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拔河运动的兴盛与发展

唐代景龙二年的一天,唐中宗李显正在宫内梨园亭子球场看宫女们拔河,朝中的大臣进宫来向李显庆贺节日。唐中宗看拔河正在兴头上,他便说:“你们来得正好,也来比赛一场,一起预祝今年五谷丰登吧!”

大臣们当然不好推辞。

唐中宗当场指定:文臣们一队,武将们一队。当时的武将萧元忠见自己这一队不但是少了一人,而且老头子也多。

萧元忠便跪下启奏道:“小臣这一队,力量差得很呢!”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的爱女,她的驸马武延秀也参加了这场拔河比赛,她当然是护着丈夫这一边,便插嘴说:“你们这边有5个将军,都是练过武的,力气大着哩!”

唐中宗连忙点头说:“人虽少一个,力量并不弱。”

萧元忠无奈,只好遵旨比赛。大臣们都脱去了长衣,系紧腰带。他们来到场子中间,一旁宫监们早摆好了绳子和旗鼓等,还有宫女和太监分成两队分别帮大臣们呐喊助威。

一声鼓响以后,两边都开始齐力拉绳,最初双方还坚持了一会儿,不过驸马武延秀这一队多了一个人,又都年轻,他们一声吆喝,一下子就把绳子拉过去三四尺,几个老将军还随着绳子向前踉跄了几步。

因为他们手脚很不灵活,便随着绳子向前一下子仆倒在地,好一会都爬不起来了。唐中宗、韦皇后和宫女们看了都哈哈大笑,安乐公主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拔河到了唐代时,由于唐中宗和唐玄宗的喜爱与提倡,“牵钩”竞技便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走向全国的全民性竞技项目。

唐代参加拔河的人数很多,甚至多达成百上千人。人们在拔河时,都会在大绳正中插上一面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等到比赛时,人们就以“河界线”为胜负的标志,所以那时候就改称“钩强之戏”为“拔河”了。

随着比赛开始的一声令下,河界两边选手们紧挽绳索,用尽全身的力气来牵引大绳,而围观者们震鼓呐喊,为选手们打气,场面很是热闹。

唐代的“牵钩”用具,已经由长达四五十丈的大麻绳取代了篾缆,麻绳两头分系数百条小绳。唐代人们在进行竞赛时,两拨人各自拉住小绳在胸前挽成圈,这样便于发力。

那时候的竞赛规则是在长绳正中处立面大旗为界的,最终以拔过大旗的一方为胜利者;另一方也就是失败者了,这与后来的拔河游戏基本相同。

唐代学者薛胜写有一首《拔河赋》,其中有一句是:“超拔山兮力不竭,信大国之壮观哉!”也是形容这个名词的由来。

唐代的民间拔河,多是男子参加;而唐中宗李显在皇宫中组织的拔河比赛,却让宫女参加。后来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在他所著的《资治通鉴》中记载:

景龙三年,也就是公元709年,唐中宗李显让几百名宫女在玄武门外拔河。赛完之后,李显又让她们去游宫市,结果几百名宫女都乘机逃跑了。

因此,唐中宗李显可以算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体育表演的皇帝了,他组织了宫女拔河比赛,还组织过官僚贵族的拔河比赛。

唐代以后,拔河活动在民间广泛开展起来了,不过像唐代这样大规模,并且有朝臣参加的拔河比赛,却很少见于史料记载了。

[旁注]

五谷丰登 古代一种带有吉祥寓意的赞词,“五谷”指5种谷物,是稻、黍、稷、麦、菽;“丰登”是说丰年之意。在我国古代两个词合在一起用来预祝农业丰收,以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驸马 我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和“国婿”等。至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为驸马都尉,从此便有了驸马这个称呼。后来的驸马并非是个实官,至清代则改称为“额驸”。

安乐公主(684年~710年),唐中宗李显的幼女,小名裹儿,有“唐代第一美人”之称。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非常受宠,是个非常得势的公主。

赋 是由我国古代的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它一般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当然,它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它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赋必须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

官僚 泛指古代所有的官员和官吏,包括官员下一级的幕僚和师爷等,它在表面是制度与权力的象征,本质是一个社会的利益管理阶层,古代皇帝要想做实事就不得不懂得利用这些官僚。

[阅读链接]

其实,在唐代以前,最初的拔河活动还是以拉扯竹索为主。后来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已经将拔河活动的竹索改为大绳了,这根大绳长约50丈,两头还分系小绳索数百根。

在古代拔河时一边还要敲着大鼓,以壮士气。据说唐玄宗李隆基就曾进多次观看拔河比赛,拔河选手们多至上千余人,他们呼声震天,围观的百姓都被他们震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