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的笔法技法和墨法
在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刚刚学画时曾经拜一位普通画匠为师,这位老画匠没有什么突出成就,但是老画匠却很懂得教育艺术。
老画匠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画技传授给吴道子。当老画匠发现吴道子的画技已经超过自己时,他又胸怀坦荡地建议吴道子另择高师,鼓励他继续深造。
更为可贵的是,老画匠用自己一生总结的经验教训,教育吴道子要想取得突出成就,必须破除常规,敢于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
吴道子在离开老画匠后,他按照老师破除常规的指引,首先在学习上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吴道子一反传统学画的老路,他不是拜画家为师,而是拜书法家张旭为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法大师,他以不拘一格、敢于创造的精神为人称道,人们颂扬他为“狂”,正是对他的创造精神的肯定。
吴道子跟张旭学习书法,他一方面从张旭笔走龙蛇的草书艺术中吸取营养,一方面学习张旭的创造精神。经过刻苦努力,吴道子终于熔书法绘画为一体,创造了泼墨山水画技。
后来,吴道子云游祖国壮丽河山,师法自然,他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受到启发和陶冶,创造出不用勾勒放笔挥洒的“山水浅绛画法”,成为古代史上具有开创精神的著名画家。
山水浅绛画法,是山水画中的一种绘画技巧,也就是凡以淡红青色彩渲染为主的山水画,统称“山水浅绛画法”。其方法是先用浓淡,干温变化的墨线勾勒轮廓结构变化,再施以淡的赭石渲染山石以及树木结构处,最后用淡花青类色渲染即成。
山水浅绛画法以树、石、云、水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笔墨为构架,着色以浅赭为主。“浅绛”是其他类别山水画的基础,同时也是传统绘画中高难度绘法之一,因此了解、学习和研究浅绛画法是十分重要的。
山水浅绛画法离不开树,而松树又是百树之首,因此,学习和了解山水画中的松树,是非常必要的。了解松树和研究其画法也有两条途径,一是学习、临摹先贤画谱。二是到自然界中写生。
松树具有阳刚之美,其枝干更具有柔中有刚的美,松的叶群,更给人以清脱之感,它是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树,是常青不老的象征。
松树有的像虬龙,所以人们称为“虬松”,其枝干多变,直处坦率,弯曲内含,显出龙探青山之状。也有的松树曲中有直,变化非凡,似蛟入海之态。还有的松树巨臂遮天,挺拔刚毅,有拔地钻云腾飞之势。
在浅绛画法中,松树树干要中锋用笔,树干与树枝间的树杈,一般不小于90度。画树梢用侧锋,这样效果会好些。用笔顺序一般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松叶组合分为两类,也就是马尾形和菊花形,也可以据此而演变。画针叶一般用笔是“虚起实落”,就是笔尖先入纸,笔腹后落,这样画出的针叶是前尖后钝,有力度,很符合画松品格,这种画法可以区别于水草等其他草类植物。
在浅绛画法中,树干皴法有的用鱼鳞皴法,有的画似方非圆状,有的采用各种擦或勾,这就要根据背景情况酌定。而松树着色一般使用赭石染树干,花青染树叶为主。
还有,柏树一年四季不落叶,其叶呈黑绿色,树干泛白,有强烈的黑白关系对比,很适宜用国画浅绛画法表现。柏树的枝呈弧形,而且弯月形多一些,枝干树杈以锐角为主,这和松树树杈角度略有不同。
在浅绛山水画中,画树干时用笔要特别注意,要干中有湿,湿中有干。小柏树树干皴法以横笔侧锋为主,老柏树一般使用长线和短线相结合的皴法,使之在流畅的线皴之下,显露苍涩之感。
画叶一般用秃笔、焦墨立笔戳下,要注意点时的速度变化。点出叶子要大小相间,疏密有致,要看得出是一下一下认真的。画中柏树叶是画家主观而得的点状形体,所以,务求画得毛,使之轮廓感觉不清楚,这样反而更耐看。有时也可以用湿墨大面积去破,使之出现丰厚华滋之感。
在一幅浅绛山水画中,中远景树的表现非常重要,它不仅有独特价值,同时为丰富山水画空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浅绛中远景树的画法,也称“丛树画法”。此法要求画树时要严谨,以密为主,以疏为辅,疏密关系和位置要根据情况而定。这种笔法要求变化多,用中锋画主干,侧锋画小枝,用墨时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后,杂树排列于先,松树、枯树在后。树的根底部不要平齐,并用淡墨渲染,可用此法拉开远近关系。
在一幅浅绛国画里,远景树和中景树是相对存在的,所以,它可以往虚里画。因为中远景树都有着共同特点,就是形体简散。
因此,不宜多用笔画实的地方,如树干,可用淡湿墨画,虚的地方如树叶,可用稍浓一些的墨画。这样,在干、湿、浓、淡的笔墨交替中,会产生虚实相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浅绛山水画中的中远景树着色方法,枝干用淡赭或淡绿色都可以,可以用淡墨加花青染树叶。浅绛山水画特点是清逸空灵,明快淡雅,在总体上形成暖色调,不要打乱淡彩设色的统一。为了达到创新目的,并保持其设色特点,需要画家做出很多努力。
浅绛山水画着色方法大概有两种,第一种是填色法,是在构好的墨框内充填颜色。步骤是先勾好墨线,然后在基本轮廓范围内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受光部位,再用赭色复勾,使山石更加厚重一些。
还有一种是嵌色法,这种着色法很少用,一般表现早晨或傍晚,阳光斜射石壁的景象,也表现秋树、秋石的景象,就是在墨底上嵌上朱砂、朱磦等暖色块或暖色点子等。
此外,色墨融合法也是浅绛山水画重要画法,这种画法色与色可以融合,如汁绿融合赭色,可得冷中有暖的效果。色与墨融合,可使颜色重而不浮,如墨加赭色,大笔下去即透彻又淡雅。
国画中的工笔画法有描、分、染、罩等,传统工笔画法颜色应该薄一点,但是要表现出厚重的感觉,往往一遍遍用薄色反复上色,最终形成一种多层叠加的厚重效果。薄上色法最好用在绢画上,手放于绢面之上抚摸画面,不觉有粗糙感,而且还能清晰感觉到绢丝的经纬。
一般工笔画需要几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草稿,也就是使用笔打草稿,一般在纸张上不作要求。
第二步是过稿,就是将草稿放置在台上,上面覆一层熟宣,使用勾线笔将画稿勾在宣纸上。
第三步是渲,这就是在画好的草稿上用墨来表现画面明暗,方法是使用两支较大的笔一支蘸墨,一支蘸水,先点墨,在墨没干之前用水渲开,造成一个自然过渡。
第四步和渲的步骤差不多,不过使用的是国画颜料,这一步较为麻烦。为了让色彩更加均匀厚实,一般要进行多次,有“三矾九染”之说。最后一步是勾线,是在渲和染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原来线条被色彩覆盖,要重新勾一次线。
工笔画用墨技巧很重要,一般工笔画中墨分五色,分别是干、黑、浓、淡、湿。墨色阴阳明暗,凹凸远近,苍翠秀润,动静巨微,尽在五色之妙。
在国画中,特别是工笔画中,白色使用概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白色并不是为了增加厚重感,白色可以用于画领口、袖口、土裙,以及和其他颜色混合出的人体肤色等。
白描一般是指古代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白描是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其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有用一色墨,也有根据不同对象用浓淡两种墨勾成的。
复勾是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值得注意的是,复勾画法的线必须流畅自然,否则容易呆板。
在白描画法中,国画物象之形、神、光、色、体积和质感等均以线条表现,难度很大。因为白描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关系刻意对比,所以白描画法有朴素简洁、概括明确、不施色彩的特点。
古代有许多白描大师,如唐代画家吴道子、元代画家赵孟頫等都取得了突出成就。白描多见于人物画和花鸟画,宋元时期也有画家采用白描手法来描绘花鸟,如北宋时期画家仲仁、南宋时期画家扬无咎等。
一般来说,白描中的单勾是用同一墨色的线勾描整幅画,还有一种是用浓淡不同墨色勾成的,如用淡墨勾花,浓墨勾叶叫“浓淡单勾”。
单勾要求线描准确流畅、生动、笔意连贯。复勾先以浓墨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勾勒,多以加强所描物象精神和质感为主。
白描是民族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构成国画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白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浓淡、方圆、转折、顿挫、长短、干湿、刚柔和疾徐等不同笔法来表现物象体积、形态、质感、量感和运动感的一种方法。
白描不著颜色,有时可以用一些淡墨来略加渲染,具有独特表现形式和造型规律,并富有韵味。白描用线变化很多,要与造型形式美紧密相连,其线条或刚健、或婀娜、或轻灵、或凝重,由于用笔多变所以产生极为丰富的感觉。用白描来造型的特点是清晰、简练,可以完美地刻画各种现象,表现出千变万化的各种物象。
国画白描作品大多数是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无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或者是人物画,都是以线构成,借线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表现形体质量感、体积感、动态感和空间感,是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进行主观创造,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
白描是我国文化中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主客观结合,区别于以色彩、明暗来表现物体的方法。因此白描不仅可以独立存在,也是国画基础。物象的形、神、光、色、体积、质感等关系就靠线条来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它比别的画法更不容易掌握。
国画白描画法要特别注意“朴素简洁”、“概括明确”的特点,在构图上取舍要力求单纯,对虚实、疏密要偏重于对比较强烈的安排,层次要分明,线条处理上要带有装饰性、旋律性,防止碎乱、呆板、松散等弊病。
其实,每一种臻于成熟的艺术,都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程式。国画白描画法经过了千年以上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民族绘画文化之一。
白描作品发展概况和流派,其风貌各异,渊源有别,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它是历史的积累、民族精神的体现。
总之,国画白描画法在上下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历代艺术家对于其进行了艰辛的艺术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白描艺术,留下了无数优秀白描作品,使之举世瞩目,在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其他画法无法取代的。
还有,国画勾勒画法的线,是具有独特审美要求,讲究线的象征意义,要有雕刻感和金石感,要像“屋子漏痕”一样沉着稳重,像“吴带当风”一样飘逸潇洒。
此外,国画勾勒画法的线还可以表现画家情趣,具有传情达意的主观表现功能,画面上线的形状,直接体现着作者的种种感觉。
如粗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组合,疏密走向,会产生动静、悲喜等感觉,所谓怒画竹,喜画兰,就是通过对不同线条的运用,来表现画家不同主观情感。
国画勾勒画法的线,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它可以表现物体造型,来界定物象形态特征,还可以表现形状的质感与肌理。
如高古游丝描与铁线描不同表现,斧劈皴与雨点皴不同肌理感受。国画勾勒画法的线还可以表现量感,通过线条勾勒运动和结构方式不同张力,充分表现不同物象的量感等。
国画线条的点画勾勒,以及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线条丰富性,使得国画具有音乐的韵律美、节奏感和形式美。
这些线,生存在国画画家的作品之中,由于对物象认识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线条的不同运用,而勾勒线条也就成了每一个画家的特定符号,线的面貌决定了画家面貌。
古往今来,国画艺家们之所以在国画线条白描和勾勒画法上不断发掘完善,是因为白描和勾勒线条可以把国画艺术生命最辉煌的瞬间凝结下来,使画家从中得到无可比拟的欢畅和喜悦。
还有,在国画技法上,国画“笔”法通常指钩、勒、皴、擦、点等笔法;“墨”法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国画绘画手法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相互依赖映发,完美地描绘物象,表达意境,以取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国画中的“线法”也称“勾股法”,是采取焦点透视描绘建筑物,运用透视法强化建筑物的空间感和深远感。与传统的绘画手法不同。线法所画的作品多作为装饰宫殿及回廊之用,因为其直接画于壁上,或画于纸绢再张贴墙上,日久风化,留存下来的很少。
国画手法除了笔法、墨法、线法外,还有一些特殊手法。其中湿笔是与干笔相对对,指笔含较多水分。干笔指笔含较少水分。
颤笔是指作画时画出一种抖曲颤动的墨线。皴法则多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其中国画的皴法主要有披麻皴、直擦皴、雨点皴、卷云皴、解索皴、牛毛皴、荷叶皴等数十种之多。
没骨是指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彩色描绘物象,用青、绿、朱、赭、白粉等色,堆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添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国画的各种手法,实际上可以理解为画家运用毛笔的方法,也就是毛笔而产生的用笔、用墨的技法,其中墨法中包含了色彩的技法。在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国画的抒情意味越来越浓。
国画笔墨的含义,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法问题,而是成为国画的代名词。在国画的笔墨观中,渗透了国画的精神。简单说来,国画的笔法,是由点、线、面组成,而线条的运用是最重要的。国画书写线条的方法被称为“用笔”,国画用水墨的方法,被称为“用墨”。
国画笔法是由书法中的行笔演变形成的,行笔包括起笔、运笔、收笔三个部分,起笔和收笔逆入藏锋、自然含蓄,行笔要有力度,用笔要意在笔先,以意使笔才能因意成像,笔自动人之处在于有意趣。
国画用笔要有力度,古人称笔“力透纸背”、“骨法用笔”等,就是强调用笔的功力,所以用笔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气力由心而腰,由腰而臂,由臂而腕,由腕而指,由指而笔端纸上,于是产生了具有节奏和韵律、奇趣横生的用笔。
国画运笔有中锋、侧锋、逆锋、拖笔、散锋等区别,以中锋用笔最重要,它是笔法的骨。笔锋可分中、侧、逆、拖、散数种。
中锋用笔,握笔较直,使笔头中间有力,笔锋基本上在笔痕的中央,笔痕呈圆柱形。侧锋用笔,笔锋略向左右倾斜,使笔尖、笔腰同时一侧着力,笔痕变化较多,有时出现一面光一面成锯齿形的效果,能同时表现线与面。
逆锋用笔,将笔头倒逆而行。顺笔作画时,笔根在前,笔尖尾随。逆锋用笔则相反,笔尖在前,笔根尾随,自上而下,自右而左逆毛而行,具有苍劲、古拙的效果。
拖锋用笔,拖锋也叫“拖笔”、“露锋”,是笔头侧卧于画面,顺毛而行,笔痕舒展流畅,自然松动。散锋用笔,笔毛散开而笔痕丰富虚灵、轻松飘逸、面积较大,皴擦点簇常用散锋。
对于国画笔法,古人总结了用笔的五种特点,包括平、圆、留、重、变等。平要如“铁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只有控制住笔,线才能平实有力。圆如“折钗股”,丰腴,光滑圆润,圆转有力,富于弹性,转折自如,刚柔相济,富于弹性而有力量。
国画笔法中的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不漂不浮,像刻进墙皮,沉稳有力,线条要高度控制,意到笔随。重如“泰山坠石”,下笔就有力量,笔的压力要大,要压得住纸,充满力量,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变如“百川归海”、“惊蛇入草”,要求用笔多作变化,达到灵活掌握的地步。
国画墨法也非常重要,国画古代有墨分五彩之说,即黑、白、浓、淡、干、湿6种效果,墨的方法是为了体现绘画的丰富变化,“笔为骨,墨为肉”。所以墨法可以说是一种用水的方法。
这就要求画国画根据水的多少,分为焦、浓、重、淡、清5个变化阶梯。因为墨有新、旧、陈、变,又把墨质分为新、焦、宿、退、埃5种。
由于墨色的不同处理,产生了不同的墨的变化形象,可分为枯、干、润、湿、漓5种感觉。在笔墨中,笔法更强调内力,而墨法讲求“灵活”和“变化”。
古人把用墨的种种变化称为“墨法”,用墨之法前人有很多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七法”,也就是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等。
浓墨法,是指运用浓墨,要浓而滋润、活脱,然后用笔头饱蘸浓墨绘画。淡墨法有湿淡、干淡两种,湿淡是笔上先蘸清水,然后蘸少量浓墨,略加调和后绘画。
焦墨法关键在于笔根仍需有一定水分,在运笔挤压中,使水分从焦墨中渗出,达到焦中蕴含滋润的效果。宿墨法分浓宿、淡宿两种。由于宿墨脱胶而含渣,墨迹显露。所以用毛笔时要注意虚灵、松动,更不得拖涂。
破墨法有水破墨、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等多种变化。破墨法要注意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进行,以利用水分的自然渗化,其用笔方向也要注意变化,直笔以横笔渗破,横笔以直笔渗破。
积墨法是用浓淡不同的墨,层层积染。积墨法特点是必须等前一遍墨色干后,再画第二遍,才能使画面墨色层次分明、浑厚华滋。
泼墨法有两种泼法,一种是墨水直接泼洒在纸上,根据自然渗晕的墨迹,用笔再加适当点画;另一种是用笔泼墨法,这种泼法,便于控制。
冲墨法,是用墨画后,乘湿速以清水冲淋,使墨自然渗发。渍墨法常用松烟墨、渍墨入画,往往墨色浓黑而四边淡开,获得自然之晕。
[旁注]
吴道子(约680年~759年),唐代画家。被唐玄宗赐名“道玄”,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他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他曾经跟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体会用笔之道,其名作有《地狱变相图》、《明皇受篆图》、《十指钟馗图》等。
张旭(675年~约750年),唐代著名书法家,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唐代三绝”。他的诗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赭石 国画重要颜料之一,是鲕状、豆状、肾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赭石是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暗棕红色或灰黑色,条痕樱红色或红棕色,有的有金属光泽,在国画中较多使用。
中锋 书画名词。“锋行画中”,也就是运笔生成点画时,笔锋行于点画之中间。前人对“中锋”用笔的描述中,分歧不小,所指不一,不过“锋行画中”是“中锋”说的主流。
秃笔 书画名词。指笔尖脱毛而不合用的毛笔。此外,秃笔也是国画一种画法,如唐代画家韦偃画的马,都是用秃笔画成的。韦偃作画经常采用秃笔的“点簇”技法,这种方法看似极为简单,却很难掌握。
山水画 简称“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国画分科,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在隋唐时期独立,五代、北宋时期趋于成熟,成为国画的重要画科。传统上按画法风格分为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物我两忘 古代美学概念,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在有些地方物我两忘一词被用于学习、修炼各种技艺上。物我两忘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密切相连,也就已经到了最高境界。
金石 考古学前身,也就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从北宋时期开始。金石学指在古代铜器和石刻上,依据材料,来核对古代经济、史书,金石学是指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类考古学。
高古 高雅古朴,文物界将唐代以前的古代器物称“高古”。高古玉一般是指战国和汉时期以前的玉器,明代以前的玉器称为“古玉”,汉代以前的玉器称为“高古玉”。高古玉因久远的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更是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追捧。
勾股 也称“勾股定理”,是我国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勾股定理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笔锋 是毛笔一个部分。一支优质毛笔必须具备笔毫、笔锋两个要素。一般优质笔,既有优等的毫,更有优质的锋,笔锋在毛笔头中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逆锋 书法术语。运笔的一种技法。落笔时笔锋先逆行,然后再转回行笔。又叫“偏锋”、“侧锋”。如写横画,欲右先左,即下笔时先把笔锋逆推向左,然后再行笔向右。这样的笔画,显得方整,便于做到内含筋骨。
屋漏痕 书法术语。比喻用笔如破屋壁间之雨水漏痕,其形凝重自然,故名。对竖画艺术效果的比喻。屋漏,雨水顺墙下流,不会一泻而下,必将顺凹凸不平的墙面蜿蜒下注,形成极为顿挫有力的痕迹。书法的竖画,就应当追求这样的艺术效果。
内力 古代武学名词,在武术中,尤其是练习内家功法的一种发力,也称“丹田力”。发力方法大致是运用腹部肌肉发力继而带动全身力量,这样会很有力度。
[阅读链接]
在清代晚期的景德镇,还出现了一种釉上彩绘瓷,被人们称为浅绛彩瓷,粗细兼备,销量不菲。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用于国画术语,其所指是指清代中晚期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浅绛画近似的一种彩色瓷。
浅绛彩瓷画不但仿摹浅绛山水画的用色,还追求文人画淡抹轻染的色调,不似以往的粉彩、五彩瓷那样发色艳丽、浓重,而是淡雅、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