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医学伟人张仲景
张仲景(约154年~约219年),名机,字仲景。生于东汉时南阳郡涅阳县,即今河南省邓州市和镇平县。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奉为“医圣”。
其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儿童时就很聪颖,成年后拜同郡张伯祖为师学医,颇有造诣,时人称赞他的医术已超越老师。
在那个战争频繁的年代,疾病流行。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中,就有徐干、陈琳、应场、刘桢因传染病死去的,可见疾疫流行的严重程度。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却是错误的,一些患病之家迷信巫神,总是企图用祷告驱走病魔。
医生得不到临床实践机会,所以很少研究医术,而终日却以主要精力结识豪门,追求荣势,这样医学当然很难得到发展。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仲景深有感触,决心解决危害人民的疾病问题。为此,他从阅读《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前代古籍入手,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经过临床实践的验证,最终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伤寒杂病论》原书16卷,因战乱关系,书籍曾经散失,现存张仲景著作是经西晋太医王叔和整理过的。计整理出《伤寒论》10卷、《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要略方》3卷。上述书籍,《金匮玉函经》在北宋以后流传并不广泛,研究者很少,《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则流传日广。特别是《伤寒论》,在北宋时研究者就开始增多,其主要学术内容是多方面的。
首先,《伤寒论》确立了辨证施治基础。
《伤寒论》发展了《内经》学说,确立以“六经”作为辨证施治的基础。“六经”辨证原是《素问·热论篇》根据古代阴阳学说在医学中运用而提出的辨证纲领。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按照外感发热病起始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并结合患者体质强弱的不同,脏腑和经络的生理变化,以及病势进退缓急,加以分析综合得出的对疾病的印象。
太阳、阳明,少阳是指表、热、实证;太阴、少阴、厥阴是里,寒、虚证。
凡病之初起,疾病在浅表,出现热实现象的,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属于阳证的便称太阳病。凡病邪入里,病情属于阳证,并表现胃中燥实,大便干燥、发热谵语、口渴、舌苔黄厚等属热实在里,称阳明病。
另一种既非表证,又非里证,症状表现为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状态,也属阳证范围,称少阳病。
所谓三阴病,一般多是三阳病转变而来,特点是不发热,症状表现虚寒现象。如腹满、呕吐、腹泻、口不渴、食不下等称太阴病;如疾病出现脉象微细、四肢厥逆、怕冷、喜热饮,说明气血虚弱,称少阴病;还有一类疾病多因误治,呈现上热下寒,忽厥忽热,饥而不思食,或下利不止,手足厥冷,呈现寒热错杂现象的称厥阴病。
上述按“六经”症候的分类并不是孤立的6种证候群,而是它和人体脏腑、经络、气化各方面都有机地联系一起进行观察认识的。从总的方面说,三阳表示肌体抵抗力强,病势亢奋。三阴病表示肌体抵抗力弱,病势虚弱。
“六经”辩证的治疗,各有一定治则。如太阳病按证候又有中风、伤寒、温病之分。
凡无汗、脉紧的,属表实,方用麻黄汤发汗,开腠理,驱寒邪。如脉浮缓,有自汗,属表虚,则用桂枝汤解肌发汗。其他按证立方。
属于阳明病的,主要指胃有实热或邪热蕴里,又有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之分。前者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者,治疗以白虎汤清热保津为主;后者,证见身烧壮热,或潮热,手足有汗,绕脐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故治疗以用三承气汤攻下燥结为主。
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以大、小柴胡汤为主方。至于三阴病,因属虚寒、虚热之证,疾病起因多属寒邪直中少阴,以及年老虚弱抗邪乏力之人,病情均较险峻。
另一种则为传经之邪,因误治而呈现身体蜷缩,手足厥冷、昏沉萎靡或下利不止,脉象不清等,是危重之象。法以理中汤、四逆汤或附子汤为主方,取温通中阳和回阳救阴之效。
张仲景“六经”证治,乃是在当时疾病流行之时,通过医疗实践总结的一个热病治疗的总规律。
其次,《伤寒论》创造了“八纲”辨证的诊断方法。
《伤寒论》在辨证论治方面也有重要创造,这就是诊断疾病时,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通称“八纲”,“八纲”中阴、阳为总纲。
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凡外感疾病,对身体壮实的人来说,多邪从阳化,形成表、热、实证。而对身体虚弱的人来说,病邪多从阴化,成为里,寒、虚证。
“八纲”辨证的诊断方法是应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观察病人面色、形体、舌质,聆听病人声音,嗅闻排泄物气味,询问病史,现有病情,以及通过切脉、诊肌肤,了解病情的诸方面,从而取得疾病的深浅程度,病象的寒热、盛衰印象,然后分别疾病所属三阳,三阴的某一类型。
张仲景《伤寒论》非常重视疾病的变化和假象。如一些症状,类似实热证候,而脉象却呈现沉细无力的,或如四肢厥逆者,而脉象却呈现沉滑有力的,都是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现象,《伤寒论》有多条例证。
另外,张仲景认为在诊断病情时,脉象和征候要互相参证取得病情依据,有时要根据症状诊断病情,有时要根据脉象诊断病情。
最后,《伤寒论》给出了用药方法。
《伤寒论》在用药方法上是多种多样的,可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8种方法。也可说是按照病情用药时的8个立方原则,通称“八法”。针对不同病情,可分别采取汗下、温清、攻补或消补的给药方法,也可分别并用。
凡寒证用热药或热证用寒药,为“正治法”。如疾病出现前面所说的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现象,可采取凉药温服,热药冷服,或者凉药中少佐温药,温药中少佐凉药。这称为“反治法”。
《伤寒论》一书所体现的治疗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依据临床实际制订治疗方案的。有时先表后里,有时先里后表,或表里同治,极为灵活变通。后世总结该书共包括397法,113方。其中“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育阴清热”、“温中散寒”等治疗方法,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启发,得到广泛应用。
《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对后世医学之发展影响极大。其中,“六经”辨证论治的体系,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施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于中医临证各科。
“八纲”辨证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对“六经”辨证内容在另一个理论高度上加以系统化、抽象化,是“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脏腑辨证为后世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温病学说实为伤寒学说之发展和补充,二者相互补充,使中医外感病症治疗体系趋于完善;本草学说为后世本草学之研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方剂学成就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故被誉为“方书之祖”。
总之,《伤寒杂病论》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收录的著名方剂等,向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因而该书实为后世临证医学之基石。
[旁注]
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即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脏腑 指人体的内脏器官,为五脏和六腑的统称。古人把内脏分为五脏和六腑两大类: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此外还有一个心包络,它是心的外卫,在功能和病态上,都与心脏相互一致,因此,它也是属于脏。
证候 中医学的专用术语。证的外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
脉象 中医诊断学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
寒证 中医认为,寒邪侵袭,或阳虚阴盛,以恶寒,或畏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面白踡卧,分泌物、排泄物清稀,舌淡苔白,脉紧或迟等为常见症的寒性证候。
热证 中医认为,热邪侵袭,或阳气亢盛,以身热烦躁,面目红赤,唇红而干,咽燥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热性证候。
方剂 在辨证、辨病,确定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原则和结构,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和制剂。我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
张伯祖 东汉医家。南郡涅阳,即今河南省南阳人,笃好医方,精明脉证。其疗病每有奇效。张仲景闻其名而拜为师,尽得其传,为医中之圣。
王叔和(201年~280年),名熙,西晋高平,即今山东省邹城市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作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阅读链接]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对前来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者越来越多,使他应接不暇,于是他干脆把诊所搬到了长沙大堂,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
后来,人民为了怀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