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娱乐的明清扭秧歌
据现有资料证明,秧歌可以追溯至明代初期。据古代家藏族谱《赵氏谱书》中记载:
二世祖赵世袭指挥镇,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
1770年,清代文学家陈英弼编写了一个秧歌剧,名字叫做《陈老喜劝子跑四川》,在剧里面序中所述:
余随胡公廷章供职邛州,甚爱蜀歌之美,仿做‘跑四川’。教秧歌班演唱。
由此可见,早在200多年前的清代,秧歌的音乐唱腔就已经在借鉴蜀歌了。另外,秧歌中的“乐大夫”还有“螳螂门”和“八卦门”之分,也就是说秧歌的舞蹈基本动作还吸取了古代武术中的各种拳术套路,秧歌融汇了蜀歌,还借鉴了武术套数,最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
清代秧歌表演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
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和“众星捧月”等。
它的动作最突出的特点是需要跑扭结合,人们在舞秧歌时,需要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而男性需要颤步晃头、挥臂换肩。
此外,清代秧歌还有六大特点。一是舞队庞大,歌舞单逗;二是结构严谨,礼仪深重;三是舞则纯舞,唱则逗情;四是即兴扭舞,多样统一;五是走阵多变,阵法巧妙;六是鼓乐清纯,快慢适度。
详细来说,秧歌的队伍主要由执事、乐队、舞队三部分组成。秧歌队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由三眼铳、彩旗、香盘和大锣等组成。
“乐大夫”是舞队的指挥,这个人一手抱伞。关于他的身份,民间传说不一,有说他手抱雨伞有祈求风调雨顺之意;也有说他是一个过路的士大夫,手执雨伞是为了祛病辟邪。
秧歌中的花鼓一般由16至24个男青年组成,全部都是戏曲中的武生扮相,他们排在队伍前列,为秧歌队开路和打场。他们单手击鼓,左手虽持鼓槌但不击鼓,只是随着节奏相应地做出动作。
秧歌的音乐由锣鼓和歌曲两部分组成,通常以锣鼓伴奏为主。打击乐由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和堂锣等组成。两种主要的锣鼓曲谱慢走阵与快走阵,只是速度不同,而节奏型基本相同,都是三鼓一锣。
歌曲多为民间小调,演唱时,中间有打击乐插入,其代表曲目为《大夫调》和《跑四川》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笛子、笙和二胡等古典乐器伴奏。
秧歌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流派风格。也就是“大架子秧歌”与“小架子秧歌”。大架子秧歌代表了秧歌的基本风格特点。小架子秧歌除了打击乐伴奏外,还配有唢呐、笙、笛等乐器伴奏。
它的舞蹈动作不多,多以跑阵式为主,俗有“跑秧歌”之说。舞蹈步法主要是“三步一隔”,也就是走三步,再踏一步。当秧歌队串街走阵时,主要是以两竖排队相互交叉走“三步一隔”贯串始终的。
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和多人舞,人数不会太多的。
在清代,秧歌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在全国不同地方,秧歌的名称各异,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具特点的是,秧歌受到普通民众的热情欢迎,积极参与。
在很多地方,秧歌早已经成为了传统节日里必不可少的自发表演项目,按照理论家的说法,秧歌还被视为百戏之源。
清朝时期,闯关东的人们又将水稻带入东北。随着这一现象,秧歌的名称正式形成。大约在清朝中期,“秧歌”这一名称得到固定。但是,名称的形成,并不代表秧歌这种娱乐方式的形成。
在清代,我国很多地方,“秧歌”曾经被称为“鸯哥”、“央哥”、“姎哥”、“莺歌”和“阳歌”等很多称呼。这些称呼要比“秧歌”早得多。
因此,“秧歌”名称的获得,与水稻向北方传播有关。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说,水稻在北方的传播,统一了原先各自不同的名称,但是“秧歌”舞蹈形式的产生或起源,与水稻的关系并不大。
后来的晚晴时期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
我国戏剧,汉魏以来,与百戏合,至唐而分为歌舞戏及滑稽戏二种。宋时滑稽戏尤盛,又渐籍歌舞以缘饰故事。
于是向之歌舞戏,不以歌舞为主,而以故事为主,至元杂剧出而体遂定,南戏出而变化更多,于是我国始有纯粹之戏曲。
清代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秧歌的文字记载,清代文学家黄濬在他所著的《红山碎叶》中记载:
红山灯市有秧歌,秧歌之‘秧’或称‘姎’,谓女子之歌。按古书姎字乃渠帅之称,似有未协。
这段文献的意思是说秧歌是“女子之歌”,这个观点非常值得注意。还有古代书籍中也有写到了秧歌,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新疆缠民妇女,确实娇艳妩媚,遇者魂销。……有某好事者,曾作央哥词。央哥,即缠民妇女之谓。
清代文学家祁韵士所著的《西陲要略》中记载:“新疆呼妇人为鸯哥。”据此,可以肯定地说,姎哥、央哥、羊高、鸯哥都是一个意思,其实就是维吾尔语对女性的一种称谓,而且这女性,主要当指少女,至少是少妇。
其实,新疆的“姎哥偎郎”,既有少男少女以歌舞调情的气氛,又有简单情节的戏剧表演,与汉族的秧歌极为相似。其主要“角色”,均由姎哥,也就是维吾尔族少女扮演的。汉族的“秧歌”之名,也是由此而起的。
“姎哥”也曾经是一种角色名,东北地区有“秧歌角色”的说法。秧歌中化装舞队有“高跷姐”、“拉花姐儿”、“花梆子”、“老杨高”、“伪火神”、“报子”、“花鼓子”、“拉药姐儿”、“花和尚”、“哑巴”和“膀姑”等各种角色。
这与一般的秧歌表演基本相同,而领队的“扬高”,其实就是维吾尔族所讲的“姎哥”,也就是汉族的“秧歌脚”或“秧歌角”。
[旁注]
族谱 我国古代一种表谱形式,它记载了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和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八卦 也称“周易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3个这样的符号,组成8种形式,叫做“八卦”。它在古代是社会各阶层广泛运用的一种文化思想理论体系,政治家、统治者、军事家用其运筹帷幄,治国安邦;民众百姓则将其作为养生、预测祸福、经商盈利的工具。
布阵 我国古代作战是非常讲究阵法的,也就是战斗队伍的队形的。古人认为,布阵得法就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这样才能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礼仪 我国古代一种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也是交往的艺术。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交往要求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二胡 古代的一种乐器,开始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因为它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所以广为大众接受。
士大夫 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古代,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是我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也就是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它是我国社会特有的产物,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
大江南北 一种地理名词。大江,古代指的是长江,开始就是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后来也泛指我国全国各个地区的总称,与全国各地和举国上下是同类词语。
黄濬(189年~1937年),是清代末期著名的文物鉴藏家。1897年,他在北京琉璃厂开设尊古斋古玩辅,一面经商,一面开展对文物的著录、研究工作。他的著作有《壶舟笔记》、《花随人圣庵摭忆》及《补编》等,对后世文物研究工作有突出贡献。
祁韵士(1751年~1815年),他5岁可以识字,记绝句,6岁书熟读书,10岁可以作诗,11岁可以写文,17岁参加县试考取了贡士,但他一生,在政治上却没有什么建树,但其致力于学术研究,却获得了卓著的成绩。
花和尚 鲁达的绰号,字智深,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生活在北宋年间,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因为在《水浒传》中,他爱憎分明和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以及他对受压迫者的扶危济困,对压迫者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深受百姓们的喜爱,他的故事被广为传颂。
王国维(1877年~1927年),是清末的秀才,是当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他最大的著作是《人间词话》,其中的诗词理论和美学价值尤为突出。
[阅读链接]
秧歌是我国民间舞蹈的一种,但它也是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它广泛生存于基层民众社会中,是我国最大众化的娱乐形式之一。而且,这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强调人人参与,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人们常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主张含蓄,但是,在民间广泛传播的秧歌并非完全遵守这种模式,有些秧歌的热情奔放令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