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跑旱船的兴盛与特色
到了明代,跑旱船进入了兴盛时期,在当时,每逢过节的时候,各地都流行这种民间舞蹈。明代跑旱船也称“无底景”,是当时极为兴盛的民间游艺,通常在各种庙会中表演。
在表演中,一般是一个艄公引多只船前进,也有两个艄公划一只船前进,还有多船没有“艄公”而由一只船在前边领头前进。旱船在前进中,人们要跑出各种平时训练好的套路,起伏波动、生动活泼,吸引人们观看。
明代跑旱船所使用的船,大多是以竹子扎成船的形状,船下用彩布遮挡住扮演者的双腿,布上绘出水纹,象征船在水上,船上凉棚装饰华丽,非常美观。
表演者扮演老船夫、女游客和老妇人,边唱边舞,配以锣鼓乐器极为好看。
一个少女在船中将船系于臂上,身前一双假腿坐在船上,盖上彩裙,花鞋露于裙外,随着船走动。船旁的老妇人也跟随船的动作舞动,姿态灵活滑稽,与一旁船夫打情骂俏,逗人们发笑。
明代“旱船”是依照船外观形状制成的船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棉布裙。
在船上面,装饰以丝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几只或者十几只船架子装饰得艳丽不凡。
明代乘船者一般是一个人,有时也有双人或4人甚至7人共同乘用一只船的。乘船者所表现的多是姑娘、媳妇等,也有扮演其他人物的。
还有,明代人们在跑旱船时,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唢呐伴奏,这使得人们在跑旱船时气氛异常热烈,情绪非常活跃,具有浓郁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到了清代,旱船多在乡村中演出,每逢农历春节,它要从农历正月初一活动至农历二月初二,它演出目的是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
清代旱船表演人数一般有7人,一位女演员立于旱船中,称为“船娘子”,两人手拿“连响”,相当于撑舵人员,还有一人饰演小丑,右手拿一把破蒲扇,左手拿一把桨,鼻子被抹上白色的粉,在旱船周围来回扇动蒲扇,从而引发观众的笑声。
其余3人在边上敲锣打鼓,当时跑旱船的伴奏乐器有大锣、小锣、鼓、镲等,旱船便根据节奏的变化进行表演。
开场的一阵锣鼓音乐结束后,表演者会开始演唱,在一旁的伴奏人员也会在每一段内容结束后的最后一个唱词附和着伴唱,但锣鼓声仍不停止。
明清时期的跑旱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精神更是其中的文化精华。跑旱船精神依托于水乡地域特征,同人们生产、生活习惯紧密相关,也同长久沿袭的历史风俗习惯紧紧相连。
跑旱船诞生于民间,跑旱船精神是古人赛龙舟竞赛活动的一种体现,展现了充满活力与激情,象征着持久爆发的力量,象征着奋勇争先的意志,象征着团结协作的胸怀,象征着胜不骄败不馁的毅力,象征着灵活配合的智慧。
[旁注]
丝绸 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我国汉族劳动人民是首先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民族,其制作的丝绸制品更是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唢呐 又名喇叭、海笛。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是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其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已成为一件具有我国特色的独奏乐器。
水乡 一般是指“江南水乡”,也就是指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江南地区因为温暖的环境,充沛的降水,江河湖泊星罗棋布,历来是我国最富足的鱼米之乡,形成了不同于北方的“江南水乡”风韵,体现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
龙舟 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2000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活动。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阅读链接]
很多人认为明清兴盛的跑旱船民俗,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祭祀活动有关。
据说20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而死,每到端午节,人们在江中赛龙船以示纪念。
根据地方志《湖广志》中记载,云梦县因为河浅不能竞龙舟,人们便用竹和纸扎成龙船,鸣锣击鼓,游行于市。后来,这种民俗活动流传到明清时期,就形成了跑旱船的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