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行为与习惯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席,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句意:孩子长到 8 岁,开始教他学会礼让,出门、进门及入席就餐时, 一定要在长辈的后边。

(《礼记·曲礼》) 凡为人子者,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

句意:身为子女,冬天要使父母温暖,不受风寒,夏天使父母凉爽,而不遭暑热;晚上要为父母安排好枕席被褥,早晨要向父母问安。外出前一定要向父母禀报,返家必须先面见父母;游玩有固定的为父母熟知的地方,学习的必须是父母规定的专业。

(《曲札》) 父母呼,唯而弗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 句意:听到父母呼叫时,要立刻应答,放下手里做的事,如果嘴里有食

物,要马上吐掉,跑到父母面前听命。

(《礼记·玉藻》)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不戏色。毋拔来,毋报往,毋渎神,毋循

往。

句意:要教育子女不要偷看别人的隐私,不要与人开不庄重的玩笑,不揭别人的老帐,不要有侮辱他人的表情。不要慌慌张张地跑来跑去,举止应安详,不能轻慢鬼神,不要回忆留恋往日不正当的事情。

(《礼记·少仪》)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句意:小孩子在会见父亲的同事时,进、退和说话应答,都要听从大人的吩咐,不可随意行事,以示对长辈的恭敬。

(《曲礼》)

立必方正,不倾听。

句意:听大人说话要端正地站立,不能偏头侧耳听人说话。

(《曲礼》)

幼子常视母诳。

句意:母亲要经常把不欺诳的道理讲给孩子,使他知道。

(《曲礼》)

并坐不横肱。

句意:小孩子与他人同排坐时,不能把两臂放在几上,免得妨碍他人。

(《曲礼》)

将上堂,声必扬。

句意:到别人家,进门前一定高要声通报,使人家知道有人来,做好准备。

(《曲礼》)

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句意:在长辈后边慢慢跟着才是尊敬长辈,快步走在长者前面就是不尊重长辈的行为。

(《孟子·告子》) 一个正确的动作和习惯,每做一次练习,就得到一次加强,练习得愈多,

这个动作或习惯就愈巩固。

(范崇燕) 习惯是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形成的方式有:1

简单的重复;2 模仿;3 有意练习;4 与坏习惯作斗争。

习惯越稳定,迁移就越灵活,而改造越困难。

(林崇德)

(林崇德)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否形成,往往决定不良品德的学生是否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心理条件。

(林崇德) 从小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有助

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重视对子女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马辉霞) 幼儿的本性是很纯洁的,而他的习惯好坏是在他成长过程所接触的环境

中逐渐模仿形成的。

(徐特立)

对于任何人来说。从小养成一个良好习惯都是非常重要的。好习惯,一生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人们的习惯包括有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举止言谈习惯等等,然而各种习惯之中,学习习惯是个顶重要的问题。

(王玄) 在教育实践中,防止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非常必要又非常艰巨的任

务。

(林崇德) 吃饭前要鼓励孩子自己收好玩具,先上厕所,洗手,然后再安静地坐下

来吃饭。不要边吃边玩,也不能边吃边听收音机、看电视或干其他事情。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做到“食不言”⋯⋯否则就会影响孩子,养成坏习惯, 天长日久发生营养不良,影响孩子成长发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靠练习。

(范正祥)

(林崇德)

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到高境界。

(林崇德) 良好的睡眠习惯要从出生后就开始训练。吃完奶后,就应当把他放下,

让他自己去睡,不哄,不拍,不要抱在怀里睡,也不要放在摇摇车里晃着睡。

(范正祥)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指热爱学习,善于思考,认真实践。⋯⋯一个人从小

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就是为一生打下了一个好基础⋯⋯它使人生充实, 它使人生富有,它能使人获得独自具有的财富——知识和技能。

(王玄) 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常常经不起外界的诱惑

使过失反复出现。因此,对于他们的行为和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道德习惯)进行反复的练习是很必要的。

(范崇燕) 经过长期的、不间断的练习,儿童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练

习决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动作的重复,而是通过形象的游戏来进行的。

(范崇燕) 养成好习惯难,养成坏习惯易,做父亲或做教师的要使小孩子养成良好

的习惯。

(陈鹤琴) 俗话说:“3 岁看大,7 岁看老”,孩子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容易学好,

也容易学坏。如果从小注意培养教育,你可爱的小宝宝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范正祥) 俗语说:“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总结出许多这类谚语,用来说明习惯的重要。

(王玄) 珍视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各种问题,培养他们动脑子的习惯。

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它往往是智慧的先导,诱导孩子去扣各种知识宝库的大门。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千万不要嫌麻烦。泼冷水,觉得幼稚可笑,甚至粗暴地训斥一顿。做父母的千万不可做这种摧残孩子智慧幼芽的

蠢事。

(敢峰)

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会用无穷无尽和犹豫来为难自己,在某种情况下应该持某种态度,他是自然而然去做的。⋯⋯这已经成为习惯,对他们已不是负担。但是,为了养成这些有益的习惯,从早年开始经常性的锻炼是很必要的。

(卡尔克林娜) 儿童所有的一切游戏与娱乐都应该以养成善良有用的习惯为目标。

(洛克) 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

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

(培根) 无论你的儿子或女儿怎样忙,只要你在他们思想上培养了对母亲和奶奶

的敬爱,对母亲和奶奶的休息与健康的关心,他们总会找到帮忙于家务的时间的。

(卡尔克林娜) 必须趁早使孩子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即:不命令人,因为他不是谁的主

人;也不命令东西,因为东西是不听他的命令的。

(卢梭) 让儿童做点家务,其目的不只是使他们完成繁重的任务,而是教会他们

以后“怎样去工作”。培养发展儿童良好的精神支柱——责任心、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这些远远比只讲究吃、住条件要重要的多,它们是精神健康的基础。

(格林) 当我们在说服和唤起人们的意识的同时,不能忘记让他们形成习惯的这

个问题。

(卡尔克林娜) 在恶习的包袱下,真不知有多少崇高的事业甚至杰出的人物遭到失败和

堕落。

(乌申斯基) 有一种人生活起来会轻松些,这种人在家里得到关心并在教育的基础上

形成了好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变成他的自然行动。

(卡尔克林娜) 自己玩过的东西,应该自己收拾。这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的基础。

(樱林仁) 如果儿童在学习中感到一切都很容易。那么渐渐地就会养成懒于思考的

习惯,这会使人堕入歧途,使他形成一种对待生活的轻浮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 坏事情一学就会,早年沾染的恶习,从此以后就会在所有的行为和举动

中显现出来,不论是说话或行动上的毛病,3 岁至老,60 不改。

(克雷洛夫)性格的基础是习惯,而习惯是锻炼出来的。如果对自己采取宽容和姑息

的态度,不和自己的坏习惯斗争,如果欺骗、随意忘事、迟到、没有责任等等成为你的行为标准——那你将成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你就会成为社会和

亲人的累赘。

(卡尔克林娜)

重要的教育任务在于渐渐地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 孩子如果从小受到有求必应的“伸手派”的待遇,那么,在他幼小的心

灵里就不会孕育出“努力”、“奋斗”乃至“拼搏”的萌芽,而只能逐渐养成其“三不知”的可怕习性。这就是不知高兴,不知努力,不知尊重他人的恶习。

(詹姆斯·多布森) 请培养孩子好奇和寻根究底的习惯吧。请激发起他们探索和理解的愿望

吧。⋯⋯惊异产生好奇心,好奇心是通向求知欲的小径,求知欲又是通往知识的大道。

(詹姆斯·多布森) 谁要是认为人生下来就爱劳动的话,那他就大错而特错了。一个人在幼

年时就应该置身于能养成劳动习惯的环境之中。不仅要使他意识到劳动的必要性,而且要使他养成劳动的习惯。

(卡尔克林娜) 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

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 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儿童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 缺乏对人的尊重,这是教育中极大的缺欠。⋯⋯爱全人类比爱一个人容

易得多,为具体的,就站在你身旁的人默默地哪怕用很少的努力做很小的事情,也比爱全人类难,

(卡尔克林娜) 教育。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要从一个人诞生之

日开始并持续一生。然而,奠定基础是在童年,基础是由砖瓦——即习惯构成的,习惯有好有坏。楼房建筑在不坚实的基础上,就会东摇西晃,甚至还会倒塌。对人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比根除已经成为第二天性的坏习惯更为困难的了。

(卡尔克林娜) 教育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有意识,而且还

有感情,但主要是人的行为习惯决定着我们整个教育工作的成绩问题。

(卡尔克林娜)

教育,其实是一种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培根)

通常,一切东西在全家人都需要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考虑到祖母、母亲和父亲,然后才轮到孩子们,而且,这应该成为家庭这个集体中所有晚辈的习惯。如果这样做了,就可以避免好多冲突、奢望、抱怨和委曲。

(卡尔克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