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渡海各显广大神通

那是在汉末魏晋时期,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创造出一组仙人,叫“八仙”。到了唐代,已经有“八仙图”、“八仙传”等,到了宋代,八仙故事还在不断完善。这些八仙人物有多种说法,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代八仙等,所列神仙也各不相同。

到了元代,关于八仙的神话故事流传更多,这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宣扬他们的教法,全真教便把民间传说中的钟离权、吕洞宾等人推为道教的祖师。而元曲艺术家们也参与演绎,使八仙故事流传更加广远,内容更加丰富。

到了明代,小说家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和戏曲作家汤显祖的《邯郸梦》问世后,铁拐李、汉钟离、张国老、何仙姑、吕洞宾、蓝采何、韩湘子、曹国舅这8位神仙才被正式确定下来。

在这8位神仙中,有风流倜傥的书生,有相貌丑陋而心地善良的乞丐,有皇亲国戚等人物组成。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广大劳苦大众的美好愿望,是劳苦大众忠实的守护神。所以在当时,民间广泛地流传的就是这8位仙人各显神通涉波过海的故事。

传说,有一次,在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白云仙长邀请八仙前来观赏。在回来的路上,吕洞宾建议不搭船,各自想办法过海,于是,八仙都各显神通过海。

铁拐李兴致勃勃地说:“好啊!大家先看我的!”说着便把拐杖投向海中,拐杖像一条小船漂浮在水面,铁拐李轻轻一跃,就立在拐杖上。

接着,汉钟离也把他的芭蕉扇丢到海上,跳下去站在上面;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以箫管、张果老以纸驴、曹国舅以玉板、韩湘子以花篮、蓝采和以大拍板,他们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遨游东海。

八仙安稳地顺着汹涌的波浪漂去,这与腾云驾雾感觉大不相同,别有一番情调。这时,曹国舅突然用手指向右边,并高声喊道:“大家看啊!那里有座海市蜃楼!”

大家转头一看,只见一座仙山渐渐地从海里升起,山上有树木,有楼房,一会儿就升到半空中,慢慢地变成天边的浮云,一转眼,那浮云又被风吹散了。

韩湘子说:“我们真是有眼福!蜃气是海里蛟龙呼出来的气体,百年难得一见啊!”

就在这时,蓝采和从他们当中消失了。大家远近观望,一边找一边喊,可就是不见蓝采和的踪迹。

张果老猜想说:“可能是东海龙王作怪,他不欢迎我们在他的海上大显神通,把蓝采和抓到龙宫去了。走,我们一起到龙宫要人去!”

大家一起来到龙宫,请求龙王放人。龙王不但不肯放人,还派自己的几个儿子带领虾兵蟹将追杀八仙。八仙只得用随身的法宝当武器,抵抗虾兵蟹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东海龙王还请南海、西海、北海龙王都来帮忙。龙王的不依不饶,把八仙也给惹火了。铁拐李用酒葫芦把海水吸光,其余几位仙人将泰山搬了过来,往东海一扔,东海立刻变成了一座高山。

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把太上老君和观世音菩萨也惊动了,他们全都赶来调解。最后,东海龙王放了蓝采和,泰山则由观世音菩萨搬回原处。

在八仙中,资历最深的是铁拐李。据说,铁拐李是唐代的一位道士,元代时,他的故事就出现在戏剧里,剧目叫《吕洞宾度铁拐李》,当时的合肥还建了一座纪念铁拐李的庙宇叫“六谷祠”。传说他在世时精通药理,普救众生,深受百姓拥戴,被封“药王”。

钟离权的名气仅次于铁拐李,传说他原来是东汉的一名大将。元代时,全真道教奉他为“正阳祖师”,尊为北五祖之一。元世祖忽必烈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有关钟离权的神话很多,在明末清初徐道的《历代神仙通鉴》、明朝王世贞编的《列仙全传》等书中都有记载。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传说他是唐代人,他的神话传说在北宋时期欧阳修等人编著的《新唐书》、明代小说家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明代文学家凌濛初得《初刻拍案惊奇》等书中都能找到。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传说她是唐代的一位女道士。在以八仙为题材的古典文学、戏曲、绘画、雕塑作品中,何仙姑常常是一个手持荷花、神采俊雅、飘逸脱俗的妙龄女郎的形象。据明代浙闽总督郝玉麟等监修的《福建通志》、清代张楷修的《安庆府志》等地方志记载,在安徽桐城、祁门,福建武平、浙江昌化等地,都有本地何仙姑的遗迹和传闻。

蓝采和也是唐代人。传说,蓝采和的人物原型本是一位江湖流浪汉,由于他行为癫狂,又好周济穷人,后来被钟离权度化成仙。蓝采和的故事在唐代溧水县令沈汾的《续仙传》、南唐国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南唐书》、等书中都有记载。

吕洞宾在八仙中是最为出名的一位,他原本是唐代文人。到了元代,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称为吕祖或纯阳祖师。在元代和明代的杂剧中,以吕洞宾为题材的也有很多,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吕洞宾二度城南柳》、《吕洞宾花月神仙会》、《吕洞宾桃柳升仙梦》、《吕纯阳点化度黄龙》等。

韩湘子是道教八仙中比较年轻的一位神仙,据说他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韩湘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笔记小说集《酉阳杂俎》卷19中。北宋时期,韩湘的故事得以完善。大约在金、元代之间,韩湘被人们列入八仙,尊称他为“韩湘子”。

对韩湘子的祭祀崇拜也因此而起,在许多地方都建有湘子庙。据说,西安南门里的湘子庙是韩湘子出家之地。因此,历代以西安湘子庙为湘子文化的发源地。

曹国舅是宋代的一位皇亲国戚,曹国舅在宋代就已经被内丹道收编成为吕洞宾的弟子,并在宋金元时期以固定的形象出现在八仙队伍中。

八仙作为吉神,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在各类建筑物、家具、瓷器、铜嚣上,都常用八仙的形象来装饰。人们还把方桌称为“八仙桌”。有的地方,家家堂屋迎门都放一张八仙桌,两边再放几个太师椅,有客来,宾主分坐两边,说话、喝茶,很有仙人聚会的感觉。

八仙在民间影响非常深远,许多地方都建有八仙宫。据说农历四月十四是吕洞宾的生日。这天,苏州百姓要“轧神仙”。庙内香火鼎盛,人群摩肩接踵,说这样可以无意中碰到神仙,沾到仙气,添福增寿,并能帮助人们做到任何想做的事。

在山西定襄民间,正月初八还要“敬八仙”。当天,百姓准备佳肴、果品祭八仙,祈求消灾降福。

八仙和我国古代的神仙一样,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他们帮助老百姓惩恶助善,因此便对他们尊敬而且崇拜,逐渐把他们神仙化。而且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八仙所宣扬的恬淡清净、仁义为先、济世度人思想,也恰好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旁注]

元代 (1206年~1368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市。元代经历了11个帝王,共98年历史。在元代时,我国疆域最大,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促进了中西各国古代文化、科技的丰富和发展。

《八仙出处东游记》 又叫《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共2卷56回,明代吴元泰著。内容是写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了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

蓬莱 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在汉元光年间的133年,汉武帝东巡到蓬莱,远望大海希望看到神仙,但是并没看到,就命人建了一座小城命名为“蓬莱”。蓬莱自古就被誉为“人间仙境”,八仙过海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

全真道 道教的主流派别,由金代王重阳所创立。全真道继承了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思想。此外,提倡三教合一,三教平等,认为儒家、释教、道教的核心都是“道”,为后来的道教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地方志 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地方志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体例和格式,有严格的选材要求,有各种研究和参考价值,是综合反应一个地区自然与人文历史状况的百科全书。

《酉阳杂俎》 唐代笔记小说集,段成式著。《酉阳杂俎》前集20卷共30篇,续集10卷共6篇。所记的内容广泛驳杂,有神仙鬼怪的事,也有记载动物、植物、寺庙等珍贵史料,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小说,另一部分是记载各地的珍奇物产。

[阅读链接]

传说,在北宋建隆年间,凡军人犯了法,都发配到东海边的沙门岛上。后来,岛上犯人越来越多,但是朝廷每年只拨给300人的口粮,所以粮食越来越不够吃。为了活命,犯人们经常跳海逃命,但绝大部分都被海浪吞没。

有一次,有几十名囚犯趁着月光,避开看守,抱着葫芦、木头等轻的物体跳入海中,往几十里外的蓬莱山方向游去。途中多数犯人被淹死了,只剩下七男一女游到了岸边。第二天,渔民得知他们从沙门岛游水越海而来,非常惊奇,便把他们称为“神人”,从此,他们渡海逃狱的故事越传越神,最后演变成“八仙过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