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行德无穷教化众生

那是在我国唐代,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佛教的神圣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尊奉,人们希望能通过神迹崇拜维系社会稳定和一体化则。

峨眉山自唐代以来,受到历代各朝君王敕赐频频,地方官吏争相效尤。捐赠寺庙,置制法器,赐衣赠食,乐此不疲。峨眉山法缘隆盛,声望日重,普贤菩萨天人共仰,僧俗皆敬,是与统治者的这种全面支持分不开的。

峨眉山普贤菩萨信仰之所以得到历代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就要归因于它所起的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功能,从历代帝王的敕书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一点。而在民间,关于普贤菩萨的传说故事也被逐渐流传开来。

传说,佛教古德拾得大士,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有一天,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路过赤城道旁边,听见草丛中有小孩的啼哭声。于是,他就顺着声音寻找,这时,看见一小孩,样子大约10来岁,上前询问他的姓名,孩子回答说:“我没有家,也没有姓、没有名。”

丰干禅师看他可怜,就把他带回国清寺,让他在库房当茶童。因为是拾来的,所以就叫他拾得。

拾得聪明伶俐,3年后升任斋堂香灯,及执掌出食等杂事。一天,他向四周查看,发现没有人,就登上案台和所供奉的圣像对坐而食。

这件事被知库灵熠禅师看见,斥责拾得对圣像不恭,就罢其香灯职,派往厨房洗碗碟。拾得常将多余饭菜,盛于竹筒,赠其挚友寒山子。

有一次,寺中饭食花果被鸟啄食,拾得竟执杖打寺中供养的山神像,责其守护伽蓝不力,有失职责,枉受沙门供养。当天晚上,寺僧皆梦见山神说:“拾得打我,骂我。”灵熠禅师至山神像前视察,果见山神像有杖打痕迹,始知拾得来历不凡。

拾得与寒山子时相往来,还常对人说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讥诮怒骂,甚至打他。

寒山对拾得说:“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者,我该如何对他?”

拾得回答说:“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后来拾得掌牧牛之职,一天,正值寺中律师正为僧众在堂中说戒。拾得驱牛群到法堂前倚门而立,并抚掌笑曰:“悠悠哉,聚得作相,这个如何?”

说戒和尚怪其不敬,怒斥道:“下人疯狂,破我说戒。”

拾得见其嗔心突起,即说偈说:“无嗔即是戒,心净即出家;我性与汝合,一切法无差。”

戒和尚见拾得嘻皮笑脸,气得下堂来打拾得,要他驱牛出去。

拾得说:“我不赶牛了,这群牛,皆大德前生的知事僧,它们都有法号,不信,且看我叫它们出来。”随即对牛群说,“前生律师弘靖站出来。”即有一白牛作声而过,又说,“前生典座光超出来。”又有一黑牛应声而出。拾得又叫,“直岁靖本出来。”又有一牯牛应声出来。

最后,拾得牵一牛说说:“前生不持戒,人面而畜心,汝合招此咎,怨恨于何人,佛力虽广大,汝却辜佛恩。”

从此以后,僧众始知拾得并非凡间俗子,不再以疯子看待。后来,因为阿弥陀佛化身的丰干禅师,对丘太守说寒山和拾得二人是文殊与普贤的化身,拾得知道圣迹显露,便与寒山子同离国清寺,后来就不知道去哪了。

普贤菩萨是大乘佛教“行愿”的象征。行愿包括修行与誓愿两方面,普贤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他曾在过去无量劫中修菩萨行、求一切智,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佛刹,通常又被尊称为大行普贤菩萨。

自古以来,普贤信仰便在古印度和西域地方流传。大约在二三世纪时便有传说,称大月氏的一处佛寺中有普贤菩萨像,曾有癞风病人一心一意发愿祈求,普贤菩萨像以右手摩其身,病当即痊愈。

传说晋代时,普贤曾亲身在四川峨眉山示现,那里从此被奉为普贤的道场,香火极盛,成为普贤崇拜在中国的一大中心。传说这个道场是晋代蒲翁所开创的。蒲翁见普贤菩萨显现,所以在此山建白水普贤寺,之后历经各朝代重修。唐代改普贤寺称白水寺。明万历年间,改称万年寺。

宋代诗人范成大曾经在所著的《吴船录》中说:

泊嘉州单骑入峨眉,小峨中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至三千铁佛殿云,普贤居此山,有三千徒众共住,故作此佛,冶铸甚朴拙。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一头六牙白象。白象四足各踏一朵莲花表明其神格。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白象象征力大无比,表示人在行动的时候,一定要坚韧不拔,有大无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普贤菩萨曾立下十大宏愿:常礼敬一切诸佛;常称赞如来之德;常侍奉一切诸佛,并奉献最上之供养;遵守净戒,常忏悔以前之罪孽业障;常随喜一切佛、菩萨乃至六趣、四生所有之功德;常礼请一切佛宣说教法;请求佛、菩萨不入涅槃,住于世间说法;常随毗卢遮那佛学佛之教化;根据众生种类的不同分别作相应的供养;将以上种种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以完成佛果之誓愿。直至今天,普贤十愿仍是一般佛教寺院的常课,诵持应用十分普遍。

普贤菩萨的愿行以救度众生为主,教给我们实践实行。其行法又有很殊胜的功德,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在佛教中占有很高的位置。这些原因合在一起,使他受到众多佛教徒的崇拜,并且成为了永远流传的信仰。

[旁注]

斋堂 即五观堂,寺僧吃饭的地方。五观,僧人吃饭时应该想见的五种思维境界,即计功多少,自忖德行,防心离过,正事良药,为成道业。斋堂廊柱上所刻楹联:“试问世上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请看座上佛,也不过认得田自心来”。正体现了“五观”思想。

寒山子 (约691年~793年)唐代著名高僧,长住天台山客岩幽窟中。与拾得、丰干皆隐栖天台山国清寺,故称“国清三隐”。寒山好峰谤唱偈,没有篇句,即题于石间树上。寥山诗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通俗易懂,机趣昂然,多作佛门警世语。全唐诗汇编成《寒山子诗阜》一卷,收录诗歌三百余首。

范成大 (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他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阅读链接]

文殊、普贤两位大士,一为诸佛母,一为诸佛长子,公孙二人,常在十方诸佛前共做佛事,游戏人间,常在一起。南宋淳熙年间,文殊菩萨应身为兜率寺戒阇黎时,普贤菩萨亦同时化身为周氏女,排行第七,人皆称她周七娘。

据说周七娘生时便有种种神异,长大后不肯嫁人,每天行乞于市,晚常宿于普济桥下,常与戒阇黎在一起,妙行莫测。时人不解,笑为疯婆。后有圣者歌曰:“戒师文殊,周婆普贤,随肩搭背,万世流传。”后人始知是菩萨应世。