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们不可或缺的跳绳

据说很久以前,金陵地区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根仙绳,据说这是上古仙将土行孙的“捆仙绳”。关于这个捆仙绳不仅可以捆住神仙,还有其他的功效。人们传言,只要用这个捆仙绳跳够100下,人就会累的睡着,然后人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

那个时候,有个名叫杨林的人,他虽然以经商为生,但由于他头脑太死板,生意做得不怎么好,总是赔钱,所以他一天到晚都是愁眉苦脸的。杨林非常希望有一天他能够时来运转,就比如突然在哪里发了大财,当个大富翁。

这天,杨林带着货物来金陵城外村庄中贩卖,他走得满头大汗,肩上挑的担子好像有千斤重,压得他苦不堪言。杨林正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刚好他经过焦湖庙,就打算进去歇歇脚。

杨林见到庙中供着很多菩萨,他便跪在菩萨跟前祈祷,口里念念有词:“菩萨啊,请保佑我时来运转,发家致富,一辈子过幸福快乐的日子!”

庙里的僧人听见了杨林的请求,就对他说:“我能让你体会一下你想要的生活,你愿意吗?”

杨林高兴极了,忙不迭地说:“真的?好哇好哇,我太愿意了!”

于是僧人就取出那个神奇的捆仙绳给杨林,说道:“你先拿这个绳子跳上100下吧!”

杨林疑惑地接过捆仙绳,他双脚并拢,用绳子来回翻跳。刚好杨林跳够100下的时候,他感觉到浑身乏力,很是无力,很想睡上一觉。

杨林不知不觉丢下捆仙绳,闭上眼睛就地躺下了,不一会儿他就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杨林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大户人家,那里亭台楼阁、湖水假山,鸟语花香,屋里更是雍容豪华,一派富贵气象。

官高位显的太尉大人热情地将杨林迎到客厅里,和他一起谈笑风生。因为他们聊得很起劲,太尉大人便相中了他,想让他做女婿,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

于是,杨林追随岳丈大人也一同做了大官,他也拥有了万贯家财,他的妻子如花似玉,温柔贤惠,还给他生下了6个大胖儿子。

而且杨林的这6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事,不是做将军就是做丞相,一家人都很尊贵,人人都羡慕他。

在这个梦里,杨林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他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身边又有妻儿相伴,他过得快乐极了。一转眼几十年就过去了,他早就忘了现实中的生活了。

忽然,杨林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还在庙里,躺在庙堂的地上,身边那个捆仙绳还在。但梦中那些美好的一切都已经无影无踪了,只有身边没卖完的货物还在原地,他又开始痛苦起来了。

杨林想到捆仙绳能让他回到梦里,便捡起捆仙绳又跳了起来,结果他跳了三五百下,累得筋疲力尽仍然不能进入梦里。

原先那个僧人走了过来,抢回了杨林手中的捆仙绳,谆谆教诲他道:“年轻人,这个绳子只能使用一次!人不能活在梦里,如果想要幸福美满,就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自己去闯,这样得来的富贵,才是真实的。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这就好比开始你用捆仙绳来跳绳,你想要得到美梦,就必须跳够100下,要体会到这种辛苦才行。”

杨林听了深受感动,他记下了僧人的话,开始脚踏实地的生活起来。他辛辛苦苦贩卖货物,一分一厘开始积攒财富,最后终于做成了大富翁,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其实,跳绳起源于我国,是一项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全身性传统健身运动。

跳绳中的绳子与古代人们的生活相当密切,早在远古时代,老祖宗们就拿它来“结绳记事”了。古人用它来捆扎收获的农作物、搬运东西,或是驱使牛马等家畜,是人类生活上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我国,跳绳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在唐宋明清时期都有记载。唐代时人们称跳绳为“透索”,宋代称为“跳索”,明代时称为“白索”,清代时称为“绳飞”,至清代末期以后才称为“跳绳”的。

我国关中地区是跳绳的故乡,在各个时期,关中地区多次掀起跳绳热。

在我国跳绳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是最后盛行是在清代。在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娱乐时,称跳绳为“跳百索”。

清代济南府的《府志》中就提到了跳绳,其中记载:

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以绳跳为戏,名曰‘跳百索’。

此外,清代书籍《松风阁诗抄》中也有记载:

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这些文献说明,跳绳的由来与古人生活相当密切。而绳子在古代孩子们眼中更是童年不可缺的玩具之一。他们利用绳子玩出来的游戏,就叫做“跳绳”。

在古代,跳绳也叫“跳百索”,这种游戏在我国起码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它是孩子们在春节时玩的一种游戏,所谓“跳百索”,就是因为当跳绳飞转时,可以幻化成千百条。

由于古代“跳百索”既有趣,又能众人同乐,所以这项童玩一直被延传下来。至后来,孩童们玩这种游戏,已经不再限于在元宵节了,“跳百索”也改口叫了跳绳了。

跳绳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展,而且对发展其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素质也有良好的作用,所以在古代,除了深受古代儿童所喜爱外,连大人也很喜欢。

在我国古代跳绳的种类很多,有单脚跳、单脚换跳、双脚并跳、双脚空中前后与左右分跳等多种方法。人在跳绳时,摆绳与踏跃动作要合拍,可以一摇一跳的,也可以一摇两跳乃至于一摇三跳。摇绳的方向可前可后,也可以用长绳让两人同时摇动、集体轮流跳或同时跳这些。

跳绳还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孩子们可以一边唱歌谣,一边跳绳,他们从跳绳活动中学习到手脚配合的方法。如果小龄孩子还不能学会跳绳,说明他还缺乏一定的协调性,人们就更有意加强孩子这方面的训练了。

总的来说,跳绳是一项极佳的健体运动,它能有效训练个人的反应和耐力,有助保持个人体态健美,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跳绳运动的配备十分简单,它只需一根绳和一身轻便的衣服。

此外,跳绳所需的工具也不多。跳绳除了拥有一般运动的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跳绳是一项健美运动,它对人体的心肺等各种脏器,和协调性、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另外,在古代杂记里,也有后来跳绳中的半回旋跳。根据以上文献的记载,可以得知跳绳其实就是由我国古代的“跳百索”演变而成的。跳绳这项传统运动,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旁注]

菩萨 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所以便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这种人便叫做“菩萨”。我国古代人最熟悉的是观世音菩萨、和文殊菩萨等,都是比较有名的大菩萨,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捆仙绳 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演义》中玉虚宫门下,土行孙的师傅惧留孙遗留给他的一件法宝,它能根据使用者能力而决定其威力。惧留孙法术高超,他能捆住大罗金仙以下的仙人。而土行孙道行差了一些,最多也就能捆个半仙之体。所以这是一件依据使用者能力而决定威力的法宝。

太尉 秦汉时期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秦代以它与“丞相”和“御史大夫”并为“三公”。至隋代,它便成为赏授功臣的一种赠官,最后逐渐成为一个虚衔,形同虚设了。不过它所代表的“三公”制度是我国传统封建官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绳记事 指的是在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也就是在一根绳子上打个结,用以记事。在我国上古时期,文字还没有产生前,我国的先人们便有此习惯,对于上古人们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

关中地区 又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处后来的陕西中部。西起宝鸡大散关,东至渭南潼关,南接秦岭,北至陕北黄土高原,东西长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这一地区在秦汉时拥有全国60%的财富,充分显示关中在我国古代的经济地位。

春节 我国民间非常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在春节期间的活动大多数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歌谣 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体裁之一,是民歌、民谣和儿歌的总称。在古代,它大多是为孩童编写出来的,它同歌曲的不同之处是,歌谣以押韵为主,往往表达了一些有趣的小事,有时也阐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但都是简短押韵的。在语言上,它富于现实性,感情强烈,爱憎分明,语言形象生动,简短有力。

杂记 我国古代记载杂项的笔记,也是一种写风景、琐事和感想的文体,还有我国除了正史以外,其他记载异闻逸事等史书或笔记。这种文体比较自由,不是很规范,是古人较为常见的写作文体,也是我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链接]

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加伴唱的跳绳游戏,它的娱乐性更强。人在跳跃时还可以按不同情况编排各种动作花样,也可以用节奏与旋律适宜的歌谣伴唱。我国古代除了花样跳绳以外,也可以规定一定的距离,边摇绳边跑向终点的一种比赛。

在古代人在跳绳时,应当前脚掌着地,所以不能穿太硬的鞋子,一般较软的布鞋就可以。而绳子的长短粗细也要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