:

卑鄙的谄媚者啊!你们是最坏最坏的愤怒之神所能送给帝王的礼物!

拉辛为俄诺妮安排了投海自尽的结局,这表明,他对君主身边那些以谗害忠良为能事的帮凶是深恶痛绝的。

在《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中,拉辛塑造了纵欲的国君和“淫邪” 的王后,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反面形象,提醒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守理性, 讲究道德。在十七世纪的法国社会中,没落贵族过着纸醉金迷的腐化生活, 拉辛的上述作品无疑具有明显的警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