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载体与笔墨工具

国画除了宣纸和墙壁外,还有其他一些载体,如绢纱、折扇、陶瓷等。

古代画在绢纱上国画的叫做绢本,绢本虽多,但其容易被虫蛀,也容易折损,不易保存。绢本看起来较名贵,但是其底色不及纸本洁白,因此绢本国画并没有宣纸国画那么常见。

折扇也是国画重要载体之一,古人扇画一般比较细小,方便携带,也有很多古人用巨型扇画做室内装饰物,因此折扇画非常实用。

圆扇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其面积不大,但其也有绢本、纸本之分。古代宫廷用的大扇或者掌扇,大的可以有一人多高,可见圆扇国画也非常普遍。

此外,陶瓷类花瓶、杯、碟、镜屏等器皿,也可用于国画载体,其所用颜料及制法较纸本和绢本不同,但是其国画原理及欣赏价值并无差别。

除瓷器外,如日历、灯罩、鼻烟壶甚至古代衣物等,也有以国画作装饰的,而且十分流行,别具一格。

毛笔是国画重要工具之一,毛笔可以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如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落纸易于凝重厚实,中锋短锋则兼而有之。因此,一般画山水画以用中锋为宜。

古代人们又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将国画毛笔分为小、中、大等型号。一般画山水画各种型号的毛笔都要准备。

还有,新笔笔锋大多尖锐,只适于画细线,而国画技法中的皴、擦、点擢等用旧笔效果更好。有的国画画家喜欢用秃笔作画,所画的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美,也不失为一种国画特色。

一般来说,国画制笔和选笔有4个标准,也就是尖、齐、圆、健四德。尖是笔锋合拢後顺畅而尖,尖则点划不失其锋。齐是锋毫齐平,齐则容易产生变化。圆是笔毫本身圆整,这样绘画时笔才不容易分叉。健是指笔毫具有适度的弹性,坚固耐用。

国画毛笔是圆锥状,其性质决定于制作技术与所采用的比毫种类,供作画用的毛笔大致可以分为硬毫、软毫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兼毫三大类。

硬毫笔主要用黄鼠狼的尾尖毛制成的,也有用貂、鼠、马、鹿、兔毛制成的,硬毫笔性刚健,适合画线条,常见的兰竹、小精工、小红毛、叶筋笔、衣纹笔等。

软毛笔主要用羊毛制成,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其性质柔软,含水性强,适合作国画大面积的渲染,常见的软毫有大鹤颈、白圭笔、染笔、大鹅、纯羊毫提笔、等。

兼毫笔是用羊毫与狼毫或兔毫按照一定比例相配制成的,其性质在刚柔之间,如七紫三羊、白云笔、纯紫尖毫等。

好的国画毛笔都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便是笔的四德圆、齐、尖、健,使用起来才能运转自如。画笔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避免墨汁干结损坏笔毫。

还有,在国画工具中,墨也是必备的常用工具。关于国画中的墨,古代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

传说在西周时期,有一个擅长诗画的人,他名叫刑夷。一天,刑夷在河里洗手时,看见河面上漂着一件黑乎乎的东西,他怀着好奇心捞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尚未燃尽的松炭,他便又随手丢进了河里。

刑夷突然发现,自己一双刚刚洗干净的手染上了一道黑黑的颜色。刑夷不禁思忖道:“松炭既能染色,是否可以用来写字呢?”

刑夷赶紧追到下游,他重新把那块松炭捞了起来。刑夷把松炭带回家,用砖头将它捣碎,研成粉末。

妻子王氏把一碗麦粥端到刑夷面前,说:“你干什么呀?快吃饭吧!”。

刑夷朝麦粥望了一眼,他灵机一动,捧起黑粉末,“哗”地撒在瓷碗中。王氏惊讶地说:“啊呀,你疯啦!”

刑夷笑了笑,没有回答,他拿起筷子,朝碗里蘸了几下,朝墙上划了几下,墙上出现了一道道黑色的痕迹。

刑夷高兴地叫了起来:“哈哈,我找到写诗作画的材料啦!”

从此刑夷便用松炭粉末调成的液体写诗作画,这种液体就是最原始的墨汁了。

古代有油烟墨、松烟墨两种,油烟墨为桐油烟制成,墨色黑而有光泽,能显出墨色浓淡的细致变化,最适宜画山水画。

松烟墨黑而无光,多用于翎毛及人物的毛发,山水画不宜用。因此,在挑选墨时要首先看其颜色,墨色发紫光的最好,黑色次之,青色又次之,呈灰色的劣墨则不能用。

此外,选择墨时也可以听其声音,好墨叩击时其声音清响,研磨时声音细腻。劣质墨声音重滞,研磨时有粗糙响声。

还有,在绘制国画时,磨墨要用清水,用力均匀,按顺时针方向慢磨,直到墨汁稠浓为止。作画用墨要新鲜现磨,存放过久的墨称为“宿墨”,宿墨中有浓缩后的渣滓,用不好会脏了画纸,因此这种墨不宜使用。

[旁注]

鼻烟壶 简而言之,就是盛鼻烟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传入我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鼻烟壶却作为一种精美艺术品流传下来,而且长盛不衰,被誉为“集中各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

羊毫 毛笔的一种,用山羊毛制作,属大众化用品。其中宿羊毫存放多年,脂肪已干化,容易着墨;陈羊毫有些刚性;颖羊毫精细,尖端透明;净羊毫无杂质,羊毫性均柔软,笔头肥厚滋润,适宜书写行书。

狼毫 毛笔的一种,用黄鼠狼尾部的毛制成。以东北产的“关东辽毫”品质最佳。特点是润滑而富有弹性,宜书宜画,以画为主。

西周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由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灭商后所建立,至公元前771年为止,共经历11代12王,大约历经275年。定都于镐京和丰京,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历史上将东迁之前那一时期的周朝称为西周,周朝是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瓷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因为它不透水,有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等的特性被广为使用,是中华文明展示的瑰宝。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代表。

翎毛 古代书画名词,指鸟翎与兽毛,也指以鸟兽为题材的国画,也指画中的鸟兽。翎毛画是国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属于花鸟画的一种。

[阅读链接]

据说国画所用毛笔最早出自秦国大将蒙恬之手。相传2200多年前,秦朝大将蒙恬行军途中驻扎在周口项城。蒙恬见军中文书刘寅用硬笔记载军中事迹,用“字刀”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既费时又费力,而且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蒙恬就想制作一种新的书写工具,让书写不再辛苦。

一天,一只野兔在军营附近的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至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就这样国画中的毛笔便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