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装式的展示与收藏

国画装裱术语有很多,立轴也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琴条”。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中堂”。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影响,立轴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式。

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

屏也称“扇屏”、“屏扆”,并以张挂的不同环境,称其“炕屏”、“卧屏”、“吊屏”及“御屏”等。屏原是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基础上,将竖幅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

卷轴也称“手卷”、“横卷”、“轴卷”、“横轴”、“横看”、“手轴”、“卷子”、“行看子”等。是一种古老的装潢形式。

卷轴一般分为: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和卷背等。卷轴体积较小,轻巧且宜收藏,但其只能平放案头,不便张挂。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其装式虽有所不同,但各部位要求、规格基本是一致的。

镜心也称“镜片”,以夹放在镜框内而得名,与早期的屏风画,以及清宫“贴落”同属一种类型,其横挂、竖挂都可以,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

册页也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国画装式。册页的装式主要分为蝴蝶装、推篷装、经折装、平开册页、转边册页等。但无论有几种,均不外乎横竖两种类型。

由于国画作品装裱的形式不同,对于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不同的装潢与收藏方法。立轴展挂最好由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双手托住天个杆及绦带,另一人握住地杆两端的轴头,缓缓展开,无论是展收或挂壁,最忌讳用手指顶托画背,这样会随着画件的展开,留下折痕。

国画收藏最好用樟木制作的木柜,如果没有专用柜子,可以每件作品做一个画筒或者画盒装放,再放上樟脑丸即可。

还有,手卷的装潢展藏也非常复杂。由于手卷特点是窄长不能挂壁,因此,手卷展观必须在台面上进行。若是两人,则一人双手扶住卷子徐徐展开,另一人则随着展速收卷,单人展规则右手指着天头处,左手握着手卷中腰,然后边收边展。展开之后,必须在两头各压一个镇尺,防止手卷滚动,其收藏方法与立轴大致相同。

册页不同于其他书籍,不能像翻书那样来翻阅册页,应将其平放在台面上,打开册页之后,右手中指或食指翻阅,最好是用一个专用竹片,插入页下空间,向右或向上翻动。其收藏大多用锦、缎等制作册套,将其套好,平放收藏。

横披与立轴相比,由于它不便实卷,因而,具体要求也不相同。首先应将其平放于台面上,一人轻按右天杆,另一人双手扶住裱件上下边际,徐徐展开。

在挂壁时,需要两人相互配合,将作品拉平,稳妥地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墙钉上,若是月牙杆,则需在月牙杆背面加上一根与其大小一样的木条一同固定于墙上,这样可将作品与墙隔离,以免受潮。

还有,镜片装裱好后,大都装入镜框内。但是没装镜框的作品,应该平放于木质阁板或木箱中,摞放时,须在作品之间隔垫宣纸,也可以卷好装入画筒或画盒中。

总之,国画作品悬挂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更换,在清洁裱件时不能用刷子刷,更不能用湿毛巾擦,最好软布或鸡毛掸轻轻掸去灰尘即可。凡是接触书画作品一定要戴上手套,以免汗液沾污作品使其变形生霉。

古人常说“三分画,七分裱”。书画经过装裱笔情墨韵方能神采焕发,体现其应有的品位,实现艺术再创作。也能使墨气托出于纸面,颜色也能饱满深厚,润泽可观,其装裱完整后,更能增加国画作品的神韵。

在古代,有人将未装裱的国画作品用糨糊贴于墙上或用钉子按于壁上,日久必然会破损或沾染锈痕。也有古人将国画作品放置不当受潮则易出现黄斑和霉变,很难去掉,并容易招受虫蚀,无法挽救。由此可见国画如果要永久保存必须及时装裱,然后妥善收藏。

其实,国画装裱成功与否,还取决于装裱师的文化素质。在古代,高明的装裱师除了应有过硬的装裱技术外,还应有较深的艺术修养和较高的鉴定水平,要能根据不同作品,选用与之相协调的装裱材料与格式,既能烘托作品气氛,又能增加了国画意境,达到最佳的装裱效果。

在古代,经过装裱的国画作品是装饰厅堂,美化居室的佳品,古人坐在室内品茗赏画,可以说是很高的生活享受,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但是,悬挂书画应该注意几方面。

首先,悬挂国画时要小心展挂,悬挂时要用画叉一手挑住画绳,一手托住画卷慢慢展开。如果没有画叉可以先站在凳子上将画绳挂好,然后在慢慢展开书画,当两人各拿一头展卷时,拿轴的人应用手轻拿卷轴的两头一定要轻展、轻卷,不可以因为展卷不当而打折,一旦打折则无法补救。

纸张纤维折断后,日久必会从此处开裂,悬挂不能太久,有人把新裱的国画一挂就不管了,国画经过长期悬挂容易发生风化,使纸质发脆,画面缺乏光泽,严重的时候托纸很难揭开,再也无法重新装裱,影响国画的寿命。因此国画悬挂一段时间就要卷起存放起来,但是久存的国画也要时常进行展示或每年悬挂几次。

悬挂国画的位置应该以光线明亮、开阔、便于瞻视的墙壁为宜,悬挂高度一般应以画面中心处于人站时眼睛平衡线稍高一点的位置较好。

在冬天不宜悬挂字画,夏天梅雨连绵、潮湿较大,也不宜悬挂字画,书画裱件的悬挂还应避免阳光直射、曝晒、烟熏、尘蚀,这些伤害都会有损国画的寿命。

国画作品经裱托后不应该有走颜色和走墨色的现象出现,如果裱画师用矾来固定那也是不应该的。国画作品裁方后,令画家不满意,那是裱画师没有研究到怎样才是最好的裁方。

还有,装裱托纸及复背纸的接口位置刚好存留在主要的地方,例如国画人物的腰、鸟的整体、动物的身体、花朵的位置。

[旁注]

屏风 古代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它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贴落 古代壁纸,是一种手绘的艺术性壁纸。壁纸已有千年历史,脱胎于壁画。宋代以前实物少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可看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壁纸,多为粉笺,有的印以绿色花鸟图案,有的用银白色云母粉套印花纹。

樟木 我国常见树木之一,是一种常绿乔木,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主产长江以南及西南各地。冬季伐树劈碎或锯成块状,晒干或风干。木材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清凉,有辛辣感。

镇纸 指写字作画时用以压纸的东西,常见的多为长方条形,也称作“镇尺”、“压尺”。镇纸起源是由于古代文人时常会把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上把玩欣赏,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分量,所以人们在玩赏的同时,也会顺手用来压纸或者是压书,久而久之,发展成为一种文房用具。

梅雨 指长江中下游地区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此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阅读链接]

一般来说,收藏国画作品有五大忌讳。一是忌污染,如油渍、汗渍、茶渍和灰尘等,灰尘常吸附酸性物质、霉菌孢子,使纸张酸化、生霉。

二是忌生霉,特别是黑、黄、红、紫等各种产生颜色的霉菌,产生的霉斑极难清除。三是忌虫蛀,蠹鱼、烟草甲等害虫,往往能把书画蛀蚀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四是忌光照,一般光源都含有紫外线,紫外线使纸张发黄、发脆。五是忌潮湿,纸张易吸湿,吸水后纸易生霉长虫、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