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设色方法与特点
传统山水设色大体可分水墨淡彩、浅绛、青绿、金碧、没骨等几种。水墨淡彩是指以水墨为主,极少部分着以淡色画法。如只以赭石着山水中人面及松皮,或仅用青绿于苔点树叶等,总之是用色既少而淡。
浅绛山水就是在水墨勾皴染点的基础上,设以赭石色为主,辅以花青、汁绿等的淡彩山水画,这种画法最宜画秋景。
青绿山水分小青绿和大青绿两种。小青绿是在水墨淡彩或浅绛色的基础上薄施石青、石绿。大青绿以色为主,墨骨多勾廓,少皴笔或无皴笔。金碧山水是以大青绿的格式,用泥金勾皴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楼阁、宫廷等建筑物。
还有,这种画法以金色笼罩,或在树叶上加色点勾,也有用色笔蘸泥金画山,表现初阳入照的带有没骨的性质,使景色陆离明丽,同时得到全部调子的和谐。一般多用于朝暮及晴景,雪景山水施以泥金,更觉冷艳。
没骨法是指不用墨线勾皴法,直接以色彩或墨描绘物象。没骨山水不能追求过多的层次变化,要求明快显豁。这种设色,不“浅”又不用粉,由浅入深,数次设色,又可以得到明媚或深沉的感觉。
浅绛山水画设色次序多按照儒家传统绘画思想,一般是墨骨、赭色、汁绿和花青等点饰而成。画好墨绿,待干透,该用赭色的地方,如树枝、山石、车马、人物之类,通幅按其阴阳、凹凸、深浅上完等到干后,多少用一些汁绿或花青颜料。
浅绛山水主要是赭石、花青、藤黄三色,可以有深浅赭色、浅墨、浅黄、深浅花青、深浅墨青、深浅汁绿等变化。
在山水设色矿质色的施用时,应该注意要打“底”,要在赭色或汁绿,墨青等透明色的“底”上敷石绿、朱砂、朱驃、石黄等,石青又要在石绿上敷设。据记载,古人有以朱砂为“底”上石青的,越显得沉厚,又是妙诣独得。
底色一定要打足,打底目的是为了施以矿质色后,色彩感觉达到明快、沉厚而不腻滞的效果。如果底色上得不足,矿质色上去显得没有精神,单薄轻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底色足与不足,影响着施矿质色浓重程度,所以一定要审度好底色深浅,不然的话,火候稍差就会前功尽弃。
此外,矿质颜料要薄施,也就是薄薄涂上去,数层渐加。一铺不足,干后轻轻的罩一层淡矾水,使其固定,再加一铺。这样颜色才会均匀,没有痕迹,而且松秀而深厚。切忌一下子浓堆上去,浓堆难免滞腻,效果反而浮薄。
上完矿质色,还用草绿、花青或胭脂、洋红等色加以晕染,加强其阴阳凹凸,分明层次,还可以使色泽越见秀润可爱,起到放彩起泽的功用。
山水画设色讲究“随类赋彩”,“类”是指不同具体对象,根据具体对象要求赋以色彩。山水画特别强调类性与固有色。
山水画设色,首先要看四时、朝暮明晦的不同,以及阴阳的区分,如春天又有早春、暮春之别,“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初春,自然不同于暮春三月芊芋的草色。
山水画设色在具体处理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相和,相映与相应,要讲求调子,或取一色中的变化,单纯而不单调,或取复杂色处理复杂物象,这是色与色的相和。
山水画特别是青绿山水的设色,清润而不浮薄,沉厚庄重而不晦滞,明丽而不甜俗才是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国画画家一定要有好的墨本基础,还要有恰到好处的底色和熟习的上色工艺。
山水画的设色,不见一铺可了,也不能平涂,这就需要顺着勾皴的形势点、画上去,色中有笔,才不会显得死板。具体的设色方法需要各视其宜,山水设色,有其一定的道理和程序,却没有一定的格式,所谓“山奇无方,不执定法”就是这样的道理。
如浅绛山水,以赭石、花青、藤黄为主,而三色也不一定全部用上。青绿山水的变化也有很多,有通体山石、林木设青绿,有止于山石设青绿有仅在丛树上重色等,其笔法有点、画、拂、晕、染、渍等。
山水设色要讲求物理、物趣、画理、画趣,更要多体验山水之美,能灵活运用也是一门学问。
[旁注]
金碧 国画种类之一。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
皴法 国画技法名。是表现山石、峰峦和树身表皮的脉络纹理的画法。画时先勾出轮廓,再用淡干墨侧笔而画。表现山石、峰峦的,主要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大斧劈皴、小斧劈皴等。表现树身表皮的有鳞皴、绳皴、横皴等。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儒教”,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古代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发展的意识形态。
火候 古代烹饪学和中医药学名词,一般指中餐烧火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在中药炮制中,指药物加热炒制时火力大小的运用,加热时间的长短及药物在受热过程中内外出现的变化特征的综合概括。还有比喻人的修养程度深浅。
阴阳 源自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连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
藤黄 国画重要颜料之一,又名“玉黄”、“月黄”。为管状或不规则的块状物,显红黄色或橙棕色,外被黄绿色粉霜,有纵条纹。质脆易碎,断面平滑,呈贝壳状或有空腔,具黄褐色而带蜡样的光泽,在国画中被广泛使用。
[阅读链接]
山水画设色画水有独特方法,古人说“山无水不灵”,由此可见水在浅绛山水画中的重要位置。
水又分为江河、海洋、高泉、飞瀑、湖泊及水口等多种。水的依存条件不同,使得其形态也不一样,所以对作画者而言须要理解和使用多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传统画中海水不多,画江水的奔腾之势一般使用长线回环的笔法,这样非常自然。如果画黄河要像画海一样,区别在于颜色上,黄河的水要偏黄一些。
湖泊以水中之静而著称,所以宜用柔线去画,或用留白法也可以。瀑布为高泉下泻,应该注意其依山石变化而形成的流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