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和繁荣

在清代,有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叫边寿民,他非常擅长画山水画。边寿民的泼墨山水画,苍浑生动,朴古奇逸,其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边寿民又善以淡墨干笔皴擦小品,更为佳妙。

边寿民家乡在江苏淮安,自古就是江南鱼米之乡,这里有山峦、有绿树、有稻田、有苇塘,他最喜欢画这些山峦和苇塘,用山水画表现出家乡的无上美景。

边寿民42岁那年,他南下回到家乡,特意在郊外选了一个地方,盖起了一座书屋,并把这座书屋命名为“苇间书屋”,在书屋附近的一个苇塘里,还盖了一座凉亭。

边寿民好友画家华碞为了向他祝贺,特地为他画了一幅山水画《苇间书屋图》。大名鼎鼎的诗人郑板桥也写了一首《淮阴边寿民苇间书屋》以纪其事,其诗道:

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

数枝芦荻撑烟霜,一水明霞静楼阁。

夜寒星斗垂微茫,西风入帘摇烛光。

隔岸微闻寒犬吠,几撚吟髭更漏长。

边寿民看到朋友们轮番献艺,他也挥毫蘸墨,画了一幅家乡的山水画,还在提款处写了一首《满江红》,词道:

万里归来,就宅畔,茆结屋。柴扉外,沙明水碧,荇青蒲绿。安稳不愁风浪险,寂寥却喜烟云足。更三城,宛转一舟通,人来熟。

泉水冽,手堪掬。瓮酒美,巾堪漉。只有情有韵,无拘无束。壮志已随流水去,旷怀不与浮云逐。笑吾庐,气味似僧寮,享清福!

山水画是古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古人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古代山水画中,可以集中体味国画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情感,甚至山水画可以代表着中华民族底蕴和古典文化底气。

山水画出现在魏晋时期,确立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时期。在魏晋时期,晋室东迁,士大夫们留连山水,江山景物之美,触景生情,促进了山水画兴起。

这一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就已经代表着山水画萌芽阶段。从这两幅作品中,可以看到峰、石、云、水、树的复杂表现,顾恺之这位“发前人所未发,开后人之师承”的艺术家,第一次将山水搬上了古代美术的表现舞台。

顾恺之对于山水画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所画的山有受光面、背影,水有倒影,祥云可成为东与西的重要观照,水天“空青”可以托出有太阳的天气。

此外,还有按照东西顺序排置远近山峰,营造一个高峻险绝的境地,以及中段布局主要讲求取势的“对峙”,具有相对意义。东、西、中三段山要用“紧凑性”将长卷关联起来,在山的三分之一以上部位,做清气使之分为两重。

顾恺之山水理论之所以重要,在于他提出了行云流水的线性形状,以及鸟瞰呼应的重叠形式,三段山、三分位的空间模式。

后来,古代第一篇山水画论《山水画序》诞生了,其作者是南北朝时期宋宗炳,在这篇画论中,宋宗炳提出了著名的透视法则:

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

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

一般来说,魏晋时期,山水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核心认识已经在此时被确立了逻辑起点,而空间视觉原则也得以逻辑深化。

在隋唐时期,著名画家诗人王维非常擅长山水画,其虚空明境的审美意趣,淡若似水的逸品追求,娱情遣性的为已抒发,一时成为隋唐士者的代表。

王维以其明心观性为逻辑起点,引禅入画,他率先以水墨之法表现了净心顿明的空浩之境。“逸”第一次与“神”并肩成为山水画中最为重要的美学范畴。

此外,王维还以诗为画,禅意澄明,给人一种自娱田园的怡静,意象远逸画外,颇耐咀嚼。还有,王维用山水画和诗词表现禅意,诗情画意可谓由此而生。

五代时期,在思想准备系统化的基础上,首先进行革命集成的是画家荆浩。他一直隐居于太行洪谷,主要从自然秩序中发现绘画的秩序,是“以真为师”的思想流源的深入。

“荆浩之变”堪称山水画的集成之变,其山水画艺术形式便有了一个稳固基础,是古代山水画演绎最为深刻的所在。

荆浩提出了山水画的系统美学理论,其主要著作有《笔法记》和《山水节要》。在荆浩的论著中,他提出了很多理论,如“代去杂欲”的美德说以及“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说等。

荆浩提出了山水画的勾斫程式法则。荆浩不仅善于辨别山水画的真谛,也善于辩画法的真谛,对于有名的笔墨,他都能给予理性的判断,并使其成为自身的借鉴。

这位伟大的山水画家,一变隋唐时期以来空勾无皴的单调画法,创造了以点、面为主的勾斫技法系统,使山水画第一次具有了程式法则上的复杂性与丰富性。

五代时期,除了荆浩,还有一位伟大的山水画家李成,其画风气象萧疏、烟云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李成非常擅长平远风格,这种风格一改当时清润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还有,这一时期古代山水画分为南北两宗,北宗的创始人便是五代时期的画家荆浩,而同一时期董源开辟了南宗山水。

南宗之法也是双眼对自然观看的结果。江南水色清幽淡雅,气象有别于太行或关陕峻岭,其平缓连绵的山峦映带,温润清净的草木泽生,素雅苍茫的水天一色,渔舟唱晚的自娱天趣,照实另一番广阔天地。

在宋代,被称为“宋画第一”的范宽,他得到了山之骨法,其代表作《雪景寒林图》则被称为“天上神品”。范宽画中的峰峦浑厚、势壮雄强、落笔老硬,把宋代山水画的壮美之境推到了极致。

到了元代,山水画又继续发展兴盛,其笔墨意更加精逸。特别是水墨山水,更是风靡一时,在元代画坛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元代最有影响的山水画家是赵孟頫、高克恭以及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等。

明代山水画虽然十分发达,但是整个画坛都笼罩在复古风下。清代则沿袭了明代的摹古保守的风气。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打出了“复古”旗帜。在一个过于强调笔墨和程式的时代风尚中,明清画家们只有穷毕生的精力,通过“临”、“仿”、“抚”、“摹”来标识自己的传统渊源,确立自己的艺术价值。明清山水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为山水画创造的最后的辉煌,最终消失在晚清的暮色中。

总之,山水画具有很高的情趣美,是一幅画里情调和趣味所产生出的美感。古代山水画情趣美包括笔墨的情趣美、造型的情趣美、构图的情趣美。

在传统山水画里,笔墨始终是情意的附庸,是观念的载体,是程式的奴仆,造型、构图也是如此。山水画不一定非要居中而绘,构图方式可以灵活多变,偏山斜水也别有情趣。

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其表现形态主要是笔悄墨趣;国画又以意象造型为主,意象造型可使画家能比较自由地造型和处理构图。

山水画的抽象性、意象性使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山水画尤其这样。情趣美是国画的又一魅力,也是画家们孜孜追求的目标。

[旁注]

郑板桥(1693年~1765年),清代著名官吏、书画家和文学家。他一生主要客居在扬州,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之一。他的诗、书、画风格都是旷世独立的,世称“三绝”,他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他画竹已经画了50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著作有《板桥全集》。

《洛神赋图》魏晋文学家曹植的作品中,除了“七步诗”,最有名的就是《洛神赋》了,后来,著名画家顾恺之依据《洛神赋》,画了流传千古的名画《洛神赋图》,其中最感人的一段描绘是曹植与洛神相逢,但是洛神却无奈离去的情景,被称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宋宗炳(375年~443年),南朝宋画家。被称为我国第一篇山水画论的是宋宗炳的《山水画序》。宗氏提出了著名的透视法则:“竖画三寸,当千刃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

王维(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他考中了进士,任太乐丞。他是盛唐诗人的代表,有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他还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他的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荆浩(约850年~902年),五代后梁画家。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他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

李成(919年~967年),五代宋初画家。他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范宽 北宋画家。他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因此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峦浑厚端庄,气势壮阔伟岸,令人有雄奇险峻之感。

吴镇 元代著名山水画家。他早年在村塾教书,后从柳天骥研习“天人性命之学”,以卖卜为生。他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有清旷野逸之趣。他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阅读链接]

在古代,还有一些特别的山水画家。在南宋时期,有一位被称为“马一角”的绘画大师,叫做马远。马远与被称为“夏半边”的绘画大师夏圭,合成“马夏”,其二人将偏山斜水演绎的饶有意趣,引观者共鸣,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

此外,还有一些南宋山水画可以说脱尽窠臼,其冷涩笔里、怪异构图、扭曲造型是表现残山剩水的需要,是南宋画师写愁寄恨、愤世嫉俗的心态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