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课 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

教 学 目 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和作用。国际联盟的建立和性质。华盛顿会议的背景。《四国条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九国公约》的签订、主要内容和作用。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1. 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

  2. 国际联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3. 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美国通过这次会议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 揭示美、英、法、日等国在巴黎和会上为重新分割世界而相互争夺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地位来分析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的能力。

  2. 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宣称的“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的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社会现象来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 学 要 点一、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

  1. 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2.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主要内容

  3. 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及其作用二、国际联盟的建立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机构

  2. 帝国主义维护世界秩序的工具三、华盛顿会议

  1. 美日等国加紧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

  2. 美日英法签订《四国条约》

  3. 美英日法意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4. 列强共同侵略中国的《九国公约》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本课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在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性质和结果。然后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成为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长。它们企图依据变化了的各国实力,重新分割世界。最后说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是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起来的,并由此引入新课的讲授。

三、“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一目,首先介绍了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与会国及会议的概况。教师可让学生看《签订凡尔赛和约》图,介绍巴黎和会是 1919 年 1 月 18 日在巴黎近郊凡尔赛宫镜厅正式开幕的,这个日期和地点是依照法国的要求确定的。可启发学生想一下法国的用意何在,说明和会一开始就不具备一般和平会议所应有的和解气氛,而是战胜国对战败国充满敌意的复仇激愤。在这样的一种心理状态下,也不可能对战败国作出公平的处罚,而是尽其可能向战败国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讲与会国时教师可指出: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成为受审者等待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 27 个协约国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和会的主宰。日本和意大利在切身问题上有相当影响。至于像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国家则只能作为陪衬出席大会。巴黎和会实行的是大国秘密外交,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弱小国家参与重大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巴黎和会的组织机构,正是适应大国秘密外交而建立的。

和会进展的情况,教师应围绕各大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和平方案来进行讲述。课文小字已经简明扼要地概述了法、英、美、日各自的计划。教师应熟记这些内容,切实弄清这些计划之间的相同之处与相左之处,明确在削弱德国的这一前提下,各大国所追求的目标。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克里蒙梭、劳合·乔治、威尔逊三巨头在和会上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等举动, 具体地说明三大国争霸的情况:他们有时互相利用,有时互相争夺,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取得最多的赃物,并竭力削弱对方。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确立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不愿法国独霸欧洲,害怕这样会危及自己在欧洲的统治权,于是它力求在中欧保持一个不被过份削弱的德国来与法国抗衡。美国在对德国问题上似乎与英国相近,也搞欧洲均势政策,但它要牵制的目标,不仅包括法国,也包括英国。会场上的冲突有时十分激烈, 甚至出现过关系破裂、不欢而散的情况。威尔逊因克里孟梭坚持要把法国的疆域推到莱茵河而恼怒,以致一度中断和谈,打点行装,准备返回美国。教师对日本的意图,也应适当强调一下,因为涉及到中国的山东问题以及后来的华盛顿会议问题。最后,教师对巴黎和会的闭幕应有所解释:1919 年 6 月28 日是奥匈帝国王储遇刺 5 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参加凡尔赛镜厅盛大仪式的德国代表在要么接受要么拒绝的压力下,被迫在对德和约上签了字。

在讲述大国外交争夺的基础上,教师最好能指出这种外交上的争夺,实质上是各大国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一场大较量。争夺的结果,各大国都只实现了自己的部分目标。大战结束后,法国虽然成为欧洲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但经济的破坏、巨额的战债,加上战时人口锐减,这一切都削弱了法国的地位。英国在大战结束后,海军实力虽然仍然甲于天下,但经济损失惨重, 再加上美、日已成为与英国争夺市场的强大竞争对手,英国经济一时还很难恢复到战前水平。美国在大战结束后,成为欧洲的债权国,在它的金库里集中了世界黄金的 40%,但它的武装力量同它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还不相称,其海军的总吨位及战斗力远逊于英国,开赴欧洲的远征军的实力也远不如法国。日本在大战结束后成为经济大国,它利用了英、法同美国的矛盾,

又在关键时刻采取了声称要退出和会的要挟手段,才取得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是本目的重点。教师在具体讲述之前,应提醒学生巴黎和会签署的各种条约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的。如对德国的条约是在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宫签订的,因此称作“凡尔赛和约”。这种命名法, 不仅限于对德和约,也同样适用于战胜国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所签订的条约。这样解释,可以避免学生将凡尔赛和约与巴黎和约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关于巴黎和约,在后面讲述凡尔赛体系时将会涉及。课本从领土、军事、政治和殖民地等四个方面,列数了凡尔赛和约有关的主要规定。教师应重点讲述这些规定的内容。其中政治上禁止德国同奥地利合并,涉及诸多问题,是一个难点。至于德国的赔款问题,情况极为复杂,课文又未提及, 因此教师可以舍而不讲。

本目最后的一个问题是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 因此不仅是本目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应首先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 1919—1920 年间,英、法、美等协约国在同战败国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对匈、对奥、对保、对土四个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称作凡尔赛体系。教师可以指出上述五个和约也统称为巴黎和约,因凡尔赛条约是其中的主条约, 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然后,教师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作用。凡尔赛体系首先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新秩序:德、奥、匈、保、土五国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及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的新秩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地(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归英国, 叙利亚和黎巴嫩归法国)。最后,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新秩序:英、法、比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四、“国际联盟的建立”一目,教师在讲述这一国际性机构的成立时, 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小字部分,使学生知道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但因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包括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所以最后国联成为被英、法操纵的工具。然后再讲述国际联盟的作用。国联盟约虽然虚伪地写上了对侵略国实行经济制裁和军事制裁的条文,但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得到全体会员国同意才行,而这是不可能的。统观国联存在期间(1921—1946 年)的活动,可以看出,国联在牵涉弱小国家的事件上颇能施展其权力,但在牵涉大国的事件上,只能听凭列强的意志。1931 年日本侵略中国、1936 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国联都未对日本、意大利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相反却偏袒或纵容侵略者,因而它的威信扫地。

五、“华盛顿会议”一目,首先讲述了华盛顿会议的背景,这就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夺取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展开了斗争。这里占首要地位的是日美矛盾。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的小字部分,弄清日美矛盾加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着重指出日、美等列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重点是中国。

华盛顿会议的基本情况,教师应依据课文逐点逐条讲清,并可以适当加以发挥。会议时间是 1921 年 11 月 12 日到 1922 年 2 月 6 日,地点是华盛顿。与会国是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

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然后,教师指出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的意见很少引起重视。中国则被列强看成是交易对象。三大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明争暗斗, 会议内容表面上是讨论限制海军军备和远东、太平洋问题,实际上是美、日争夺远东,特别是争霸中国的斗争,也是美、英、日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最后,教师应指出华盛顿会议的结果:美国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最大的好处, 不仅使它的海军实力提高到与英国相同的比例,而且为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进一步扩张准备了条件。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害国是中国,《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三个主要条约,是本目的重点。教师应依据课本重点讲解,并适当阐述这些条约签订的过程及造成的重大影响。至于课文小字《中日解决山东悬案及附约》,虽然是会议期间中日签订的双边协定,但涉及到中国收复山东主权,因此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从表面上看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三个主要条约,不易看清美国的用意。因此,在讲述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下。《四国条约》的签订,迫使英、日参加到以美国为主角的集团中去。《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的签订,迫使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双强政策”(英国舰队相当于世界其他两支最强大的舰队之总和),使美国取得同英国相等的制海权。《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在一次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此外,教师还应该告诉学生,以上三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全课讲完后,教师应把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合并起来,以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完整概念,并对这个体系做一个简略的评价。指出它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 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更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等不稳定因素,但从潜力上讲, 仍然是一个强大国家。它仍有 6000 多万人口,它的生产钢铁的能力是法国的三倍,它的化工厂、电气工厂、国内交通网以及大学和技术学院,都完好无损。德国统治集团在签订和约后,几乎马上就开始作报复的准备。此外,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住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本 课 要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