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教艺术概述
- 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
现实生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不同的家庭教育状况。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尽量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唯恐委屈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成了全家人注意的中心,全家人围着孩子转,孩子要怎样就怎样,全家人都在为孩子服务,成了孩子的奴仆。但是,孩子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他理应受到如此的宠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因为他是一颗独苗苗,全家人都爱他,他给全家带来了欢乐。这种没有任何要求和约束下成长的孩子,比较任性,在家里他们不尊敬长辈,拿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在幼儿园或者小学校, 他们表现散漫,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有的家长看到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坚决主张必须严格要求,他们对孩子要求很严,管得很死,决不放过孩子任何小的错误。只要发现孩子有一点做得不对,就严加管教。他们管教孩子的方法是板起面孔,厉声责问,讽刺, 挖苦,用各种方法惩罚孩子,打骂是经常的事,从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他们信奉“严是爱,宽是害”的信条。他们说,严厉是为孩子好,为孩子的前途着想。但是,这种误把粗暴与压服当严格要求的教育,其效果往往与家长的愿望背道而驰。在这种没有欢乐,没有爱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不是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思考、没有自制自理能力,就是暴躁、凶狠、肆意胡为,抗拒一切合理的管教,成为难教育的孩子。
还有的家长既看到了溺爱型家庭教育的不良后果,又看到了专制型家庭教育的弊端。他们认为,只有耐心说服,慢慢给孩子讲道理,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他们家里,既没有禁令,也没有规矩。他们热衷于给孩子讲许多道理,提许多要求,却不下功夫贯彻落实。孩子没有按要求做,家长也不去纠正,孩子已经发展到对家长无礼的地步,家长仍然无动于衷。孩子已经十分讨厌他们那没完没了的唠唠叨叨,这些家长还是耐心地重复那些令人生厌的老生常谈,一些不起任何教育作用的道德说教。当孩子进入青春期,这样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已经无能为力,完全失去了控制。但是,他们仍然在为孩子操心,耽心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升不了学,耽心孩子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这些善良的家长整天心情沉重,高兴不起来,只因为忧虑孩子的表现和发展前途。
显然,只有良好的愿望,还不能胜任教育子女的工作。为了探求教育子女的良策,有些家长也读过有关教育子女的书。但是,在书上往往找不到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所遇到问题的现成妙方。教育上面临的问题,总是千差万别的。很难碰到完全相同的情况。在每一种个别情况下,都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首先,每一位父母自身,都有不同的具体条件。孩子们也是千差万别的。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向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难以预料的情况和问题,要想充分准确地预测这些情况,是不可能的。任何教育任务都是非常复杂的心智劳动,它需要人们付出全部心血和智慧,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细致的工作。教育人,塑造人的灵魂,是一项最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每时
每刻都需要人们去观察,寻求,思考,比较,体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呕心沥血”。用整个身心,全力以赴去创造。
苏联教育家 A·马尔库沙说得好:“⋯⋯教育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门科学,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讲是一门艺术”什么是家庭教育艺术?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那些遵循教育规律和教育原则,把握教育情境,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教育活动,被誉为家庭教育的艺术。虽然,每一位父母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图教育子女,但是,决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掌握家庭教育的艺术。掌握家庭教育的艺术,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只有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注意学习,体察,总结,积累,有选择地读一些有权威性的家教读物,用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不断补充,充实,丰富,提炼,才能做到熟练掌握,运用自如,炉火纯青。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只有教育者具备了一定的素养,才能掌握这门艺术。例如,苏联著名诗人米哈依尔·斯维特洛夫教育孩子的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为佳话。有一天,诗人一进家门,就看见全家人慌作一团。诗人的母亲正在打电话给医院,请求急救。小儿子舒拉满嘴都是墨水,原 来,小儿子舒拉承认他喝了大半瓶墨水。诗人明白,墨水不致于使人中毒,这正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于是,他轻松地问儿子:“舒拉,你真的喝了墨水?”舒拉得意地坐在那里,伸出带墨水的舌头,做个怪象。诗人一点也不恼,从里屋取出一叠吸墨水的纸来,对小儿子说:“现在没有办法了,你只有把这些吸墨水的纸使劲嚼碎吞下去!”看着这吸墨水的纸,舒拉终于不得不承认, 自己并没有真的喝了墨水。一场虚惊就这样在众人的嬉笑声中结束了。舒拉自作聪明的恶作剧,原想以此成为全家注意的中心,结果不但未能如愿,还在众人面前失了面子,从此以后,舒拉再没有犯过类似的出风头的错误。
在家教艺术概述这部分,将着重说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掌握家庭教育艺术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独生子女教育问题,早期教育问题,青春期教育问题,犯错误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家教理论和实践中颇具特色,有一定难度,并引起广大家长普遍重视的家教专题。也是最需要家长掌握的教育艺术,只有掌握了这种教育艺术,才能较好地解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概述里也做了简要论述。
- 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世上没有什么事,能比对子女前途命运的关注, 更能牵动父母的心了。然而,爱孩子与善于教育孩子又是两回事。前者是一种情感,它与人的本能相联系,后者是一种才能,它只有通过学习和训练才能获得。高尔基说过:“单单是爱孩子们,母鸡也会这样做。可是,要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从事于这种事业,必须具有相当的才能, 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
为了掌握教育子女的艺术,家长必须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它是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自己的言行和生活方式,在有意无意中对孩子的观念和行为施加的教育影响,从而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孩子实现初步社会化。
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概括为五点:
- 父母与子女有亲密的血缘关系。在经济上有依赖关系,在生活上有抚养关系。因而父母与子女感情交融,至亲至爱,互相信任,使家庭教育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容易接受,同时,也使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家长拥有
教育孩子的多种手段。父母借助于家庭教育的情感性和权威性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自幼培养孩子具备一切优良的品格,为孩子一生的成长,终生的幸福、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家长对这一特点和规律认识不足,把握不当,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感情用事,缺乏理智,不讲原则,一味迁就,一味溺爱。或者,滥施权威,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无端地打骂、虐待孩子,说什么“棍棒下面出孝子”,误把鲁莽、粗暴、强制、压服、独断专横当成严格要求,使孩子倍受压抑,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那么,必然摧残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育。虽然家长是从良好的主观愿望出发的,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实践证明,由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儿童的心灵创伤,是终生难以治愈的。有的甚至造成家庭悲剧,令人悲痛欲绝。据统计,1987 年全国有 700 多名中小学生自杀。经分析,主要有两大类原因:①学习成绩不好,父母打骂,虐待。②早恋、失恋。
-
孩子自幼生活在父母身边,便于父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现代科学证明,早期教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途径。据日本心理学家木材久一的研究, 儿童的潜在能力有着递减法则,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得就越少。早期教育指的是从 0 岁开始的教育,O 岁到 6 岁的学龄前儿童,是早期智力开发、早期行为习惯培养、早期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最佳期。如果放松了这个时期的教育,孩子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再行矫正,就十分困难。目前, 在我国城市居民中,重视早期教育的家长多起来了。但是,许多人对早期教育有片面的理解,缺乏必要的知识,方法不当。搞得不好,反而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
家庭教育是渗透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待人处事,都会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地影响子女的观念和行为。父母的形象,或者作为一个楷模,成为子女效仿的榜样,或者从反面给孩子以消极的影响。例如,我们看到,有的孩子语言粗俗,作风懒散,态度蛮横, 不求进取。当我们与他的家长见面谈话之后,就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与家长在许多方面是那样的维妙维肖。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见家长的影子,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家庭教育的这种示范性的渗透性特点,为我们改善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亲爱的家长们,你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诚实、正直、勤劳、好学、有责任感和自信心的有为青年吗?那么,你们就要首先在上述方面为孩子做出榜样,使言教与身教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
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是分散地,个别地进行的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时间。家长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关于怎样教育子女,许多人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往往是,自己小时候家长怎样教育自己,现在就怎样教育孩子。主观随意性比较强。家庭教育这种分散性和个别性特点,为家长随时随地捕捉教育时机,利用教育情境,因才施教,有针对性地解决教育问题,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使许多孩子因家长素质不高,教育不当,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有些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屡受挫折,甚至误入歧途,分析原因,几乎都有不良家庭影响的因素。家长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家庭教育主要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并非仅仅局限于家庭环境中,父母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教育环境,使孩子受到感染,产生与之共鸣的内心体验,使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道德行为得到强化,使社
会推崇的道德观念内化为孩子自身的道德情感。毫无异议,这样做会对孩子的心理成熟和道德成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远见的家长总是比较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的,在孩子年幼的时候,就有目的地带领孩子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游览名胜古迹,名山大川,讲解历史故事,名人伟绩,让美丽的大自然陶冶孩子的情操,形成宽广的胸怀。充分利用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影响孩子的思想,尽最大努力限制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信息侵蚀孩子健康的心灵。
- 掌握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指导原则。违背了这些原则,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的方法, 是指家长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方法得当,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方法不当,则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毛泽东同志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教育原则,教育方法与教育艺术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呢?教育艺术实际上是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必然符合教育原则,违背教育原则的教育方法决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家长为了掌握教育子女的艺术,是不能不学习和掌握教育原则,熟悉教育方法的。
家庭教育艺术的真谛在于,在科学的教育原则指导下,家长善于根据子女的个性特点和特定的环境条件,机智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子女实施的有效教育。例如,毛泽东同志与年幼的毛岸英一起吃饭, 看到孩子把饭粒掉在饭桌上,提醒孜子说:“岸英,你还记得《悯农》那首诗吗?”岸英回答说:“记得!记得!”毛泽东说:“你背诵一下给我听。” 岸英放下碗筷,一字不漏地背起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呀!岸英背得真好,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会解一解吗?”父亲这么一问,他忽然领悟了父亲的用意,满脸通红,急忙拣起掉在饭桌上的饭粒,放在嘴里,并羞惭他说:“我晓得了,我晓得了。”
下面再看张闻天同志教子艺术一例。1948 年,张闻天同志在沈阳工作。8 岁的儿子看到爸爸出门经常坐汽车,自己也想坐,有一次张闻天同志要外出开会,上车以后,发现儿子已经坐在车里,叫他下来,好说歹说就是不听, 张闻天同志当时十分恼火,但是他没有打骂孩子,只是自己下了车,走着去开会。儿子望着爸爸的背影,自知无趣,乖乖地爬出汽车,从此再不敢闹着坐汽车了。
上述例子都是符合教育原则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的机智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因此、可以称之为教育艺术。为了掌握教育艺术,家长必须熟悉家庭教育的原则,常用的教育方法,以便能够做到在特定的具体条件下,能创造性加以运用。
关于家庭教育的原则体系,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法,本书向家长介绍 4 条家庭教育的原则:①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要体现德育为主的原则;②在教育时机的确定上,要体现早期教育的原则;③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要体现示
范教育原则和养成教育原则;④在教育者的相互关系上,要体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在教育方法体系上,也有很多种表述方法,这里仅把这些方法概要地介绍一下,其中有 10 种较为常用的教育方法。
教导法——正面告诉孩子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
练习法——训练孩子反复重复正确的行为,形成一定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
激励法——对孩子符合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表现,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奖励、表扬。
惩戒法——对违背家长反复强调的正确要求,给予必要的惩戒以警效尤。
榜样引导法——运用孩子敬佩的人物,为孩子树立学习效仿的榜样。 启发诱导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动脑筋,解决面临的问题,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相机而教法——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时机,掌握孩子的“兴奋点”在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情绪不高或受到表扬奖励,情绪高涨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读书指导法——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指导孩子选择适当的书籍读,从当中吸取营养,受到启发和教育,使问题得到解决。
谈心法——首先要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能与孩子的喜怒哀乐发生共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尊重该子,得到孩子的信任,通过谈心, 与孩子做到心理沟通。从而得到孩子的信任有效地教育孩子。
目标追求法——在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与孩子共同确定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教育孩子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孩子为实现目标付出了劳动,因目标的实现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强化了目标意识,增强了自信心和上进心。
- 熟悉孩子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北京市家庭教育咨询中心服务的专家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年轻的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脾气大,做功课漫不经心,总是拖拖拉拉,慢吞吞的,家长怎么说也不听。同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听话, 学习主动,有良好习惯,人家做父母的是多么省心。面对这些为教育孩子而心事重重的年轻家长,专家又能说些什么呢?这些年轻的家长前来讨教关于教育子女的好方法,而专家却要他好好反省自己过去教育子女有哪些不当和失误,以致造成目前的困难。因为,如果不从家长方面找原因,就不能客观地分析孩子种种不良表现的根源;不从家长方面做起,孩子的不良习惯就很难得到克服。
据调查,年龄在 40 岁左右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爱孩子,关心孩子,为孩子操碎了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父母为孩子成长中的不顺心而烦恼,面对一个 10 岁上下的孩子却束手无策呢?
原来,许多年轻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 不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要,不同兴趣,不同的心理特征。在不同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应有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侧重点。同时,教育又需要一致性和连贯性,特别是孩子小时候的教育,要为他以后打好基础。有许多年轻的家长是依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需要,随心所欲地教
育年幼的孩子。他们把年幼的孩子当作生活中的乐趣,逗孩子玩,过份打扮孩子,夸孩子漂亮、聪明,满足孩子一切愿望,总是向孩子许愿,买许多贵重的玩具。孩子并不爱惜这些玩具,也不珍惜属于他的各种东西。这些家长缺乏一种育人的意识,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事,等长大些,上学时再进行教育不迟,孩子随心所欲,不受限制,没有约束,没有规矩,养成许多不良习惯。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教育家断言,个性的培养在孩子一生中的最初三五年内就完成了。以后进行的一切工作都是再教育。这是千真万确的,绝对不可以忽视幼年时期的教育。幼年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将在人的一生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如果说,10—15 岁的孩子是最难教育的,那么,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抓紧 5 岁以前的教育。为了说明幼儿教育的巨大意义, 有必要使家长充分认识幼儿的心理特征以及针对这些特征如何实施有效的教育。这是为孩子成人、成才打好基础的关键期。
许多年轻的家长并没有注意到,在他们高兴地逗着 2—3 岁的孩子玩,给孩子买各种食品和许多玩具的时候,每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哭、吵闹、软磨,迫使父母让步,实现自己的愿望,在父母面前取得胜利的时候,他们实际上给孩子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孩子是全家关注的中心,全家人都要服从孩子的意志,孩子的愿望不受限制,孩子的行为不受约束。凡是孩子想要得到的东西,他都能得到;凡是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在这个家里就行不通。父母的任何要求都是可以对抗,可以改变的,父母的权威是不存在的。当孩子不服从家长的正当教育时,这些好心的家长就以新的许愿换取孩子暂时的“听话”。于是,孩子最初的反抗胜利了,父母的管教失败了。孩子早期反抗的胜利和父母管教幼年孩子的失败,预示着以后的教育更加困难。
教育孩子尊重父母,是幼儿教育最关键的一环。只有在家里尊重父母的孩子,才能在社会上尊重别人。幼年时期对父母的权威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日后对学校的权威,对警察和法律的权威,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态度。年幼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他们最初形成的自己与外界社会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将对他们以后与社会的关系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而最初关系中产生的缺点,常常会在以后的关系中以更完备的形式得到发展。
严格要求孩子尊重父母,是最重要的教育。决不能容许孩子向父母的权威挑战。如果孩子撒娇,冒犯了家长,这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事先给孩子确定一个要求明确的行为规范,使孩子清楚,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接受的。当孩子姿意向不可动摇的行为规范挑战,突破可以容许的行为界限的时候,家长必须态度严厉地进行管教,不要怕与孩子发生矛盾和对立,这是有效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例如, 当家长向孩子提出无可非议的明确要求时,要求孩子未经家长许可,不准在别人家住宿,孩子不但不听从,而且胆敢与象长“顶嘴”那就必须坚决制止, 必须按家长要求去做。
这里的教育艺术在于,父母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使愤怒越出许可的范围,更不能一气之下,做出愚蠢的举动。当孩子的情绪过去之后,开始懊悔自己的冒失,流露出对父母的感情时,父母应当耐心地,和蔼地宽慰孩子几句话。要告诉他。父母十分爱他,惩罚是针对他的不可原谅的过失,父母在感情上并不愿意这样做。还要明确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父母对他始终有正确的评价,并且抱有很大的希望。在孩子受到惩罚并表示悔改之后, 家长要在生活上给予应有的照顾,使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产生依恋家长的
内心体验和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5.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气氛
人的个性产生、发展、形成是从新生婴儿与周围环境发生联系时开始的。婴儿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就是他生身的家庭环境。就是说,新生婴儿的家庭环境是他的个性产生、发展、形成的最初的和最重要的因素。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它首先就是语言、书和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苏联医学博士多列茨基说过:“精神上的熏陶对人的个性形成影响很大。这种熏陶来自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成年人的全部生活。”健康和谐的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本前提和主要手段。孩子的天地应当由爱、温存、体贴、关怀和欢乐组成。自幼没有得到爱抚和体贴的孩子,永远也不懂得什么是爱,也不会去热烈地爱别人。这是千真万确的,是由实践证明了的。在没有尊重, 没有关怀,没有欢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他的个性必然受到扭曲,他的心灵必然受到伤害,他的心理素质必然存在严重缺陷,必然影响一生的学业和事业的发展,甚至终生不能得到幸福。
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是由夫妻关系的基调决定的。它是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方式及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两个在不同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长大的青年男女,经自由恋爱,结婚, 组成了家庭,但是,双方逐渐地感觉到,由于文化水平,教养程度,理想追求,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气质格调,以至待人处事的原则,对学业和事业的态度,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认识上的差距,缺乏共同的语言,于是两个人在一起,再也没有初恋时的狂热和新婚时的欢乐与甜蜜。当他们彼此发现自己的爱人并不符合自己的理想而产生失落感时,他们的孩子已四五岁了。幼年的孩子就在夫妻吵架,互相指责,谩骂,没有安宁,没有温暖,没有欢乐的家庭气氛中生活。他们所见,所闻,都是一些不良的刺激,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没有尊重,没有信任,没有理解,没有爱,没有关心和体贴的种子,不相信人间有真诚、善良和正义。那些在这种家庭气氛中度过不幸的童年的孩子,其性格不是孤辟、自卑、懦弱、意志薄弱、任人摆布,倍受压抑,就是执拗、粗野、凶狠、冷酷、肆意胡为,抗拒家长和教师的合理管教,成为令人头痛的难教育的个别生、双差生。学校的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 班上的个别生、双差生,如果分析一下他们的发展过程,大多数自幼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家庭关系不正常,有的家庭气氛不好,有的教育方法不当。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儿童的精神面貌,他们性格的形成,是由整个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决定的,正是这种“家庭的一般基调”不以父母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家庭生活中健康和谐的心理气氛有利于培养儿童正直、善良、友爱、谅解的性格。现代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多数是由夫妻和子女二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所谓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主要是指夫妻关系正常,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敬互爱,互相关心,在事业上有共同的追求,互相支持,夫妻平等,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和谐的家庭气氛。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气氛中生活,有安全感、幸福感、自尊感。这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条件,任何教育原则,教育方法,教育艺术,都失去了存在的基本前提。如果家庭由三代人组成,那么,家庭关系就要复杂些,关键的问题是夫妻如何对待老人,
如果夫妻双方不能正确对待老人,对老人不敬,甚至虐待老人,那么,他们就一定不能教育好孩子。因为孩子会不信任这样的父母,也不会听父母的话。如果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已不复存在,那么,任何教育措施都将黯然失色,如果夫妻双方对老人很孝敬,在生活上照顾得很周到,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心情十分愉快。那么,夫妻双方就为子女树立了一个活生生的尊老、敬老的榜样。研究证明,这种由三代人组成的主于家庭,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但是,老人不应该当面干预子女教育小孩子的事,这样做会破坏他们的教育威信,使小孩子不听父母的话,犯了错误到爷爷奶奶那里寻求保护。隔辈的老人对孙儿的教育,主要是配合他们的父母,做些耐心细致的诱导工作。
- 建立共同遵守的家庭生活制度
国外有的专家研究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有 80%是靠习惯支配的。不言而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对于有效使用时间,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幼年阶段是养成儿童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家长的威信在孩子的头脑里,是以不同方式得到巩固的。年龄小的孩子,特别容易接受父母用和蔼友善的态度提出的说一不二的要求。在年幼的孩子看来,家长是全智全能的圣人。他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家长提出的要求是绝对正确,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的。而且,无论什么人都不应当例外。有时,我们哭笑不得地看到三五岁的孩子用命令的口吻对成年人, 甚至对客人认真地喊到:“不洗手,不许吃饭!”“爸爸说过,不许动书架上的书”“给你吃东西,要说谢谢!”就是这个道理。在这个时期向孩子灌输一些合理的禁令是非常有益的。孩子们不但可以长期奉行这些禁令,而且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观念。后者对于一个人的品德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个不曾受到任阿约束,也不愿接受任何约束的人, 是艰难成为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高尚品格的人的。
一个家庭建立起共同遵守的生活制度,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又是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手段。例如,规定全家人都要遵守的作息制度,就有巨大的教育功能。按时起床,就寝,按时吃饭。晚饭后,全家人都要保持安静,认真读书学习,不看电视,不做干扰别人读书思考的事。孩子自幼在这种生活环境的熏陶下,必然会养成按时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孩子规定的生活制度中应当包括从事自我服务劳动和参加家务劳动的
时间,使孩子从小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自己铺床、叠被子,睡觉前把衣服、鞋袜放在固定的地方,不乱丢。孩子应当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靠长期坚持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是靠家庭全体成员, 特别是靠父母自身的表率作用,靠父母坚持不懈、始终一贯的合理要求与耐心指导。如果父母本人在生活上马马虎虎,没有条理,只是要求孩子做到, 是很难奏效的。为了执行家庭生活制度,除了父母自身的模范作用,还要态度坚决,不能妥协。例如,不洗漱不能上床,道理不言自明,用不着多加解释,准破坏了这个规矩都不能容许。不许浪费粮食,不许剩饭,吃饭就要吃完,吃不完不许离开餐桌。别人在说话,不准插嘴,打断人家的说话,尤其不能容许打断客人和长者的谈话。违背了这条禁令,就要受到严厉的批评, 甚至惩罚。当然,禁令不可以太多,而且要经过周密思考。禁令太多了,孩子记不住,也做不到,成为毫无效力的一纸空文,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但
是,如果没有这些绝对的,无条件的,必须严格遵守的禁令,教育就会成为软弱无力的说教,教育的过程就会产生极大的困难。例如,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位有高度理性和耐心的妈妈。她为了让孩子养成卫生习惯,一次又一次地耐心讲解,为什么必须洗干净手才能吃东西,为什么不能拣地上的东西吃, 因为细菌会进入肚子,会生病。一遍又一遍,孩子都能背下她的说教,然而, 孩子仍然当着她的面抓地上的东西吃。
还有这样一位富有理智和高度耐心的妈妈。面对着十分任性,毫无礼貌的女儿,静静地听着女儿对自己说些谩骂无礼的话,软弱无力地劝解女儿不要说粗话,妈妈会难过的。女儿睬也不睬。
毋庸置疑,父母的温存、耐心和理智,都是可贵的品质。但是,必须掌握好一个“度”。教育的艺术正在于善于准确掌握分寸。没有分寸感,是断然不能掌握教育艺术的。上面举例的两位耐心的妈妈,她们失败的症结所在, 就是未掌握好耐心说服的“度”没有必要的禁令,自己放弃了一个最重要的教育手段。
有这样一位富有教育机智的妈妈,她一个人带着 3 个未成年的孩子。最
大的 8 岁,最小的 4 岁。她平时规定,孩子不得把房间弄乱,睡觉前必须洗脸洗脚。有一次她去上夜班,深夜归来,发现孩子们把房间搞得很乱,3 个孩子横七竖八地睡着了。她犹豫了,叫醒他们吧,孩子怪可怜的;不叫醒他们吧,就是默认他们的行为是可以容许的。最后,她决定叫醒他们,强迫他们把房间收拾整洁,洗了脸和脚才让上床睡觉。她这样做了,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后孩子们都能认真执行她的吩咐,从不马虎。3 个孩子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事后,她向一位心理学家请教,自己该不该这样做,她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赞扬。
- 教育独生子女的艺术
目前,在大中城市,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初中生有半数以上是独生子女。八十年代以来,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有的人过分估计了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尤其是在消极方面。似乎,一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对独生子女不适用了。我们以为,传统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科学与艺术对独生子女教育都是适用的。不应当过分强调独生子女的某些弱点,独生子女身上的弱点,主要是由家长不适当的教养方式引起的。这些弱点在有的长子、长女身上,或者末生孩子身上也可以明显地看到。这同样是由家长不适当的教养方式引起的。因为长子长女的家庭环境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在幼年时期是相似的。而末生孩子往往受到父母更多的疼爱, 甚至是溺爱,在这一点上与独生子女也有许多近似之处。人们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独生子女在智力和生理发育方面比非独生子女优越,这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家庭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和心理环境。而在个性品格方面不如非独生子女,这是因为独生子女的家长对孩子往往过分保护,比较溺爱。显然,如果家长头脑清醒,教育子女比较明智,有意识地克服独生子女教养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倾向,那么,独生子女的身心发展,就会是令人满意的。在各个方面都不会比非独生子女差。
所谓教育独主子女的艺术,指的是依靠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使个别进行的家庭教育与在集体中进行的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克服独生子女教育中的不良倾向(自我中心、任性、懦弱、懒惰、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和习气)。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使他从小失去了天然的“儿童社会”的生活体验,不善于与同伴相处。他们既没有与兄弟姐妹吵嘴打架闹矛盾的经验,也没有与兄弟姐妹在父母面前争宠的心理体验。他们显得更加单纯,更加缺少必 要的社会经验。他们习惯于一个人摆弄玩具,习惯于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习惯于别人服从他的意志,而自己决不愿意服从别人。他们想玩别人的新玩具,但是自己的玩具却不愿让别人玩。针对这一特点,家长应当充分利用儿童集体的教育功能。例如,幼儿园的老师在家长的支持下组织一个“我的玩具大家玩”的活动,就很有教育意义。如果家长担心自己家的玩具被别的孩子玩坏了,不舍得拿出来,或者只同意拿旧的玩具,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产生不良影响,会强化孩子的自私观念。有许多家长把孩子应当自己动手做的事,全部包下来。什么都预备好了,孩子只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必然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有远见的家长总是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鼓励孩子去做那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的幼儿园老师组织孩子们比赛洗手帕或者洗菜,看谁洗得又干净又快,又省水。家长应当积极支持,事先要对孩子进行指导,事后要进行总结,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要告诉孩子,只有平时多参加这种劳动,比赛时才会有好成绩。家长应当明白,孩子的依赖心理是家长的“包办代替”造成的。小学生的家长接送孩子上学下学的事情是普遍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妨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养成,会滋长孩子的依赖心理,甚至发展成为“幼稚病”,延缓了孩子的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有一位小学校长反映, 亚运会期间,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三环路边的绿地参加义务劳动——清扫绿地杂物。许多家长也跟着去了。一会儿递上一瓶汽水,一会儿送来一支雪糕。或者,干脆让孩子坐在树下乘凉,家长代替孩子劳动。学校暑假组织高年级学生过几天夏令营的集体生活,家长要求跟着去。为的是给孩子洗脸洗脚,夜间给孩子盖被子。这种过分保护必然带来诸多弊端——延缓了孩子的社会化进程,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有这样一位独生子女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在孩子 2 岁半的时候,就规定孩子每天负责用刷子刷一遍四个椅子垫,并且每天检查孩子是否做了,若主动做了,就表扬几句,若是没有做,就要求他补做一次,并嘱咐他说:“明天可别再忘了”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刷子去刷椅子垫。似乎,这是他的责任。孩子到了 3 岁, 就跟妈妈一起洗衣服,拿肥皂盒、送搓板,洗小手绢,都是他的事。5 岁时, 就自己能洗背心和裤衩了。从初中三年级开始,全家的大件衣服、被里、床单、窗帘,都是他负责洗。孩子 5 岁时,爸爸打水提一只大桶,他跟在后面用小奶锅端水。爸爸倒垃圾,也为他特制一个小垃圾箱,天天倒垃圾,孩子上了初中,这两项家务劳动全由他包下来。孩子不但养成了劳动的习惯,而且强化了劳动观念。
这位家长还十分明智地指导孩子与同龄人的交往,教会孩子处理好自己与小伙伴之间矛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孩子形成了节俭、勤奋、友善、敬爱父母、助人为乐、富于责任感和同情心等一系列优良的品质。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独生子女通常所表现的缺点和弱点。
儿童的社会化,是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脱离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儿童的社会化就不可能实现。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儿童实现社会化的最初媒介。儿童社会是儿童实现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媒
介。独生子女因缺少与同龄人的接触,活动范围又受到家长有意无意的限制, 影响了孩子获得儿童社会的生活体验,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往往表现为我行我素,不顾别人,不合群,或者表现为胆小怕事,缩手缩脚,笨手笨脚。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鼓励孩子大胆地进入儿童社会去游戏、交往和磨炼,许多缺点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克服。家长应当记住:儿童从同龄人交往中学到的东西远比从家长和成年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要多。
孩子需要儿童社会的生活,需要有自己亲爱的小伙伴,成年人是不能代替的。对于孩子来说,没有比不被同龄人接纳,没有或失去伙伴更痛苦的事了。家长完全不必担心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和游戏时会发生冲突,即使孩子们发生了冲突,家长也不必介入,帮助解决。家长更不要限制孩子的伙伴的年龄。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与年龄大的孩子玩,会受欺侮。与年龄小的孩子玩, 又会变得幼稚。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孩子与年龄大的孩子玩,可以从中学到更多 的东西,孩子与年龄小的伙伴玩,可以充当保护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这些都是儿童实现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实践活动。儿童正是在各种活动中,在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交往中,学习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 从而实现自己的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
- 早期智力开发的艺术
早期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普遍公认。但是, 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学术界却仍然存在着分歧。有许多年轻的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尽早教孩子识字、写字、读书、背诗、算算术,有的家长在孩子进入学校前就教给孩子小学一年级的功课。他们教的知识,似是而非, 又不懂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要求孩子死记硬背,孩子学不会,他们就发脾气,骂孩子是天生的蠢货,将来不会有出息,有的威胁孩子,再不好好念, 就不爱他了,不管他了。孩子受到不良的刺激,视读书、写字为畏途,未进学校门,就产生了厌学情绪。也有的家长看到自己 3、4 岁的孩子能熟背几首古诗,以为自己的孩子是“神童”,于是下功夫栽培,花钱请来家庭教师, 又学外语,又学舞蹈,又练乐器,孩子到了 5、6 岁,能认 1000 多字,会读书了,还会加、减法,家长十分高兴,孩子刚入学,显得比别人聪明。但是, 很快就暴露出一些致命的弱点;他虽然掌握的知识比别的孩子多些,但是, 他的智力发展水平并不比别人高,再加上自视高人一等,盲目骄傲,组织纪律性差,意志薄弱,注意力分散,厌恶劳动,学习成绩逐渐下降,最后不可避免地成为落后生。
幼儿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早期教育的重点应当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刺激儿童的智力发展。智力是指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总和。知识与智力有质的区别。早期智力开发要通过游戏、歌唱、绘画、折纸、泥工、听故事、跳舞、手工劳动、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等多种途径进行。只有开扩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经验,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为孩子顺利接受小学教育创造条件,打好智力发展的基础。
美国幼儿教育专家,D·埃尔金德教授认为,当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的阅读、计算、游泳、体操等教育,无视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会在很大程度上摧残下一代的健康发展。他说,单一化的教育开始得越早,对幼儿越有害,对幼儿的个性发展会有长期的不良影响。他
还提出,通过对天才人物的追踪研究,这些天才人物在幼年期并未受过什么特殊的、专门的教育,他们的父母能顺应孩子的自然发展,并以孩子为中心来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正确、健康的幼儿教育应当是鼓励、支持幼儿的自发学习。他倡议,给幼儿提供一个有丰富刺激的、温暖的、充满慈爱的,能鼓励幼儿自己学习的环境。他认为,只有在这种积极的、无压力的环境下,幼儿才能获得一种牢固的安全感,积极的自尊心和对学习的长久热情,才会终生受益。幼儿教育的错误倾向是在错误的时间,把错误的东西教给幼儿,忽视幼儿的学习兴趣,把成年人的意志强加给他们。
善于开发孩子智力的家长总能找到适当的机会。例如,爸爸领着 4 岁的儿子到菜市场去买菜,儿子会提出数不清的问题,鱼是什么时候长大的?它有爸爸、妈妈吗?人为什么要吃鱼呢?怎样对待呢?是耐心回答,还是不予理采或者申斥孩子总爱说废话?如果你不想扼杀孩子求知的欲望,就应当尽可能确切地耐心回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3—6 岁的孩子是好奇心、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家长应当创造条件,给孩子多听、说、观察、操作、游戏、活动的机会,使孩子在游戏和各种活动中,在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交往中,多看,多听,多想,动手,动口,动脑, 为发展智力打好基础,而不是只局限于读、写、算这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与掌握上。
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加德勒教授认为,孩子有 6 种潜在智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想象智能、身体动觉智能、人际智能。为了发展幼儿的上述潜在智能,家长应当善于为了孩子创造参加音乐活动的机会,参加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丰富的游戏,参加绘画,做手工劳动的机会,参观科技展览和文体活动的机会,旅游欣赏大自然美的机会,与不同职业的人谈话和进行交往的机会。
必须指出,早期教育应当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我们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时候,千万不可以忘记,孩子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求知欲、意志、性格等,是互相影响、相互渗透、共同参与智力活动的。教育不同于驯兽:动作做对了,给一块糖、一个香蕉;没做到,就用鞭子抽打耳朵。兽做动作完全靠外力进行强化驯服,不可能调动它的内部动机,积极参与驯练。儿童则不然,儿童的智力活动是大脑高级神经的积极活动状态。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积极活动的过程。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使智力活动不能给孩子带来乐趣,不能激发孩子探求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反而成为乏味、令人烦恼的精神负担,那么,其后果必然与初衷相悖。事实证明,成绩优秀的学生并非都是智力上的佼佼者,学习落后的学生更不尽是智商低下者。有的家长看到自己读小学的孩子成绩不佳,就归结为孩子智力不好,忙着给孩子测智商。调查表明,大量学习后进生,都是智力发展正常的儿童,产生分化的原因与他们学习时的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学习习惯,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密切相关。心理学家提出,天才儿童应当包括三部分内容:(1)中等以上的智力。 (2) 良好的个性品质。(3)丰富的创造力。后两条都是非智力因素,它与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和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有人调查分析了大学少年班的学生, 他们因智力超常而破格提前被重点大学录取。这些超常少年的共同特点是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强,有突出的好奇心、好胜心和坚持性。年轻的家长们在重视开发幼儿的智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好
学多思的品格,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培养注意力集中、专注、富有责任心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习习惯和不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这些优良品质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 早期品德教育的艺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他又说:“人生最重要的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 6 岁以前养成。”
家庭中的儿童品德教育是家长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孩子掌握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养成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必备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家庭中的道德教育,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接触中,在家长和孩子与邻居、亲友和社会上的人们的接触和交往中,使孩子逐步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学会处理这种关系。孩子正是通过父母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来了解社会,了解人与人复杂的社会关系的。根据这一特点,家庭中的儿童品德教育,应当以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培养,以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的养成为主要任务。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情绪体验,是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的教育旨在使孩子树立区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观念,并建立责任感、义务感等高尚情操。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是形成道德信念的必要条件。孩子幼年受到的家庭教育对上述道德情感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早期品德教育对形成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形成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终生受益。儿童早期行为习惯的培养,包括按时作息、自我服务、生活自理、讲文明、懂礼貌、尊敬长辈、团结友爱、诚实、不说谎活,不打扰别人。其途径是经过反复训练,多次重复正确的行为,逐步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模式。
幼儿品德教育依靠家长的言传身教,自身的榜样作用,合理利用表扬和奖励的手段,强化儿童正确的行为模式,使儿童把客观的肯定评价内化为自己的情绪体验,形成道德动机,建立道德信念。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时,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不可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例如,当家长看到三四岁的孩子主动收拾好玩具,摆放得井然有序,就可以微笑着点点头,抚摸一下孩子的头,说:“你真能干,把玩具收拾得这么整齐,这样玩具就不会丢了。”又如,有的家长为奖励孩子在众人面前演讲成功,给孩子买了一个他喜欢的玩具,并口头鼓励孩子刻苦练习。这些都是会强化孩子进一步做得更好的动机。然而,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按自己的要求做,事先告诉孩子做到了会得到什么样的礼物。这样做的效果就不好, 积极的奖励变成了消极的“诱惑”,只能是品德教育中的负效应。奖励的方式也并非一定使用物质奖励,在适当使用物质奖励的同时,还可以使用社会性奖励,这种奖励包括微笑、使一个眼色、赞许、鼓励、关心。当儿童了解自己的进步程度,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是最好的内在强化。儿童有成功的体验是最有力的自我激励,它使消极的儿童变得积极主动,使学习差的儿童感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如果说表扬和奖励是强化幼儿正确行为的重要手段,那么批评则是为了帮助孩子辨明是非,认识自己的错误,纠正不良的行为。有效的批评应当转化为孩子的“自我教育”,二者都是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不停地数落幼儿错误的父
母,他们往往用命令的口吻向孩子发出不许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的训诫。这些年轻的父母总是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他们忘记了,数落得越多,批评的效果越差,孩子对数落没完的批评习以为常,产生了“抗药性”,不在意了。如果孩子失去了自尊心,对数落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那么,任何教育措施都将于事无补。有的父母看到孩子“闯了祸”的时候,不发脾气,把批评当作发泄怒火的手段,孩子看到家长怒气冲冲,只是害怕,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有的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话语的锋芒指向孩子本人,说“你天生是个笨蛋,不会有出息,我真讨厌透了你”。有的父母批评孩子采取否定一切的态度,孩子不但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伤害了孩子的感情,破坏了孩子的自尊:“我看你是狗改不了吃屎,永远好不了!”“你总是说改,总也改不了,还不如放个屁。”
幼儿阶段自我意识尚未充分发展,自我评价能力比较差,往往把家长对自己的评价认同为自我评价。其结果,家长为了激励孩子使用的那些过分的语言,就会作为信息储存在儿童的大脑中,使他们产生自卑感,丧失自信心, 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为使批评发挥正效应,父母批评孩子一定要掌握分寸,不可以随心所欲, 要紧紧扣住“孩子此时的错误”说话,使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非常爱他, 但又十分讨厌他的缺点,他们不高兴只因为他犯了错误,这个错误带来了不好的后果,从而教育孩子从小建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如果孩子为一件什么事缠着你,总说个不停,你要耐心告诉他你此时的情绪,万万不可以发出这样的命令:“闭嘴,少罗嗦!快走开,我真讨厌你!”家长在情绪不好时说出的这些话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会感到自己是一个不为父母喜欢的多余的人,从而感到孤独和忧郁,这种心态对幼儿品德成长极为不利。
- 早期劳动教育的艺术
孩子在幼年时,看到家长整理房间、洗衣服、洗菜做饭,会有一种新奇感,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非常乐意模仿家长做这些家务活。你洗衣服,他就在旁边玩肥皂;你包饺子和面,他就伸手去揪一块面玩。多数家长不太理解孩子在这个年龄的心理需求,认为孩子还小,用不着他干这些活,或者担心孩子年幼无知,笨手笨脚,弄坏了东西,弄脏了衣服。家长干家务活时, 总是不愿让孩子插手,不是让孩子老老实实坐在一旁,就是叫他自己去玩别的东西。有时,孩子实在憋不住了,未征得家长同意,擅自去干了一件家务活,本想博得家长赞扬,结果出了差错,家长往往严厉训斥,或者唠叨个没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挫伤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积极性。错过了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机。如果幼年时未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到年龄大些了,有能力干这些家务活了,他们却又没有兴趣干这些事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大的。产生了新的更广泛的兴趣,与同龄人的交往,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家长下班后,忙着洗菜做饭,孩子却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所事事,家长支使孩子干这干那的时候,他则很不情愿, 表示怠慢和反感,家长必然十分生气,若态度不冷静,还会造成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争吵。如果自幼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孩子长大之后,自然会愉快地参加家务劳动,并不感到辛苦,也不会认为是额外负担。锗过了幼年的时机,后来再行补救,就十分困难了。
研究证明,手脑并用的劳动训练,是发展思维的良好手段。劳动是一种
促进智力发展的实践活动。凡是热爱劳动,双手灵巧的孩子,都在智力上表现得更加聪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 “尽量多地让学生的手和手指多做动作——这是在劳动过程中培养智慧的原则之一。”这位教育家认为,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得到发展。他还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种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在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如果没有把这些区域的活动激发起来, 那么它们就永远也不会觉醒了。”
劳动的道德价值在于,只有劳动,才能使儿童理解生活的意义,认识自己的力量和才能,珍惜自己的荣誉,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激发奉献的愿望。这种奉献的心愿使孩子在心理上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到由衷的喜悦,这就是劳动的幸福。
劳动的美育价值在于,孩子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搞好了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美化了自己也美比了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创造了可以直接感受到的物质成果,满足了自身、他人或社会的某种需要,受到了别人的赞扬,自己的体力和才智得到表现,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心理上获得巨大满足。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审美感官和审美能力获得发展,认识到“劳动创造美” 的伟大真理,这就是劳动的审美价值。
为了搞好儿童早期劳动教育,向家长提出如下建议:
-
家长要适应幼儿好动的心理需求,对孩子进行由易到难的力所能及的劳动训练,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
-
儿童参加劳动愈早,劳动教育愈富有成效。家长应尽量为孩子创造直接参加劳动的条件。
-
对孩子的劳动教育,应当抓住有利时机从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开始。孩子通过这样的劳动训练,可以体会到劳动是生活的必须,是每一位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孩子受家长委托,长期负责浇花,打扫房间,清洗餐具, 收拾书桌书架,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和独立生活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他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去。
-
对孩子的劳动训练,其着眼点不应放在劳动的效益上。而应当放在劳动对孩子个性全面发展的巨大意义上。不是劳动需要孩子,而是孩子需要劳动。幼儿参加劳动也可能会给家长带来更多麻烦,但是从教育孩子这个长远目标考虑,还是值得的。
-
家庭为孩子安排劳动,要尽可能避免简单重复。要给孩子提出任务,鼓励孩子开动脑筋,想办法把事情办得好些,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创造性, 及时表扬肯定,促进孩子手脑并用,全面发展。
-
劳动教育与道德教育要同步进行,使孩子切实体会到,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改善与他对社会的劳动贡献的依存关系,在共同的劳动中,个人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学会与别人合作共事。
- 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的艺术
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生理发育开始成熟,心理发展趋向成熟,他们开始从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上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逐步实现社会化。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亲身体验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巨大变化,错综复
杂的内外矛盾困扰着他们的身心。这些矛盾是:(1)生理成熟前倾,心理成熟滞后,二者发展不同步的矛盾;(2)过高的自我评价与客观的社会评价下一致的矛盾;(3)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与经济上的不能自立,生活上不能摆脱对家长的依赖的矛盾; (4)对他人的过高要求与过低的自我要求的矛盾;
(5)要求尊重的成人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行为模式幼稚的矛盾。 (6) 心理上的闭锁性与渴望理解和关心的矛盾。上述矛盾反映了孩子从父母的监护下摆脱出来,形成独立人格的痛苦过程。有的父母不理解孩子内心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孩子反抗父母的情绪困惑不解,看到孩子表现无礼,以为孩子学坏了,用粗暴的态度企图压服孩子,这样做是极端有害的。要知道, 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个体是生物学意义的第一次解放。然而,他还不能彻底脱离父母的监护,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求自立于社会,产生到外部世界抗争的动机,这是第二次解放,它比第一次解放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这种抗争被家长的强制所压服,孩子未能从青春期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那么,孩子的心理成熟和社会成熟将受到阻碍,适应社会和自立于社会的能力将得不到适当的发展,有的甚至因心理冲突和心理挫折长期得不到调整而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许多患精神疾病的成年人,究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青春期受到的不良教育和不良刺激。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心理状态是矛盾的又是脆弱的,他们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尽管他们有要求独立的愿望,却又渴望父母的理解与关怀,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创造健康的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对完善青少年的人格,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日本学者对这种家庭生活的心理气氛归纳为五个条件:(1)从家庭的支配中获得适度的解放,父母和子女关系适应孩子的发育情况而变更,在心理上应近似于朋友关系。 (2) 父母应适应社会。面对现代社会,父母应更好地适应。在生活态度方面,父母与子女间的世代差异不能过大。父母与子女在心理上的背反,感情上的对立,虽然由于年龄不同是不可避免的,但父母方面应尽量缩短这种距离。
(3)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楷模。青少年虽然要求从家庭中独立出来,但在无意识中,仍受父母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而且,他们依照父母的夫妻生活的实际情况,描绘着自己将来的结婚生活和家庭生活蓝图,并形成了异性观和结婚观。父母幸福的夫妻生活,是使青少年形成理想状态的基本条件。 (4) 家庭要有稳定感。如果家庭没有稳定感,青少年的感情生活就会受到根本性的损害。他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中陷入情绪上的不稳定时,希望家庭是他的安息所。 (5)能使青少年产生适度的自信。他们由于对自己家庭的自卑感, 不愿意把朋友带回家中。另外,家庭的生活态度和成员的态度,应以不使青少年产生过度的自卑感为好。(《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教育》第 29 页)
许多中年家长,面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当他们的权威第一次受到十一二岁的孩子挑战时,他们无论如何不愿意相信,那些不中听的话会从他们一向视若宝贝的儿女嘴里说出来,当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这种挑战时, 他们的愤怒便本能地表现出来,打骂压服的事便经常发生了。同时,他们与子女的关系也紧张起来。为了使困惑得到合理的解释,多数家长是愿意接受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的建议的。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孩子也是一样, 人们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然而,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只要把握住这个时期孩子最突出的心理矛盾,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还是可以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的。如果把千差万别的种种方法加以概括和提炼,那就是了解、理解、尊
重、信任和宽容。具体说来,就是了解孩子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难言的烦恼;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用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孩子,避免无端的强迫、命令、压服和打骂;信任孩子的言行,信任孩子能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宽容孩子因幼稚、不成熟缺乏经验,缺乏毅力和自制力而犯错误,做错事,或者把可以办好的事办砸了。
斯普兰格在《青年心理学》卷首写道:“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象青年时期那佯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他说:“没有任何人会象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象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必须善于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而沟通的前提条件是互相尊重,家长处于主导地位,应当主动创造与子女进行心理沟通的氛围。如果家长能有这样的意识, 即把自己当作领导者,把孩子当作受自己领导的下级,把自己平时在工作单位对上级领导要尊重和信任下级干部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对自己的自我要求,那么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一定会调正好的,一定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孩子有什么话都敢与你说,都敢对你讲,你就取得了教育孩子的主动权。有一位教育青春期孩子颇有成效的家长在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打了一个比方,我以为 是非常恰当的。他说:“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如同放风筝,没有绳子或绳子太短,风筝没有一定的活动自由,风筝是放不起来的, 风筝绳子必须有一定的长度,风筝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自由飘动,风筝才会放得有声有色。然而,放风筝的人决不可以大撒手,一旦撒手,失去控制, 风筝就会随风飘去,最后必将跌落下来,摔个粉身碎骨。”这位家长的寓意深刻的比喻,值得每一位初中生家长深思。
- 教育犯错误孩子的艺术
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家长能平心静气地妥善处理,已经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如果孩子屡犯错误,家长仍然能保持理智和克制的态度就更加困难。那种压不住心中的怒火,对孩子进行打骂的家长,也屡见不鲜。打骂不是教育,也不会奏效,它只能使孩子与家长的关系紧张、恶化,孩子也更加胆大妄为,继续下滑,犯更大的错误。有一个经常挨打的孩子根据自身的体会, 编了一首挨打歌:“首次挨打战兢兢,两次挨打哭不停,十次挨打眉头紧, 百次挨打骨头硬,千次挨打功夫到,酣然微笑入梦中。”当不断升级的体罚不能奏效的时候,家长已经无计可施,不得不悲哀地承认,自己在教育子女上的失败。孩子也就完全失去了控制,其发展前途将是十分危险的。
应当指出,在正常条件下,从幼年开始的,正确实施的家庭教育是可以教育好每一个孩子的。孩子的不良行为、不良习惯、不良品德,最初都是与不良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清除长时间以来形成的不良影响,是一件困难的事。必须承认,由于种种原因,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给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并非都是正确的。家长也会常常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只有少数家长能进行自我反省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设法消除自己的错误造成的影响,教育子女,本来就是一种伟大的艺术,而教育犯错误的子女,客观上必然要对家长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1)家长要认识到言教与身教的关系,孩子身上的毛病可能与家长的缺点和错误有直接关系。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凡是不许孩子做的事,自己也决不做。只
有这样才能建立家长的威信,家长威信是家庭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2) 家长要学习必要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要限制过紧,对孩子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滥施惩罚。不要当外人面用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自己孩子的短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3)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要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谈话,让他讲清楚事情的过程,允许孩子为自己争辩,引导孩子自己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4)当孩子一再犯错误,也不要失去对孩子的信任,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知道,一个完全丧失自尊心的人是很难进行教育挽救的。(5)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表扬孩子做对的事,及时肯定孩子微小的进步, 发扬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孩子认识和珍视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用自身的优点去克服缺点改正错误。古人云:“长善救失”,“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这是很有道理的。 (6)孩子不愿意听家长叼唠,不要反复重复那些老生常谈,要给孩子留面子,对孩子的错误不要总是说个没完,要善于“择机而教”,对孩子自我矛盾,心理不平衡时,当孩子做了好事受到赞扬时,当孩子受到心理挫折,情绪低落信心不足时,当孩子过生日情绪高涨时, 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关心和帮助时,正是教育孩子的大好时机,教育孩子的语言要言简意赅,简洁明了,如果富有幽默感,能引起孩子进一步思考玩味,则效果更佳。例如,孩子克服很大困难为家里修好了某件电器或装好了抽油烟机,家长就可以诚恳地表示感谢。说他真能干,有出息,为自己帮了大忙,是一个爸爸妈妈离不开的有用的人。 (7)要维护老师的威信。有些品德不良的孩子,很难教育,其中一条重要原因,是家长与学校的老师在评价孩子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有的家长总抱怨老师对孩子有偏见,不公正, 他们在孩子面前公开指责老师。孩子在家里谩骂老师,说侮辱老师人格的话, 家长听了也置若罔闻,不予批评。为了减轻孩子的过失,免受处分,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的错误辩解,孩子得到家长的支持,有恃无恐,隐瞒错误,毫无悔改之意,甚至无理取闹,公开向老师和学校的权威挑战。其结果,孩子愈陷愈深,最后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家长应当记住,孩子所生活的班集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心理环境。运用集体的力量进行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手段。离开了老师,单靠家长单方面的力量是教育挽救不了品德不良的孩子的。明智的家长,总是积极与学校配合,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形成教育的合力,创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帮助孩子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家长应当相信,只要教育得法,有耐心、有毅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犯错误的孩子是可以教育好的,应当树立这个信心。
- 教育“早恋”子女的艺术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性生理的发育趋向成熟,性心理的发展也加快了步伐。产生了对异性的好感、探求和接近的强烈愿望,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是青少年身心发展健康的表现。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他们只是模糊地感受到一种爱与被爱的愿望,一种躁动不安的心态。只有个别的孩子或因受到某种刺激,或因受到某种影响,或因自身意志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把愿望付诸行动,从而出现了“早恋”现象。
必须指出,许多被家长和老师指责为“早恋”的少男少女,并非真正进行恋爱,不过是一种对成年男女恋爱的表面模仿。他们在心理和道德上的幼稚和不成熟,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了解恋爱与结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责任。许
多被指责为“早恋”的少男少女,不过是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与好感,比较密切的交往。
当家长发现孩子行动诡秘,表现异常,怀疑孩子交了异性朋友,甚至发展到“早恋”时,万万不可以火冒三丈,大兴问罪之师,企图以压力平息事件。家长要理解,感情上的事,是很难禁止的,伤害孩子感情的教育是很难奏效的。教育的艺术在这里表现为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感情,善于耐心疏导,善于耐心等待。不要因为发生这样的事,就把孩子骂得一无是处, 要具体地分析孩子所处的客观条件,社会文化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特别是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采取“冷处理”的方法。没有这些思想准备,家长是很难把孩子教育好的。
为了有效指导孩子摆脱困境,建议家长采取以下做法:
- 爱之以诚,平等相待。
爱之以诚,就是指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奉献出全部的爱心,态度要和蔼、诚恳。平等相待,就是指父母要尊重子女的人格,与子女谈话时,要以平等的口吻,不要企图压服孩子。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用亲近、关心、诚恳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而不是用鄙夷、歧视、讥讽、挖苦,他们一般是能够听从劝告,在父母的鼓励下,尽快改正错误的。训斥和惩罚,只能引起他们的反感。有的家长采取禁止交往、扣查信件等方法,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甚至可能酿成家庭悲剧。如某校高一一位女同学,同本班男同学关系很好,上学放学又同路, 经常在一起交往,班主任看见后就通知他们双方家长,说是他们俩谈恋爱了。父母从此责令她放学必须几点到家,并且不允许同行等等。结果由于内外的压力,使他俩无心学习,一气之下,就真的谈起恋爱来了。这就是教育方法不当所致。出于好心,结果把他们推向了反面。我们要吸取这个教训。对待“早恋”的子女,一定要用真诚的爱去对待。然而,这个爱,决不是溺爱和宠爱。对孩子百依百顺。那样同样也会毁掉孩子美好的前程。我们切不可以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就是用最真挚的情感去打动孩子的心,启开他们的心灵。晓之以理,就是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
处在“早恋”中的孩子和成人在恋爱中一样,不是让他们不谈就不谈了, 让他们互相忘掉对方就能忘掉的,虽然青少年思想性格及爱好的可塑性很大,但是青少年也像成年人一样,感情是不易消退的。然而,人是有别于动物的便是自我控制。所以,我们劝导孩子要把已经出现的“爱情”封闭起来, 也就是保存起来。用理智战胜情感,做情感的主人。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地帮助孩子分析一下各自的现状,耐心细致地进行谈心、交心。多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让孩子认识到中学时代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使他们懂得上学是权利,同时又是义务,它包含着社会对中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学好文化课。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学习的最佳年龄,精力充沛、记忆力和理解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把精力集中于学习和人格完善上, 为将来的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中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了解还很简单、很片面,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 经济上不能独立。两人相爱往往感情因素多,理智因素少,至于男女相处的道德感、责任感、义务感就更谈不上了。做父母的要诚恳地告诫子女,爱情
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发展它,只能给双方带来痛苦和不幸。要把美好的感情埋藏在心底,不去打扰别人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不影响自己的学业和前途。把这种情感封闭起来,化为上进的动力,双方比一比,看谁更有出息。例如,有两个高中生因早恋影响了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处理了,后来他们都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几年过去了,他们给老师的信中说:“我们当时真是不懂事,现在我们明白了,大学毕业后要考研究生,争取入党,然后再考虑个人生活问题。还说,要告诉在校的小弟弟小妹妹,千万不要过早步入爱河”。
实践表明,只要引导得法,孩子是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把美好的情感珍藏起来,让它在适当的时候再萌发、开花,结果。如果过早沉醉于情思念恋之中,想入非非、精神恍惚、丧失理智、社会意志衰退,失去目标,缠绵于卿卿我我之中,有碍于身体健康,有害于心理发展,最终毁掉自己的前程, 毁掉自己美好的人生。一位中学生恋爱失败时说:“这不能不是一种不该有的精神浪费,感情虚掷,自食其果!”“早恋”不是耻辱也不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只是不适宜。如果一个没有成熟的果子被你摘下,吃了就是苦的、涩的。泰戈尔说过:“小鸟的翅膀捆上金子,金子再宝贵,由于负重,小鸟也可能落入大海。”
我们对“早恋”子女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决不是通过一、二次谈心就能彻底解决的。因为,真正步入“早恋”的学生,虽然下决定改正,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有时还会出现反复,对某个异性的好处难以忘怀,随时都会由于环境的影响、语言的影响、表情动做的影响而旧情复发。因此,需要我们做长期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要学会观察和分析孩子的内心世界, 及时掌握孩子的情绪变化。可以采取让他们逐渐淡化感情的方法,不再人为地扩大和发展彼此之间的感情,漠然处之,要象对待其它同学一样去对待自己爱慕的同学,在交往中落落大方,做到不单独见面或谈话,时间一长,这种感情就逐渐冷却,慢慢地淡漠下来。如果有的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 陷入感情之中不能自拔,严重地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可以根据情况采取果断中止的办法。这佯做有时在感情上可能一时扭不过来,但是快刀斩乱麻, 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具体做法要注意方式,特别是在不想接受对方的感情时,既要控制自己的感情,又不要打不开情面。要告诉孩子坦诚他讲清利用大好时光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迫切性、重要性,又要讲清对友谊寄予的无限期望,这样才不致失去同学的友谊。为了使孩子能够尽早的从痛苦中解脱出来,还要抓住时机,及时地帮助孩子将感情转移和升华。根据现实与他人的教训,转变他们的注意力及交往的对象,朝着别的方向发展。如专心致志的学习,参加各科课外小组活动、文体活动等。从而发现和形成新的热点,以实现情感的转移和升华。例如,居里夫人先后遇到失恋和丈夫居里车祸身亡的沉重打击,一度有过绝望的念头,但她想到热爱的科学事业, 就把个人遇到的打击和不幸置之度外,一心扑到所从事的放射化学的研究之中,感情升华到高尚的境界。感情的转移还可以升华到对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周围一切人的爱,进而产生对人生、对生活的爱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膝陇的感情圈子,使他们跨入一个更广阔的新世界。
- 温馨和谐,以身示范。
温馨和谐,就是指每个孩子都应有一个温暖、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以身示范,就是指父母的言行举止要给孩子做表率。
温馨和谐的家庭是给子女创造良好心理素质的首要条件。一个失去家庭温暖的孩子,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多数没有家庭温暖的孩子性格孤僻、内向、郁郁不乐、自卑感强、不善于交际。特别是当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 他们往往由于失去父爱和母爱,而盲目地把爱寄托于异性朋友身上。由此步入“早恋”。而这些孩子往往感情脆弱,一旦步入爱河则难以自拔。从对“早恋”的学生调查来看,由于父母离异,家庭不和,教育不当造成子女“早恋”、“失足”、“堕落”的,占三分之一以上。这一事实说明,没有温暖和谐的家庭,是造成孩子心理失衡,步入误区的重要原因。
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要十分重视检查自己的言行,夫妻亲昵要注意回避子女,举止端庄稳重,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幸福的家。
综上所述,教育“早恋”的子女要把握住正确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家长要了解和掌握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把教育工作做在前头。要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要善于与孩子进行心理勾通,要理解和尊重孩子,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好家长,要通过许许多多耐心细致的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使孩子的心理成熟和道德成熟走在生理成熟的前面。使他们为自己崇高的生活目标所激励,自觉地做到一切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一切服从于崇高理想的实现。这是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防止“早恋”发生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