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跷形制与高跷会

汉魏的高跷称为“跷技”,宋代叫“踏桥”。清代以后才称为“高跷”的,不过历代都是用一米左右长的条木制成的,高跷上面都有木托。

表演的人将双脚分别绑在木棍上,然后化装成各种人物,旁边有人用唢呐伴奏,表演有趣的动作或故事。此外,汉代高跷还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主要表演走唱,有简单的舞蹈动作。武跷则是表演倒立、跳高桌、叠罗汉、劈叉等动作。

古代的高跷都是木制的,是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将腿绑在木棒上。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

在古代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僧人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

古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比如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还有,踩高跷在山西的延续历史悠久,后来,在晋中一带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跷、杂技的图画,虽然山西的高跷并没有文字记载,但根据这个图画,推断高跷最迟也应该从北魏时期就有了。

在山西表演高跷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跷和武高跷两种。文高跷重于扭和踩,武高跷以表演特技为主。

山西的武高跷,头跷为指挥,二跷是领队,戏曲人物居中,最后由丑汉压阵。表演首先扭各种场图,然后表演“过仙桥”、“跳桌子”、“跳双凳”、“大劈叉”等各种难度大的动作。

还有三晋地区的高跷主要是表演特技的。这里的高跷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斗等技巧动作,而且还有抬二节、抬三节、坐抬、立抬、组合抬等高难度抬法,并能构成“马拉车”、“过天桥”的造型。其中难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晋中一带的高跷也很有名,其中的“扑蝴蝶”既有故事情节,又有许多高难度动作的高跷节目。这个节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饰演旦角,挑着蝴蝶前行,男青年饰演小生,持扇扑蝶,小丑摇动拨浪鼓嬉戏追逐,甚为活泼、生动,趣味性很浓。

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鹞子翻身”、“越头跳”、“后滚翻”、“单腿跳”等技巧动作。

在古代,高跷不仅非常受欢迎,还有了专门的高跷会。每到农历正月,一队队高跷会,在腰鼓、小铴锣、大小钗的打击乐中穿街而过。

在古代高跷会中,一拨儿高跷人数不定,一般十几人。身量高的踩低跷,身量矮的踩高跷。表演者是传统戏装打扮。由开路棍打头儿,随之便出现肖恩、白蛇、唐僧、丑婆、姜子牙等艺术形象。由于这种高跷表演诙谐有趣、粗犷喜人、声情并茂,所以一向为人们所喜爱。

高跷会一般由古代百姓们自发串联组织起来的,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人们便开始踩街了,这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高跷要挂个号了。

然后,踩高跷的人农历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农历正月十八才结束。在过高跷会时,沿途的大商号在门前设八仙桌,摆上茶水、点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劳。高跷队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谢。

古代高跷的队列在街头行进中,一般采用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

在表演时有小旋风、花膀子、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高跷艺术在古代,即使是冬闲时,仍有组织排练的,在各地的庙会中比较常见。古代高跷技艺性强,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旁注]

列子 原名列御寇,道教祖师,被尊为冲虚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他主张清静无为。他及他的弟子所著的《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

三晋 也就是后来的山西地区,古称唐国,自古这里是承东启西的咽喉要地。西周周成王封叔虞于此,后,曾经改称晋,这里的三晋文化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对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历史贡献。

唐僧(602年~664年),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历史上最伟大的译师。他俗姓陈,本名袆,是唐代佛教法相宗创始人。高僧,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

[阅读链接]

那是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名臣晏婴个子很矮,但他是当时有名的聪明人。

一次晏婴出使邻国,邻国君臣都笑他身材矮小。晏婴就装一双木腿,取名叫做“踩高跷”。这样一来,晏婴顿时高大起来了,他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

晏婴又借题发挥,他一边踩高跷,一边把邻国君臣都挖苦了一顿,使得他们非常狼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