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普及的清代踢毽子活动
清代的踢毽子活动非常普及,据史料记载,广州正月十五也有踢毽子的比赛,这些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过广州元宵佳节锦上添花了。
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
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
其实,至清代,踢毽子活动变得非常普及了,它的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代著名文学家潘荣陛在他所写的《帝京岁时纪胜》中,就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的情况,原文记载:
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
尤其在清代时期,妇女们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了。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
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
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
在清代,女孩们爱玩踢毽子,又称它为“攒花”,也就是“数人轮流踢毽子”的踢法。女孩们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
清代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也是歌咏闺人踢毽子的,词写道:
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
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
在这首词中,形象地写出了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代著名的学士前因居士有一首《日下新讴》,里面也提到了毽子,诗写道:
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
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
明清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著名散文学家刘侗在他所写《帝京景物略》中写道:
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
踢毽子已经成为我国民谚的内容,而且发展到了数人同踢的技巧。至清代末期踢毽子已经达到了鼎盛,参加的人越来越多。
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做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甚至一些人以会踢毽子为光荣的事。
因此,在古代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了,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
打花鼓,绕花线儿,
里踢外拐,八仙过海,
九十九,一百。
这说明古代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民间踢毽子爱好者们更是用功苦练,他们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以北京为例,每遇城乡庙会,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观摩、比赛,培养新手,甚是热闹。
同时,毽球是侗族、苗族和水族地区也非常受欢迎,它是由传统体育活动“手毽”演变而来的,手毽是各族人民在播种水稻时,人们扔接稻秧的一系列动作启发下产生的,是各族带有社交性质的体育项目。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属于“杂伎”、“杂戏”、“博戏”和“百戏”中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或者“蹀子”。
毽子可以分成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
清代古籍中记载:
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
清代著名文学家翟灏在他所著的《通俗编》卷31《鞬子》一条中记载:“毽,抛足之戏具也。”
在我国古代,毽子的踢法很多,其中毽子的套数和家门,有超过100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的老进士,他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和“狮子滚绣球”等108种花式。
踢毽子运动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健身活动,历史悠久。在宋代,普通城镇的集市上就有专卖毽子的店铺,明清时就已经开始有了正式的踢毽子比赛,古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踢上几脚。
踢毽子时,人们通过抬腿、跳跃、屈体、转身等运动,使身体各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有效地提高关节的柔韧性和身体的灵活性。当然,踢毽子还可以修身养性,也能健脑,并能锻炼精神的高度集中,增强人们的反应能力。
踢毽子具有较强的健身功能和很大的娱乐性,它不必与人争抢冲撞,运动量也可以随意控制,而且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它的优越性是古代其他民俗体育活动无法比拟的,因而成为古代人们休闲健身的理想选择。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也曾经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来经久不衰,一直是人们喜欢的体育游戏。
我国古代毽子的种类很多,第一种是常见的传统花毽。花毽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毽身,木片或者铁铜片做底座。因此,毽子看起来更美观了,踢起来弹性也很好。
而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踢起来后上下翻飞,花样动作全凭自己掌控,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所以在古代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第二种是大毽子,这种毽子的毽身多用鹅毛制成,与传统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较重,要求技巧性相对较强。如果是单人踢,就有100多种动作。
但在古代大众健身运动中,大毽子更适合多人一起运动,大家你踢一脚,我踢一脚,虽然力度较大,但动作简单,大毽子既能锻炼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体的灵活。
还有一种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在古代,毽球上的羽毛多为鹅毛,毽球踢起来有隔网,像打羽毛球似的,一边踢过网后,另一边的人接住再踢过来。
[旁注]
屈大均(1630年~1696年),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和诗人。他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他后来出家为僧,专注于诗文的研究。他的诗有李白和屈原的遗风,他的著作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和《四朝成仁录》,这五本著作合称“屈沱五书”,对后世文学和诗词格律影响很大。
竹枝词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把民歌变成文人的一种诗体。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历史变迁及作者个人思想情调的影响,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由文人收集整理保存下来的民间歌谣;二类是由文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而创作出有浓郁民歌色彩的诗体;三类是借竹枝词格调而写出的诗词绝句。
陈维崧(1625年~1682年),清代词人和骈文作家。他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曾被誉为“江左凤凰”。他在清代初期词坛很有名望,被尊为当时词坛的领袖。他还曾经参与修纂《明史》,留有诗词传世。
刘侗(1593年~1636年),明代散文家。他在当时颇为有名。1634年考中进士,后来选任吴县知县。他撰写的《帝京景物略》记述明代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庵庙寺观、桥台泉潭、岁时风俗。他写作态度认真,此书在艺术上也有特色,为后人了解明代北京风俗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二黄 戏曲中的一种腔调。清代初期在徽剧班子中产生的,过去大多认为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和黄陂,所以被称为“二黄”。在清代京剧、汉剧和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的,所以也合称为“皮黄”。
庙会 又称“庙市”或者“节场”,是指古代人们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它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存在和演变都与古代民间的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
修身养性 通过修身使自己身体健康,通过养性使自己心智本性不受到损害,再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是我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常用的丰富自己内涵修养的方法。
大雅之堂 在我国传统思想认为的,那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也就是相对高雅的事物,或者指相对高尚雅致的地方。字面上通俗的意思是高雅的厅堂,有时也比喻高的要求和完美的境界。
[阅读链接]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地区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于踢毽子成为古代逢年过节的必有风俗。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踢毽子为天寒时的消遣之一。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
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都有毽子,人人都会踢。一到新年的时候,人们结伴成群,纷纷上街踢毽子,一时间彩蝶纷飞,十分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