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行宏大誓愿
那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各地分崩离析,人们受尽战争之苦,生离死别成为不可逃避的厄运。于是,人们渴望得到生前护佑、死后超脱的庇护心理非常强烈。
这时,佛教中的地藏菩萨发大愿誓度苦恶众生,度脱亡魂往生天上,而被奉为“幽冥教主”。同时,地藏菩萨独特的本生事迹与伟大的德行,与我国传统孝道思想、地狱思想等相结合。所以,地藏菩萨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对之虔诚信仰。
后来,新罗国僧人金乔觉来到九华山修行。他远离市井,隐于山林,自给自足,修苦行的状况,和佛教经典中地藏菩萨的精神相符。而金乔觉的法号为“地藏”,与地藏菩萨同名,更使人们很容易形成金地藏就是地藏菩萨化身的联想。
从此,金乔觉逐渐被人们神化为地藏菩萨,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道场,各地前来九华山朝拜的信徒络绎不绝。金乔觉的事迹也被人们当作神话流传开来。
传说,那是在唐玄宗时,有一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新罗国宫中诞生了一位太子。太子刚出生时,宫内到处开满了荷花。大臣们都感到十分惊奇,便对国王说:“太子来历不凡,将来一定是一位好君主。”国王十分高兴,便为太子起名叫金乔觉。
金乔觉太子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国王也十分喜爱他,于是把他送到大唐来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
当时,唐代的佛教十分兴盛。为了精进学习佛法,24岁的金乔觉漂洋过海再度来唐,先在江东吴越一带寻山访道10多年,后来在安徽青阳西南的一个山谷中定居下来,终日静坐苦修。
一天,正当金乔觉在静坐时,耳畔忽然传来一个孩子的尖叫声:“救命啊!”只见一只斑斓猛虎正在追咬一个小孩子。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金乔觉把手一挥,一道金光闪出,猛虎立刻返身而逃。
孩子从虎口得救后,拜谢了金乔觉,并急忙跑回家禀报父母。原来,这孩子的父亲是九华山的财主闵让和,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人们都尊称他“闵公”。
闵让和听了儿子的话,觉得金乔觉道行不凡。于是,他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并准备了礼物,来感谢金乔觉虎口救子的恩德。
这一天,闵公领着家人来到金乔觉修行的地方,叩头谢恩说:“师父救我儿子一命,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才好,今天准备了一些薄礼前来向师父谢恩。”随后,闵公让人献上了礼品和银元宝、金锭,说,“师父生活清苦,若不嫌弃,请收下我闵家这点心意。”
金乔觉看也没看,说:“我奉行十善,金锭银元宝虽人间珍贵之物,但与我佛门弟子早就断了缘分。”
闵公迟疑良久,踌躇地问:“那么,我能为师父做些什么呢?”
金乔觉笑着说:“我是外国僧人,渡海来到大唐修行求法,只求闵公赐我一块山地以便修行。”
闵公转忧为喜,说:“这有何难!这九华山方圆两百里地,山中九十九峰都归我闵家所有,师父你看中什么地方,随便说!”
金乔觉见闵公心意诚恳,就说:“我只乞求一袈裟之地。”
闵公好奇地问:“一个袈裟,岂不太少了!”
只见金乔觉用手一指:“请看!”
闵公抬眼一看,只见远近山岭神光四起,犹如红日霞光万丈,天空中一大块袈裟般的祥云顿时罩住了远近大小的山峰。
闵公对金乔觉更加佩服,立即带领家人叩头拜谢,并指着那块袈裟般的祥云说:“这整个九华山都是大师的道场。”当即把整个九华山送给了金乔觉。
不久之后,闵公和他的家人都拜金乔觉为师,虔诚学佛。从此,金乔觉在九华山开辟修行道场,广度有情,功德圆满。
九华山地藏道场形成以后,极大地促进了地藏信仰在我国各地的传播。各类关于地藏信仰的经书和记载大量出现,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也促进了地藏信仰的民俗化。在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圣诞日,要举行大型庙会纪念活动,这些风俗在九华山周围长期延续下来,并通过信众传播到出去。
自从地藏菩萨道场建立后,宋、明、清三代,九华山僧众越来越多,寺院规模愈益扩大,数量迅速增加。同时,历代帝王屡次赐银、赐名、颁藏和敕封,使地藏信仰活动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我国佛教重要传播中心之一。
在我国佛教中,地藏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被尊为四大菩萨,他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与自我牺牲精神而著称,更以“幽冥教主”的身份和神秘的死后世界联系起来,从而得到了普遍的崇敬与膜拜,在人们的信仰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旁注]
本生 又叫佛说本生经、本生故事,是记录佛陀还未成佛时的前生故事。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经过了无数次轮回转生,曾做过国王、王子、商人、妇人、大象、猴子、鹿等等,每一次转生,便有一个行善立德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称为“本生故事”。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十善 十善法,与十恶相反,内容包括:“身三”,即不杀、不盗、不淫;“口四”,即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即不贪、不嗔、不痴。身、口、意代表了行为、语言和思想。十善是佛教伦理道德的基础,守十善可确保投生人天善趣,免堕三途。
袈裟 是佛教僧尼们的“法衣”,是由阿难尊者尊奉佛的意思,模拟水田的阡陌形状缝制而成。世间人在田地里种粮来养活生命。出家僧人身穿法衣,能培养人们的法身慧命,僧人是世间人培养未来福报的“田地”;所他们穿的“法衣”又叫“福田衣”,是圣贤的标帜。
[阅读链接]
明代是九华山佛教发展最兴盛的时期,当时香火十分兴旺,号称“东南第一山”。
明王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7岁时曾在家乡的皇觉寺出家当过和尚,所以,这位佛门出来的皇帝登基的第一年,就召集高僧开会,为各大寺庙选派住持,举办法会,为国祈福。对于自己苦战十多年的池州和九华山,朱元璋更是怀有深厚感情,称这里是“兴王之地”,给了许多优惠政策,使池州得以休养生息,九华山佛教更是受到了朝廷多方扶持。明末代皇帝朱由检还给在九华山100多岁高龄的无暇和尚赠款建万年寺,赐封他为“应身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