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界画发展过程

界画在传统绘画中特指用界笔、直尺画线的绘画门类,主要用以描绘宫室、楼台、屋宇等,多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用界笔、直尺画线的中国画,又称“宫室画”或“屋木画”。

界画是绘画很特色的一个门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也就是将一片长度约为一支笔的2/3的竹片,一头削成半圆磨光,另一头按笔杆粗细刻一个凹槽,作为辅助工具作画时把界尺放在所需部位,将竹片凹槽抵住笔管,手握画笔与竹片,使竹片紧贴尺沿,按界尺方向运笔,能画出均匀笔直的线条。

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其他景物用工笔技法配合。界画与其他画种相比,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要求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分毫不得逾越。

界画起源很早,在隋代时期,界画已经画得相当完善了。这一时期最有名的界画画家是展子虔。展子虔是隋代著名画家,他历经北齐、北周、隋三朝,他的界画技巧非常精湛,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界画大家。

后来,唐代著名学者张彦远在《历代各画记》中评展之虔的界画说:

触物留情,备皆妙绝,尤垂生阁。

到了唐代,界画又得到了长足发展。唐代界画发展其实也要归功于隋代画家展子虔,唐代界画在隋代展子虔界画基础上,不断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其实,唐代界画的早期形式还是依附于人物画和山水画的创作,以及建筑设计。唐代最优秀的界画画家当推李思训、李昭道父子。

李思训是大唐宗室,因为他做过左武卫大将军,所以世人称他为“大李将军”,其子昭道也被人们称为“小李将军”,他们父子继承了隋代展子虔的界画画风,并有较大发展。

还有,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也是当时有名的界画大家,他隐居于陕南辋川别墅中,他的遗墨中有一幅描绘其居住的《辋川图》,其界画技巧非常精湛。

值得一提的还有远在西域的唐代民间画工和近在京城的民间画工,在敦煌莫高窟和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室壁画中,也显露出惊人的艺术才华,这些唐代民间画工们对界画技巧把握并不亚于那些专业画家。

后来出土的唐代李重润太子墓壁画《阙楼图》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此图高280厘米,宽280厘米,墓道的东、西侧各有一幅,以母阙为构图主体,各以一座母阙,二座子阙排成“三出阙”形式,母阙最高。

《阙楼图》台基由砖筑成梯形,阙楼为庑殿顶,顶置鸱屋,屋身面阔、进深各为三间,四周回廊环绕。阙后背景衬以林木、山峦。此图为了解唐代阙楼建筑艺术提供了极好例证。

此外,唐代还有一幅佚名画家所画的《宫苑图》也非常有名,这幅《宫苑图》是绢本设色的,此图描绘大型皇家宫苑,建筑群落规模宏大,参差错落于山峦之间,其间河流蜿蜒,桥梁密布,游人如织,楼阁之中灯火交映,宛如人间仙境。

这幅《宫苑图》画面设色浓艳,富丽堂皇,建筑细节刻画精细,体现出唐代界画技术的发展成熟。

到了宋代,界画进入鼎盛时期,也是其发展的高峰期。宋代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界画家,如郭忠恕、王士元、吕拙、李嵩、赵伯驹等,其中最为优秀的当推郭忠恕。

郭忠恕是宋代著名界画大师,他的代表作有《唐明皇避暑宫图》、《雪霁江行图》等,这些界画工而不板,繁而不乱,清秀俊逸。郭忠恕以“俊伟奇物之笔,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的方法画界画楼阁,令人流连忘返。

郭忠恕的《雪霁江行图》是立轴绢本设色的,这幅界画用白描法绘制了冬季江面上两只大船,船只比例恰当,透视准确,用线精准,船上物品交代有序。作者郭忠恕通过线、墨的浓淡轻重将画面分出主次,画面物品繁多却层次分明,一目了然。

还有,宋代界画大师卫贤的《高士图》是绢本淡设色的,在图中简陋瓦舍中,隐士梁鸿端坐在榻上,妻子孟光双膝跪地,饮食盘盏高举齐眉。作者卫贤以深山、丛树、溪流、竹篱和瓦舍为背景,衬托出隐士高洁的品格。图中屋舍描绘准确,可见作者界画技巧非常高。

还有,宋代最著名的界画作品当推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界画是绢本设色,描绘的是宋代东京汴梁清明时节的景象,画面用散点透视法,从郊外一直描绘到城中,场面浩大,气垫恢弘,包罗当时社会之万象。

《清明上河图》中人物有仕、农、商、医、卜、僧、道、妇女、船夫等,情节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建筑有大街小巷、百肆杂陈、桥梁舟楫、宫府宅第、茅棚村舍,生动准确地展现了当时的城市规模和社会生活。

到了元代,元代界画继承宋代传统,但在精细工巧方面又有自己的特色。元代是界画迅速发展的时期,元代界画画家抱着不仕元的气节,他们隐迹山林,寄情书画,追求“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创作原则,以工笔严谨、造型准确为创作宗旨,其界画技巧非常高,对后世界画发展影响很大。

其中元代画家王振鹏的《金明池夺标图》将元代界画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还有,王振鹏的学生李容瑾,他的界画也很出色,有《汉苑图》传世,其作品大都以风景名胜为题材,表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欢悦闲散的兴致,以及高阔雄奇,水天一览的气势。

王振鹏的界画《龙舟图》是绢本白描的,描绘了元代皇家宫苑中龙舟竞渡的场面。这幅作品用线精细准确,所绘建筑尺度适合,龙舟呈不同角度排列于江中,其他数只龙舟陆续赶来,为画面增添了动感气氛。

到了明代,界画继续发展,明代界画家最有名的是仇英、石锐和杜堇“明四家”之一的仇英则是明代最有成就的界画大家,其界画技巧非常高,展现出明代界画的发展繁荣。

清代可以说是古代界画发展史上的绝响。清代界画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袁江、袁耀为代表的聚集在江南一带的界画家,他们或师承,或朋友,勇于探索,创作活跃,是清代中前期界画创作的主流。

另一部分画家居住京城,大都为清代如意馆画师,条件优越但作品内容多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技法上也过于板刻。

清代画家袁江、袁耀是叔侄关系,画史记载他们的事迹极为简略。“二袁”的界画楼阁描画工整,雍容端庄,建筑样式较以前有更多的变化,而且能绘巨幅大作,传世作品也很多,对后来的界画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清宫的如意馆虽不像宋代画院那样兴盛,但也有一些画风为统治者喜爱的画家像焦秉贞、徐扬、冷枚等,他们既长于山水,又兼善楼阁,创作题材大都以清廷园林建筑,皇帝出巡的宏大场景为主,他们的作品严谨细密。

[旁注]

《历代名画记》我国第一部绘画通史著作,是由唐代学者张彦远编著的。全书10卷,分别介绍了绘画历史发展的评述与绘画理论、鉴识收藏及画家传记等,具有国画“百科全书”性质,在我国绘画发展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承先启后的里程碑意义。

李思训(653年~718年),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唐代著名书画家。他官至右武卫大将军,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李思训金碧山水画对后来我国山水画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影响。明代画家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我国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西域 古人认为,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的地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凡是通过玉门关所能到达的地区都是西域,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的地区等,位于欧亚大陆中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庑殿顶 也就是庑殿式屋顶,由于屋顶有四面斜坡,又略微向内凹陷形成弧度,所以又称为“四阿顶”,宋代称“庑殿”,清代称“庑殿”或“五脊殿”,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种屋顶样式,在我国是各屋顶样式中等级最高的,只有皇家和孔子殿堂才可以使用。

郭忠恕 北宋著名画家,他兼精文字学、文学,善写篆、隶书,尤其以他的“界画”为世人推重,他的传世界画作品有《雪霁江行图》等。

张择端(1085年~1145年),北宋著名的画家。他在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所作风俗画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刻画细致,界画精确,豆人寸马,形象如生。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等。

王振鹏 元代著名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和宫廷界画,被元仁宗赐号为“弧云处士”,并官至漕运千户。他的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阿房宫图》、《金明池图》等,对后世国画发展有重要影响。

仇英 明代书画家,他擅画人物,特别擅长画仕女画,又擅长画水墨画和白描画,他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他与沈周、文征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对我国国画发展有突出贡献。

袁江(1662年~1735年),清代画家、宫廷画家、界画画家。他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其楼阁界画非常有名。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最擅长画界画,他的作品严谨细密,对古代界画发展有重大影响。

[阅读链接]

古代界画形象、科学地记录下古代建筑以及桥梁、舟车等交通工具,较多地保留了当时生活原貌,其意义已突破了审美范畴。还有,古代界画的表现对象,从广义上来说它包括宫室、器物、车船等;从狭义上讲,它则专指亭台楼阁。

古代界画的表现形式,从广义上来说应包括用界尺画线和不用界尺画线,但又相对工整的两种方法,而界画则仅指以界尺引笔画线的绘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