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文学史表明,任何一种创作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哲学基础,古典主义也不例外。十七世纪,法国出现了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家——笛卡尔,正是他的唯理主义理论为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提供了哲学基础。
笛卡尔(1596——1650)出身于贵族家庭,曾以志愿兵的身份参加过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漫游过许多国家。1629 年以后,他隐居荷兰,潜心著述,1650 年在瑞典病逝。笛卡尔最先把人类思维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人的理性自由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程。他的哲学思想对于欧洲文化和科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本人被称为近代哲学之父。
唯理主义是一个哲学派别,认为理性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感性知识是靠不住的。这里需要简单地说明一下,所谓“理性”是指哲学中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与过程,从严格意义上讲,理性是与感性、知觉、情感和欲望相对的能力。笛卡尔的唯理论就是理性至上的哲学,他在 1637 年发表的第一部哲学专著《方法论》中,提出了一个在哲学界影响极大的命题:“我思故我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笛卡尔把理性强调到何等重要的程度。他认为感性材料具有欺骗性,只有理性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手段和判断真理的根本准则。他大力倡导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明确肯定事物的可知性,反对各种神秘主义的学说。笛卡尔公开斥责经院哲学是“伪科学”,认为“愈研究它, 就愈不易正确地了解真理”。他的哲学在当时具有抵制中世纪哲学、反对盲目宗教信仰的进步意义。但笛卡尔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几百年来形成的中世纪封建神学理论的影响,是一位把“灵”与“肉”截然分开的唯心主义的二元论者。他曾开诚布公地表示,要“服从我国的法律与习俗,坚决奉守由于上帝的恩宠使我从小就受它教养的那个宗教”。
下面让我们看看,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哲学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提出“思想应有条理”,科学的认识必须“明白与确切”的方法准则。就美学而言,他主张制定出严格的规则,以使文学艺术体现理性的标准。在 1644 年出版的《哲学原理》中,他对伦理学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的论述,认为“灵”与“肉”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条件反射进行的,但心灵或意志力能够控制本能的冲动和生理上的欲望。他强调, 肉体的卫生是重要的,但同时也需要精神上的卫生。笛卡尔的这些观点,在古典主义文学中发展成为克制个人情欲、履行公民义务的原则。我们在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中,可以看到笛卡尔理论的明显印记。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 崇尚理性,重视规则,要求作品层次清楚、结构明晰、逻辑性强,这与唯理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笛卡尔的唯理论不仅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而且还在下一个世纪发生的启蒙运动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成为启蒙主义者的思想旗帜。
伽桑狄(1592——1655)是与笛卡尔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著名哲学家。他继承了古希腊机械唯物论的原子说,认为万物皆由原子构成。在代表作《哲学论文》中,他否定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强调归纳法,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首先来源。伽桑狄反对中世纪的烦琐哲学和教会所提倡的禁俗主义, 恢复和发展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公元前 341——前 270)的快乐论,认为幸福(灵魂得安宁、肉体无痛苦)就是人生的目的,而善行和幸福是一致的。伽桑狄曾作过莫里哀的同学沙派耳的家庭教师,据说他俩(莫里哀和沙
派耳)一同听过课。实际上,在笛卡尔与伽桑狄之间,莫里哀更接近后者。伽桑狄的理论反映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利益,对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