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课 第二国际的建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 学 目 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第二国际建立的前提。1889 年的巴黎大会。修正主义的产生基础及其泛滥,列宁主义的诞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 恩格斯领导创建了第二国际,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 修正主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严重危害。

  3. 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4. 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形成了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它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战争危机日益迫近。

三、要求学生培养的能力:

  1. 通过教师指导阅读课文小字,找出修正主义产生的根源,从而培养理解分析能力。

  2. 帮助学生思考“说一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从而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教 学 要 点

一、第二国际的建立 1.建立第二国际的前提

2.1889 年的巴黎大会二、修正主义的泛滥 1.修正主义产生的基础

2.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三、列宁主义的诞生

1.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的召开

2.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四、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

  1.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 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第二国际的建立。修正主义的泛滥。列宁主义的诞生。本课难点:修正主义产生的基础。列宁主义。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提示,并让学生回忆巴黎公社失败和第一国际解散以后的国际工人运动状况,然后指出:巴黎公社以后的 30 多年时间里,资本主义在一种较为“和平”的条件下发展着, 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国际工人运动又有了迅速发展。导入新课。

三、“第二国际的建立”一目,主要叙述了 80 年代后期,恩格斯鉴于建

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条件日益成熟,就着手创建新国际。本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清两点:1.建立第二国际的前提:国际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欧美许多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到 80 年代后期,各国工人要求国际团结的愿望日益强烈,建立新的国际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2.1889 年的巴黎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

本目的国际工人运动小字和“欧美各国成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和组织”表, 是在帮助学生具体了解当时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政党的发展状况,由学生自行阅读,不作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帮助法国工人党制定纲领”图,形象地说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成长,给以热情关怀和巨大帮助,对学生不作要求。

本目的马克思逝世小字和形象图《伦敦马克思墓纪念碑》、《恩格斯整理马克思遗稿》及说明,以及恩格斯的语录等,恩格斯逝世小字和形象图《晚年的恩格斯》及说明,以及列宁引用的诗句等,教师可组织学生课下阅读, 以缅怀伟大的革命导师,但不作要求。本目的形象图《恩格斯 1890 年在伦敦“五一”纪念大会上》及说明,帮助学生生动了解恩格斯和工人群众一道庆祝“五一”劳动节的盛况,不作要求。

四、讲完以上内容后,教师可小结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回答课本上的问题:“第二国际在 1889 年巴黎大会上通过了哪些决议?”

五、“修正主义的泛滥”一目,主要说明了正当历史的发展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已经提到日程的时候,国际工人运动中出现了一股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并在第二国际许多党内占据了支配地位,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要危险。为了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各国革命左派在国际范围内展开了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本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清三点:1.修正主义产生的基础,这是本课的难点。要突出讲清楚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政策和思想影响的产物。修正主义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反动思潮在工人运动中的表现。修正主义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虚伪性,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反对马克思主义。2.修正主义的泛滥。要着重指出: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出现后, 立即博得资产阶级的喝彩以及第二国际各国党内机会主义者的赞赏和支持, 修正主义泛滥起来,成为一种国际现象,成了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主要危险。3.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本目有关修正主义产生基础的小字,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修正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有着一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教师可在课前指导学生阅读,但不作要求。本目有关修正主义泛滥的小字,是在帮助学生认识修正主义已成为一种国际现象,以及以卢森堡为代表的左派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可由学生自行阅读,不作要求。形象图《倍倍尔》、《卢森堡》与说明,也不作要求。

六、“列宁主义的诞生”一目,主要叙述了 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党纲,一个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立起来。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正式诞生。本目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讲清两点:1.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的召开。大会通过了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党纲。这个党纲明确指出: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为此党必须领导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国际工人运动中

唯一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党纲,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党的一个重要标志。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列宁派获得多数。从此,拥护列宁的革命派被称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反对列宁的机会主义者被称为孟什维克(少数派)。在这次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革命派取得了胜利。2.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1903 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建立了一个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的观点体系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的。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后来列宁说:“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 1903 年开始的。”

①斯大林给列宁主义作了一个科学的概括,他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

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在讲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时,给学生只讲 1903 年的代表大会, 不必点出“二大”,也不必再去补充“一大”,以减少头绪。

本目的列宁同修正主义的斗争小字,是帮助学生加深对反对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认识。由学生自行阅读,不作要求。本目的形象图《列宁》与说明和斯大林的语录,是帮助学生增加对列宁和列宁主义的认识,不作要求。

七、“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一目,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重新瓜分世界斗争日益剧烈, 而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它们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迫近。本目需要讲清三点:1.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结合实例说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的新矛盾,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加紧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2.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帝国主义国家在这场重新分割世界的斗争中,最后形成了相互敌对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德、奥、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3.军备竞赛和战争危机。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疯狂扩军备战, 帝国主义战争日益迫近。

在讲本目之前,教师可事先将课本上的“1913 年英德法美的比较”表放大绘制,上课时挂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从表格内容中去理解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引用的列宁语录,作为小结。并点出这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源。

本目的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小字,可指导学生结合《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来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和英德矛盾是主要矛盾。

本目的“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概况”表,是帮助学生具体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情况,可由学生自行阅读,不作要求。

八、讲完以上内容后,教师可简单小结一下,然后组织学生回答课本上的问题:“说一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九、教师小结本课内容(也可参阅课本前边的提示要点)。

本课要点

① 《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18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